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輔助設計與工程計算> 《設計的覺醒》讀後感

《設計的覺醒》讀後感

《設計的覺醒》讀後感精選

  書中的文章都不長,大多數介紹設計作品的書或文字,都採取直線式的介紹方式。某位設計師,a,b,c,d一步步走下來,然後有了最後的設計作品。但凡寫過簡短的作品介紹的人都清楚,這種介紹方式,看似是條理清晰,符合邏輯的,當然這也是由於各種(潛在)甲方的限制,卻不一定能反映出設計過程中所受到的各種因素的影響,以及過程中的隨機性。不過,我以前所接觸的各種書、雜誌,大多是這樣了。也曾感嘆過,其實它們並沒有展示出,或教給我真實的思考和設計過程。因為我只看到那隻結成的蘋果,以及其所在的那枝枝幹,以及部分根莖等。但是看不清整棵供給養分的大樹,更不知土壤、大氣等環境。

  之前對田中先生的作品,也只是膚淺的知道那些特徵鮮明的幾何形。但這本書為我展示了其後的大樹。正所謂“未知的已知”。先生回想著他從小觀看歌舞伎的日子,借品茶、品嚐料理、介紹他認為是“日本設計之源”的琳派繪畫等娓娓道來令他醉心的日本美學和其與西方美學的異同。(這讓我非常希望能去京都做一次深度遊!)文中多次探討西學東漸對日本戰後社會發展的諸多影響,以及國際化背景下日本設計何以體現獨特的日本文化。這對國內當前的設計行業發展狀況也很有借鑑價值。其中很多問題和想法,也常浮現在自己頭腦裡。讀時覺得自己很被理解,時而又豁然開朗。先生生活體驗與設計思考的高度融合令人佩服和羨慕。“設計師工作的原點是觀察。”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讀完一段一抬頭,覺得眼睛似乎變亮了,耳朵也更靈了,感官放大,頭腦也自由起來,好像事物若隱若現的關聯馬上就可以一一呈現在面前。而一處意外的關聯往往會成就一個設計靈感。只是,這感覺轉眼即逝了。

【《設計的覺醒》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