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材> 《少年閏土》教材理解

《少年閏土》教材理解

關於《少年閏土》教材理解

  一、文中的“我“”是不是作者自己?

  對於這個問題有的老師認為應該是作者其實這種觀點是不準確的。要想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弄清寫作中的敘述俗稱的問題。

  敘述人稱,就是作者敘述的觀察點、立足點。也可以說是作者以什麼身份、站在什麼位置進行敘述的。根據作者與所敘述物件的關係,敘述的人稱通常可以分為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以當事人的口吻來敘述的,叫第一人稱。作者在這裡以“我”或“我們”的身份直接出現,所敘述的都是“我”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第一人稱敘述中的“我”,吸雖然一定會在文章中出現,但在不同的文章中其地位和作用卻有所不同,有的文章,“我”就是作者自己,如魯迅的《為了忘卻的紀念》;有的文章,“我”不是作者,百是作品中的一個人物這個“我”及時雨是作品的主人公,如魯迅的《狂人日記》;有時是故事發展的見證人,如魯迅的《孔乙己》;有時是貫穿全篇的線索人物,如魯迅的《祝福》。

  透過上面的分析,再結合《少年閏土》一文的出處——小說《故鄉》,我們會發現《少年閏土》中的“我”應該是貫穿全篇結構的一個人物,而不是作者自己。

  另外,散文中的“我”比較多地是作者自己,而小說中的“我”則大多是作品中的一個人物。

  二、“我那時不知道這所謂的猹是怎麼一件東西——即使現在也無法知道——只是無端地覺得猶如小狗而很兇猛。”對於句中的破折號,有的老師認為前一個破折號起註釋的作用,而後一個破折號則是補充說明。

  我們分析破折號前、中、後三部分間的關係會發現:前後兩部分聯絡較緊密(是在小的時候就“覺得猶如小狗百很兇猛”),而中間部分發球補充交待,應發球破折號的雙用。

  那什麼又是破折號的'雙用呢?

  破折號的用法可分為雙用與單用兩種。簡單地講,在句中只用一個破折號或連續用幾個破折號而這幾個破折號又獨立地起著作用這便是破折號的單用。(如“嘟——”火車進站了。句中破折號表示聲音的延長;“團結——批評——團結”是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正確方針。句中的兩個破折號都表示意思的越進。而這兩句話中的三個破折號都屬於破折號的單用)。而在行文中把解釋說明的部分插在句子中間,即解釋說明的部分後面還有話的時候,為了不發生混淆,就在解釋說明部分的後面也用一個破折號,這樣就形成了破折號的雙用(註釋部分前後各用一個破折號)。雙用的破折號構成一個整體,它的作用相當於括號,但與括號不販是在讀時兩個破折號中間的註釋部分要讀出來。

 

【《少年閏土》教材理解】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