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讀《教有所思》後感

讀《教有所思》後感

讀《教有所思》後感

  《教有所思》是李鎮西的教育感悟彙集。李鎮西不愧是教育的有心人。他參加工作後一直擔任中學班主任和語文教學,長期致力於民主教育和語文人格教育的研究與探索,成果頗豐。《教有所思》就是著作之一。“邊教邊想”、“胡言亂語”、“師恩難忘”、“心動時刻”、“說語論文”、“凝望窗外”,這一個個標題需對著目錄寫來,但一個熱情又有情趣,理智又不乏感性,成熟又率真的李鎮西,已經活生生進入我的腦海。

  在《讓語文課充滿火力與靈氣》一文裡,我看到一個不迷信書本和傳統模式的李鎮西,他的話很有意思:“對於《回延安》這篇課文其實相當多的老師學生都是不喜歡的”,但因為他是教材啊,所以“許多教師還得裝出很有感情的樣子給學生分析來分析去的”,簡而言之,正是這種對名家的迷信、對教材的迷信,對程式化教學模式的迷信,才造成我們的課堂很容易死氣沉沉!而在《公開課,請別再演戲了》一文中,我幾乎是看到了另一位“清風明月”,為了達到預期的這個“完美”,我們在越來越“講究精雕細刻的.同時”,也在等於是“公開地給學生進行作假示範!”,公開課,公開假,究其原因,乃是“長期以來語文教育對教學個性的排斥”,扼殺了學生的個性,也剝奪了教師自己的個性。在一堂讓“自己比較滿意”的語文課上,李鎮西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他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哪怕並不合預定的教學程式,結果如何呢?——“整個教室裡卻彌散著濃濃的學術氛圍,大家都感到了一種交流的快樂!”可是,李鎮西接下來卻說到:“如果是公開課,我敢這樣上嗎?”慶幸的是,最後他這樣說:“以前我不敢,現在我倒很想試試——以這樣質樸、真實、自然的公開課,呼喚語文教學的個性。”以陶行知、蘇霍姆林斯基、葉聖陶為師,與朱永新、魏書生、姚思俊等為友。虔誠地學習,激烈地爭辯,理性地批駁,實踐中反思,李鎮西最終成為李鎮西,而不是蘇霍姆林斯基或者魏書生。從書中,我讀懂了一個教育家對生命的熱愛,對使命的尊重,對事業的熱忱,對社會的熱心。

  而他,沒有任何的豪言壯舉,沒有誇誇其談的理想抱負,只把這一切融入了日常的教學生涯中,憑藉一支筆,一種思緒,傾注於紙上,把自己的教育情懷、人生體味用隨意的“隨筆”表現出來,李校長的可貴之處還在於,他追隨教育大家,並不是做簡單的複製,他要做最好的自己,做有個性的教育家。“如果我們僅僅把教育當作一門職業,那將是很累的,而且累得很被動——為學生累,為家長累,為社會累……但如果我們把教育當作一項事業,那麼一切酸甜苦辣都是‘自找’的,因而是心甘情願的。”我們老師如果不把教育當職業,而當成事業,換個角度來看待一些教育現象,你會發現教育生活原來不那麼苦澀,換個角度來看待後進生的行為和表現,你會發現他們除了學習成績差一些以外,其實他們也有許多可貴之處,也許你的心情就愉快得多。

  教育工作中如果我們也能不斷反思和總結,在不斷學習的前提下,相信日積月累之後,每一個老師都會取得或多或少的成就的。

【讀《教有所思》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