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三個兒子》教學實錄

《三個兒子》教學實錄

《三個兒子》教學實錄

  (一) 創設生活情境、以圖設疑

  1、 創設生活情境

  師:小朋友,你們在家裡會幫爸爸媽媽做些什麼事呢?

  生:掃地、燒飯、洗碗……(生自由說)

  師:你們真能幹!那還記得你的爸爸媽媽是怎樣表揚你的嗎?

  生:誇我很懂事,很乖,已經長大了……(生自由說)

  2、 提高要求:你能把媽媽的表情和動作也做一做嗎?(生自由表演)

  3、 課件出示圖片,匯入新課

  師: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圖片,說一說:你看到了誰,他們分別在幹什麼?

  生:有三位媽媽,兩個媽媽在吃力地提水。

  生:還有三個兒子,一個在自顧自地展示歌喉(課件匯入歌聲);一個在翻跟頭(課件出示動作翻跟頭);最後一個在幫助媽媽提水。

  師: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同樣你們也要豎起耳朵仔細聽哦,誰開口講話了?講了什麼呢?

  (課件出示:“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師:咦,明明圖片上有三個兒子,為什麼老爺爺卻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呢?’

  4、 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3課《三個兒子》 (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 透過創設生活情境,詢問學生在家的表現,然後利用老師真誠的表揚,回憶父母親的誇獎,一下子就使孩子們的思維活躍起來,為下面的感情朗讀墊定了基礎,是孩子們表達真情實感的需要。同時,在回憶媽媽的話,講述媽媽話的同時,提高要求,讓孩子們把媽媽的動作和神態也表現出來,經過這樣的加工,一個為自己孩子而感到驕傲的媽媽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最後利用課件匯入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同時,在自主觀察、探討中自然地引出本文的重點、難點:‘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呢?’

  為什麼老爺爺卻說只看見一個兒子呢?這個問題,引領學生把握住了重點,為下文的學習埋下了伏筆。

  (二) 自讀自悟,合作研討,體驗閱讀內容

  師:請小朋友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聽清楚老師的要求:

  (課件出示:請你這樣做)

  1、 標出課文自然段,藉助拼音把課文讀準確流利,並圈出難讀的生字詞語。

  2、 同桌互相討論討論:你能用什麼辦法把這些生字記住。

  3、 讀後請思考:在三個媽媽的眼中,他們的兒子分別是什麼樣的?用橫線在課文中劃出來,並把自己當成媽媽讀一讀,讀出感情來。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看似簡單,但卻必不可少。《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從感知文章的語言符號——文字開始。認識生字、生詞是順利進行閱讀的前提。所以學生學習課文的第一步就是認讀生字、讀準字音、記住字型。二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生字、朗讀課文的能力。這一過程可放手讓學生自主完成,給學生提供更大的學習自主空間。透過孩子們自讀課文、同桌互相討論等方式自學生字,找到了三個媽媽誇獎孩子的話,並在此基礎上自悟出自己就是媽媽時的語氣和神態。

  4、 交流反饋

  ⑴課件出示生字詞語:胳膊 嗓子 拎著水桶 聰明 走走停停 沉甸甸

  師:你能噹噹小老師,提醒一下其他的同學在讀這些詞語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麼?

  生:“胳膊”讀輕生,“嗓”為平舌音,“拎”為前鼻音……(生自由說)

  ⑵各種形式的朗讀(個別讀、男女賽讀、開火車、齊讀)

  ⑶課件出示多音字(晃盪 明晃晃)

  師:這一對詞語你還能讀嗎?總結“晃”為多音字。

  (三) 朗讀交流,體現閱讀樂趣

  反饋:在三個媽媽的眼中,他們的兒子分別是什麼樣的?你都在課文中找到了哪幾句?

  (課件出示前兩位媽媽誇獎自己孩子的話)

  “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師:請幾位小朋友來讀讀這兩句話,大家聽聽,他們把自己當成媽媽了沒有?

  1、 採訪剛才讀的同學:

  師:這位媽媽,您剛才在誇獎您的兒子,一邊說,一邊在想些什麼?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很能幹。如果他表現好的話,我要好好表揚他。

  生:我為我的兒子感到自豪,我想他長大以後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

  生:我認為我兒子是一個天生的歌唱神童。

  2、 交流提高

  交流一  師(面帶微笑):我為你們的兒子感到驕傲,各位媽媽能誇獎地更自豪一點嗎?(學生自己練讀)

  師:把你們練習的結果展示給同桌聽聽。(同桌互讀兩位媽媽的話)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噹噹媽媽,來自豪地誇誇自己的孩子!(全班齊讀)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為了讓孩子們更進一步地把自己轉化為媽媽的角色,讀了以後訪問同學,其實時時處處都在提醒他們:你說的話是媽媽說的話。這樣挖掘內心的交流,讓孩子們很快就體會到作為一個媽媽在介紹自己孩子的時候是怎樣的驕傲和自豪。然後自由練讀,提供朗讀提高的空間。

  交流二  (利用課件,出示第三位媽媽的話:“有什麼可說的,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1、 提出疑問 前兩位媽媽都誇獎自己的孩子,第三位媽媽卻什麼也沒有說,這是為什麼呀?

  2、 找到情感共鳴:這個媽媽在說這話的時候會是怎樣的心情?

  3、 你能用朗讀的形式來表現這位媽媽的心情嗎?

  [設計意圖]兩次和文字的交流,把三位媽媽做了比較,學生對人物形象的反映是多元的,對不同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體驗,在不磨滅學生個性的前提下,對文字的多元理解就非常必要了。

  (四) 自主發現,細小見真情

  1、 自讀發現:三位媽媽是在幹什麼的時候誇自己的孩子的?(生:井邊打水時)打完水後,走在回家的路上,又發生了什麼事呢?自由讀7、8兩節,想想你有什麼發現?

  (課件出示第8節)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2、 指名個別讀,再齊讀

  師:讀了這段,你有什麼發現嗎?

  生:水很重。

  師: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水很重?

  生: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師:你能透過朗讀表現出水的重嗎?

  3、 朗讀提高(男女賽讀 齊讀)

  [設計意圖] 自主發現是新課程學生學習方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每個《語文園地》裡都有“我的發現”這樣一個的內容,經過一年半的實踐,孩子們的觀察發現能力已經上了一個臺階,因此我在這裡設計一個自主發現,領悟文章的深層含義的環節,讓學生從細小的地方發現水桶很重,更進一步發現“沒有什麼特別的”兒子和另外兩個兒子的鮮明區別,體會兒子對媽媽的一片真情。

  4、 這樣重的水桶,三個兒子看見了,他們分別是怎樣做的?請小朋友們自己讀讀書,用筆劃出三個兒子的做法。

  [設計意圖] 動手動腦,讀讀劃劃,培養學生積極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五) 體會感悟 挖掘內心想法

  師:如果你看到媽媽提著這麼種的水桶,你會怎樣做?

  生:我會毫不猶豫地去幫媽媽。

  師讚揚:你真是一個好孩子!課文中三個兒子看見了,他們又是怎樣做的呢?

  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示:

  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

  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裡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師:看到這三個孩子的做法,你體會到了什麼,有什麼想法嗎?

  生:我體會了第一個孩子翻著跟頭的本領很大。

  生2:我體會到了第二個孩子唱歌很動聽。

  生3:我體會到了第三個孩子很關心疼愛自己的父母。

  ……

  師小結:前兩個兒子雖然本領都很大,但他們卻沒能孝敬自己的父母。第三個兒子雖說沒有什麼特別,但其實他是最特別的一個,因為他能夠?(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崇高美德,希望小朋友們能夠像第三個兒子那樣把他發揚光大!

  (六) 開拓思維 發揮想象

  師:你能像課文中“一個(只)……一個(只)……一個(只)……”的句勢來練習說一說嗎?

  課件出示:一個(只)——————————————————————。

  一個(只)—————————————————————。

  另一個(只)—————————————————————。

  師提示:透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可以說說大自然中的動植物。

  生1:一隻小貓在美美地吃魚,一隻小貓在拼命地抓老鼠,另一隻小貓在太陽下懶洋洋地打瞌睡。

  生2:一位老爺爺在打太級,一位老爺爺在舞劍,另一位老爺爺在慢跑。……

  [設計意圖]透過對以上這個句型的練習,讓學生從多角度大膽發揮想象力,拓展思維空間,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激發他們想象創造的火花,課堂氣氛頓時活躍無比。

  (七) 回顧課文 落實重難點

  師:學到這裡,我們來回顧一下:老爺爺為什麼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呢?他看見的這個兒子指的是誰呢?

  生:老爺爺眼中的兒子是第三個兒子,因為只有第三個兒子是孝敬父母的。

  (八) 總結課文 情感昇華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學到這裡,王老師突然想起《三字經》裡的一句話,送給大家(課件出示):為人子 方少時 孝與親 所當執(學生齊讀)

  [設計意圖]:這是學生體驗的昇華。此時,不需要乾澀說教,教育的目的就達到了。一堂語文課的價值不在教材內容本身,不在簡單到認識文章的字詞句,瞭解文章的內容大意,而在教材背後所隱藏的意義世界,我們要引導學生走向這個意義世界。因為,文字背後是海洋,是天空,是豐富生命的心際網路。

  (九) 課外延伸

  最後老師還還給大家佈置了快樂作業:(課件出示)

  1、 學了這篇課文,你一定有很多的想法,把它寫進你的日記裡。

  2、 倡議:從現在起,每天至少為父母做一件事。(這時鈴聲響起)

  三、教學反思

  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覺得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講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容,只要在引導孩子們讀書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在眼前,為什麼老爺爺說只有一個兒子”這個問題,來引導孩子們去讀書,讀出神,讀出味。

  1、閱讀教學生活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僅僅把自己對文字的感受、理解、體驗傳授給學生是不行的,教學應該是一種“導體”,讓文字與學生的感受、理解、體驗發生“碰撞”,產生火花,從這個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閱讀教學生活化要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進行生活教育,讓學生明白“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

  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學習生活並磨礪人生。比如:在開始引入課題時,讓孩子們回憶“你的媽媽是怎麼樣誇獎你的,她的動作和表情是怎麼樣的?”從而匯入課文“這裡也有三個媽媽在誇獎自己的孩子,你去讀一讀”。這樣的閱讀教學貼近生活,並營造了一個民主的教學環境,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力(敢想、敢說、敢做),使學生對文字有了獨特的理解。

  2、閱讀教學自主化。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具有自主性.能動性和創新意識,創新精神,透過自讀自悟,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而交流研討是培養和考察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

  其目的在於引發學生交流研討的興趣,培養學生交流研討的能力。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讀自悟的環節以後,我都要設計一個交流的環節,用教師生動有效的課堂評價,學生充滿個性化,充滿生命活力的的語言,挖掘學生心靈深處想法,對文字的主題進行昇華,把課堂教學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支配時間,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

  3、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不是服從與被服從的關係,教師應尊重每一個學生,多一些鼓勵,促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裡,學生的思維才可能處於積極主動的活躍狀態,才能把緊張的學習過程轉變成愉快的學習活動。因此,課堂上,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語言:“老師,我有個問題。”“***,我對你提個意見。”“我對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覺得……。”老師的語言也成了:“**你先來說說好嗎?”“能向大家說說你是怎麼想的嗎?”“你先等一等,讓別的同學先準備一下好嗎?”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課堂教學氣氛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它易於造成一種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奮發向上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從中受到感化和薰陶,從而激發出學習的無限熱情和創造願望,使他們全力以赴地投入學習,提高對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當然,也存在許多不足、問題。比如有些問題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討論就草草收場;在練習說話時沒有很好的引導從不同的角度思考等等。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要實現這樣大幅度的轉變,教師的角色需要至少發生這樣的轉變,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讓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個兒子》教學實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