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觀論文

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觀論文

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觀論文(通用7篇)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都寫過論文吧,論文可以推廣經驗,交流認識。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觀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觀論文 篇1

  我們講中國傳統的美學觀念,首先要弄清中國美學歷史發展的特點,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許多的哲學家同時又是美學家,在他們的作品中蘊含了大量的美學思想。中國其他的傳統藝術例如,詩文、繪畫、戲劇、音樂、書法、建築等,不但都有自己獨特的體系,而且各門傳統藝術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融合。各種藝術門類既有自身的美學特性,又在審美方面有許多相通之處。在美學的理論形式之外,從古代勞動人民創造出的大量工藝產品中,也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的美學思想。縱觀歷史的長河,數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經過不斷的傳承與發展,大量的文學家和美學家不斷在這一領域進行專研和探究,逐漸形成了一種獨色的、博大的中國美學的脈絡。

  中國的傳統美學思維更看中的是所謂的整體意識,其具體表現在就是合和的美學觀。中國文化中美學觀是建立在中國哲學觀念的整體意識上的。以和為美,是在要求我們在評價或審美的同時要具有整體意識。在古人的美學觀中強調的是,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這正是中國美學的整體觀。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對和合觀念的提出也正是是從孔子那裡延續下來的。由此我們不能看出,和合觀也正是儒家思想的美學觀念源頭。孔子提倡的美學觀念,主要是要強調道德內容要包含到藝術中去,凸顯善與美的高度一致。

  從整個傳統文化體系上來分析,儒家的美學觀念在中國美學觀念中都是影響深遠和地位顯赫的。不論是古代的美學家和藝術家還是現代的美學家和藝術家,在處理藝術的內容和形式的二者之間的關係的問題中,大部分人都是主張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反對在二者之間進行不恰當的偏重。以此為鑑,從儒家的美學思想的文質統一的觀點,從而建立了自己對藝術的審美趣味和行為標準。

  翻開歷史的篇章,追求社會和諧的理念源遠流長,它是以深厚的和合文化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首先從出自《老子》第四十二章的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即他認為,萬事萬物都蘊含著陰陽兩面,這兩個面既對立又統一,相互作用形成和。他認為這是天地萬物生存的基本,也是宇宙萬物生命的本源。孔子的《論語?學而》中提到,禮之用,和為貴。他把和合作為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行為準則。相比較中國古代審美觀念,綜上,中國文化的美學意蘊與和合文化有著一種特殊的親緣關係和智慧的關聯。這種文化的傳承是中國文化的至高境界。

  中國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美學觀,是古人對待自然與精神關係之間所認為的最基本的思想,它包含的內涵是:人是屬於自然界的,人必須得服從自然之規律,人性就是天道,人的道德準則需要與自然的變化規律一致,人生的至高境界就是人與天的和諧統一。對於古代先哲來說,他們認同的是自然、歷史、人生、思維這一系列的過程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首先,天人合一觀念的源起和演變的過程這一思想始終貫穿著,它橫向貫穿於古代的科學、哲學和藝術發展中。其二,和合觀念的普遍運用,時刻彰顯了中國美學的智慧之力,在處理審美範疇的問題時,始終把握住對應性、和諧性、辯證性、相融性。

  縱觀中國文化的傳統美學體系,得出的天人合一的基本特徵如下:強調真、善、美的統一;情與理的統一;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有限與無限的統一;認知與直覺的統一。在這種文化的審美下,中國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既是這個民族的真性情,也是上至中國文化下至中國人的優良傳統。

  在中國文化幾千年發展的歷史程序中,中庸之道是在儒家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被當做一種人生追求的終極境界。中庸最早出現在《論語》之中。出自孔子的《論語?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如孔子的五美之說,出自孔子的《論語?堯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其核心思想講的就是中庸之道。那麼中庸我們如何來理解呢?宋儒理學裡是這樣說的,不偏不倚謂之中,恆常不易為之庸。這正是儒家文化所強調的這種中庸之道,這種理想境界的追求無不滲透中國人的人格境界和行為準則之中。中庸即把兩個極端統一起來,採取適度的中間立場,既不能過,也不能不及。堅守中正,不偏不倚,不溫不火,過猶不及,這才是中庸之道的真諦。

  綜上,中國曆代的文人士大夫、美學家、哲學家們一直都是在沿用於的和合觀念的為創作的準則,即將天、地、人、藝術、道德看成一種生機盎然的、富有活力的有機整體。無一例外的表現在了藝術創作和作品欣賞,中國文化所追求的和合觀、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崇尚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因此,從這層面上來講,中國古代的內斂、內涵、氣場、和諧觀等審美主張,也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美學觀的要求和自覺表現,與西方審美觀念中的張揚、個性化、唯美主義、跳躍思維、片斷性思維等等相比較,中國文化中特有美學觀,更關注於全域性性和整體性。

  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觀論文 篇2

  摘要: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發展歷史和文化傳統,體現著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具有深層內涵。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現在的文明成果是我國曆朝歷代的人民群眾在發展中凝聚出來的智慧和精神的結晶。設計是在現有科學技術和社會人類學知識的基礎上,滿足需要、創新生活和改變生活,而非產品或金錢。設計具有人文精神,具有對美的認識追求和傳承創造,這都離不開中華文化的滋養,如俗語說:“根深才能葉茂”,我國的設計美學只有深深紮根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面汲取養分,才能長出茂盛的枝葉,中國傳統文化與設計美學的關係正如太陽與花草樹木。

  關鍵詞:傳統文化;設計美學;時代特色;發展融合

  1設計美學的概述

  1.1設計美學的概念

  當人類自身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間、物質等條件的富餘自然生出對生活需求的要求,當人類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精神生活出現空缺急,由此產生對美的需求,學習研究創造美學的體系應運而生,即設計美學。設計是發現美,創造美,它將社會、生活、經濟、文化、歷史、現代科技、現代審美等種種因素加以理解融合,創造新的藝術作品,滿足人類對美的追求和精神的享受,設計使人類更加完整和豐富。

  1.2設計美學的產生

  人生存於世界,首先滿足生理層面的需求,其次是精神層面的需要。在衣食無憂的前提下,空餘的時間與精力去追求精神層面的需要。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人類已經不再困頓於基本的衣食住行範圍中,人類的思想緊跟著時代的發展變遷,取得跨時代的進步,對事物的要求不僅僅侷限在單純的功能上面,自然生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古人云:“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人類從古至今追求的永恆主題,喜愛美的事物是人之天性,正基於此,設計美學應運而生。嚴格來說,設計美學究竟從何時產生,人類又是從何時對設計美學概念產生意識,我們並沒能準確地對此查詢追究,筆者認為,人類對美所有的追求遠比想象中的根源要深,時間要早,也許在人類有意識之初,便對事物之美存在潛在的意識覺醒。

  1.3設計美學的種類

  設計美學包含了很多種類,建築設計美學、服裝設計美學,環境設計美學、視覺傳達美學等,生活中所能看到的、聽到的,觸控到的,甚至腦海中所能想到的一切事物,都與其相關,遵循著形式美的法則將其轉化成物態,供鑑賞交流。如建築設計,在遠古時期,始於人類的動物性,人類的祖先會尋找洞穴居住,這也是各類野生動物的生存方式,為遮風擋雨、躲避猛獸天敵的襲擊。人類發展至今,隨著科技進步、思維開拓,人類對於居住地有了更深層次的需求。服裝設計中,遠古時期的人類由赤身裸體到以樹葉蔽體,現代社會則產生了專門以研究服裝之美的獨立體系。環境設計美學在當今也是極其重要的一個體系,人類由有地可居到對生存環境的美學研究,整個發展過程都離不開人類對於美的嚮往這一內在根源,它是推動著這一切發展的根本動力。

  2中國傳統文化的概述

  2.1中國傳統文化的概念

  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內容體系龐大。何為文化,籠統來講,文化是一種包容性和綜合性極強的產物,它既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歷史現象。人類發展至今,所經歷的民族歷史、風俗習慣、風土人情等皆包含其中。何為傳統,著名藝術家張授一先生對傳統的解釋,認為:“‘傳’即傳佈和流傳,‘統’即一脈相承的系統。”傳統就是我們對我國前人的歷史、思想、文化、行為方式的傳承。

  2.2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傳承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傳統國度,如果要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博大精深再恰當不過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整個中華民族,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都是極為重要的至寶,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都包含其中,現代的人民應當從中學習,結合新的文化知識加以融合,增添生命力。經典的文化經得起時間漫漫長河的洗禮,不會因人類的向前發展而黯淡無光,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時至今日仍如璀璨星空般熠熠生輝。在未來的發展中,將如同生命的火種,一代一代相繼傳承。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龐大的多民族,中華文化也是多民族傳統文化的交融碰撞,正如《中華民國解》中所稱的:“中華之名詞,不僅非一地域之國名,亦非一血統之種名,乃為一文化之族名。”

  3設計美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

  設計與文化相輔相成,緊密相連,相互影響,不可分割。縱觀歷史,每個時代的設計審美都與該時代的文化傳統相聯絡。經典的藝術作品體現所處時代整體的文化、歷史、思想和審美。任何一件藝術作品,皆能從中探其根源。例如,在考古學中,判斷未記載有朝代資訊的出土文物,由於器物的造型及材質變化有著一定的歷史規律和發展順序,透過對統計材料的分析,找到合理的變化順序,就可以推匯出它們之間相對的年代關係。在母系社會,當時的文化環境是以母性的生殖崇拜為背景,所以眾人皆以女性的結實粗壯為美。而在古代唐朝,從皇宮貴族到民間百姓,皆以胖為美,究其緣由,也與其文化背景關係甚密,唐朝國運繁榮昌盛,文化文明開放,統治者與人民百姓充滿自信,對於不同的事物兼併包容。每個時代的設計美學都與該時代的文化背景息息相關。由於設計美學本身具有文化的一些特徵,也就承擔著如文化一般的傳承使命與時代印記,對設計的審美追求從未能離開所處的文化背景和時代環境。綜上所述,文化是設計美學的土壤,美學在文化中汲取精華,吸收養分,發展壯大。追求設計的美學是人類自身的行為,人類生活在特定的時代背景條件下,言行與思維毫無疑問帶有這個時代文化的烙印。

  4結語

  設計美學源於生活,凝聚的作用力反作用於生活,填補了人類的精神空白,秉承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是物質與精神的和諧統一。設計的美學紮根於中國的文化土壤,更加豐富了整個的文化體系,並反哺文化土壤。設計美學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相輔相成,設計的美學思想依賴於人類生存的地域文化與傳承的民族文化。傳統文化作為設計美學思想的肥沃土地,自身也在經受時代的考驗,優勝劣汰,傳承至今的文化將成為人類日後學習和研究的營養源泉。古人云,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得此傳承,離不開前人的智慧。

  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觀論文 篇3

  一、中西方歷史程序不同、文化源不同,對美的認知異然

  “美學”一詞源於西方,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則是近代的產物。18世紀,隨著西方哲學和科學的蓬勃發展,美學在德國古典哲學中作為一個特殊門類開始確立。鮑姆加登於1750年第一次使用“美學”這個術語,其含義是研究感覺和情感的理論,並把美學看作是哲學的一個組成部分。隨後的康德、黑格爾等人賦予美學更進一步系統的理論形態,使之在他們的哲學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藉助西方美學系統理論,探究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美學思想,也不失為一種方法。

  中國哲學體系中沒有西方謂之的“美學”理論,但對美的本質、美的意識的感覺、情感,乃至悟性、性情的理解和詮釋,在儒家、道家的哲學體系和理論體系中卻比比皆是,這種理學體系至今保持完整並具有相當的生命力。對事物本質、意識的認知,古籍《易經》、《尚書·洪範》、《論語》、《大學》、《詩經》等皆涵蓋其中。客觀世界的主觀意識起點高,主觀世界的客觀意識視野廣,傳統文化中以儒家、道家為主導的哲學理論延續至今,與西方哲學體系中建立的美學理論有所不同,這就是中國學者理解西方文化及美學理論較容易,西方學者真正明瞭中國文化的內涵相當不易的道理。

  當然,文化本身不是用來比較的,美學作為哲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也不能只停留在理論研究中。我們站在歷史的角度,著眼現實世界,認知中西文化的優秀與偉大,使之堅守與傳承,保持人與自然的平衡,人與社會的和諧,促進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快樂生活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深入探究美學的意義,真正理解人類哲學思想的建立與發展,從意識形態的演變、長期社會實踐經驗的角度進行分析研究,並促進社會進步和美學理論的完善提高,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美學追求的特點。

  中西文明的歷史程序、哲學體系不同,宗教、倫理及社會制度的發展不同,所以對美的本質的認知、審美意識、審美物件有明顯的區別,其皆因文化源不同。

  西方文明是海育文明的結果。舊石器時代,人類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神,只有圖騰,圖騰是禁忌符號。對美的感知是“牙飾”。新石器時代以後,人們開始感覺有神的存在,神存在於大自然,也是大自然本身。神應是美的,光明的。

  西方文明起源於古希臘的地中海文化,城邦的建立、氏族的解體、商業的興起,這是人世之事,孕育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倫理意識。人憑藉對自然的感知,創造出諸神,並將神人形化。男神,健壯的身體,發達的四肢,剛毅的面容;女神,豐盈的體態,柔美的線條。神是美的,古希臘的幾何學(點、線、面)對處於萌芽狀態的美學意識之美的形態認知,體現在諸神的雕像和為其建造的神廟中。哲學理念的建立,使其顯示出人與大自然抗爭的力量和超越自我的精神。由此建立的古希臘哲學也是西方哲學的基礎。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國家篇》第七卷給出著名的“洞穴之喻”,極為形象地闡明這一抽象的二元論哲學概念。柏拉圖認為,在我們生活的可見世界之外,還存在著一個超越可見世界之上的更為真實的理念世界。沒有走出“洞穴”的囚徒喻指常人,走出“洞穴”來到理念世界的人喻指古希臘的哲學家們。二元論不僅體現在本體論的哲學領域,且始終貫穿於包括本體論、認識論和倫理學在內的所有哲學領域;二元論是古希臘哲學的爭論主題,也是整個西方哲學史爭論的焦點,還直接影響後來西方美學對美的本質的認知。

  在古希臘人的哲學思想中,真假與善惡密切相關,美醜是善惡的評價。和諧與衝突,現象與實在,精神與物質,自由與必然;宇宙論中事物是“一”還是“多”,是“簡”還是“繁”,有限、無限等問題,至今仍是哲學家議論的熱門話題。這種二元論對立關係使得西方哲學出現“天人二分”的紛爭精神。表現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靈與肉的對立。追求競爭與武力征服是西方文化表現出來的特徵。當然,也由此建立了西方的數學和物理學。這種二元論導致西方在建立美學理論的過程中對美的本質的認知不免走向或唯物或唯心的傾向。

  隨著奴隸社會及蠻族入侵,希臘文明被後來的猶太教和基督教所替代,並由此中斷,二元論的基本思想被宗教意識所異化。儘管西方人也存在其他論說,但二元論的主體精神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有了猶太教的“上帝”和基督教的“耶穌”。由此,美學的範圍除心理學、倫理學、社會學外,神學也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宗教的介入,影響著西方“美學”研究的方向。注重有形的、物的真實存在,即存在決定意識。一切有形之物皆為上帝所造,唯有上帝不可言形。也言精神、信念和力量,由上帝所賜。也言“情感”,世間一切感恩於上帝。人的主觀意識要遵循上帝的旨意而行。人生下來就帶有“原罪”,必須透過“禱告”方可獲得“救贖”。肉身為己,靈魂屬上帝,透過“懺悔”而贖罪。對上帝的尊崇是西方美學理論的萌芽,體現在教堂的建築、繪畫、頌歌和主(耶穌)及其弟子的雕塑中。受希臘古典哲學和後來的猶太教及基督教的影響,他們建立的美學理論,原則上沒有跨越因果邏輯思維的範疇。無論唯物論,還是唯心論,對美的認知始終停留在“存在”即“有”的層面。宗教把神著色,與大自然就有了隔閡。“博愛”思想可視為西方美的認知的基礎與前提。如果說古希臘的哲學與中國古代哲學有些許相同之處,那麼東西方宗教則截然不同。

  中國的文明產生於農耕社會河生文化的基礎之上。因為古時只有黃河稱為“河”,其他河流稱為“水”,華夏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

  我們的祖先依黃河流域而居,農耕社會以部落、氏族、家族形式維繫,以姓氏、血緣關係為紐帶。播種依“季節”,耕作靠黃河水系,收穫仰賴於天。先民們在農業文明的長期實踐中很早就感悟到宇宙是以整體形式存在。對“天”的理解,即“德”;對“水”的認知,即“性”;對“季節”的確定有著更接近自然的“覺、悟”,由此逐步形成“天—地—人”為一元整體宇宙觀的思想。

  這種整體宇宙觀的形成奠定了提出陰陽、五行基本概念的基礎。幾千年前,夏代的《連山》,商代的《歸藏》六十四卦,西周的《易經》八卦、六十四卦(卦象、爻辭)。《尚書·洪範》提出五行(水、火、木、金、土)的概念,是宇宙間天“—地—人”運動變化的總貌之影象化描述。它們不是獨立或對立關係,而是“相應”或“生克”關係,“生”即發展,“克”即抑制,形成了中國人對自然法則的獨特認知。

  這種宇宙觀的真正形成與建立是在春秋時期。儒家的宇宙觀以《易傳》為標誌。在本體論上提出人“與天地修”,“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地與萬物的關係“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人應做到“盡心,知性,知天”。儒家重孔子,講“羞恥心”,講“愧疚感”,得一個“善”字為先,強調以生命為中心的宇宙觀和以價值為中心的人生觀。“善”即是人性的內在美。我族人人頭頂有個“天”,是心中最大的神,即是“德”,不可視,無具象,“天”有性,性若水,故“上善若水”。“德”是儒家美的本質。《大學》中闡述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之是知,好之樂之必修行才有。這種修行是美的思想基礎。中國人不藉宗教的染色,直接於“神無方而易無體”的大自然,知大自然的意志是向善的,也是難測的。道家此時形成了宇宙系統生成理論。“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兇吉,兇吉生大業。”“天—地—人”的自然迴圈法則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講自然狀態下的“真”和“美”,道家相對儒家則是向著超越界開放。儒家和道家都只是一種經驗的提供,人最根本的是要設法面對和理解自己的生命。道家的“真”是指自然法則的真,這種“真”涵蓋一切,“美”盡在其中。道家提出“象”的概念,即自然的氣息。物生有“象”,象後有形。由自然的一切形,感悟自然是有“意”志的、有目的的,這種意志是由“象”的變化決定的,它是存在而不可見的,體現一個“無”的概念。客觀世界真與美的認知取決於美的主體是否達到“象”或“無”的境界。

  至秦漢時期,以儒為核心,陰陽五行論結合為框架,綜合當時並存的道、法、墨、兵、農、名、雜、縱橫等諸家學說,進一步充實“天—地—人”整體宇宙觀的模式,明確提出了“人之與天地也同,萬物之形雖異,其情一體也”的中國理學體系。對美的概念和認知,沿襲至今,與西方的認知迥然不同。天、地為“乾、坤”,只可感悟而認知。“無為而治”是思想理念,“有為而用”是行為,二者統一,禮制是嚴格的,精神是自由的。

  中國傳統文化中融合了5世紀前後正式進入中國的佛教文化,其中“禪”的思想對主觀意識及美的認知有一定的影響。佛教“慈悲”的理念,“禪”的修行,闡明人與自然之間行為與意識的關係,但沒有上升到“無”的真正境界。因為佛教講“出世”,故它在對美的認知、客觀世界和社會實踐中有侷限性。

  雖然中國經過幾千年的社會發展和朝代更迭,但是理學體系基本完整。雖有外族入侵,經過一段時期,皆被融合同化,乃因這種文化的博大。文化是有生命的,它的發生、生長、消亡遵循著一定的規律。西方文化有文藝復興的再生,而中國文化至今衰退而沒有消亡皆因其博大精深,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和幾千年文化根基的有力支撐,這也是西方人面對中國文化常常感到困惑的問題。

  現代中國學者也研究西方美學,但國人心中對美的意識、美的品評仍然受濃厚的文化和傳統思想的影響,其原因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人們的意識思維沒有根本的變化,但傳統文化意識正在淡化,西方現代思維確有成為主流的趨勢,這也是值得我們警覺和思考的。

  二、陰陽意象思維及歷代帝王文化對中國美學理論的深遠影響

  西方美學的基本問題是美的本質、審美意識與審美物件的關係問題。哲學是以整個客觀世界為物件,研究自然界、社會和人類思維的一般規律。美學的研究建立在哲學的基礎之上,只是研究社會現象中的一個領域的特殊規律,其成果反過來也是對哲學的印證和補充。美學的研究與哲學最為密切,也與倫理學(善惡)、心理學(客觀世界的美的主觀反映,即審美意識)、教育學(引導)相關聯,但又有明確的區分。美學理論與藝術理論密不可分,彼此滲透,相互轉化,但不等同於藝術理論。

  美是社會實踐的產物,藝術是複雜的社會現象。究其共性是人對客觀世界美的反映或產生的審美意識,所以美學是以社會實踐為基礎,隨著歷史發展而不斷變化著的審美觀念科學。

  西方美學對美的本質長期紛爭。柏拉圖唯心的“理念說”,批判者亞里士多德唯物的“感性說”,普羅丁“神賦予萬物美”,他們在唯物與唯心間不斷糾結。文藝復興至18世紀,西方許多美學和藝術家(如達·芬奇、威廉·荷加斯等)仍然繼續從事物的自然形式探求美的本質和規律。包括法國哲學家狄德羅唯物的“實在美”,德國康德唯心的“快感物件美”,黑格爾擺脫康德直接論證“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的唯心說等等。概括起來不外乎兩點:其一,唯精神世界的主觀意識;其二,唯客觀世界的物質形式及自然事物的某種效能或屬性。但因忽略了人與社會的實踐,對美的本質在認知上是一種缺陷,這樣的結果也是西方早期因果邏輯思維的產物。

  中國傳統文化由於它的連續性,創立的哲學體系具有陰陽意象思維特徵,對於美的本質、審美意識和物件既有精神世界和客觀世界的認知,更注重社會實踐的探究。我們不必拘泥於在西方美學的框架下研究中國文化中的美學思想,否則會落入以小看大的怪圈。

  中國古人對世界的認知是天地自盤古開,是個渾沌的整體。道家文化認為世間天地萬物由“一”而生,即“易”,非上帝所造。而“易生兩儀”,即“陰陽”。萬事萬物皆有陰陽。老子有“萬物負陰而抱陽”,“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之說。陰陽概念是對宇宙萬物空間橫向運動現象的總體概況和運動原因的主觀推測。對於事物,陽剛謂之美,陰柔也謂之美。至剛至柔為美的.本質,其認知也只有在中國文化中存在。

  萬物之間的轉化存在著“氣息”,這種氣息的變化直接影響客觀世界(自然)的物質形狀和性質的變化,與主觀世界(精神)的變化(意、象)隨之。“在天為象,在地為形”,人處在形象之間,隨著形象的變化而變化。“象”又有四個層面的認知,即物象——人、自然、社會可直接感知的有形實象;性象——事物象中抽象出的某一方面屬性之象;意象——反映事物屬性本質聯絡之象;道象——規律之象。這種陰陽意象的思維對人的情感、品行、命運,社會的興衰,倫理的正、邪,生活的朝、暮,活力的勇、氣等對美的藝術的認知形成了長期的、比較穩定的影響。

  由於中國歷史發展的獨特性,農耕文明的永續性,隨著社會程序的不斷演化,中國文化中還存在著獨特的“王權文化”(皇權文化)——“帝王文化”。這種帶有強烈的社會屬性的文化,也同時左右著人們的自然認知、社會意識和藝術表現形式。

  文化的獨特性產生審美意識的多主體與客體的現象。客觀存在與主觀意識形成相互交替、疊加,互為反映。如“天”既是客觀存在,又有主觀意識。帝王稱自己為“天子”,天子不是神,要祭天、祭地、祭祖。這種祭祀集中表現在古代的禮樂文化(頌樂、雅樂)。臣民庶民(百姓)除上述三祭外,還須尊崇帝王,敬仰仙人(道教八仙),叩拜漢化的外來神(佛祖釋迦、菩薩、觀音等),尊崇閒人——“子”(老子、孔子等),躬親神話的族人(關公、媽祖、黃道婆等),還有對“節氣”的崇拜,對逝去者的追悼與祭奠。可謂是萬物皆神,萬法歸宗。這種民間的神話傳說與對歷史人物的歌頌體現在大量的戲曲、戲劇中。如果問國人什麼是美,則答案多樣,不可明確界定。西方有明確的宗教,但沒有完整的宗教理論。中國文化有完整的哲學理論,但沒有西方概念上的宗教,許多學者稱中國的宗教為“宗法性宗教”,有待商榷。由於文化的獨特性導致審美意識和審美物件的多元性與複雜性。中國人的審美意識呈現混沌且清晰、深遠而具體、具象與意象為一體的特質。體現了天地人合一,靈與肉一體的世界觀。

  美學與藝術互為滲透,各有特徵。幾千年來建立起來的中國文化體系和儒家、道家的哲學思想,在藝術的創作、欣賞、品評方面獨樹一幟。

  中國文化中審視人、事物、行為、藝術作品是否存在美感,品評和認知的依據並非只依感性或理性,社會實踐的認知和體驗及生命的活力尤為重要。審美物件必須符合審美意識,且具有明確的時效性和地域性。中國文化探究的美一定是完整的美,殘缺則不美。原因在於天地是完美的,人的肢體、魂魄、意識也要與天地氣息相對應。

  中國文化中對藝術的品評概括起來分為三個層面,即“形”的完整,“意”的體現,“象”的高度。中國文化比較注重文化傳承中的教化意義。客觀世界美的認知必須符合自然法則,主觀世界美的認知必須符合倫理道德標準,同時要滿足社會的需求並彰顯出生命的力量。如中國古代的書法、武術、詩詞歌;“形”的完整,技能的表現——情緒之快感(品評為不難看);“意”的內涵,藝術的體現——視覺、聽覺之美感(品評為好看,生命之動感);“象”的高度——心靈的愉悅(品評為感悟天地之氣息)。專業藝術家的創造審美意識本應高於一般品評者,卻有時駕馭不了品評者的審美意識,出現審美意識的差異,這是因為審美主體的社會意識存在共性和個性的原因。同時中國文化中的“帝王文化”存在,原來社會意識中的共性意識轉變為帝王的個性意識,對美的界定出現了個人意志化。這種現象在中國歷史程序中普遍存在。由此,品評美的本質的標準也常常取決於帝王的個體意識,這也是中國文化在對美的認知過程中獨一無二的。

  總之,在中國文化中,儒家的至善唯美,以“德”的意識存在;道家的至真唯美,以“自然”的意識存在,沿襲並影響至今。這種意識是對其它任何客觀存在或主觀意識的美的形態的認知及品評的基礎與源泉。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瀚海中,對美學的思考,試圖追尋出某種有規律性、有生命力的東西,也許只有把所有已有的認知放棄,建立新的思路才能認清。好比杯子已盛滿,清空後重新注入新的東西,才能尋求到新的、另一個整體的機理。化一切理論、觀念、認知為無形,再昇華無形為一切有形,以至於有限與無限之中。

  研究美的本質、審美意識與審美物件的關係問題,其目的在於從一個側面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及哲學思想的瞭解,以便欣賞古人之佳作,創作真正具有中國文化內涵的體現時代風景的美的作品。

  無論如何考量美學的問題,美的或藝術的作品,一定是創造,而不是製造。無論如何品評藝術的作品,符合客觀的規律,自然的、有生命的是其準則。

  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觀論文 篇4

  論文摘要:現代廣告是現代藝術的一個分支,可是卻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廣告傳達資訊鼓動宣傳的作用肯定了它的特殊形式。

  論文關鍵字:現代廣告 設計 傳統 中國美學

  廣告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被譽為"第八種文化",廣告因為具有明顯的大眾性,商業性和民族性,因此與本民族自身的文化密不可分。廣告只有服從、融匯、折射民族文化,根植於民族文化,運用本民族最為貼切而生動的元素,穿透人類共通的心理和文化因素,開啟深藏在人的潛意識背後的“民族記憶”和“種族記憶”,才能被消費群體接受,才能最終達到溝通的目的。縱觀廣告業發展的百年曆史長卷,廣告學理論的發展脈絡,我們不難發現,從產品的特點定位(USP理論)到品牌形象定位(CI理論)再到受眾心理定位直至文化心理溝通,這條主線清楚地反映出在廣告訴求重點的轉移過程中,廣告的文化含量在逐步增加,文化品位的地位日益變得舉足輕重。如今的廣告早已不再是從前那種叫賣或是告知,而是包含著更為豐富內涵,具有著更多社會功能的社會公器,一則優秀的,打動人心的廣告一定包含有某種文化精髓的因素。

  在現代設計當中,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將中國傳統美學的元素融入到其設計作品中,中國風的設計在國際上越來越收受到歡迎和追捧。中國傳統美學廣博深湛,有周易的極簡之美,委婉的模糊之美,老莊的天然之美,種種美的觀點如何附加在現代的設計當中,以表現絕美的中式情懷,而不是單純的仿古,拜古或是元素的簡單堆砌,這對於研究中國現代廣告如何形成自我特色,立足國際有著重要意義。特別是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的中國傳統美學中的審美追求越來越多的在現代廣告設計中出現和運用,在中國設計者的作品中,時時流露出傳統的美學觀潛移默化的影響,中國風的廣告設計在讓世界耳目一新的同時也給中國人帶來了深深地宗族認同感和家國溫暖。

  在現代廣告設計方面,尤其要注意既要尊重民族藝術的獨特性,體現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又要反映現代人的內在精神追求。藝術始終要講內在的延續,在招貼藝術的設計中,我們也要“尋根”,尋找我們民族傳統文化中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維優勢和獨特風采。

  中唐以後,中國美學的藝術觀念的顯著變化,根本原因是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的中國哲學觀念的影響。從總體趨向上可以看中國審美觀念的變化和形成:追求空靈淡遠的境界,重視古拙蒼茫的氣象,推崇冷意荒寒的意味;易寧靜精澄代替楚莽闊大,易平和幽深代替激昂韜利,易淡逸素樸代替絢麗堂皇,正如理論上對境界的重視,強調妙悟而貶斥技巧等。這些思想和因素都可以在現代廣告設計中有所觀照。

  現代廣告是現代藝術的一個分支,可是卻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廣告傳達資訊鼓動宣傳的作用肯定了它的特殊形式。它不同於任何一件單純的藝術作品,講求的是在細細審視中的獨特品味,他所要求的時效性讓它必須一目瞭然,簡潔明快。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已經認識到這一點,簡約是終極的複雜,最簡約的設計往往給人以強烈的印象,簡潔實用的設計風格已經在中國未然興起。縱觀現代成功的廣告往往是構圖概括集中,形象簡練誇張,用強烈鮮明的色彩突出醒目地表達所要宣傳的主題,賦予畫面更廣泛的含義並使人們在有限的畫面中能聯想到更廣闊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義。現代的廣告設計越來越走向的是一種簡約,大氣的表現方式,任何藝術,都不能說明一切,特別是像廣告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在有限的時空條件下,能使人過目難忘,回味無窮,那就需要做到“以少勝多”“一以當十”。

  中國傳統藝術,突破了自然主義和形式主義的片面性,創造了不少規範化的程式,這些師法自然,來源於生活但又經過千錘百煉,概括而又多變的“程式”是一種經過高度提煉的美的精華,是積澱了內容要求的形式之美。正因為如此,它才具有無窮的生命力。“以少用多”和“由此及彼”是藝術技巧的標誌,特別是廣告藝術,它只能從生活的某一側面而不是從一切側面來再現現實。選材(先取最精粹部分)、剪裁(去汙存清),誇張(強調形象的特徵)、經營位置(構圖)、表現(選項用恰當的技法),而這一切,不僅是中國傳統藝術講究均衡和內在的節律,講究形神兼備,講究概括與變形的運用和表現,也恰恰是我國廣告設計者構思時的主要手段。以靜凸現動,以餘白凸現主題,是靳先生海報創作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大量的餘白使觀者產生一種沉靜空靈之感,以凸顯主題之凝重強烈,使之產生出一種對比與和諧。同時,靳先生“用墨以嗇”而使主題“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獲得奪目之感。

  現代廣告設計中傳統文化影響下的中國式設計美學還包括十分廣大的部分,東方生活所蘊含包容的設計元素是博大的,絕不僅僅是現今流行的京劇臉譜、大紅燈籠,旗袍……中國式的設計美學遠沒有拿出一些元素那麼簡單。就像日本的設計是理性、細膩的,德國的設計是穩重而精緻的,美國的則大氣而開放的,這和各個國家的國情不無關係。挖掘中國文化中的精髓,並順應世界經濟技術發展的時尚審美設計潮流,建立起適合創造和維護這種形象而進行設計的體制和環境,包括建立傳統文化專門研究與推廣機構,提高傳統文化在大眾文化的導向地位等等,才是中國平面設計作品中國式設計美學形成的關鍵。

  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觀論文 篇5

  論文關鍵詞:中國文化;審美精神;生命本質;和諧統一;美學審視

  論文摘要:民族的生命力說到底來源於文化的生命力。從審美的角度對中國文化進行審視,我們不難發現審美精神不僅滲透在以儒、道、佛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意識形態領域,而且集中體現在漢字這一具有獨特美學魅力的傳播工具上,甚至在近代中國多災多難的歷史程序中,都會積極而有效地發揮作用,喚醒人性的自覺,推動文化的發展最終凝聚成中國文化的生命本質。

  中國文化的頑強生命力是舉世公認的。在人類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大自然帶來的滅頂之災、種族鬥爭、外敵入侵造成的亡國之患,使不少的賓化形態由盛轉衰,走向滅亡。而中國文化綿延數千年,其間雖然也無數次地出現過足以亡族滅種的巨大災難,但其完整的文化形態卻一脈相承,始終沒有中斷。到底是什麼原因使中國文化產生了如此強大的生命力,抵禦了無數天災人禍而生生不息?本文擬從審美精神的視角,談些管窺之見。

  (一)審美精神被視為中國文化的生命本質。

  中國文化中存在著濃重的輕功利、重精神,輕經驗、重感悟的特點。不管是人們在政治活動過程中極力推崇的“無為而治”,還是在宗教信仰中追求的天、地、人多種崇拜的有機統一,特別是被視為文化精華的“夭人和一”思想,都在凝聚了大量智慧的同時,體現出在具體感悟中昇華精神,在融會貫通中追求盡善盡美的超越性。以這樣的心態面對自然和社會中的各種現象,萬事萬物之間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渾然一體、有機統一的生命形態。從春秋時期老子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宇宙觀,到漢代董仲舒推崇的“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之,人成之’。的天地人和思想,再到唐代劉禹錫所說:“天,有行之大者也;人,動物之優者也。天之能,人故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餘曰:天與人交相耳”的說法,都十分明顯地反映出人與自然天地和諧統一的思想。中國文化中,世間的一切事物“首先作為與人打交道起作用的東西展示出來。人在認識世界萬物之先,早已與世界萬物融合在一起,早已活動在世界萬物之中”。

  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中,世間存在的一切事物之間便不是一種對立的關係,而是先天地相互關聯著,具有一種與人為善,符合人性的物件化特徵,使得我們的祖先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不管遇到什麼樣的艱難險阻,都能從人與自然先天存在的應然和諧關係中得到寬慰,並在本質力量得以物件化的過程中獲得審美愉悅。

  義大利思想家維科認為,每個民族在幼年時期都先天地具有一種“詩性智慧”,使這一時期的人們在進行各種文化活動時都具有實用與審美不分的特點。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能夠從古代西方哲學家留下來的大量對話裡,從先秦諸子的思想記載中,看到現象與理性並存、感悟與哲思融會的大量美父,感受到先人思維中的“詩性智慧”的無比魅力。在由“詩性智慧”向哲學智慧過渡的過程中,中國的哲人們在保持著自然生化觀的基礎上,將以種族繁衍為目的的生存體驗與對自然宇宙執行規律的宏觀揣摩相結合,形成了天地自然與人相容共生的文化形態。在中國哲人眼裡,“萬物本原與吾人真性原非有二。

  均主體與客體是不能須臾分離的,主體既是宇宙萬物的一部分,又是吾人真性,即“真的自己”的體現。這樣,人們在與宇宙萬物接觸過程中所形成的功利判斷與審美判斷也相融相通,不能分離。在中國哲人看來,提煉“智慧”的過程完全沒有必要將其中原生態的“詩性”隱去,將人們獲得“智慧”之前的生命感悟隱去,進而虛構出一個遠離生活,遠離形象,純粹抽象的理性世界。對中國文化有著深入研究的當代美學家宗白華先生,在談到自己由哲學研究轉向藝術研究時就曾深有感受地說過這樣的話:“我已經從哲學中覺得宇宙的真相最好是用藝術表現,不是純粹的名言所能寫的,所以我認為將來最真確的哲學就是一首宇宙詩。’響其實,正是這種源遠流長的詩與哲學融合的文化氛圍,不僅孕育了王國維、宗白華、錢鍾書這樣具有“詩性智慧”的近代宗師,還孕育了曹雪芹、鄭板橋、朱熹、蘇軾、王羲之、司馬遷等一大批具有“詩性智慧”的古代藝術家。中國歷史上儘管沒有出現獨立的美學學科,更沒有專門的美學家,但是,翻開各個歷史時期留存下來的文化典籍,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大量前人對自然、人生,尤其是對各種藝術現象的思考與總結,形成了“情志”、“氣運”、“形神”、“豪放”、“飄逸”、“心性”、“意境”等等具有中國特點的美學範疇,並從先秦一直貫通到現代,構成了中國古典美學思想的重要資源,也積澱成為中國文化的美學因子。

  (二)中國傳統文化中審美屬性的高階表現形式

  千百年來與農業生產方式息息相關,融會貫通了各方面思想精華,最終凝聚為以儒、道、佛為主要代表的傳統意識形態。

  儘管這三家思想對世界的看法、生活觀念和哲學立場上各有側重,但是,在超越世俗,建立理想境界,共同追求審美精神的生成方面卻是相似的。以作人為例,儒家以積極人世的態度努力塑造完美的“君子”為己任,並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對君子的形象進行規範。認為君子不僅應該具有“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的內在美德,而且在行為上還應該具有以“乘殷之格,服周之冕”為標誌的簡樸、合理的外在形式,所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門後來,儒家學說中對人的社會價值越發看重,對人的美學評價也越來越朝著有所作為的方向發展,提出“捨生取義”的“大丈夫”思想(孟子);並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構成了儒家以追求人與社會和諧、對社會有所奉獻的人生價值標準。而道家則以出世的態度努力創造一種“復歸於無極”、“復歸於樸”的太極世界,明顯帶有對生命終極意義進行關照的特點。從思想形態的構成上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審美精神是由儒、道、佛三家造就的。但是儒家比較重視人的倫理規範,佛家更加關注宇宙間的空茫虛無之境,其產生的美學效果凝重而又空靈,而道家的學說是最富有生命精神的,其精神氣質莫不與藝術款款相合,在某種程度上說,道家學說對中國文化審美精神的形成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莊子》論“道”側重於感悟和體驗,認為真正的“道”不應該遠離人心,而應當對人心具有永恆的吸引力,人們經過各種努力趨於“道”的過程,就是向自己真實生命的復歸過程。這種過程不是利益的獲得,也不是道德的歸宿,而是一種精神的昇華。在這種昇華中,人可以體味生命之樂,暢想未來之境,充分感受人與天地萬物豁然貫通所產生的無限快慰。禪宗作為中國化的佛教,其基本宗旨是教化人們經過“戒”、“定”、“慧”等修煉方法,達到解脫生死、佛我同一的極樂境界。這是一種“外去眼境,內淨心塵,不與不取,不愛不慎,”根除情慾,讓心靈光明潔淨的美好境界,與中國傳統文化中追求的“凝神遐思,妙語自然,物我兩忘,離形去智”的審美狀態正好吻合。

  雖然儒、道、佛三家各自獨立,甚至也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分歧與對抗,但是,其信仰中都不約而同地包含有“和”的思想,在追求美的問題上殊途而同歸。這樣一來,三種教派不僅能夠在中國歷史上長期共存,而且還能夠相互借鑑,取長補短,增強著自身的生命力。中國文化的審美精神還與其主要的傳播形式漢字具有密切關係。從藝術形式上看,漢字是由最初的記錄符號逐漸上升到書法藝術的,漢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象形藝術,具有音律、形象、意義三位一體的特徵。

  從藝術思維上看,漢字不僅提供了一套社會交際系統,也提供了一套認識世界的方式方法,中國文化不可避免地會受到這種獨特的符號系統的影響。在一定意義上說,漢字不僅是中國藝術之根,也是中國文化之根。從漢字的命名上看,漢字最早叫“文”,顧炎武說:“春秋以上言文不言字。”而在古人眼裡,“文者,象也。”是說漢字以“象”為本,“象”乃是漢字的根本。有“形”有“象”的漢字在人際交往、表情達意的同時,也間接地充當著人與自然的中介。在接觸漢字時,人們觀其形,玩其意,好像進人了一個妙趣橫生的多彩世界,使人在有限的世界裡感受到無限的情趣和意味,領悟到中國文化中獨特的審美精神。已故的美籍中國藝術史學家蔣黎先生曾經指出:“中國字有力的簡化線條,是理想主義的。可以說,早期的甲骨文字就開始與繪畫分道揚鐮,帶有明顯的抽象色彩。隨著社會的發展,漢字中抽象的成分也越加濃重,筆畫也由繁到簡,最終導致了書法藝術的產生。而書法藝術之美,恰恰也就是在筆畫結構的繁簡搭配,形與意的似與不似,真與不真之間得到形象體現的。正如宗白華先生所說:“中國書法是一種藝術,能表現人格,創造意境,和其他藝術一樣,尤接近於音樂的、舞蹈的、建築的構象美(和繪畫雕塑的具象美相對)”。中國文化尤其是中國藝術中那種追求源於自然又不同於自然的意象之美、韻味之美、境界之美,明顯是在受到漢字的影響而得以廣泛傳播,並得到鞏固和發展的。

  (三)回顧中國文化的發展里程,我們還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每當社會轉型,人文精神受到挑戰的時候,社會上總會出現一種力量來呼喚人們的審美精神,美學也會挺身而出,表現出巨大的批判精神,清除弊端,為當時的社會注人新的精神力量,將文化推向一個新境界。

  如,20世紀初期的中國,西學東漸,新舊勢力鬥爭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王國維、蔡元培等人還是選擇了透過提高國民素質的辦法來改造國民性。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張併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蔡元培看來,美育是以審美為主要內容,具有自由性和超功利、無利害的特點,可以幫助人們提升思想境界,拋棄腐朽沒落。因此,他們的主張並不完全在教育,而是想喚起國民的自覺意識,以科學精神武裝人們的思想,實質上是“五四”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20世紀80年代,中國又出現了一次美學高潮,以致帶來了整個文化的全面復興。在經過十年災難之後,剛剛復甦的思想界人士首先想到的便是美學,意在讓那些被政治折磨得麻木了的國人意識到人性的存在和尊嚴的重要。只有當美學站出來之後,人們才不再滿足於回憶那段苦難的往事,開始從一個更高的層面上去思考造成災難原因的同時,也思考如何重新建立美好的生活秩序。在那段時間裡,美學在恢復人們的生活希望,復甦人性的尊嚴,恢復中華文化基本精神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應當指出的是,在以往的研究中,人們曾從不同的角度對中國文化進行過審視,得出過各種論點和評價。比如,從政治的角度,封建王朝統治所形成的“皇權至上”、“文以載道”傳統,人們會很自然地說中國文化“保守”;從經濟的角度,目睹‘舊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勞作方式,以及與此相適應的社會慢節奏,人們會很自然地說中國文化“落後”;從哲學的角度,不管是古代典籍文言表述的艱澀難懂,還是概念意義上的含糊不定,都難免使人們對中國文化望而生畏。應該說,這些評價和判斷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文化的特點與複雜性,但卻不能說明中國文化頑強生命力之所在。

  康德當年將無目的、無利害作為美的事物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儘管學界對這種觀點是否能夠揭示美的本質有所質疑,但對其中反映出來的和諧思想卻是一致公認的。因為,只有在和諧狀態中,人們才可能不去計較自身的利益得失,忘掉功利目的,進人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筆者認為,中國文化在狹隘的政治環境和落後的經濟條件下儘管存在著不少劣根性,但是,不管是天、地、人和的宇宙觀,還是作為中華民族文化主體的儒、道、佛三位一體,還是能將形與神、意與情、書與畫完美結合到一起的漢字,都具有一種將多種因素交融統一,從各自的角度體現和諧的共同屬性,並形成了中國文化的審美精神。可以說,正是由於這種精神的存在,才使得中國文化具有了海納百川的巨大包容性,並在相互融通和不斷吸納外來文化的過程中,使本來可能對立的因素變得相輔相成,在融會貫通中轉化成新的文化因子,煥發出新的精神之光,最終凝聚並生成了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觀論文 篇6

  摘要:中國“竹”文化與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與他們的精神世界緊緊相連。在環境保護形勢日益嚴峻、生態文明建設亟須深入推進之背景下,探討中國“竹”文化中的生態美學問題,具有明顯的創新價值和意義。生態美學超越了“人類中心主義”和“生態中心主義”的二元對立,實現了人與自然在理論上的關係和諧,對當今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理論啟示。

  本文從生態美學視角出發,研究中國“竹”文化中所蘊含的豐富生態美學思想,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生態美學相聯絡,深入剖析“竹”文化中的生態功能、審美功能等,將“竹”在自然環境保護上的作用與對人類精神文明建設的貢獻互相滲透,發現“竹”在人與自然和諧關係中的重要作用,這對保護和改善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中國“竹”文化具有園林景觀、楹聯匾額、詩歌作品、丹青繪畫等多種形態,在理論核心上體現出了儒家“至善至美”的生態審美理想及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態審美境界,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保護智慧一脈相承。因此,發掘中國“竹”文化的生態美學價值,不但有利於深入實現竹子的生態保護功能,而且有利於為當前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新動力。

  關鍵詞“:竹”文化;生態美學;環境保護;生態文明

  一、問題的提出

  不可否認,“竹”在中國文化中的獨特價值和地位,尤其是它對於我國傳統核心價值觀的生成及精神文化的延續與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竹”一方面在深刻影響著中國的文字、生產、文學、藝術以及日常生活等各個方面,可以說即使是平常百姓也對“竹”情有獨鍾,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找到一件與“竹”有關的重要東西;另一方面,竹成為“人”的品格和高尚精神的象徵,代表著堅貞、謙虛和氣節,它的內涵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與品格,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中國“竹”文化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與人們的精神世界相輔相成,沒有任何一種植物能如“竹”一樣對中華文明產生了這麼深刻的影響。然而,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國“竹”文化與其他植物文化相比,有著顯著的不同,它不僅體現了獨特的文化符號價值,還體現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那種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特殊關係及環境倫理哲學。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能僅研究“竹”的自然屬性,還應發掘“竹”文化的生態美學價值。生態美學產生於20世紀90年代,在新世紀有了一定的發展,雖然不斷遭受人類中心主義的挑戰,但在整體上影響越來越大。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自然的掌控慾望越來越強,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等環境問題日益嚴重,逐漸開始威脅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而這在理論根源上可以追究於人類中心主義。正如恩格斯所言:“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場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①但是,我們在批判“人類中心主義”時候,在理論上卻又不小心劃入極端的“生態中心主義”,以致不但未能扳倒“人類中心主義”,相反“生態中心主義”自身的缺陷卻暴露無餘,因為它將自然生態的利益放在首位,力圖阻止人類的經濟社會發展,否定現代化與科學技術的貢獻,而這顯然是行不通的。生態美學以生態人文主義為哲學根據,在批判“人類中心主義”的同時保留了其中內在合理的“人文主義”核心,而在批判“生態中心主義”對自然利益的過分強調的同時保留了合理的“自然主義”核心。

  ②由於生態美學超越“二元對立”的西方審美哲學正規化,人與自然在理論上達到了和諧,對於今天正在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而言,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本文從生態美學視角出發,探討中國“竹”文化中所蘊含的豐富的生態美學思想,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生態美學相結合,剖析“竹”文化中的生態功能、審美功能等,將竹的物質資源價值與精神文明價值相交融,把竹在自然環境保護上的作用與對人類精神文明建設的貢獻互相滲透,促進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對於改善我們生存的自然環境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透過“竹”文化的生態美學價值研究,深化人與文化環境關係的內在聯絡,在遵循自然規律的條件下,尋求人與社會和諧共處的方式方法,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竹”文化的生態美學形態

  “竹”擁有的顏色美、姿態美、聲音美等特徵,使其成為景觀建造領域不可或缺的理想植物,它不但可以以竹造景來營造獨特的審美環境,還可以烘托品位高雅的文化氛圍。它的生態美學形態分為以下幾方面:

  (一)園林景觀形態

  在中國園林設計中,“竹”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秦始皇在咸陽興建“上林苑”時,就派人從山西雲岡選上佳竹子,竹子造園藝術從那時開始萌芽。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私家園林的大量興起,中國園林進入發展時期,據《洛陽伽藍記》中記載,北魏時期洛陽的大量私家園林中相繼出現“莫不桃李夏綠,竹柏冬青”的景象。唐宋兩代的竹運用最為廣泛,北宋李格非的《洛陽名園記》中專門描述了董氏西園、劉氏園、歸仁園等10座宅園的竹景觀。①南宋周密的《吳興園林記》中提到吳興的尚書園、丁氏園、倪氏園等三十幾座宅園中幾乎園園有竹。明清時期,竹子造景成為江南園林的一大特色,蘇州的拙政園竹徑通幽、滄浪亭竹柏交翠、獅子林密竹鳥啼以及揚州的個園等都成為竹子造園的典範。由此可見竹在園林造景藝術中的重要作用,其獨特的自然之美可以與周圍的環境相輔相成,從而形成優雅愜意的景觀,讓人賞心悅目。

  在中國傳統園林的設計中講究“以畫入園,因畫生景”,將竹與園林中其他的建築或自然景觀相互搭配,形成別樣的畫面,也是竹子造景的重要方式。竹與亭臺樓閣的搭配體現了空間上的藝術,在生硬、單調的建築物周圍植竹,不僅可以使其色彩和諧,更加可以使灰色的牆體展露一絲柔和與生機,營造一幅水墨畫般的意境。在園林中,我們常見蜿蜒曲折的長廊邊有一叢綠竹隨風搖曳,透過牆上的石窗欣賞綠竹,就好像一幅自然形成的國畫,栩栩如生。竹與山石、湖水組景也是我們在園林中常見的景色,竹與假山石頭的搭配,體現出層巒疊翠的山林之美;在水邊植竹,竹子的倒影映在湖水中又是一幅動靜結合的獨特畫面,更能表現出“水可淨身,竹可淨心”的崇高意境。

  (二)楹聯匾額形態

  “竹”文化的另外一個生態美學形態就是楹聯匾額。楹聯匾額,雖然以園林景觀的點綴而出現,但是它所具有的獨特意蘊,常有畫龍點睛之作用。在楹聯中,有很多描寫竹在風雨中聲音之美的,如“風過有聲留竹韻,月夜無處不花香”“風前竹韻金輕戛,石罅泉聲玉細潺”“石含太古水雲氣,竹帶半天風雨聲”“竹雨松風琴韻,茶煙梧月書聲”,這些楹聯將竹在風雨中的聲音比喻成樂器演奏,讓人在翠竹環繞的環境中產生聯想,給人一種全新的審美體驗;也有描寫竹林清新幽靜韻味的,如“綠竹入幽徑,青蘿拂竹衣”“千山夜靜香林月,萬壑涼生竹閣風”“山靜竹生韻,池清蘭自香”等;還有更多的是表達竹虛心、堅韌的高尚品格的,如“山色不隨春老,竹枝長向人新”“勁節生來瘦,高材老去剛”“竹青懷素志,梅老秉芳心”“菊蘭金秋傲霜輕冷,梅竹隆冬鬥雪抗寒”“未出土時先有節,到凌雲處仍虛心”“此人如碧梧修竹,其志在流水高山”“勝賞寄雲巖,永珍總輸奇秀;青陰留竹,四時不改蘢蔥”等。楹聯是“竹”文化獨特新穎的表現方式,它不但可以描繪闡釋園林景觀,融入不同的自然環境,可以產生不同的意境,更是竹文化與自然的完美結合。

  匾額可以體現景色的典型特徵,還多角度且直觀地將虛實之景表達出來,並書寫具有感染力的意境。例如蘇州網師園的“竹外一枝軒”取蘇軾的“江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之意,與庭院內青蔥瀟灑的翠竹交相呼應,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北京集秀園的“師竹軒”周圍綠竹環繞,故取白居易“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之意,命名為“師竹軒”。用竹來命名景色也能夠體現出濃厚的竹文化韻味,例如蘇州獅子林的“修竹閣”、拙政園的“梧竹幽居”、曲園的“小竹裡館”和北京紫竹院的“江南竹筠”“斑竹麓”等,使遊人僅僅看到景名就能夠感受到其中綠意縈繞、清新雅靜的景色。

  (三)詩歌作品形態

  “竹”,是中國文學中描繪的重要題材,古往今來青青翠竹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詠竹賦竹,創作了不計其數的文學佳作。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將竹作為描繪物件的歌謠,《彈歌》可以說是中國詩歌史上最早的詠竹作品,“斷竹,續竹;飛土,逐宍”。這首歌謠雖然歌頌的是彈弓的製作過程,但是可以看出早在原始社會時期,竹就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生產生活工具,並以歌謠的形式將其傳承下去。秦漢時期,中國古代文學開始發展,出現了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中就有大量的詠竹詩。①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以老莊為首的道家思想盛行,崇尚自然風光、遊山玩水成為主要話題,竹林成為自由灑脫的文人們聚會、遊玩的好去處。

  竹的“高風亮節”成為人們心中的楷模,成為人們抒發情感、宣洩自我的寄託,因此,詠竹、賦竹開始盛行。唐宋時期的詠竹文學達到鼎盛,許多著名文人如杜甫、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蘇軾等皆有詠竹的佳作,並流傳至今。這些作品,有描寫竹清新秀麗的自然之美的,也有讚揚竹堅貞不屈的高尚品格的。我們從中可發現生態美學的主要內涵體現在這些詠竹詩歌中,其中有直接讚美竹的外形、顏色、聲音等自然之美的;也有將竹與我們生活相關聯,讚揚其作為生產生活工具的實用性;更多的是將竹擬人化,歌頌其高尚品格,藉以表達作者的精神世界,抒發自身的情感與理想。這些都體現了生態美中人與自然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在物質與精神上都達到了相通與融合,是我們幾千年以來都一直在追求的目標與願望。詠竹詩中所體現的竹之美,不僅可以使作者和欣賞者直觀地感受到清新自然的優美畫面,也具有豐富人們精神世界的效果。

  (四)丹青繪畫形態“竹”

  在我國傳統繪畫藝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生態美學展現的重要樣態。在三國、兩晉時期,就曾有人將竹作為繪畫題材。南北朝、隋唐五代時期,畫竹藝術逐漸發展,尤其是唐代,竹開始成為專門的繪畫題材。第一個專門畫竹的畫家便是中唐時期的肖悅,曾做《十五竿圖》贈與詩人白居易。宋元時期,墨竹盛行,出現了以北宋文同為首的“湖州竹派”,其中文同被稱為墨竹畫的鼻祖。詩人蘇軾也是畫竹的大師,他繼承並發展了文同的“胸有成竹”理論,被後世許多墨竹畫家所推崇。蘇軾的《瀟湘竹石圖》構思獨特、獨具匠心,竹枝或直或斜,枝葉搖曳飄逸,畫面充滿張力。

  到了元代,繪畫題材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大多以自然中的山川河流、梅蘭松石為物件,竹畫也成為文人們表達心聲的最佳手段,借竹來抒情寄興。明清之後,畫竹的技巧和形式更是豐富多樣,以竹為繪畫題材的優秀作品大量出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清代鄭板橋。鄭板橋畫竹,不僅僅注重竹的自然形象的真與美,更賦予了竹更深層次的涵義,借竹言志的畫竹方式是其竹畫的最大特點。鄭板橋畫竹層次分明,潑墨有濃有淡,極富立體感,並且在每一幅畫上都題詩,將書法與繪畫相結合,不但使得竹畫意義更加鮮明,而且更能充分表達作者借竹抒情的情懷。鄭板橋曾作畫《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這幅畫中的竹就不僅僅是竹自然屬性的再現,結合畫中的題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明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不難看出作者透過畫竹以表達自己心繫百姓、為民擔憂的情感。透過上述可以發現,自然萬物都是有生命的,大自然具有靈性的生命力,我國傳統繪畫中的竹是要展現其自然的狀態以及頑強的生命力。畫家們透過對竹的認真觀察,將竹在不同季節、不同狀態下的自然形態展現在畫作中,就是大自然的真實寫照。“竹”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現了作者對人格、思想和社會的態度,很多畫家將竹擬人化,透過畫竹表達自己心中的志向與情操,藉助竹所具有的虛心、堅韌、高雅等品格來抒發對社會的期盼、對自身的鞭策,是將人與自然相互融合的生態美的表現。

  三“、竹”文化的生態美學價值

  中國“竹”文化中也蘊含著豐富的生態哲學思想,儒家的“至善至美”、道家的“道法自然”等重要的哲學思想在“竹”文化中都有充分的體現。將“竹”文化中傳統生態智慧予以發掘,對於重新認識人類所生活的自然環境以及如何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係具有啟發性和現實意義。

  (一)“竹”文化體現了儒家“至善至美”的生態審美理想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是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儒學中蘊含了豐富的生態審美智慧,而這與中國“竹”文化是相同的。儒學的真諦在於“仁”和“禮”的統一,人在行動和思想上都要受到道德的約束,道德規範是人與社會最重要的橋樑。孔子主張的“仁禮”思想與人們所賦予“竹”的精神意義具有共通之處。竹的精神象徵也給人們和社會帶來了新的感悟與思考,人的道德行為規範和社會的道德秩序是相互依存的,因此,“竹”文化的價值在於給人與社會和諧相處創造了良好的文化環境。我們也可以認為儒家思想是“竹”文化的啟蒙與基礎,而“竹”文化是儒家文化另一方面的發展與延續。儒家思想中歷來就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以自然山水寄託人的仁德智慧。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①聰明的人通達情理,反應敏捷且思想活躍,性情好動就像流動的水一樣,這樣的人更加快樂;仁厚的人安於義理,仁慈寬容而又沉著冷靜,心情好靜就像山一樣穩重,這樣的人也更加長壽。這裡的“知者”和“仁者”指的是道德修養高的“君子”,具備了“知”和“仁”的品質,就能夠與自然融為一體,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孔子用山水來類比仁和智,他認為萬物的品性是相等的,因此花草山水常用作比喻君子的德行。山代表著可靠、穩固的形象,而水則象徵柔和、鋒利的性格,有智有仁的人就具備了山和水的特質,是儒家人格的最高理想。儒學中“克己復禮”的主張強調倫理道德上的人格修養是需要不斷磨鍊與提升自身修養才能達到的境界。孔子喜愛遊山玩水,親近自然,他認為這樣可以讓人心胸更加開闊,得到精神上的昇華,從而獲得像大自然一樣的道德品性。“竹”的形象正直、虛心,正是“德”的代表。歷代文人詠竹、畫竹,也是以竹喻身,用竹來讚揚那些清高正直的形象。孔子的著作中還有“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②一說,以射箭比賽來說明謙讓的道理。孔子認為君子沒有什麼可爭,即使在比賽中,也要相互禮讓,友好比賽,這便是君子之爭。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③真正的君子應具有謙遜的品質,行為莊重,團結和睦。而竹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著默默無聞的形象,它坦誠無私、不炫耀、不奢求,遠離城市喧囂,瀟灑自然,正是孔子主張的謙遜禮讓的君子形象。中國“竹”文化還蘊含了龐大的教化力量,繼承發展了儒家的德育思想。孔子開創了“比德”的詩性教育,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以松柏來比喻剛正不阿的人。鄭板橋一生熱衷於畫竹詠竹,重視以竹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鄭板橋在《籬竹》中寫道:“一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仍將竹做籬笆,求人不如求己。”他讚揚了竹子堅強獨立的品格,並以竹來勉勵自己。他的“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把對竹的情感昇華到對百姓的關懷,從風吹竹葉的聲音聯想到百姓疾苦,體現出他體貼為民的為官之道。竹對人有著特殊的教化作用,它的教育方式體現在審美上,人們透過對竹文化的欣賞與瞭解,從而在精神上獲得享受與昇華。

  (二)“竹”文化蘊含了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態審美境界

  首先,道家提出了萬物平等的思想。在《老子》第25章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①指出人天地之間的法則,人要以天地、自然為依歸。《莊子齊物論》中也有“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②,說明了人與自然的統一。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老子》第42章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③人與自然都來源於“道”,因此,人與自然應是平等統一的。莊子在《莊子大宗師》中進一步提到:“天地萬物,不可一日而相無也。”④天地萬物不僅是平等存在的,也是相互聯絡、相互依賴的。在莊子的心中,“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人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才是真正具有“德”的世界,“德”就可以看成“道”,而真正的君子就是符合“道”的規律的人。在中國“竹”文化中,“竹”一直被人們當成符合“道”標準的謙謙君子,與人是平等的。《晉書王徽之傳》中講了王徽之愛竹的故事:當時吳中有一士大夫家有好竹,王徽之想要觀賞,便坐上轎子到了竹林下,吟誦歌唱了很久,主人正在清掃庭院便請他坐下,王徽之回頭不理。他剛剛想要離開,主人關上門強留他,徽之只好留下賞竹,盡興才離開。有一次他寄居在一座空宅中,住下後就令人種竹,有人問他原因,他只是吟誦歌唱,指著竹子說:“怎麼可以一天沒有這位君子呢?”⑤這則故事正是蘇軾的名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由來。從此“,君子”便成了竹的別名。宋代黃庭堅的《和師厚栽竹》:“大隱在城市,此君真友生。”清代丘逢甲的《題畫詩二首》:“此君在今日,大覺無不可。風雨震諸天,空山自龍臥。”鄭板橋的《竹石》:“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蒲松齡的《竹裡》:“尤愛此君好,搔搔緣拂天,子猷時一至,尤喜主人賢。”很多詩詞都用“君”來稱呼竹,說明在詩人眼中,“竹”不單單是一個作為描繪物件的自然景物,而是已成為人的形象,與人平等地存在,這與老莊思想中天地萬物平等共存的思想相吻合。另外,中國“竹”文化中“竹”被賦予了“無為”“不爭”“返璞歸真”“道法自然”等特徵,“竹”象徵著歸隱避世、與世無爭的清高形象,淡泊名利、虛靜恬淡正是“竹”所代表的典型的人格品質。竹子謙虛、高潔、淡泊名利、不問世俗的品性正體現了老莊的“返璞歸真”思想,歸隱避世、不問世事是聖人才能達到的心境,也是古今文人雅士們所追隨的崇高理想與志向。魏晉時期人稱“竹林七賢”的七位名士,也主張老莊“清靜無為”的思想,他們常在竹林中飲酒、頌歌,與竹林融為一體,借竹的清高虛淡淨化自己,勇於打破世俗、逃脫世俗,揭露和批判社會的虛偽,展現自身的清新脫俗之氣。

  四、發掘“竹”文化生態美學價值的意義

  (一)有助於深入實現竹的生態保護功能

  在中國漫長的文化發展和演變中,“竹”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對環境保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其一,竹子具有調節氣候的作用。據古籍記載,竹在古代就已經被運用到改善環境的建設實踐中。劉恂的《嶺表異錄》中記載:“自根橫生枝條,輾轉如織,雖野火焚燒,只燎細枝嫩條。其筍叢生,轉復牢密。”①這直觀地總結了竹密集如織、耐火燒、生存能力強的特性。元代陸廣的“已有雙溪竹,得無一點塵”,唐代劉德仁的“偏思諸草木,惟此出塵埃”,都直接寫出了竹的防塵、淨化空氣作用。杜甫的“我有陰山竹,能令朱夏寒”,還說明了早在唐代,竹林就已開始發揮其調節氣候的作用。其二,竹子具有淨化空氣的作用。竹容易種植,屬綠色植物,有可再生性,枝葉繁茂、四季常青,不但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對改善碳氧平衡、有效淨化空氣具有明顯的功效,是美化環境的重要資源。竹林對環境的最大作用就在於淨化空氣,它吸附粉塵、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釋放氧氣,可減少空氣中50%左右的塵土量。

  竹林還可以吸收、阻礙聲波的傳遞,大大減少噪聲汙染。其三,竹子具有涵養水源的作用。竹葉可以保留15%—40%的降水,降低雨水的流速;竹根可以使土壤變得疏鬆多孔,從而提高土壤的蓄水量。竹葉截留雨水,減少了雨水對地面的直接擊打,削弱了對土壤的沖刷,有效地減少了水土流失的現象。竹林還是許多生物理想的棲息地。竹林隱蔽而又舒適,空氣溼潤,土壤疏鬆又富含營養,有利於生物的繁衍與生長。竹快速的生長方式以及極強的生態適應能力,有利於增加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與數量,對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竹”文化是圍繞竹子的基本功能逐步生長起來的價值觀念體系,對於其中的生態美學價值的發掘有助於竹子生態保護功能的強化和進一步被發現。尤其在環境保護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發掘“竹”文化的生態美學價值,就會使得竹子的環境保護功能在新形勢下的合法性得到進一步加強,而這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

  (二)有利於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新動力

  中國“竹”文化已經深入地滲透進中華民族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化當中。中國“竹”文化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活動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其中顯現出豐富的文化內涵以及道德思想觀念,可為當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新動力。其一,“竹”文化可使生態文明落到實處。我國竹文化歷史悠久,從原始社會開始,我國勞動人民就已經發現並利用竹作為人類的生產生活工具,從簡單實用的竹筐、竹笠等生活用品到現在兼實用和觀賞為一體的精美竹工藝品,竹的實用範圍不斷擴大。對“竹”文化的深入開掘,有利於我們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和提高我國整體的環保意識,更快更好地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其二,“竹”文化可使抽象的生態文明理念生活化。

  “竹”還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它一直被人們賦予做人的精神風貌,如堅貞、虛心等品質,是中華民族品格與精神的象徵。而且有關竹的文藝作品不計其數,那種歸隱山林、與世無爭的志向與情感透過這些作品得以表現,這些就是樸素的生活方式與理念。我們知道,這些有關“竹”的璀璨的文藝作品,是生活化的,否則沒人理解、沒人接受,而它們在本質上又是在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只不過此種理念是生動的,有相當的訴求力和感染力。其三,有助於將生態文明理念轉變成民眾的修身哲學。“竹”所代表的人格內涵告訴了人們生活中的處世態度,將人與自然、人與文化相結合,也使人們在精神上意識到自然的重要性,從意識上轉變了征服自然的態度。中國竹文化的豐富文化內涵的傳承與發揚,不但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而且逐漸轉變了人們的生活價值觀念,避免了對環境的破壞,逐漸形成崇尚自然、保護生態的修身哲學。

  五、結語

  “竹”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與自然共同發展的產物,它的產生與發展代表著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和諧關係。發掘中國“竹”文化中的生態美學價值,在當下環境保護形勢日益嚴峻的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竹”文化中的生態美學思想,不僅使我們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重要性,也讓我們看到人與社會文化的相互關係,人作為世界萬物中的一部分,如何與我們所處的自然與社會的環境保持平衡和諧的關係,是生態美學中重要的研究物件。中國“竹”文化與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與他們的精神世界緊緊相連。在環境保護形勢日益嚴峻、生態文明建設亟須深入推進之背景下,探討中國“竹”文化中的生態美學問題,具有明顯的創新價值和意義。中國“竹”文化具有園林景觀、楹聯匾額、詩歌作品、丹青繪畫等多種形態,在理論核心上體現出了儒家“至善至美”的生態審美理想及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態審美境界,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保護智慧一脈相承。因此,發掘中國“竹”文化的生態美學價值,不但有利於深入實現竹子的生態保護功能,而且有利於為當前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新動力。

  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觀論文 篇7

  摘要:音樂是透過有組織的聲音形態來表達情意,歡快的音樂可以使人心情舒暢,緩解生活中的壓力。我國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比較迅速,音樂美學對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透過美學的加入可以更好地詮釋音樂的內涵。通過了解我國音樂美學的興起與發展,闡述我國音樂文化產業的內涵,分析音樂美學在音樂文化產業發展中的具體作用,並且針對音樂文化發展過程中如何培養美學內涵給出幾點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音樂文化產業;音樂美;相互聯絡

  引言

  音樂是一種特殊的藝術表達形式,需要完美的表演技術與美學思想作為指導,人們對音樂的接受與滿意程度取決於音樂本身所表達的意境,音樂的流傳要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了體現音樂的自身價值,需要在音樂作品中融入美學元素,人們在創作音樂的同時就會對美學的問題進行思考,音樂的美學是研究音樂與人們感官理智的學科,透過美學促使音樂產業的發展更加完美,人們透過對音樂的欣賞可以豐富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

  一、我國音樂文化產業的內涵

  音樂文化產業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程序中,藝術市場佔據了重要地位。從產業經濟學的角度分析,音樂產業包含的範圍比較廣,主要包括核心音樂產業、數字音樂也以及唱片業,同時也包含了一些與音樂產業有關的外延性產業,例如音樂裝置的製造、音樂軟體的開發等,音樂文化產業還包括與媒體相融合的相關產業,例如音樂廣播、音樂電視、網頁製作等。我國的音樂文化產業具有一定的創新性,所有的音樂文化活動都是在音樂文化背景下的創新活動,依靠人們的想象力與創作靈感,藉助現代的科學技術對音樂文化資源進行進一步的提升。對於音樂文化產業,其核心要素是資訊、文化、技術等無形資產,在音樂產品的價值中,無形資產的附加值比例明顯高於普通產品。

  二、我國音樂美學的興起與發展

  音樂美學近幾年得到廣泛的發展,是一門對音樂進行哲學式的思考學問學科,經歷了非常漫長的發展過程,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歷史思想家結合當時的音樂實踐,從不同的角度對音樂進行論述與思考,從音樂的本源方面及音樂的美感方面,甚至從音樂的內容及形式方面對音樂進行闡述,這些闡述都以音樂思想的形式存在,當時還沒有形成專門意義的學科。美學是一門學科的特指概念,由德國哲學家鮑姆嘉提出,他認為,人的精神生活大致可以分為情、意、知三個方面,理性可以透過邏輯學來研究,意志可以透過倫理學來研究,只有情感,一直沒有相應的學科來進行研究,所以建立以一個全新的學科專門來研究人們的情感,從而產生了美學這一學科。

  音樂美學在我國出現是在20世紀20年代,距今只有幾十年的時間,由中央音樂學院美學教學起到了帶頭與骨幹的作用,音樂美學是音樂與美學有機結合的一門交叉學科,是具有哲學性質的音樂基礎理論學科,音樂美學是透過美學的方法與觀點來研究審美與音樂美的美學,同時也是音樂學中比較側重於研究音樂藝術規律與特徵的一門基礎性理論學科,音樂美學是美學的一個分支,透過美學的原理來研究藝術中的美學問題,音樂美學的建設與發展會使美學研究的內涵更加完善,更加具有說服性。音樂美學同時又是一門具有哲學性質的基礎理論學科,音樂美學作為基礎理論,其作用在於對音樂的評論提供強有力的原理。作為音樂評論者自身也要有較高的美學修養,能夠自覺地把美學作為音樂品論的理論基礎。音樂美學主要以研究音樂藝術的美學規律,把音樂美學的發展歷史作為研究物件,研究人與音樂的審美關係問題,分析人與音樂的本質關係,揭示音樂藝術的美學本質相關問題。

  三、音樂文化產業中的美學規律

  我國音樂文化產業中,音樂曲式的結構是對客觀事物運動過程以及人的情感運動過程的邏輯概括,音樂在時間發展過程中會呈現不同的形態特徵,在不同的音樂文化中,人們的審美追求是大有不同的,不同的曲式結構體現出不同的審美特徵,在追求音樂結構美的同時,不但有人們文化心理的原因,而且還有人們普遍存在的審美心理需求,是音樂文化產業從生活事件到藝術事件的有效轉變,藝術性質強的音樂是存在一定結構的,作曲家們通常把音樂創作分為三個層面:感官層面、音樂層面和表達層面,感官層面是透過音樂來刺激自身的內在感覺,音樂層面是在感受音樂的同時,進一步關注音符組合的方式,表達層面是要研究樂曲所表達的真正含義,如果不去認真分析樂曲的音樂結構,優美的音樂就會變成一團亂麻。

  四、美學在音樂文化產業中的意義與功能

  音樂文化產業在我國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受到人們的一致認同,我國獨特的美學特色理論推動著音樂文化的發展,無論是社會心理、大眾文化的載體,還是娛樂媒介與音樂藝術,都需要獨特合理的美學特點,美學觀點建立的重要指導思想就是傳統的美學思想,我國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要建立起中國流行音樂的美學意蘊,用流行音樂來表現傳統文化,傳統美學的思想要滲透到音樂當中,使音樂更加具有開拓性,相互依存,開創出流行音樂在中國的未來發展之路。美學在音樂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功能如下:

  1.對音樂的傳播與發展。美學在音樂文化產業中起到傳播與發展的作用,很多音樂作品都是透過表演者的二度創造之後才被聽眾們所接受的,對社會產生廣泛與深刻的影響,在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過程中,許多作品要透過作曲家反覆的磨合,才能成為經久不衰的鉅作,只有藝術中含有美的元素,才能被人們廣泛地流傳。

  2.教育功能。音樂的教育功能要透過人們感情思維的訓練,情感的薰陶以及對社會的認知來實現,優美的音樂旋律可以陶冶情操,使人們身心愉悅,對聆聽者的心理健康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美的音樂可以培養人們的感知、想象力,促進人們的思維能力的發展,開發智力,增強人們對情感的體驗,人們生活的環境屬於群居性,音樂可以成為人們溝通與交流的有效方式,起到調節人際關係的作用,透過音樂之間的傳遞,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對人們的生活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3.資訊傳遞功能。完整的音樂作品中蘊含著作者的內心情感,其中包含著完美的畫面與意境。人們透過欣賞優秀的音樂作品,可以提高自身的審美觀。音樂是文化傳承的載體,烙印著過去,記載著現在,憧憬著未來。透過音樂的傳輸,流傳著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透過音樂中資訊的傳遞,使人們更加了解我國社會的發展歷程,從而更加促進我國音樂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

  五、音樂發展中美學內涵的培養策略

  豐富的精神內涵可以透過音樂的方式來更好地體現,在體驗音樂內涵的過程其實就是對音樂本身進行分析的過程,音樂中的美學可以更進一步地揭示音樂中的內涵,在音樂產業發展中,蘊含著生活的酸甜苦辣場景,透過美學的轉變,被人們所接受與喜愛。

  1.技術與表演相統一。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舞臺,在舞臺表演中,技術與表演是分不開的,缺乏表演技巧,就會使音樂的呈現缺乏感染力,表演也就喪失了自身的價值,舞臺表演技術是突出藝術表現的一種手段,音樂表演與藝術表現力相結合是實現表演價值的重要途徑。在表演過程中,表演者首先要理解音樂作品的真正含義,體驗到其中的美,把高超的技術與深刻的藝術表現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達到啟人心智的最終目的。

  2.時代與歷史相統一。音樂作品的歷史性是指作品所具有的獨特歷史風格,時代性是指作品要有新時代的精神,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是歷史時代下的產物,表演者要結合時代的特徵來演繹作品,要求音樂作品的表演者要從歷史的角度去發現全新的因素,注重音樂藝術的個性化發展,把時代精神與當代人的審美觀點結合在一起,實現歷史與現實的融合,從而達到震撼人心的表演效果,使人們擁有深刻的記憶,真正地發掘音樂中的美,感染到人們的內心深處,激發對音樂文化發展的正確認識,從美學的角度接受音樂的廣泛流傳。

  3.真實性與創造性並存。在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秉承真實性與創造性並存的原則,符合音樂發展的規律,真實性是指音樂表演者要熱衷於原創音樂作品,把握住音樂時代的風格,認真分析與研究音樂作品的載體形式,體會到音樂地真正內涵,用審美的心態來欣賞與演繹音樂作品,認真地對待樂譜,透過二度創作把作品昇華,從而使人們更好地接受,傳承音樂文化精神。結語音樂是人們抒發感情,表達意志的一種藝術形式,是音樂實踐主體的意向性活動,透過表演的形式來被人們所接受。透過美學的介入,可以使音樂的表達更加豐富多彩,體驗出音樂中的內涵,音樂原作不能稱為完整意義上的音樂作品,一部完整的音樂作品要透過音樂表演的手段把符號體系變成實際的音響效果。我國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比較迅速,人們對音樂也比較喜愛,美學對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音樂美學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關於音樂美學對音樂文化產業的影響還有待於更深一步地研究。

【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觀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