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服務業/酒店/餐飲> 多功能酒店建築設計論文

多功能酒店建築設計論文

多功能酒店建築設計論文範文

  一、數字資訊時代下建築設計的特點

  數字資訊時代的建築設計以BIM技術的應用為主要特徵,其主要原理是透過數字技術在計算機中建立起虛擬的建築工程模型,並以其為載體整合建築工程專案各種相關資訊,形成一個完整的、與實際情況一致的資料資訊庫。建築工程各環節的人員都可以在BIM模型中快速地新增、編輯資料,並提取他們所需要的資訊。數字資訊時代下的新技術顛覆了基於圖紙和二維空間的設計思維模式,變革了傳統設計業務流程和生產組織方式,使建築設計具有如下特點。

  (一)設計方式從二維到多維

  傳統的建築設計採用的是基於圖紙為資訊表達方式的二維設計技術,設計成果通常由點、線、標註等符號化資訊組成,資訊之間是離散且非關聯的。在設計時,設計師往往採用CAD或手繪方式進行大的空間佈置,然後透過3DMAX等成像軟體進行立面設計和效果圖渲染,在方案確定後,再回到CAD中進行後期的大批次施工圖繪製,這就導致了大量的“無用功”的產生。數字資訊時代下,BIM技術以三維模型為載體將一系列設計工作整合起來。前期設計發生在模型當中,設計師可以動態地觀察三維模型,在身臨其境的建築空間中完成設計。同時,因為BIM模型內設計資料之間具有實時的、一致性的關聯,因此模型在建立過程中,設計師可實時獲得建築模型的各個方面的資訊,包括從任意方向切分的施工圖紙、效果圖、材料表、造價表等。對模型中資料的任何更改,都馬上可以在其他關聯的地方反映出來,無須二次繪製與統計,實現了設計方式的多維化。

  (二)業務流程從序列到並行

  在傳統CAD時代,設計行為以圖紙為基礎,各個設計階段的設計內容分佈在不同的圖紙上。設計人員無法及時參照他人的中間設計成果,因而通常採用分時、有序的序列業務模式,資訊交換隻能透過定期、節點性的方式實現。數字資訊科技提供了統一的數字化模型表達方法,BIM支援多專業團隊協同共享的並行業務模式,使原有業務流程和協同方式發生了改變。主要體現在:各參與方介入時間提前,工作內容前置;專業內部和各專業間可在同一個資料模型基礎上完成各自的工作,並能相互參照;工作的協調方式由依靠二維圖紙與效果圖相結合的序列方式轉變為基於直觀資訊模型平臺的並行方式。

  (三)注重對資訊的分析與處理

  在建築資訊時代,新技術除了對傳統的設計方式、業務流程和協同方式進行最佳化和升級外,還衍生出更多新的應用領域,以使得建築設計更為合理、有效。建築資訊的有效傳遞,使設計資料能透過各種形式匯出並進行瀏覽、分析和模擬,如碰撞檢測、光聲熱的分析等,這些分析資料反過來又支援設計的可行性,為建築施工提供依據。有效利用和分析數字資訊成為現代建築設計的新特色。

  二、建築設計課程改革的思路與措施

  (一)建築設計課程改革的思路

  從新形勢下建築設計出現的變化可見,數字資訊科技對建築設計的衝擊並不僅限於工具的換代,更多地體現在對傳統設計方式和業務流程的再造。而對應於建築設計的教學,要培養適應新時代需要的人才,也不應僅停留在“工具升級”的層面,而是要整體規劃,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教學體系。幫助學生培養新的設計思維模式和知識體系,使他們能夠正確運用建築數字技術來創作建築作品,而不是僅僅利用計算機和軟體工具來輔助建築設計。

  (二)建築設計課程改革的具體措施

  當前建築行業的數字資訊科技正處於普及階段,傳統二維設計技術並未退出市場且仍是設計行業的主流應用技術,基於傳統技術的建築設計專業課程體系也較為穩定。

  1.最佳化課程設定

  要適應設計方式從二維到多維的轉變,就應該改變傳統課程體系中課程開設相對獨立的序列狀態,最佳化課程設定。以“數字建築平臺”為核心整合課程體系,加強課程之間的聯絡,這主要體現在:課程設計成果可以在各個課程之間雙向流動,能被不同課程有效利用,提高學習效率;同時,設計成果也能在不同課程中得到進一步的深化和完善。透過這種流動,課程之間相互的影響力將更實時和有效,課程關係也將更為整體和合理,如圖2所示。在新課程體系中,處於核心的“數字建築平臺”,作為技術創新源,一方面要緊跟時代不斷推陳出新,確保設計課程教學的時代性;另一方面又要及時獲取學校相關專業的技術需求,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援,進而將設計課程與技術教學緊密聯絡在一體。

  2.改變課堂教學形式

  原有設計課程的組織形式參照傳統設計流程,多采用分時、序列的教學工作流程。數字資訊時代下,為利用和發揮數字建築的優勢,就必然參照企業新的專案實施方式,對傳統的工作流程和課堂組織方式進行改造。新的流程不僅僅意味著學生完成一件作品要從平立剖的繪製變成模型的推敲和表達;同時也意味著學生相互間、學生與教師間協同方式將發生改變。學生團隊基於一個作品工作,個人的行為將被約束,以避免資訊滯後和重複操作。而教師對學生作品的成果形式和考核方式也應發生相應變化,以適應國內及國際對建築設計交付形式和深度的新要求。

  3.調整教學內容

  傳統建築設計課程的成果主要由圖紙和幾何模型組成,資訊含量較為缺乏,課程教學內容主要集中在對建築的功能與視覺設計上,難於精細與理性地對建築進行人性化、綠色節能等方面的深化。數字時代下的數字建築模型包含有建築的屬性、造價、材料效能、位置等多方面資訊,以此為基礎就可以為設計提供更多更精確的前期模擬分析或運算,這也為教學內容重心的擴充套件提供了前提。對應於這些變化,課堂教學內容可以增大對建築進行推敲和評估的比重,例如光分析、熱分析、人流分析等,以使設計方案更為完善和成熟。在課後,還可以充分利用各種教育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資源共享化、教材多媒體化、教學個別化、學習自主化”的課程教學資源,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要,提高學生利用BIM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知識擴充套件儘可能地利用了數字資訊時代帶來的技術優勢,既能拓寬學生視野,激發學習興趣,也為今後不同方向的就業提供預留知識,方便學生就業。

  三、結語

  數字資訊時代下建築設計課程的建設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大家的廣泛討論和不斷探索。特別是課程體系的建立、教學方式的改革等都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課題,需要從事建築設計教學的同行們共同努力,為社會和企業培養掌握新技術的人才,共同推動我國建築資訊科技的發展。


【多功能酒店建築設計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