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材> 淺談初中教材文言文教學方法

淺談初中教材文言文教學方法

淺談初中教材文言文教學方法

  一、減輕學生心理負擔,讓學生“不怕”。

  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言,時至今日,有些文言語彙已不再使用,有的雖然使用,但意思已發生了變化。這無疑給當代中學生學習文言文帶來了很多困難,也給教學增加了難度。由於時空相距遙遠,古今差異較大,學生學習文言文難免會產生一種畏難情緒。

  因此,打消學生顧慮,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使其輕鬆愉快、興味盎然地學習顯得非常重要。

  在教學前,筆者先讓學生了解文言文言簡意賅、字約文豐、內涵豐富、意境深遠的特點,再聯絡學生喜愛的《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名著,讓學生知道只有學好了文言文,才能更好地邁進中國古典文學的殿堂,更好地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筆者還在課上引入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奇聞軼事來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五柳先生傳”(八年級下冊)一課時,筆者透過介紹陶淵明在我國思想、文化、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對“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等奇聞軼事的講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其中,“不求甚解”部分以故事形式講給學生聽,聽完後組織學生討論“不求甚解”與“好讀書”互相矛盾嗎?學生各抒己見,展開了熱烈討論。最後筆者指導學生得出:這兩句話不相矛盾,不求甚解的前提是好讀書,“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結論,進一步引匯出“不求甚解”的道理。這時筆者才讓學生開啟課本,開始學習,這樣大大降低了古文的難度,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二、引入競爭機制,讓學生“喜愛”。

  初中學生反應敏捷,思維活躍,榮譽感、自尊心強,但也貪玩好動,自我約束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興趣容易轉移。讓他們在課堂上坐得下來,聽得進去,真正感悟理解是文言文教學的關鍵,為此,教學中筆者引入了競爭激勵機制,採用文言文背誦比賽的辦法。具體先背什麼,完全由學生自主決定,每背誦一課,就登記下來,看誰背得又多又快。筆者利用早讀進行抽查。這種做法,既檢查督促了學生的背誦情況,又節省了時間。在很大程度上督促了一部分不太自覺的九年級學生,從整體上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同時,筆者還組織組與組之間、男女生之間、學生個人之間進行比賽。為了取勝,學生自覺地進行抄寫、討論,課上專心聽講,早讀課出現了“你追我趕、熱火朝天”的局面。一位叫李登衛的學生說:“為了贏取比賽,我每天晚上吃完飯後就抓緊時間背誦,晚上睡覺前還要在腦子裡背誦一遍,不僅養成了課後背誦的良好習慣,還品嚐到了學習的樂趣。”

  在比賽中,筆者允許學生出現三次錯誤,並給予適當提醒或暗示,其目的.在於保護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踴躍、積極地背誦,這種人性化的做法往往更能激發學生的鬥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透過幽默激趣,讓學生“理解”。

  必要時教師可以利用幽默來吸引學生,調節氣氛。比如講《愚公移山》(九年級下冊),講到課文第三段的最後一句“河曲智叟亡以應”時,筆者感到課堂氣氛有些沉悶,就故意來個錯問:“‘河曲智叟亡以應’是什麼意思呢?是不是說:河曲智叟用死亡來回答?”學生笑答:“不是,絕對不是。”“河曲智叟如果死了,那還能回答什麼,再說河曲智叟有必要用死亡來回答嗎?實際上是被愚公說得無話可說,啞口無言。這‘亡’字,不當‘死亡’來講,它通‘無’,是‘沒有’的意思。”幾句話就把整個課堂氣氛搞活躍了,同時也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引導總結歸納,讓學生“反思”。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朱熹曰:“熟讀而精思”,都說明了學習要善於總結,認真思考。

  初中學生頭腦靈活,接受知識快,但知識掌握不牢固,容易遺忘。為此,筆者每上完一篇課文,都會讓學生進行自我歸納總結。比如講“鄒忌諷齊王納諫”(九年級下冊)後,有目的地讓學生總結歸納初中階段文言文中“間”的不同意思。筆者佈置完任務,學生就進行了積極地搜尋,發現“間”在古文中先後出現過四次,所處的具體語言環境不同,意思也就不同。

  透過總結歸納,學生不僅掌握了文言文中一字多義的用法,而且加深了記憶,提高了學習效果。

【淺談初中教材文言文教學方法】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