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初中語文舟過安仁教學實錄

初中語文舟過安仁教學實錄

初中語文舟過安仁教學實錄

  師:牧童在鋪展的原野逗弄笛聲,在清風明月下安然入睡,真是童趣無限。讓我

  們的目光跟隨楊萬里,在晴空之下,碧波之上,路過安仁,再去感受童趣。

  【出示】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師:你們就是那兩個男孩,表演出當時的情境,有對話,有動作。

  童1:(把船槳放下)我們不划船了。

  童2:(把篙收起來)我也不撐篙了。

  童1:我們坐在凳子上,休息一會兒。

  童2:怎麼船一動也不動了。有什麼辦法讓船行走呢?

  (思考了一會兒)

  童1:哦,有了,看我的。(說著去拿傘)

  童2:這個辦法好。(撐起傘)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

  師:(參與再現想像的情境)我是詩人楊萬里。(指全班同學)你和你的同桌就是

  那兩個可愛的很有創造才能的孩子。

  【表演過程如下】

  童:一人撐竹篙,一人划船,忽然他們把竹篙和船槳都收起來了,接著撐起一把

  傘。

  詩人:(做出百思不解之狀,自言自語)我左思右想,愣是想不明白。哎,兩位小

  朋友,你們怎麼大白天撐著一把雨傘啊!

  童:你看看就明白了。

  詩人:(作出恍然大悟狀),原來是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奇思妙想,別出心裁

  啊!

  童:您也上來和我們一塊玩吧!(其他學生紛紛自由回答)

  【評析】學生將想像的畫面表演出來,在活躍的氛圍中再現古詩的形象,讓充滿

  情趣的兒童生活根植學生的心中。教師也參與到其中,一起設身處地想詩人之想,

  想牧童所想,做牧童所做,從而使學生更好地領略詩境、領悟詩情。

  師:如此有趣的一幕,如此可愛的詩人,用我們的讀書聲,表達出你也向往這樣

  的生活。

  (生自由讀,指名讀)

  師:詩人透過細心的觀察,把兩個頑童刻畫得栩栩如生。我們趕緊把這幾個孩

  子形象記在心裡吧!(學生自由背誦古詩)

  四、拓展,延童趣

  師:(音樂)童年,是一個個美妙的夢;童年,是一支支動聽的曲;童年,是一幅幅美麗的畫;童年,是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童年,是一首首妙不可言的詩。瞧:(圖

  畫)一童子把夜間凍結在盤裡的.冰塊脫下,用彩絲穿上當做樂器敲打,忽然冰塊落

  地,發出聲響,如玻璃破碎,一場遊戲就這樣結束了。(生讀相應的詩)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脫曉冰,採絲穿取當銀鉦(zhèng)。

  敲成玉磬(pan)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師:風和日麗,草滿大地,牧童不放牛竟自睡去,牛兒則一路吃到柳陰西邊去了。

  (生讀)

  桑茶坑道中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師:一隻烏鴉飛過來了,快去看,烏鴉有沒有長鬍須。(生讀詩)

  鴉

  一鴉飛立勾欄角,

  仔細看來還有須!

  四、作業,編故事

  同學們,透過詩人的筆觸,我們看到的是兒童生活的一個小小的鏡頭,如果我們

  把詩中的鏡頭再放大一點,就會成為一幅流動的畫,可以嘗試著把你感興趣的其中

  一首詩改寫成一個故事。

  【評析】吉老師這節課前兩首詩是人教版十冊的教材,還補充兩首詩,從內容、形

  式到文字均是充滿童真童趣、語言清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意境深遠的古典詩

  歌,顯見教材組合的精心。

  教學設計分四個板塊:引童趣――悟童趣――想童趣――拓童趣。突出“童

  趣”,既符合本組詩歌的特點又貼近學生的情感。在“初讀”的“悟”中,重視理解詩

  句的“意”,這是前提;在重點詞語品讀和拓展意境的“想像”訓練中,感受語言之美,

  意境之美,從而受到情的薰陶和美的感染,這是目的;“讀”無疑是重點,是有層次

  的:初讀、品讀和吟誦,以收到讀出美、讀出情、讀出趣的效果來。“拓展”是在原有基

  礎上稍加點撥,學生就興趣盎然地走進更豐富、更美好的意境之中,環節安排詳略

  有致,輕鬆愉悅。

  這樣只須精要點撥而又能保證一定量的詩歌誦讀,學生從知識、情感到氣質都

  會變得靈秀起來。正如葉聖陶先生所云:詩歌的教學,重在陶冶性情,擴充套件想像。

  如果抓住精要之處,指導一二句就足夠。不需要繁複冗長的講解。吉老師的課正是

  在極力體現“大家”的思想。

【初中語文舟過安仁教學實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