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複習資料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複習資料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複習資料彙總

  緒論

  1、什麼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三構成?P2/3

  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它的內容涵蓋了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歷史和人類社會發展與自然界的關係等諸多領域和各個方面,是極其深刻和豐富的。 其中,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不可分割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

  第一章

  1、世界觀和哲學的基本問題?P27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 方法論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理論和學說;方法論同世界觀是統一的; 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得世界觀,又是方法論。

  哲學的基本問題:

  第一個方面,也是最重要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何者為第一性、何者為第二性的問題,即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誰先誰後、誰產生誰、誰決定誰的問題,也就是世界本原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問題。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個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學中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對立的派別。

  第二個方面:就是思維能不能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以認識的問題,也就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凡是肯定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主張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就是可知論。

  2、物質與意識 P30

  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透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

  物質對於意識的獨立性和根源性,意識對於物質的依賴性和派生性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3、世界的物質統一性P32

  世界物質統一性的原理包括三個基本觀點,世界是統一的,世界統一於物質,世界的物質統一性是無限多樣的統一。

  1. 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是從世界的多樣性和統一性關係對世界本質的理解。

  2. 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是從物質和意識關係的角度對世界本質的根本理解。

  4、實踐的概念、特徵、基本形式P34-35

  概念(本質):實踐是人類能動地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性活動

  特徵:物質性、自覺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等;

  基本形式:物質生產勞動實踐、處理社會關係的實踐、科學實驗

  5、運動與靜止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整個世界就是永恆運動著的物質世界。

  靜止是指物質運動的一種特殊形態。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是辯證的統一。運動和靜止相互依賴,相互滲透。運動是無條件的、永恆的、絕對的;靜止是有條件的、暫時的、相對的。

  6、辯證法的總特徵、聯絡、發展、矛盾P40-41

  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聯絡和發展的觀點。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矛盾的觀點。

  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要求——樹立創新意識。

  1 、聯絡的普遍性 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

  2 、聯絡的客觀性 從事物固有的聯絡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絡,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聯絡,建立新的聯絡。

  3 、聯絡的多樣性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4 、整體和部分辯證關係 樹立全域性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域性,選擇最優方案,實現整體最優目標;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區域性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5 、系統最佳化的方法 著眼於事物的整體性、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最佳化趨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

  辯證的發展觀 世界觀(原理)(對應)方法論

  1 、發展的普遍性 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2 、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 對未來充滿信心,支援新事物的成長;又要充分做好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勇敢地接受挫折與考驗。

  3 、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量變和質變辯證關係)重視量的積,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在量變達到一定程度,要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堅持適度原則。

  矛盾的觀點

  世界觀(原理)(對應)方法論

  矛盾分析的方法

  1 、矛盾的普遍性 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於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

  2 、矛盾的特殊性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係把一般方法(要求)和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堅持共性與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個性。

  4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辯證關係著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點,又不忽視次要矛盾的解決,統籌兼顧。

  5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辯證關係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視主流,但又不忽視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

  6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辯證關係

  ①堅持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法。②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認識方法。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方面次要方面矛盾

  【辨析題】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製造矛盾越多就越能推動事物的發展。

  ① 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矛盾雙方的既對立又統一推動了事物的變化和發展,所以矛盾是事

  物發展的動力。

  ② 這種矛盾是客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觀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人們不能任

  意製造和消滅矛盾。

  ③人為製造的矛盾與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是有區別的,人為製造的矛盾不僅不能推動事物的發展,而且會適得其反。

  7、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規律,亦稱對立面的統一和鬥爭的規律或矛盾規律。它揭示出,自然界、社會和思想領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間都包含著矛盾性,事物矛盾雙方又統一又鬥爭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對立統一規律的內涵體現在:矛盾雙方的同一性與鬥爭性;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事物發展過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雙方發展的不平衡性。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體系的實質和核心。

  問題: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是什麼?以及為什麼?

  答:對立統一規律。因為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絡的根本內容和永恆發展的內在動力,從根本上回答了事物為什麼會發展的問題;對立統一規律是貫穿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以及唯物辯證法基本範疇的中心線索,也是理解這些規律和範疇的“鑰匙”;對立統一規律提供了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8、質量互變規律

  質量互變規律,亦稱“量變質變規律”、“量變到質變的轉化規律”。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之一。它揭示事物、現象由於內部矛盾所引起的發展是透過量變和質變的互相轉化而實現的。 量變是質變的辯證關係是:

  1、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2、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3、質變和量變是相互滲透、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

  第二章

  1、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P64-65

  1、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

  2、實踐為認識提供了可能。

  3、實踐使認識得以產生和發展。

  4、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各種哲學派別對認識本質問題的不同觀點?

  1、認識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對客體的能動反映,這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對認識的本質的科學回答。

  (一)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認識的不同回答

  在認識的本質問題上,存在著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

  1、唯物主義路線:唯物主義哲學堅持反映論的立場,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

  2、唯心主義路線:唯心主義哲學顛倒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否認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把認識看作是先於物質、先於實踐經驗的東西。

  (二)辯證唯物主義和舊唯物主義對認識的不同回答

  1、舊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即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認識論,把人的認識看成是消極地、被動地反映和接受外界物件。

  2、首先,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把實踐的觀點引入了認識論,科學地規定了認識的主體和客體及其相互關係,認為主體與客體的關係首先是一種改造與被改造的關係,在此基礎上才產生了它們之間的反映與被反映的關係。其次,辯證唯物主義把辯證法應用於反映論,應用於考察認識的發展過程,科學地揭示了認識過程中的多方面的辯證關係。

  3、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這種能動的反映具有兩個方面的特點: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寫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創造性。

  3、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 看書本應該更好懂。

  認識運動是一個辯證發展過程: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認識運動不斷反覆和無限發展。

  (一)從實踐到認識

  1、感性認識:

  @是人們在實踐基礎上,由感覺器官直接感受到的關於事物的現象、事物的外部聯絡、事物的 各個方面的認識。

  @包括感覺、知覺和表象三種形式。 @是認識的初級階段。

  感性認識的特點:直接性 具體性

  2、理性認識:

  @是指人們藉助抽象思維,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達到關於事物的本質、全體、

  內部聯絡和事物自身規律性的認識。

  @理性認識包括概念、判斷、推理三種形式。

  @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階階段,具有抽象性、間接性的特點,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質為內容,因而是深刻的。

  理性認識的特點: 間接性 抽象性

  3、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聯絡。

  @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必須以感性認識為基礎。堅持理性認識對感性認識的依賴關係,就是堅持了認識論的唯物論。

  @感性認識有待於發展、上升為理性認識

  (二)從認識到實踐

  1、理性認識向實踐飛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理論要要為群眾所掌握,才會變成巨大的物質力量。

  認識只有回到實踐中去,才能得到檢驗和發展

  2、理性認識向實踐飛躍的條件

  必須從實際出發,堅持一般理論同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4、真理及其客觀性,真理與謬論,檢驗真理的標準? (最好自己看書理解,和書本可能有差距)

  (一)真理的客觀性

  馬克思主義的客觀真理觀:

  @真理是標誌主觀和客觀相符合的範疇,是思維對客觀世界的正確反映。

  @真理具有客觀性,凡真理都是客觀真理。

  首先,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

  其次,檢驗真理的標準也是客觀的。

  在認識真理思想內容客觀性的同時,還必須正確認識真理形式的主觀性。

  (二)真理與謬誤

  真理和謬誤的根本區別就在於主觀是否與客觀相符合、相一致。相符合、相一致就是真理。謬誤就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錯誤認識。

  真理與謬誤既對立又統一:首先,真理與謬誤是對立的。其次,真理與謬誤又是相互聯絡的。 再次,真理的發展也是透過與謬誤的鬥爭來實現的。

  最後,真理和謬誤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三)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1、實踐之所以能夠作為真理的檢驗標準,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決定的。

  首先,從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它的本性在於主觀和客觀相符合。所謂檢驗真理,就是檢驗人的主觀認識同客觀實際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其次,從實踐的特點看,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客觀的物質性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的特點。

  問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什麼?

  答:實踐之所以能夠作為真理的檢驗標準,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決定的。首先,從真理的本性來看,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它的本性在於主觀和客觀相符合。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既不能是思想理論本身,也不能是客觀事物,而只能 是把主觀和客觀聯絡起來的橋樑——社會實踐。其次,從實踐的特點來看,實踐是人們改造。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複習資料】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