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課文馬說的教學設計

課文馬說的教學設計

關於課文馬說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透過本堂課的教學,讓學生由讀到悟,由悟到明,瞭解古代人才被埋沒的根本原因,從而珍惜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時光。在這堂課中,讓學生了解“說”這種古文體裁,積累一定的文言知識,並透過合作探究,加深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認識、學習、運用“託物寓意”的表現手法。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的主要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理解《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學習託物寓意的寫法。

  3、瞭解“說”的體裁特點。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文中主要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理解文中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3、學習託物寓意的寫法。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方法】

  1、誦讀法:在教學過程中穿插朗讀,以期能熟讀成誦。

  2、合作探究法:文中一些疑難點由學生討論,透過合作探究突破疑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朗讀磁帶。

  【課前準備】

  請學生課前預習課文,查詢有關“馬”字的成語。

  【教學過程】

  一、匯入

  請學生彙報查詢到的有關“馬”字的成語。就其中的“伯樂相馬”給學

  生講關於伯樂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解題

  1、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多媒體資料顯示)

  2、點明本文體裁,介紹“說”這種文體。

  (多媒體資料顯示)

  本文是一篇寓言性雜文,屬論說文體。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說”就是“談談”的意思,比“論”隨便些,寫法靈活,跟現代的雜文大體相近。

  三、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1、聽錄音跟讀,注意讀音、停頓。

  2、自由朗讀,結合註釋,理清文意並完成下列練習。

  (多媒體顯示)

  ⑴ 翻譯下列句子,並解釋加粗的詞。

  ① 祗辱於奴隸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② 一食或盡粟一石。

  ③ 才美不外見。

  ④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⑵ 區分下列虛詞的用法。

  之:策之不以其道

  祗辱於奴隸之手

  馬之千里者

  其: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其真不知馬也

  3、老師指出文中要求掌握的特殊句式。

  (多媒體顯示) 倒裝句:

  ⑴ 定語後置:馬之千里者。

  分析:“千里”是中心詞“馬”的後置定語

  ⑵ 狀語後置:祗辱於奴隸人之手。

  分析:“於”相當於“在”,“於奴隸人之手”是介詞結構的後置。

  4、請一個學生翻譯全文,其他學生補充。

  5、用簡潔的語言歸納文章每段的`內容。

  6、全班齊讀,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四、整體感悟

  1、提出問題,學生搶答。(用原文回答)

  (多媒體顯示)

  ⑴ 文章開頭是如何闡述“千里馬”和“伯樂”的關係的?

  ⑵ 沒有伯樂,千里馬的命運會怎樣?

  ⑶ 千里馬的才能為何被埋沒?

  ⑷ 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馬者”的“不知馬”的?

  2、教師點評、歸納

  3、提問:文中哪句話點明瞭中心?

  五、 品味詩文,推究文理

  1、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多媒體顯示)

  ⑴ “策之”、“食之”、“鳴之”是什麼句式,三個“之”字的用法是否一樣?

  ⑵ 本文三段文字都用一個“也”字收住,它們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⑶ 文中的“伯樂”、“千里馬”、“食馬者”各有怎樣的寓意?

  ⑷ 作者借“千里馬”的遭遇,寄託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結合本文的寫作背景進行分析)

  2、點明“託物寓意”的寫法,引導學生將其運用到平時寫作中去。

  3、全班齊讀課文,並背誦。

  六、延伸拓展

  辯論:當今社會還需不需要“伯樂”?

  七、課堂小結

  八、佈置作業

  1、古代還有哪些懷才不遇的文人,請蒐集其作品。

  2、課外閱讀《龍說》,進一步瞭解“託物寓意”的寫法。

  3、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馬 說

  韓愈

  伯樂 善識 千里馬 不識 食馬者

  (有識才者) (無人才) (庸人)

【課文馬說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