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傳統文化> 淺析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淺析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淺析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繁衍生息中形成的影響整個社會的、具有穩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狀態、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總和,已經融入了中國人民的血脈中,其對於維繫民族團結、培養民族精神以及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思想政治教育

  1.自強不息的奮發精神。中國傳統文化中所具有的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精神一直是中華民族奮發圖強的不竭動力。這些思想在中國歷史長河中都曾激發過無數愛國志士的奮發精神,培育了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道德品質。

  2.愛國主義精神。傳統文化蘊藏著豐富深刻的愛國主義思想。愛國主義是我們中國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都強調國家、民族利益至上,表達了為國分憂、報效祖國的精神境界,是愛國主義和民族氣節、民族精神教育的良好教材,對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3.人本主義精神。傳統文化的發展始終蘊藏著人本注意精神,堅持“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重視現世的人倫生活,肯定心性向善,注重人的修養。在當今社會,以人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點,堅持以人為本對當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現狀分析

  1.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認識不足。高校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和教育不夠重視,重“術”輕“道”現象嚴重,學生過分強調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從而忽視了自身文化素質的提高。

  2.學生對傳統美德觀念比較淡薄。目前高校中確實存在諸如極端個人主義的盛行,奉獻精神減弱、失信現象等違背了傳統的道德規範的現象。另外西方文化的滲透和衝擊也是造成學生對傳統美德觀念比較淡薄的主要原因,導致學生盲目認同和接受西方的價值觀,從而懷疑甚至否定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3.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價值認識不足。當代整個社會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都不夠重視,造成了在高校發展過程中對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忽視。

  三、現階段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

  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入發展,高校拓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路,透過文化重建、價值重建和生活重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社會轉型期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則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1.有助於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倫理道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如“厚德載物”的寬厚包容;“百善孝為先”的孝道思想等,都對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有積極的影響。

  2.有助於培養大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當今在校大學生由於特殊的'成長環境,許多人從小嬌生慣養,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和獨立能力。

  3.有助於激發大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中國傳統文化中許多內容都閃爍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發展過程中不斷豐富的革命精神和時代精神,都有助於激發、強化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四、優秀傳統文化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途經分析

  1.增強高校對優秀傳統文化認知與課程內容。切實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教教育中,提升其當代價值認知,將傳統文化作為一種知識傳授,把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思想與世界觀教育、人生觀教育和道德觀教育結合起來。

  2.增強大眾媒體的重要途徑作用。大眾傳媒對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影響隨著大眾傳媒的漸次發展,已成為高校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高校教育工作者應重視對學生大眾傳媒知識接受的引導工作,發揮其積極作用。

  3.開展與社會實際相結合的實踐活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該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發揚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思想,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責任感,使思想落實在行為活動中,鞏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高校要加強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設,將其融於教育理念、良好的學風、教風、校風,打造大學生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的軟、硬環境。總之,推行傳統文化教育任重而道遠,高校應繼續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養和諧發展的人為終極目標,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育人功能與社會責任,擔負起引領社會價值導向的任務。

【淺析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