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十六年前的回憶》課堂實錄素材

《十六年前的回憶》課堂實錄素材

《十六年前的回憶》課堂實錄素材

  《語文課程規範》兩次提到“對話”:“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這是歷次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所沒有提到的。閱讀教學更為典型,閱讀不但是因文會意的理解活動,而且是以文會友的對話行為。學生和教師都是文字的讀者,都要與文字的作者對話,這是一種全方位、跨時空的交流。

  何為對話?《現代漢語詞典》的註釋是:①兩人或更多人的談話。②國際上兩方或幾方之間的接觸或談判。哲學意義上的對話,中國最早是老子闡釋的:“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即對立兩極的相互作用,最後達到一種具有再生能力的和諧狀態。文學意義上的對話,集中體現在巴赫金對話小說理論中,他認為:“對話性是具有同等價值的不同意識之間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文藝學接受美學的代表人物姚斯認為:“在作家、作品和讀者的三角關係中,後者並不是被動的因素,它自身便是一種發明歷史的力量。”綜上所述,對話有以下共性:首先,對話展開的前提是對話各方不能完全對立,有共通性。二是對話展開的條件是各方能互補、互促,對話各方具有平等性。三是對話的結果具有創新性。透過開放的對話,“重新建構、生成意義”,打破“二元對抗”的封閉狀態。因此,閱讀教學中的對話是指教師、學生、文字在平等地位上發生的一種以學習語言為本體,以文字言語為中介而展開的在認知、情感、精神領域的多向交流,包括師與生、生與生、師與文、生與文之間的互動,最終促使學生髮生個性化的感悟,積澱語感,促進言語和精神的同構共生,提高全面語文素養的動態過程。

  “對話”成為語文教學必定的選擇,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對話教學改變了保守閱讀過程單向灌輸與被灌輸的主客關係。而對話教學是多向的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的交流,是生命主體間言語與精神的溝通、感悟和融合。二是對話教學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對話教學改變了兒童作為工具、手段、奴隸的處境,使學習活動成為促進兒童言語和精神生長的一區域性。三是對話教學順應了開放教學的需要。開放教學實行的是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其他學科以和校外生活的溝通。這樣,教師作為知識壟斷者的權威被消解了。“對話”的實質不是用一種觀點來反對另一種觀點,也不是將一種觀點強加於另一種觀點之上,而是一種“共享”,是師生之間共享知識、共享經驗、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等。由此可見,語文教學不只是一種知識傳授的過程,而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的'精神交流,透過“對話”獲得人生體驗和生活智慧的過程。

  對話有兩個層面上的意義,一是師生之間的對話。首先,師生之間的對話是平等的。《語文課程規範》摒棄以教師為軸心,學生絕對服從教師的“教師中心論”,也不主張以學生為軸心,教師無原則遷就學生的“學生中心論”,認為師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要“蹲下身來看小朋友”。其次,師生之間的對話是互動的。這種對話是一種雙向交流,雙方是互相促進的。師生之間的互動依賴於三個技巧:“傾聽”,傾聽的目的是為了吸收,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意圖,傾聽要充溢期待與耐心。“表達”,表達要有中心,有條理,有依據,還要注意表達的表情和語氣。“應對”,根據需要和時調整自身的表達的內容和方法,靈活、迅速地處置偶發事件。另外,師生之間的對話是有意義的。這種對話是一種啟發,一種提高,是意義建構活動。我們應該做到四個“關鍵詞”——“吸收”:能接納對方的資訊並轉化為營養。“寬容”:容納對方不同的觀點和意見。“考慮”師生各種不同的觀點進行碰撞,引發進一步考慮。“提升”:改變原有的知識結構,促進新意義的生成。

  二是人與文字之間的對話。從根本上說,言語理解就是學生與文字之間的一種“對話”過程,文字是一種語言,它像一個“你”一樣自身說話,它不是一個客觀物件,而更像對話中的另一個人。在“對話”中,文字不時地向學生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透過這種“對話”,學生的“實際視界”與文字的歷史視界不時融合,不時形成新的視界。這樣,“對話”就成為學生與文字之間意義聯絡的紐帶。在“對話”中,雙方並不只是各自陳說自身的觀點和見解,也不是由一方去消滅或征服對方,而是雙方都會受到對方的影響,在學生和文字之間對某一個問題達到意義的認同和共識。

  在閱讀教學中,要實現學生與言語作品的“對話”,首先,初讀整體感知,巧妙選擇話題。學生主動運用已有的生活體驗和知識儲藏設身處地感受文字,進行“對話”,對文字的內容和表達形式整體感知,感知文字的“語表層”。其次,熟讀文字精思,自主領悟話題。要以學習文字的言語為本體,選擇文字獨特的言語形象、言語蘊含、言語情感、言語音韻、言語規律等有價值的話題作為對話的主題。透過對文字中的言語進行熟讀精思,潛思體會,切己體察,含英咀華,自主領悟話題的外延和內涵,發生個性化的感悟。再次,研讀探究交流,多元解讀話題。文字作為言語作品,它是“言”和“意”的統一體。語文教學的本體價值就是促使學生言與意的積極感悟、內化、轉換,進而運用個性的言語表達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案例研討: 《十六年前的回憶》課堂實錄(江蘇銅山 滕衍平)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十六年前的回憶》(板書課題)。透過上一節課的學習,誰來說說課文給你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

  生:李大釗同志臨危不懼。

  師:請你把你的話寫在黑板上。

  生:李大釗同志特別愛國。

  生:李大釗很了不起,他很偉大!

  生:李大釗關心他的家人。(老師分別讓學生把自身的感受寫在黑板上)

  點評:黑板的“易主”,使學生一下子進入到了“自身是學習的主人”的角色。

  師:課文是需要細細品味的。這節課我們就一同走進課文,一同走近那段歷史,去感悟李大釗同志的風采、形象。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書邊考慮,並做批註。

  (學生默讀課文,邊閱讀邊在書上圈畫批註,寫下自身的理解、感受和問題。)

  點評:要留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感悟課文必需讓學生自身“親近”課文,和作者對話,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

  師:我發現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寫出了自身的讀書感受,接下來我們一起交流,好嗎?

【《十六年前的回憶》課堂實錄素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