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文化> 漢字文化相關知識

漢字文化相關知識

漢字文化相關知識

  漢字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中醫館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你知道的知識有那些?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漢字文化相關知識,歡迎閱讀與收藏。

  甲骨文

  漢字起源於圖畫,古人根據象形之法創造出了文字。人們將刻在龜甲殼和牛肩胛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

  金文/鐘鼎文

  後來又有了“金文”,其最早是鑄刻在青銅禮器上的文字,鍾和鼎又是青銅禮器中的代表性器型,因此金文也叫“鐘鼎文”。

  小 篆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實行了一連串的改革。其中,“書同文”即統一文字字型與書寫規範,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政策,而統一後的字型就稱為“小 篆”。它是上承東周時秦國禮器銘文與刻石文字,融會各地書風而成的,也是漢字歷史上第一次統一性的字型。

  隸書

  在篆書之後,漢字字形又演變出了“隸書”,而據傳說,隸書是奴隸在監獄中創造出的一種新字型。隸書在漢代得到了很大發展,其變小篆粗細一致的線條為有粗細變化的“藏頭露尾”式書寫方式,漢字的字形也從小篆的長方形構字方式變成了扁方形的構字形式,從而奠定了後期出現的楷書字形結構基礎。

  楷書

  東漢末年時,一種新的漢字字型——楷書出現了。楷書筆畫平直,字形方正,書寫簡便。其從東漢開始使用,一直沿用到現在,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如今,楷書仍是漢字的標準字型。

  草書和行書

  古代書家還創造出了兩種可以快速書寫的字型:草書和行書,漢字書寫也由此產生了流動性的“行氣結構”與“章法佈局”,人們甚至可以明顯地從書法作品中感受到書寫者當時的心態。

  拓展內容:漢字的演變過程及故事

  漢字的起源

  如果具體說漢字開始產生的時間,其實還難以斷定。今天所能見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鑄在銅器上的文字。這樣說來商代的文字已經是很發達的文字了,所以可以推測出最初產生文字的時代應該遠在商代以前,那就是夏代或更早於夏代。

  漢字的起源一類是以甘肅大地灣遺址的彩陶上的刻符為代表的抽象的、方折形的符號。另一類是以河南賈湖遺址的甲骨上的刻符為代表的生肖象形的符號。前者有序地演變為西安半坡臨潼姜寨上的刻劃符號系列,後者則發展成為大汶口陶器上的圖象。

  漢字的演變過程及故事

  一、 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龜甲獸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體系的相當成熟的漢字材料。這種文字是清末光緒年間(公元1889年)在河南安陽縣城西北五里路小屯村以北洹水以南發現的。

  這個地方曾是殷商王朝都城的遺址,是從盤庚遷到殷地(即安陽小屯)。一直到紂王滅亡的年間的都城。所以,我們知道甲骨文是殷商時代的文字,距今約有3000年的歷史。

  殷商社會,科學文化很不發達,人們對各種自然現象不能解釋,認為是鬼神操縱,掌握著自然的變化,而死去的祖宗的靈魂得以預知未來的事情,可以決定人們的命運。因此,殷王朝統治者十分迷信,非常崇拜神,從國家大事到日常生活,如祭祀,征戰,畋獵,天氣,安危疾病,男女生育等,都要事先佔卜,問神以知吉凶,再決定行止。占卜的方法,先將龜甲或獸骨剖開,然後在背面鑿出橢圓形的.小槽或鑽成小孔,再用火燒烤。甲骨片受熱後自然在正面裂出各種條紋。史官便按照條紋的不同形狀來判斷吉凶禍福,占卜後由占卜人在甲骨上刻下占卜的月日,貞人,占卜的內容,結果(即兆頭,所示吉凶),以及事後的應驗的情況。作為檔案儲存。

  二、金文

  金文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所謂青銅器是銅和錫合金製造的器皿。這種合金更堅固,因其顏色發青,故稱青銅器。主要有樂器“鍾”,食器“彝,尊,爵”,洗器“盤”,兵器“戈,戟”等。

  產生

  青銅器,殷代末期就有了,但畢竟是很少。周代是用青銅器的極盛時期。西周時代,青銅器主要是王室的器皿。而諸候沒有鑄造的權力。到了東周,諸候稱霸,青銅器也任意鑄造。但大量發現的還是西周,春秋的遺物。所以,金文一般指西周時期的文字。

  金文的內容,最初只是鑄刻一些代表族名,國名的符號。後來基本上記功績,受封賞,刻鑄以傳後代,來顯其榮。因古代人用鐘鼎作為銅器的總稱。前人曾稱這種文字為“鐘鼎文”,又因為言辭多是為了“銘刻不忘,永作記念”,又稱“銘文”。這些稱呼都不能概括其特點。因此,後人便改稱金文,使文字擺脫了圖畫性。這是漢字發展的第一塊里程碑。

  三、大篆

  大篆是對後來的小篆而言的。廣義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國文字。這裡的大篆指通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文字。由於周平王東遷洛陽,秦佔據了西周的故地,同時也繼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繼承金文發展而來的。因其帶有地域性,有的難以識別。

  大篆,也稱籀(zhòu)文。因其著錄於字書《史籀篇》而得名。《漢書·藝文志》:“《史籀》十五篇,周室王太史籀作大篆。”

  四、小篆

  小篆是漢字第一次規範化的字型。春秋戰國時的“文字異形”,秦始皇統一後,採納了丞相李斯的意見,推行“書同文字”的改革,統一了文字。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文字改革。

  ①“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即戰國時期流行於東方的區域性文字——六國文字)

  ②“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這就是說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礎上,簡化了大篆的形體結構,改變了大篆的疊床架屋,複雜的寫法,逐漸整齊統一,穩固定型而成,如“商: (大) (小)”

  ③把原來沒固定形式的偏旁部首統一起來,使一個偏旁只有一種固定的寫法,如“ (心), (衣), (水)”並確定了每個偏旁在漢字形體中的部位,不能隨意正反,左右顛倒。每個字的書寫筆數也基本固定了。這就使字型基本上定型化,統一化了。

  五、隸書

  秦代有兩次文字改革,一是統一文字,由大篆改為小篆;二是使用了較小篆潦草些的隸書。這是第二塊里程碑——文字發展擺脫像形性。

  產生

  隸書是從小篆脫胎出來的。始於秦朝,經過兩漢231年(前206—25)的演變,到漢代才臻於成熟。隸書是漢代的主要通行書體。這樣說來,隸書可分秦隸,漢隸兩個發展階段,又稱古隸和今隸。

  早期的秦隸,實際上是小篆的輔助字型,是秦統一後因為政務繁忙,“奏事繁多,篆書難成”而產生的一種應急字型,是統一於民間不登大雅之堂的俗體。秦代正式書體還是小篆。秦隸實際上就是草篆,線條較小篆簡直變弧線為直線,變圓轉為方折,有一定的粗細變化。這樣書寫起來就方便多了。據說開始用這種字型書寫的是處理徒隸之事的文書。

  晉代衛桓《四體書勢》“秦既用等比例,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書人佐書,曰隸字,漢因行之……隸書者,篆之捷也。”

  唐代張懷 《十體書斷》“秦造隸書,以赴急速,為官司刑獄用之,餘尚用小篆寫。”

  對“隸書”這個名稱,歷來說法不一。有的說,這種書體首先在當時官府中辦普通文書的徒隸(管獄訟的小官吏)中流行開來,所以叫隸書,並指名說是程邈(本是囚犯,因對文字改革有貢獻,釋出任御吏)所造,只能說是蒐集整理隸書的人。

  從“隸”字本義看,《說文》“隸,附著也”;《後漢書·馮異傳》則訓“屬”,今仍有這個意義,並有“隸屬”一詞。《晉書·衛恆傳》《說文·棄》及殷注,都以隸是“佐助篆所不能”的。所以說,隸書是小篆的輔助字型,因其書寫簡便快速,可以輔助篆書,也叫“左(佐)書”。

  漢隸是西漢200年間,處於演進過程中,基本上沿用秦隸,還沒定型。西漢後期的簡牘中的文字,才見到常有明顯的“蠶頭燕尾”特徵的隸書,到了東漢,隸書才最後成熟。其明顯特徵就是橫畫中取一長筆,形成“蠶頭燕尾”的特徵了。

【漢字文化相關知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