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學弈獲獎教學實錄

學弈獲獎教學實錄

學弈獲獎教學實錄

  《學弈》是選自《孟子·告子》中的一個故事,下面就是為大家整理的學弈獲獎教學實錄,請看:

  學弈獲獎教學實錄

  師:今天我們學一篇古文(板書古文)知道什麼叫古文嗎?

  生:古代的文章

  生:古代的人寫的文章。

  師:說得有道理。古時侯的人寫的文章自然就是古代的文章了。古文有時也叫文言文。古文和我們現在學的現代文有很大的區別。我們現在學的文章,包括你們自己習作課上的寫的一些文章,都叫白話文:。白話文是從1919年的五四運動開始大力倡導的。古文與現在的白話文有很大區別。比如這個字(板書之)。誰能把它組成一個詞語?

  生:明日之星。

  師:對,你們校園牆上就大大地寫著這四個字。知道詞語的意思嗎?

  生:學校讓我們好好學習,成為將來的明星。(眾笑)

  師:解釋得不錯,但這個星可不是讓你們都去當影視明星、當歌星,它是指一切有成就的人。我再問你,這個詞語中的之字當什麼講?

  生:就是的的意思,明日的星。

  師:講得很明白。誰還能組詞?

  生:之乎者也。(眾大笑)

  師:之乎者也可不是一個詞。這本來是互不相連的四個字,它們是古文裡的一些語助詞。不過也有人用它來諷刺那些白話文還寫不通,卻老想胡撰兩句文言的人,如:這個人之乎者也說了半天,誰也不知道他說了些什麼!明白了嗎?(生答明白)

  師:還能組詞嗎?

  生:軍屬門上有時貼一張光榮之家的紙。

  師:對。其中的之字怎麼講?

  生:當的講。

  師:也當的講。剛才說了這個之字是古文中常用的一個字。現在用它一般都當的字講;但在古文中,它卻有許多種講法;我們今天這篇課文裡,之字行後一共出現了六次,大致有三種講法;有時即使是同一個講法,但所指的物件也不同,真的有點複雜。大家一會兒讀的時侯要注意細心區分、理解。好了,現在大家開啟課文,讀一下課題。

  生:(齊)學弈。(師板書課題)

  師:翻開後頁的註釋。看看這個弈字是什麼意思。(生看註釋)

  生:弈就是下棋。

  師:學弈呢?

  生:學習下棋。

  師:完全正確。你知道這一課是學習下什麼棋?象棋?軍棋?還是跳棋?

  (該生無語,另一生舉手。)

  生:這一課說的是學下圍棋。因為古代肯定沒有什麼軍棋,跳棋呀!

  師:可是象棋自古就有啊!(另一生舉手)

  生:他們下的是圍棋,我從圖上看出來的。那個棋盤,還有那麼多子兒,應該是圍棋。

  師:你很聰明。會下圍棋嗎?

  生:不會,看人家下過。

  師:好好學!圍棋可是我們中國古人發明的,但現在我們的棋手往往下不過韓國人。你學好了,將來為國家爭光。行嗎?

  生:(遲疑了一下)行!

  師:好,經過片刻考慮說行,看來你說話很負責任。下面大家各自把課文多讀幾遍,直到你覺得讀通了為止。(學生各自朗讀課文)

  師:能讀給大家聽嗎?誰敢為天下先?──就是誰敢第一個讀?(有生舉手)好!敢為天下先的人出現了。請大膽地讀給大家聽!

  (生讀課文,有的地方讀不通。)

  師:敢讀就很好!雖然有些地方讀得比較吃力,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最值得稱讚。這樣吧,你們看一下注釋。這篇課文的註釋很多,一下子記不住。你可以按照序號,把註釋的`內容簡單地標記在課文中相應的字詞旁邊。然後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對照註釋想想這些字、詞、句子的意思。知道意思了,可能讀起來就順了。大家開始做這個工作:標記註釋,理解字、詞、句。開始吧,給大家10分鐘時間。

  (生開始按要求自學課文。)

  師:讀古文講究斷句。原來古文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我們的課文為了大家學習方便,加上了標點。讀課文時,有標點的地方當然需要停頓,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據它的意思,那些沒有標點符號的地方,需要拖個長聲。這樣讀,你自己比較好理解,聽的人也容易聽懂。大家拿出筆來,聽我讀一遍,注意聽我讀到哪裡沒有標點卻拖長了字音,你就在哪裡畫一條斜線。(板書畫斜線/)為了大家便於聽和畫,我讀得慢一些,拖音也放長些。明白嗎?(生答明白)

  (下面是教師示範拖音的讀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師:下面各自按照畫出的斜線朗讀一次,拖音的地方,可以誇張些。(學生各自練習朗讀)

  師:古人讀書講究吟詠,讀得入情後還要搖頭晃腦,甚至身子也跟著節奏晃動。

  (師示範:弈秋,通國這善弈者也。生笑。)

  你們別笑,讀出滋味來的人都是這樣。你們也試一試,看看能讀出滋味來嗎?

  (學生繼續練習,不少人搖晃起來,氣氛很熱烈。)

  師:大家讀得真不錯,敢站起來晃一晃嗎?(眾笑)

  師:好多了。再重讀一下這一句。(示範:為/是其智/弗若與?)注意是問號。(生重讀此句)

  師:誰再來讀?(先後有四人讀課文,師隨機指導、示範)

  師:你們覺得這樣讀是不是課文也好懂一點了?生:(齊)是。

  師:那我問幾個問題行嗎?第一個問題:弈秋是什麼意思?講詳細點。

  生:弈秋是一個人的名字。這個人很會下棋。

  師:沒有說得太明白,很會下棋到什麼程度?

  生:他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

  師:啊,放到現在他能拿到全國圍棋比賽的金牌!(眾笑)哪句話說了這個意思?讀出來。(生齊讀:通國之善弈者也。)

  師:這句話中那個者字是什麼意思?

  生:者就是指那個人。

  師:沒聽懂。我問你,什麼叫作者?

  生:作者就是作文章的人。

  師:讀者呢?

  生:讀文章的人。

  師:勝利者呢?

  生:勝利的得到勝利的人。

  師:不簡單!善弈者呢?

  生:善於下棋的人。

  師:說得都對。這樣看來,這個者字,嚴格地說應該當什麼的人來講。你看你剛才講的:作者──作文章的人,讀者──讀文章的人,勝利者──獲得勝利的人,都是的人,是嗎?(生答是)

  師:第二個問題:課文裡的人讓弈秋幹什麼?

  生:叫他教導兩個人下棋。

  師:聽著彆扭!老師今天教導我們《學弈》這一課。彆扭吧?怎麼說?

  生:人們讓他教兩個人下棋。

  師:這樣說多順啊!第三個問題比較難答,他這兩個學生表現怎麼樣?一個一個說。

  生: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聽弈秋的教導,但一心認為有天鵝將至,想拉弓用箭射。

  師:你很會利用註釋,所以講明白了,很好。你這段話說是說明白了,但聽起來有點硬邦邦的感覺。為什麼呢?因為你只是把註釋原封不動地套了進去,就顯得有點死。其實你把註釋的意思理解了,然後把它變成你自己的話,自自然然地講出來就行了。現在大家練習說一下,同桌的兩個人互相說一說。

  (學生練習,有的互相討論。)

  師:大家停一下。我這裡有幾個字不明白,想請教你們,能幫幫我嗎?一人雖聽之中的之字是什麼意思?(有學生翻看註釋)

  生:這個之字的意思是指弈秋的教導。

  師:沒錯。註釋上就是這麼說的。但是,我們平常說話不會這樣說。比如我說:我們要聽家長的話。這個家長的話是不是教導我們的話呢?

  生:是。

  師:對呀!如果我們老是說:我們要聽家長的教導。我們要聽老師的教導。多累呀!(眾笑)所以,按照我們平常的語言習慣,一人雖聽之可以怎麼解釋?

  生:一個人雖然也聽弈秋的話。

  師:你看,這樣說就簡單明白多了。是不是?第二個字,惟弈秋之為聽中的之字是什麼意思?(學生翻看註釋)這次你不要再看註釋了,註釋裡只是整個講了這句話,沒有單講這個之字。你得自己動腦子想。

  生:這個之字還是指弈秋的教導。

  師:變成平常的說法怎麼說?生:弈秋的話。

  師:恭喜你答對了!(眾笑)那麼惟弈秋之為聽怎麼講?

  生:只聽弈秋的話。

  師:再次恭喜你答對了!(生答謝謝,眾笑)

  師:現在我們知道了,剛才的兩個之字,都指的是弈秋的話。再看思援弓繳而射之中的之又是指什麼?(生無人能答)

  師:聯絡上一句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想一想他想射的是什麼?

  生:射天鵝。

  師:對。你看這個人,不但不好好學習,上課思想開小差,他還想獵殺珍貴的野生動物。(眾笑)你把兩個小句連起來講一下。

  生: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話,但他一心以為有天鵝將至,老想著拉弓用箭射天鵝。

  師:對他講的有什麼意見嗎?

  生:他那個將至沒講出來。將至就是將要來到了,就要飛來了。因為李白乘舟將欲行的將就當就要講。

  師:你真不簡單,能聯絡舊知識解決新問題。還有沒有意見?

  生:最後那個射之的之是指天鵝,但他前面已經說了天鵝就要飛來了,所以他要射的肯定是天鵝,不會是別的。所以最後這個之字說成它就行了。稱動物的那個寶蓋頭它。(眾笑)

  師:你說得非常正確。按你的說法把兩個小句連起來說一下。

  生: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話,但他一心以為有天鵝就要飛來了,他就想拉弓用箭射它。(掌聲)

  師:講得很漂亮!大家看,這一段我們研究了三個之字,特別是第三個射之中的之,註釋上並沒有解釋,但大家也理解了。很好!到現在為止,弈秋的兩個學生各是怎麼學習的弄清了吧?我接著提第四個問題:這兩個學生學習的表現不一樣,那他們學習的結果呢?

  生:書上有一句話說: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就是講結果的。意思是:這第二個學生雖然和第一個人一起學,但學習成績不如第一個人好。

  師:得了,一個問題全叫你一個人承包了!(眾笑)你既然這麼聰明,我問你,你剛才讀的書上那句古文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中又有兩個之字,它們都指的是什麼?

  生:兩個之字都指的是那個好好學習的人。

  師:非常好!這兩個之字也有一個沒加註釋,他根據句子的意思也解釋出來了。請坐!最後一個問題:造成他們學習結果不一樣的原因是什麼?作者是怎樣分析的?先把有關的原句讀出來。大家一起讀,我看你們的想法一致不一致。

  生:(齊讀)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師:誰能直接用自己的話把它解釋出來?

  生:有人說,是他的智慧不如前一個人吧?有人說:不是這樣。

  生:我認為應該這樣說:有的人說,是他的頭腦不如前一個人吧?也有人說,不是這樣啊。我把他說的智慧改成了頭腦,說腦子也行。因為人們平常都這樣說:這個小孩腦子好!不會說:這個小孩智慧好。(鼓掌)

  師:這是這節課第二位獲得老師們掌聲的同學,祝賀你!

  生:老師,我說得比他們還簡單,您看行不行?

  師:你真客氣!(眾笑)你說吧,讓大家共享一下!

  生:有人說他不夠聰明,有人說不是這樣。(掌聲)

  師:老師們的掌聲說明了一切,你到前面來,站在臺口,向老師們說聲謝謝。

  (該生走上前,但行動有些侷促忸怩,抓耳撓腮。眾笑。)

  師:你看,掌聲變成笑聲了!你剛才漂亮的發方,多麼優秀,所以贏得了掌聲;現在為什麼大家都笑了,知道嗎?

  生:不知道。(笑聲)可能是笑話我吧?

  師:大家的笑還是善意的,是看見你一下子變得那麼靦腆,那麼不好意思,覺得挺有趣。一個人不但要有知識、有學問、有道德,而且行為舉止也要大大方方,禮儀周全。特別是面對大庭廣眾,更要落落大方、文雅而又瀟灑,你願意這樣嗎?(生答願意)那就大大方方到臺前向老師們敬禮致謝。老師們再給點掌聲鼓勵他!(掌聲熱烈)看老師們多愛護你,去吧!

  (該生大方地敬禮:謝謝老師們!老師鼓掌。)

  師:看,這樣多好!回座位吧。好了,這幾個問題一討論,課堂內容就都明白了。誰還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生:老師,課文裡有兩個也字,好象都沒講,它們是什麼意思?

  師:你把這兩個句子讀一下。

  生:第一個是:通國之善弈者也,第二個是:非然也。

  師:問題提得好。這個問題大家可能不知道,聽我說。這個也字在現代語中最多見的是當同樣講。比如:你去我也去。他朗讀也很好。都是這個意思。但在古文中,它一般放在句子的最後,表示某種語氣,它本身沒有什麼具體的意思。跟現在的吧嗎呀啊了等相似。如非然也,可以理解為:不是這樣啊;通國之善弈者也,可以理解為:全國最善於下棋的人了。你說這個啊和了是什麼意思。

  生:沒意思。(大笑)

  師:對,它本身沒有什麼含義。下面我們進行最後一項活動。看誰能把這篇課文所講的故事完整地講出來。這次講,不要求越簡單越好。剛才我們理解句子,越簡單越清晰。現在要講故事,應該在符合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有自己的創造發揮,也就是說:可以添油加醋。(眾笑)但要添得合情合理,加得有滋有味!我們由於時間關係,只能找三位同學講。大家推薦三位同學吧!

  生:我推薦王亞歐。

  生:我推薦秦浩然。

  生:我推薦我自己,我叫史維榮!(笑聲掌聲)

  師:好一位維護自己尊嚴與榮譽的女同學!有個成語,就是講自己推薦自己的,知道嗎?

  生:毛遂自薦。

  師:差不多,只差兩點!在你說的遂字上面加上兩點變成遂(板書遂),毛遂自薦。毛遂也是一個人名,是戰國時代平原君的門客。他自己推薦自己當一次談判代表把事辦成了。後來人們就用毛遂自薦來表示自我推薦的意思。好吧,現代女毛遂──史維榮女士請上臺!(笑聲)

  (三位學生並排站在講桌前,面向同學。)

  生:(自薦的史維榮)大家好!(師插話:很好,先行問侯!出於禮貌,哪位同學講完了,我們都要報以掌聲!對不起,打斷你的講演,重新開始吧!)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古代的故事。大家知道,我們國家有五千年的歷史。就在四千多年前(眾笑),有一個人名字叫弈秋。他為什麼起這樣一個怪怪的名字呢?因為他是全國最善於下圍棋的人了,所以叫弈秋,說明他的棋藝已經到了豐收的秋天,結滿了累累的碩果。人們見他棋下得這麼好,就請他出面教兩個人學習下棋。

  師:想在他豐碩的果園裡再增添兩隻金蘋果!(眾笑)

  生:這兩個字下棋的學生一個叫李中芳(學生大笑,紛紛往後看),一個叫趙迪。(學生又笑又看)

  師:笑什麼?(有學生說剛才說的兩個人都是本班學生。眾大笑,師亦笑)你太棒了!為什麼單說他兩人?是不是一個愛學習,一個上課盡走神?

  生:不是,他倆是我的好朋友。這個李中芳還不錯,上課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地上課,她只聽弈秋講課;可是那個趙迪就不行了。(眾笑)她一邊上課一邊走神,看起來好象是在聽課,但她一個心眼想著:要是有一群天鵝飛來有多好呀!我拿起弓射它幾隻下來,可以飽一頓口腹。

  師:那叫一飽口福,福氣的福。

  生:可以一飽口福。結果兩個人雖然一起跟弈老師(眾笑)

  師:最好不要說弈老師,你不是說弈秋是人們稱讚他的一個稱呼嗎?他不一定姓弈,也沒聽說有姓弈的。

  生:兩個人雖然一起跟弈秋學棋,可是趙迪很快就跟人家李中芳差遠了。(眾笑)可趙迪還說:我的腦子不如你,沒你聰明!但是弈秋卻摸著鬍鬚說:錯了,不是這個原因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管你幹什麼事,學什麼本領和知識,都要一心一意,專心致志,不然就什麼也做不好,什麼也學不會。現在我們用的成語專心致志就是從這個故事中來的。

  師:真的不簡單啊!下一位講。(該生髮言略──編者)

  生:(講演得過獎的王亞歐)先生們,女士們。(笑聲)

  師:這種稱呼是從國外傳來的,他們比較尊重女性,所以應該把次序調過來。

  生:女士們,先生們,歡迎各位光臨今天的故事大全!(笑聲)話說唐朝天寶年間,正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故事越演越熱的時侯。地球人都知道,楊貴妃和唐玄宗兩人都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人,一點不假。這天,正是春末夏初,貴妃娘娘剛剛在華清池洗完了溫泉。覺得無事可幹,就想下一盤棋。

  師:弈秋終於快出場了!(眾笑)

  生:可是下棋唐玄宗不是楊貴妃的對手。於是,玄宗皇帝傳來了太監高力十,問他通國上下誰人下棋最好。高力士說:啟奏萬歲,小臣聽說詩人李白棋藝不低。玄宗說:傳我口諭:宣李白進宮。李白進得宮來,聽說了下棋的事,趕忙奏曰:微臣李白不才,不敢在娘娘面前現醜。臣推薦一人必能令娘娘滿意。玄宗說:此人是誰?什麼背景?快快道來!

  師:這回弈秋該來了吧?

  生:眾位客官莫急,嘴急吃不了熱豆腐!(眾笑)話說李白長吁一口粗氣,手捋三綹不長不短之須──我這個之字也當的字講。(眾笑)我下面開始扮演李白。啟奏萬歲,此人名弈秋,年已花甲。他乃我大唐天下最負盛名之弈手。日本使臣也派高人與弈秋手談

  師:告訴大傢什麼叫手談。

  生:手談就是對弈,也就是下棋,是一種文雅的說法。我接著講。結果日本人也大敗而去。(眾笑)這時玄宗皇帝已被說得興起,說:派兩個學生去向他學弈。這件事就交給你辦了。李白說:臣領旨謝恩。然後李白就給弈秋送了兩個徒弟過去。其中一個名叫聶衛平(大笑)

  師:怪不得聶衛平人稱棋聖,原來師出名門!另一個便是享譽全國、名揚歐亞的本人──王亞歐!(全場鼓掌大笑)

  師:啊,你也是弈秋名下高徒!請問先生,您會下圍棋嗎?

  生:不瞞您說,本人粗淺涉獵,學藝不精。曾想與馬曉春小試牛刀,就是沒有機會!(大笑)話說開學以後,聶衛平兢兢業業、專心一意好好學棋,惟師傅弈秋之言是聽;而王亞歐那小子(眾大笑)雖然也貌似聽課,但身在曹營心在漢。他眼見秋去冬來,(師:又扯遠了!)大雁準要南飛。(師:不是大雁吧?)天鵝也是侯鳥,到冬天也要遷移。

  師:那不叫遷移,一般稱其為遷徙。

  (師板書遷徙拼音並寫徒與之區別)

  生:好。天鵝也和大雁一樣要遷徙。於是那個王亞歐就一心想著天鵝就要到來了。我得引弓射箭,命中幾隻,好獻給老師弈秋。但時間一長,好壞就顯出來了。雖然他與聶衛平同師學藝,但兩個人的棋藝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師:孫悟空翻一個筋斗都追不上)就是。所以聶衛平成了棋聖,王亞歐明年才能小學畢業。(大笑)唐玄宗聽到這裡說:這個王亞歐可能是小兒痴呆症吧?但楊貴妃卻說:聖上此言差矣,那個亞歐小兒,非智不如人,是其不務正業,一心貪玩、不求上進也!(鼓掌)

  師:太好了。我問你,我國的四大名著你讀過幾本,最喜歡哪本?

  生:都看過。《紅樓夢》沒多大意思,盡是家庭瑣事。我最喜歡《水滸傳》,裡面一百零八將,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他們的綽號我能揹著說出一大半,《三國演義》我也喜歡。

  師:他為什麼能講這麼好呢?主要是他讀書多。讀書多,知識就豐富,所以語言生動。說實話,他的知識面和表達能力,就是和中學生比也絲毫不差!你不會驕傲吧?

  生:不會。我沒學好下棋就已經後悔了!(笑)

  師:幽默本身就是知識和智慧的結晶。大家要像他一樣多讀書,好嗎?還有一點我得告訴大家:講故事可以創造發揮,展開想象,但這種想象一定要符合一般的人情和事理,不能有硬傷。例如,亞歐剛才說他曾想與馬曉春小試牛刀。這可以,因為馬曉春確實是一個圍棋高手;但如果要說成想與姚明小試牛刀,就成了硬傷了。至於故事中把唐玄宗、李白都扯進來,好壞就是一種幽默了,是可以的。

【學弈獲獎教學實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