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餘映潮三峽課堂實錄

餘映潮三峽課堂實錄

餘映潮三峽課堂實錄

  餘映潮老師來我校講學、講課已一年多,他的教學思想之先進、深刻,教學藝術之博雅、巧妙,令人讚歎不已。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的餘映潮三峽課堂實錄,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餘映潮三峽課堂實錄

  師:上課。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請看大螢幕,一起來讀一下,三峽風光,讀。

  (螢幕顯示,生齊讀)

  三峽風光,美不勝收,作者筆下的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令人不禁也想有一次三峽之旅。

  師:我們今天的三峽之旅就是品讀《三峽》。

  (螢幕顯示:酈道元《三峽》 執教:餘映潮)

  師:看咱們今天的學習任務,四個任務。

  (螢幕顯示:識字、朗讀、聽記、欣賞)

  師:談到識字的問題,咱們也應有一些比一般的方法更有樂趣的識字方法。我不知道你們在預習這一課的時候,在認識《三峽》這一課字詞的時候用了什麼方法沒有?哪位同學能告訴我呢?你是怎樣認識《三峽》這篇課文的生字難詞的?哪位同學來講一下?

  生: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師:你怎樣認識它的,用什麼方法認識它的?

  生:這兩個詞寫出了三峽的特點。

  師:現在不是分析句子,這個字你怎麼認它?用什麼方法沒有?好,老師今天告訴你們一種特別的方法。讓我們結合課文來“識字”。

  (螢幕顯示:識字)

  師:看老師的建議。試一試趣味識字的方法。

  (螢幕顯示,生讀)帶“山”旁的字和它們的意思,帶“氵”旁的字和它們的意思。

  師:這就是結合課文來認字,找一找吧。帶“山”旁的字,帶“氵”旁的字,對比較難的,要把它們圈下來。

  (學生自讀課文,認讀生字)

  師:把老師圈的和你自己圈的對一下,一起讀一讀,我讀標題,你們讀下面內容。帶“山”旁的字和它們的意思,讀。

  (螢幕顯示,生齊讀)

  巴東三峽 峽:兩山夾水的地方。

  重巖疊嶂 嶂:zhàng,高聳如屏障的山峰。

  巖:巨石凸起形成的山峰。

  絕怪柏 :yǎn,極高的山峰。

  清榮峻茂 峻:jùn,高而陡峭。

  師:注意“巖”字,這裡指巨石凸起形成的山峰,一般說山上的大石頭叫巖,這裡指山峰。帶“山”旁的字能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三峽景物方面的魅力,繼續來:帶“氵”旁的字和它們的意思,讀。

  (螢幕顯示,生齊讀)

  沿溯阻絕 沿:順流而下;溯:sù 逆流而上。

  素湍綠潭 湍:tuān,急流的水。

  懸泉瀑布 瀑:從河床陡坡或懸崖傾瀉而下的水流。

  飛漱其間 漱:shù,衝蕩。

  林寒澗肅 澗:此指峽谷。

  猿鳴三聲淚沾裳 沾:浸溼。

  師:同學們讀的是“猿鳴三聲淚沾裳(shāng)”,“裳”這個字我建議大家讀cháng,這個shāng字你們如果查新華字典,是沒有這個音的。衣裳的“裳”讀輕聲,不讀yīshāng。cháng是古人穿的一種裙子,古人的裙子和我們現在的裙子不一樣,就用一塊布在腰下面圍一下,男女都穿這樣的裙子。所以這個字讀cháng,猿鳴三聲淚沾裳(cháng)。好,帶“氵”的字也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三峽景物方面的魅力。好,下面我們來讀課文。

  (螢幕顯示:朗讀)

  (生朗讀課文)

  師:好,我聽了。朗讀有什麼要求?起碼來講要讀出文章的音樂之美。《三峽》的語句是很漂亮的,我們要讀出文言課文的味道。怎麼讀出文言文的味道呢?怎麼使我們朗讀具有音樂之美?老師教給你們三種方法:第一,要讀好“領起”詞的短暫拖音;第二,讀出四字詞語的節拍,你看,你們剛才四字詞語的節拍沒有讀出來;第三,讀好特別之處的頓音。節奏、拖音、節拍、頓音都是音樂術語,把這個問題處理好我們朗讀就有音樂之美了。

  (螢幕顯示)

  讀好“領起”詞的短暫拖音

  讀好四字詞語的節拍

  讀好特別之處的頓音

  師:先看第一個提示:讀好“領起”詞的短暫拖音,這個拖音能讀出來,文言文的味道就出來了。聽一下。

  (螢幕顯示)

  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至於/夏水襄陵

  或/王命急宣

  有時/朝發白帝

  雖/乘奔御風

  則/素湍綠潭

  每至/晴初霜旦

  故/漁者歌曰

  (生根據教師範讀內容的停頓做筆記)

  師:好,一起來試一下,注意領起詞的短暫拖音,讀起來。

  (生齊讀課文)

  師:這一次就有味道了,繼續來,既要讀好領起詞的短暫拖音,又要讀好四字詞語的節拍,節拍主要就是二二節拍。你們聽。

  (螢幕顯示)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師:四個字兩兩一個節奏,你們再來朗讀一遍。注意剛才領起詞的拖音的長度還不夠,如果稍微誇張一點,你就能感受到它的魅力了。這一遍朗讀既要讀好拖音,又要讀好四個詞語的節拍。讀起來。

  (生齊讀課文)

  師:這一遍味道也讀出來了,繼續來。讀好特別之處的頓音,你們看: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清榮峻茂” 四個字要讀開,頓一頓,為什麼呢?因為寫的是四種事物,水清,樹榮,山峻,草茂。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最後一句: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情感要讀出來,“淚―沾―裳”三個字之間要頓一下。好,我們把三、四段兩段一起讀一下。

  學生齊讀課文三、四段。

  師:有點意味了,再把第四段來一遍。

  (生齊讀第四段)   師:這個“淚沾裳”意味還沒出來,再試。

  生讀: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師:味道讀出來了。好。我們的朗讀訓練就進行到這裡,請注意朗讀這篇課文的三種技巧。

  師:下面就動筆聽記。

  (螢幕顯示:聽記)

  師:聽什麼,記什麼?課文中所沒有的註釋的意思,邊聽邊記。第一個字,“自三峽七百里中”的“自”:在,從,在三峽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這個“自”是“如果”的意思,如果不是亭午夜分的時候。“至於夏水襄陵”,陵:丘陵,小山頭,小山包。“或王命急宣”,或:偶或、有時。“雖乘奔御風”,雖:即使、縱然。御:駕著、駕馭。“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以”一般翻譯為“認為”,不認為有這麼快,不認為它快。我認為在這裡最直接的意思是“如”,不如它快。不以疾也,不如它快。“良多趣味”,很多的趣味,確實有趣味。“林寒澗肅”,肅:寂靜。“空谷傳響”,響:指回聲。

  (螢幕顯示)(教師根據螢幕講解,學生做筆記)

  自:在,從 自非:如果不是

  陵:丘陵 或:偶或

  雖:縱然,即使 御:駕著

  以:覺得,認為 良:甚,很;的確

  肅:寂靜 響:指“回聲”

  師:下面根據老師給大家介紹的課文中沒有註釋的字再加上課文註釋先把第一段翻譯一下,各自做各自的,開始說起來。

  (學生自讀、翻譯第一段)

  師:說完了看螢幕,看你說的和老師寫的大致意思是不是一樣,讀一下:

  (螢幕顯示,生齊讀)

  在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沒有一點中斷的地方,層層疊疊的高峰,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師:現在埋頭讀、譯第二段,要說出聲音來。

  (生自學翻譯第二段)

  師:好,再看螢幕,讀起來。

  (螢幕顯示,生齊讀)

  在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時候,上行和下行的船隻都被阻斷。偶或皇上的命令要急速傳達,有時清早坐船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達到江陵。中間相距一千多里,即使騎著飛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師:繼續讀。

  生:(螢幕顯示)在春、冬兩個季節,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深潭,迴旋著清波,倒映著影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奇形怪狀的柏樹;山峰之間常有懸泉瀑布飛流衝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是趣味無窮。

  師:第四段又要埋頭讀起來。

  (生自學翻譯第四段)

  師:好,看螢幕,讀起來。

  生:(螢幕顯示)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清涼山澗寂靜。常有高處的猿猴在拉長聲音鳴叫,連續不斷,淒涼怪異。空曠的山谷傳來猿啼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漁歌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師:好啊,下面的任務就是解決第三段品讀的問題。

  (螢幕顯示:欣賞)

  師:怎麼欣賞?老師指導:用精段品讀的方法品味課文的美點。美點是什麼呢?就是表達美好的那一個地方。看話題:我們一起來發現第三段文字的表達之美,就是品味它的表達之美在哪裡。我們要每個字每一句地去分析。比如說有的字是不是寫出了一種動態?有的字是不是寫出了一種靜態?有的字是不是表現了仰視?有的字是不是表現了俯視?有的是不是寫白色?有的是不是寫綠色?還有動靜之美、色彩之美、高下之美、線條之美,很多很多的美,我們都可以去發現。好,開始在課文旁寫上你的批語,欣賞這一段的一點之美,哪個地方你覺得它美把它記下來。

  (生讀課文,做旁批)

  師:好,請把你的見解講給你的同桌聽一下。

  (師生交流)

  師:好,讓我們一起欣賞你對課文的欣賞,哪位同學先來發言?

  生1:第三段主要寫春天和冬天的景色,兩處互為對比,寫出春天是綠色的,冬天是白色的,寫出了三峽的秀麗。

  師:秀美,秀麗。 但是,不是說春天是綠色的,冬天是白色的。這是總說春冬之時景物的特點。

  生2:第三段是景物描寫,生動描寫三峽風光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特點。

  師:你這是從總的方面來說的。我們說的是“美點”,哪一點寫得好呢?

  生3:第三段寫“素湍綠潭”,寫白色的急流,綠色的潭水,寫出了顏色之美。

  師:色彩之美出來了,白色的急流,綠色的深潭。除了顏色外,還有形態之美吧,湍是急流,潭是平靜的水,四個字寫得多美。

  生4:“懸泉瀑布,飛溯其間”,寫出三峽的瀑布動態之美。

  師:“懸泉瀑布”,高處的瀑布飛流下來了,還有一個字再品味一下,“飛”字用得美不美?

  生4:美。

  師:怎麼美呢?

  生4:寫出它的快。

  師:寫出了速度,還有力度。“懸泉瀑布,飛溯其間”,每一個字都值得品味。

  生5:“迴清倒影”,迴旋的清波倒映出影子,寫出了它的靜態之美。

  師:綠色的深潭倒映著景物的影子,是不是?這樣很恰切。

  生6: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寫出了樹的怪異景象,還寫瀑布很高,飛流直下。

  師:“懸泉瀑布”,寫出了山的“高”,“飛漱其間”寫出瀑布瀉落的動態之美,還有一個“怪柏”的“怪”還可以欣賞。

  生7:“怪柏”的“怪”寫出形態比較奇異。

  師:姿態之美,千姿百態而且形狀怪異。我體會這個“怪”字,為什麼說“絕多生怪柏”呢?為什麼用“怪”字?我分析,“絕”是很高很高的山,很高很高的山上風速是很大的,在常年大風的吹襲之下,柏的形狀一定很怪。因為不是很正常地生長,所以作者用了“怪”字。   生8:“清榮峻茂”四個字從四個方面寫了三峽春冬之時的雄奇風光。

  師:語言非常地精煉。

  生9:迴清倒影和懸泉瀑布,一個是迴旋的清波,另一個是飛流直下的瀑布,這兩個對比寫出了線條的美。

  師:都是寫水的,但有高下之分,有形態之分,有色彩之分,且作者寫這兩處景物,觀察視角不同,一個往低處看,一個往高處看,八個字寫出了這麼豐富的角度。

  師:好,老師給大家小結一下,這一段文字我們怎麼欣賞?

  首先看到的是層次美,美在層次的清晰。先點時令,“春冬之時”是總寫時令。然後寫江水, 然後寫山岩,最後總說一句“清榮峻茂,良多趣味”,這其實是對前面景物的總說。總起――分寫――總說,層次清晰,情景交融。

  美在景物的攝取。就像攝影師一樣攝影景物的一角,有山,有水,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懸泉瀑布,飛漱其間”之中還有聲音;“迴清倒影”中“回清”這裡面也有聲音,這是暗寫聲音。

  美在視角的變化。從俯視的角度寫的是素湍綠潭,從仰視的角度寫了懸泉瀑布。

  美線上條的組合。這個線條需要我們去想象,迴旋的清波,是圓的弧線;高山矗立,很峻峭,是直線。怪柏是奇異的曲線,飛瀑跌落是很漂亮的長長的弧線。

  美在景物的映襯。本來寫潭水就夠了,再寫倒影,景物的層次就增加了;寫山,寫山頂就夠了,山頂上還有怪柏;寫山就夠了,但山上還有瀑布。瀑布和山映襯,絕和怪柏映襯,倒影和綠潭映襯,這所有的景物都互相映襯。

  美在語言的秀麗。“素湍綠潭、迴清倒影”就很秀麗。

  美在語言的生動。“迴清倒影”“飛漱”,還有“怪柏”,都很生動。

  美在語言的精練。特別“清”“榮”“峻”“茂”四個字給我們概括出了不同景物的美點。

  短短的一篇文章,就這麼多美點讓我們欣賞,讓我們品析。

  師:現在我們還要完成一個任務,請大家看螢幕。

  (螢幕顯示)

  作者寫景,採用的是大筆點染的手法。連綿的群山,……一個又一個畫面,展示著三峽的奇美景象。

  師:“連綿的群山”後面,老師在這兒打了省略號,請你們將省略號變成五個字,連綿的群山,什麼的什麼,什麼的什麼,其實就是讓你們把課文中寫的三峽的景點用五個字表現出來。你們可以說“高聳的峭壁”,可以說“迴旋的清波”,注意每個人說一處而且不和人家重複。

  (學生思考)

  師:好,現在請坐在中間的一組同學來說,每個同學說五個字出來,準備好了沒有?

  生1:飛流的瀑布。

  師:飛流的瀑布。“飛瀉的瀑布”好一點。

  生2:白色的急流。

  師:嗯。

  生3:怪異的柏樹。

  生4:迴旋的清波。

  生5:秀麗的山峰。

  生6:清澈的流水。

  生7:碧綠的深潭。

  生8:倒懸的瀑布。

  生9:良多的趣味。

  師笑:“良多的趣味”它不是寫景,它是總說。

  師:還有怪柏沒說,還有其它的說法嗎?

  師:我把大家的說法加上老師的說法形成一篇短文,我們一起欣賞,讀起來。

  (螢幕顯示,生齊讀)

  作者寫景,採用的是大筆點染的手法。連綿的群山,雄偉的屏障,高峻的山峰,洶湧的江流,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迴旋的清波,美麗的倒影,蒼翠的怪柏,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一個又一個畫面,展示著三峽的奇美景象。

  師:大家是不是有了一次美好的三峽之旅?好吧,下課。

  生:老師再見。

  師:再見,謝謝大家!

  (實錄整理:孫婁中學楊秀雯 王翠霞)

  評點:

  餘老師這次的《三峽》教學盡脫前人窠臼,全是自家新意,別開生面,別有洞天。

  聽餘老師上課,就好比遊覽三峽一樣,眼前全是未見之景,耳畔盡是未聞之聲,美景不斷,驚喜不斷,絕無重複、熟悉的感覺,心中全是新鮮、新奇,只讓人驚喜、讚歎不已。而他就是這次遊程的導遊。“路”由老師指引,“景”全在自己遊覽、欣賞、品味。

  識字環節是初中語文教學的應有之意,大部分老師在各種公開課中都是讓學生讀一讀,或寫一寫,走馬觀花,匆匆而過,有這一環節即可,不敢逗留,其主要原因在於識字環節的設計太難出新意,而餘老師的識字處理卻奇兵突起,讓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他充分抓住了本文帶“山”字旁和“水”字旁的生字多的特點,讓學生試一試趣味識字的方法,在文中找一找,圈一圈帶“山”旁的字和它們的意思,帶“氵”旁的字和它們的意思,因為所謂“峽”就是“兩山夾水的地方”。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頓感新鮮好奇,好玩而又疑竇叢生,“這是要幹什麼?”待一靜下心去看文字,發現果然帶“山”字旁和“水”字旁的竟有這麼多字,於是整個識字環節趣味倍增。

  朗讀教學效果顯著,教室中的每一個人(包括聽課者)都深深領略到了此文教學中的朗讀教學的過程之美。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由衷地敬佩餘老師朗讀指導之精妙,這種精妙表現在訓練角度的出奇制勝,同樣也是讓人大開眼界。他抓住了古文朗讀的關鍵所在:節奏、拖音、節拍和頓音,並針對本文特點分三步進行朗讀指導:領起詞的短暫拖音,四字詞語的節拍,特別地方的頓音。如此循序漸進,使得學生的朗讀漸入佳境。同時,餘老師的朗讀示範之美也對本環節的成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文章結尾,餘老師讀“淚―沾―裳―”三個字時一字一頓,一字一感慨,可謂一唱三嘆,意境深遠。

  《三峽》的語言並非明白如話,因此讓學生理解文意應該是這篇文章的教學目標之一,進一步講,離開了疏通文意,必將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有霧裡看花之感,導致整個課堂教學的失敗。那麼如何在較短的時間裡既指導學生疏通了文意,又讓學生的翻譯古文的能力有了切實的提高呢?這頗需思量。   對於這個問題,餘老師使用了簡潔樸實的三個步驟就使得難題迎刃而解。

  首先,對於超出初中學生理解能力而書中又沒有給註釋的詞語,餘老師直接給了學生準確地解釋,如“自非”“雖”等詞語,即學生進行了“聽記”。

  其次,學生在老師的要求下,結合註釋獨立地翻譯文章,學生理解、翻譯文言的能力得到了訓練。

  最後,由螢幕展示準確的譯文,使得學生能夠明辨正誤,糾正自己翻譯得不太準確的地方,真正疏通文意。

  “聽記”的細節設計別出心裁,使得學生疏通文意快捷有效。既提高了翻譯古文的能力,又為下一個“欣賞”環節的順利進行掃清了障礙。

  《三峽》乃美文,故“欣賞”環節至關重要。那麼,文章共四段,欣賞哪一段呢?顯然不能四面出擊。於是餘老師為學生圈定了精彩的第三段。然而欣賞文章的角度五花八門,對於缺乏自主欣賞能力的學生而言又應從哪個角度入手呢?我們請看餘老師在“欣賞”環節的過渡語:

  “老師指導:用精段品讀的方法品味課文的美點。美點是什麼呢?就是美好的那一地方。看話題:我們一起來發現第三段文字的表達之美,就是品味它的表達之美在哪裡。我們要每個字每一句地去分析。比如說有的字是不是寫出了一種動態?有的字是不是寫出了一種靜態?有的字是不是表現了仰視?有的字是不是表現了俯視?有的是不是寫白色?有的是不是寫綠色?還有動靜之美、色彩之美、高下之美、線條之美,很多很多的美,我們都可以去發現。好,開始在課文旁寫上你的批語,欣賞這一段的一點之美,哪個地方你覺得它美把它記下來。”

  我想,這個自然而然隨機生成的點撥對這個“欣賞”環節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講一節課好比寫一篇文章,課的結尾如何才能精彩起來呢?餘老師的又一奇招是在課文教學收束時把《三峽》變成了一首散文詩。

  我想這樣做的好處有三:

  首先,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一次優雅的訓練。

  其次,本環節針對全文,彌補了“欣賞”環節沒有著眼全篇之“不足”,有了本環節可謂點面結合。

  第三,讓學生帶著對三峽的無限憧憬和美的想象走出課堂。

  總之,在老師精心設計的豐富的活動之中,學生們的活動是充分的、豐富多彩的。學生進行了趣味盎然的識字,卓有成效的朗讀,簡單易行的翻譯,精美獨到的賞析。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的聽課是陶醉的,朗讀是充分的,思考是深入的,表達是優美的,受益是無窮的。

  可以說,本課例是餘氏板塊式教學的典範之作,是美文美教的經典,值得我們多角度去賞析、探討、學習。

【餘映潮三峽課堂實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