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清清的溪水》教學實錄及評析

《清清的溪水》教學實錄及評析

《清清的溪水》教學實錄及評析

  課前準備

  讓學生課外蒐集有關森林與水的關係等方面的資料,比如,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教學過程

  一、境中積詞,質疑匯入

  師:小朋友們,請往這兒看。(出示課件:流動的、清澈的溪水)大家看到了什麼?

  生:小溪。

  生:溪水。

  師:小朋友們,大家能不能用一些詞語來說說這是怎樣的溪水呢?

  生:這是清澈的溪水?生:乾淨的溪水。

  生:美麗的溪水。

  師:說得真好。我們接著往下看。(出示課件:渾濁的溪水)這又是怎樣的溪水呢?

  生:黃黃的溪水。

  生:渾濁的溪水。

  師:很好。現在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去認識一位朋友。瞧,(出示課件:小兔子)它是誰呀?

  生:小兔子。

  師:(出示課件:小兔子站在清水旁)小兔子呀,就住在一條小溪邊,溪水清清的,又涼又甜,小兔子在這兒過得可快樂了。可是有一天,它發現(出示課件:小兔子站在渾水邊)溪水變得渾渾的了。看到這,小朋友們有什麼問題嗎?

  生:為什麼清清的溪水變成渾渾的了?

  生:溪水為什麼變渾了?

  板書:清清的——渾渾的

  師:小朋友們想知道答案嗎?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清清的溪水》這課(板書課題),大家一起來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小朋友們開啟課本自由讀課文,難讀的生字,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生自讀,師巡視。出示課件:生字表)

  師:這些生字裡有的字不容易讀準,誰想提醒大家?

  (生提醒,指出哪個字容易讀錯,容易讀錯的地方在哪裡。其他學生跟讀。)

  師:接下來,請大家再讀課文,邊讀邊想,清清的溪水為什麼變成渾渾的了?(生自讀課文,師巡視。)

  三、以讀為主,綜合學習

  師:溪水為什麼變渾?現在讓我們跟著小兔子一塊兒去找找原因吧。(出示課件:小兔子發現大象和野豬在拔樹)小朋友們,請看,小兔子看見什麼?

  生:小兔子看見大象和野豬在拔樹。

  師:請大家自己讀讀第三自然段。(生自讀)現在小朋友們聽老師讀一讀好嗎?看看細心的孩子能不能從中發現什麼。(出示圖文結合的課件。師讀時故意把“望”與“看”對調。)

  生:老師,您讀錯了。您把“遠遠一望”讀作“遠遠一看”,把“走近一看”讀作“走近一望”。

  師:大家想一想,這裡的“望”和“看”能對換使用嗎?

  生:不能。在遠處,應該用“望”;在近處,應該用“看”。

  師:對。作者用詞多準確呀!我們一起來把第三自然段讀一讀。(師生齊讀)

  師:看到這情景以後,小兔子與大象、野豬有一段精彩的對話。我們來自由地讀讀課文4—8自然段。(出示圖文結合的課件。生讀,師巡視。)剛才大家讀得挺認真。透過讀書,你體會到小兔子當時的心情了嗎?

  生:體會到了。小兔子當時很生氣。

  生:很著急。

  生:很氣憤。

  師:說得很對。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讀出小兔子的這種心情呢?現在就請小朋友們在小組內練讀小兔子的三句話。

  (教師讓學生自我感悟體會並啟發點撥,分別指導學生讀好小兔、大象和野豬的話。)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先把小兔子與大象、野豬的對話有表情地讀一遍,然後在小組內分角色讀。(生練讀,師巡視。然後請一小組分角色讀。)

  師:剛才這幾位小朋友把動物的心情讀出來了。聽了他們的朗讀,老師也想和大家一塊兒讀,可以嗎?(老師讀敘述部分,學生分組分別讀小兔和大象野豬的話。)

  師:小朋友們讀得真有感情!能再加上一些動作表演一下嗎?請大家在小組內練習一下。(生演練)

  師:誰願意上來給大家表演一下?

  (三位小朋友上臺,戴上頭飾,分別扮演三隻動物。“小兔子”迅速從教室右側跑向大象和野豬,大聲喊道:喂……)

  師:“小兔子”,請問你為什麼不用“走”而用“跑”,不用“小聲說”而用“大聲喊”呢?

  “小兔子”:因為“我”很焦急呀。

  師:作者如果用“走”和“小聲說”能表現出小兔子的焦急心情嗎?

  “小兔子”:不能。

  師:(對全體學生)原來是這樣。(對“小兔子”)請你再來一遍。(三位學生表演)

  師:這幾位小朋友的表演很精彩,我們祝賀他們!(師生鼓掌)聽了他們的對話,老師懂得不少關於樹和溪水關係的知識。但有一點還不大明白,想請教“小兔子”:為什麼把樹拔了,雨水就會把泥土衝進小溪?

  “小兔子”:因為樹可以擋住雨水,把樹拔了,雨水就會把泥土衝進小溪。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我是從電視裡看到的。

  生:樹根可以抓住泥土,把樹拔了,泥土鬆了,一下雨,雨水就會把泥土衝進小溪。我是從《十萬個為什麼》裡知道的。

  師:知識呀,到處都有,只要多留心,我們就可以學到很多很多的知識。

  四、練習表達,總結釋疑

  師:學到這,小朋友知道溪水由清變渾的原因了嗎?請用上“因為……所以”來說一說。

  生:因為樹被大象和野豬拔光了,泥土鬆了,雨水把泥土衝進小溪,所以溪水就由清變渾。

  師:(將板書中的“?”擦去,改為“拔樹”)說得不錯。誰再來說說?用上“清清的'、渾渾的、拔樹”等詞語,說得更具體一些。

  生:大象和野豬為了比賽誰有氣力,在小溪的上游拔樹,因為樹被拔光了,泥土鬆了,下雨時,雨水就把泥土衝進小溪,所以清清的溪水就變成渾渾的了。

  師:小溪由清變渾的原因,我們是完全弄明白了。小兔子把它告訴給大象和野豬。大象野豬相信嗎?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這一課。

  評析

  綜合性學習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方式。在閱讀教學中加強綜合,主要是把聽說讀寫綜合訓練,吸收與表達熔為一爐;注重前後、內外的聯絡,綜合運用各種學習手段,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清清的溪水》的教學,對在閱讀教學中加強綜合學習作了有益的嘗試。具體表現在:

  其一,內外的綜合

  課前讓學生動手收集有關森林與水關係的資料,從空間看,是課內外的結合;從內容看,是語文與語文之外學科的綜合。透過表演,啟發引導學生領悟作者遣詞造句的精確性。這種內外的綜合,拓展了語文學習的空間,充分利用了語文學習的資源,藉此既可以培養學生收集資訊的能力,同時又為課中理解溪水變化的原因和進行表達訓練打好基礎,豐富了語文學習的手段,獲得了綜合效益。

  其二,內部的綜合

  匯入時,不僅藉助媒體設定懸念,引發興趣,而且巧妙地把積累詞語交融其中,一箭雙鵰。教學第三自然段,老師範讀時,故意把“看”和“望”互換,引導學生揣摩語言,實現朗讀與品味的綜合。當學生理解了溪水變化的原因後,趁熱打鐵,讓學生用因果關係的句子,把它說出來,理解促進了表達,表達加深了理解,二者相得益彰?語文素養不是各種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堆疊起來的“雜燴”,而是各種要素融合而成的“合金”。綜合性學習正是鍛造“合金”的符合語文教育特點的有效途徑。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加強綜合,對於提升語文素養,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清清的溪水》教學實錄及評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