閱讀屋>語文> 淺析閱讀教學中的模糊法運用

淺析閱讀教學中的模糊法運用

淺析閱讀教學中的模糊法運用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閱讀教學中“模糊法”運用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閱讀教學中“模糊法”運用

  人的認識能力有一種模糊性,在一定條件下能大致地把握它們。這種模糊性是普遍的、絕對的,而精確性則是相對的。兩者相依存而又互相轉化。既然人的認識有這樣一種模糊性,那麼它們在進行小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依據大綱、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充分運用"模糊法"進行模糊教學,使教學更加合乎科學性,使教學效果更加明顯。

  在實際教學中,我是這樣運用"模糊法"進行閱讀教學的:

  一、根據教材選取的目的,學習目標模糊顯示。

  現行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取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根據不同的教學要求,把它們編排在不同的單元裡,要求學生達到的學習目標並不一定是作者寫作初衷的全部,而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說這些名篇的內涵必然大於學生的理解。因此,教學目標的揭示,不能和盤托出,只能保持一定的模糊性。如果一味追求講細講全,挖掘微言大義,不但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降低教學效果,還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江雪》一詩,是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之後,透過對江鄉雪景的吟詠,抒發了自己在"永貞革新"失敗後"至死不屈"而又孤獨苦悶的情懷。小學生無論如何也不能很好地理解體會一千多年以前的詩人,在當時情況下的複雜處境和那種特殊的心態。因此,我就根據編者的要求,對參考書上介紹的詩人處境和寄託等概不和學生提及,只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作模糊處理,體會詩人錘字煉句的功夫,欣賞詩人優美的詩句,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了解漁翁不畏嚴寒的高尚品質,使學生目標更加明確具體,更加切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

  二、根據學生認識的侷限性,疑難問題模糊解釋

  小學生不可能把每篇課文的全部內容都徹底弄清楚,有的必須在當時弄懂,有的則需要隨著學生自己知識的增長逐步認識,逐步作出解釋。對一時不能解釋清楚的問題就必須"模糊"一下,把疑難暫存起來,如果企圖畢其功於一役,想在一堂課內全部加以解釋,結果會越解釋越糊塗,以至不可收拾。例如,教學《看月食》一課,學生提出了"月亮為什麼會懸在空中而不會掉下來!","月亮為什麼有時候是彎彎的,有時是圓圓的?","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和白兔嗎?","月亮上黑是什麼?","月食是怎麼回事?"等等。為了有利於課文的學習,我用電化教學的手段把為什麼會產生月食的現象作一直觀演示,對其他問題只作模糊解釋:"同學們,等你們學的知識多了,看的書多了,不但會弄清你們提出的另外一些問題,還會發現宇宙中有好多好多更加有趣的自然現象。"

  實際教學中我們最不放心的是詞語教學,對每一個詞語都力圖作出準確的解釋,殊不知有些詞語可以透過語言給一個較確切的'定義,有些詞語,對小學生業來說,只能用模糊化的手段作模糊解釋,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去意會。例如,《草原》一課,"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麼走都可以。"這句中"灑脫"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裡的意思是:"(言談、舉止、風格),自然,不拘束。"這個解釋雖然準確,但小學生會咬筆思考:"言談、舉止、風格、自然、拘束"又是什麼意思?所以照抄詞語解釋,硬逼著學生接受,顯然是不合適的。於是,我就引導學生認真讀書,聯絡上下文去理解,讓他們意會"灑脫"在文中是"自由、隨便、愛怎麼就怎麼的意思",這樣教,效果比較理想。

  小學階段,讓學生辨析詞語的練習比較多,但不少老師試圖讓學生背誦現成的註釋來理解區別詞義,這樣做,學生一定會墜入雲裡霧裡,即使記住瞭解釋,也不一定完全理解,更不會靈活、準確地運用。因此,也必須"透過模糊辯別和分析,迅速把握資訊語義"的功能,讓學生根據"最少量的模糊資訊,運用模糊概念進行模糊推理,作出各種靈活的反應和得出近似程度的可*結論。"例如,《李時珍》一課中就有"藥物、藥材、藥性、藥效、藥方"等意思不易區別的詞語,教學時,讓學生在反覆讀書領會意思的基礎上,創設具體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做選詞填空練習,使他們進一步理解區分了詞語的意思。

  三、根據教材設定懸念,啟發學生模糊想象。

  在一些文學作品中,常常造成一種空白,需要"補寫"有的則在亦虛亦實處,需要"擴寫";有的則造成結尾處的"懸念"需要"補白",這種種模糊之處,都要求讀者主動展開合乎邏輯的想象,這樣才能擴大思維,提高學習效果。例如:《糶米》一課以"舊氈帽朋友把自己種出來的米送進了萬盛米行的廒間,換到手的是或多或少的一疊鈔票……"結束了全文。我引導學生就舊氈帽朋友此時的心理活動,交談的語言、神態、表情,做了想象,加強了學生對作品主題深刻性和"窮人"品格以及他們命運悲劇性的理解和感受。

【淺析閱讀教學中的模糊法運用】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