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摺紙教學設計

摺紙教學設計

摺紙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透過直觀的操作活動,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2、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五年級上冊4——6單元數學教案設計。初步滲透轉化、建模等教學思想,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出問題

  1.1動手操作。

  師:聽說我班同學的摺紙本領很強,現在我們進行一次摺紙活動,你們高興嗎?

  要求:用手中的正方形紙片:

  ①折一折:平均折成你喜歡的份數。

  ②塗一塗:塗出你喜歡的份數。

  ③說一說:塗色部分是正方形紙片的幾分之幾?

  (學生明確要求後,開始摺紙、塗色工作,教師巡視。)

  師:介紹一下自己設計的作品吧!

  (3名學生拿著作品到前面介紹,之後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師:大家愛好不同,所以摺紙、塗色的情況也各不相同,我們不能一一彙報,同桌互相說一說吧!

  1.2發現算式。

  師:觀察黑板上的三幅作品,如果計算塗色部分合起來是多少,你可以列出哪些算式?

  (教師隨著學生的回答板出)

  12+34 12+16 34+16 12+34

  1.3揭示探究任務。

  師:繼續觀察黑板上的每道算式,和同分母分數相比,它們的分母有什麼共同特點?

  生:每道算式中幾個分數的分母不相同。

  師:那可以稱它們為什麼樣的分數?

  生:異分母分數。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板出課題)

  設計意圖:透過摺紙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用學生認知結構中的適當觀念,並在活動中提供學習素材,找出有代表性的分數,觀察後列出算式。這樣不僅為後面的學習做好了準備,同時也使每一名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做數學,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感受到數學的美。

  2.獨立探究、合作交流、得出方法

  2.1學習異分母分數的加法運算。

  2.1.1估算並嘗試計算。

  師:現在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前三道算式中的一道,先結合作品圖估計一下結果,再試一試如何計算,開始吧!

  師:誰來彙報你是怎麼做的?(教師隨著學生回答板出算式)

  2.1.2感悟演算法。

  師:這幾名同學彙報了自己的探索過程,那麼為什麼同樣的算式,會出現不同的計算過程(或結果)呢?大家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生1:12+16=46的結果沒有約分,應該約成最簡分數,得到23。

  生2:12+34=54的結果是假分數,如果化成帶分數,就得到114,這兩個結果都是正確的。

  生3:12+16=28的計算是錯誤的,這兩個分數一份的大小是不同的,不能相加;應該把它們平均分的分數統一了,也就是分母透過通分變成一樣的,才可以相加

  生4:計算過程有的是用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做公分母,有的是用兩個分母的乘積,也就是它們的公倍數做公分母。

  生5:雖然通分時用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或公倍數做公分母都正確,但用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做公分母簡單。

  師:我同意他的發言,看來我們以後評價演算法時,不能簡單地以“對”或“錯”來下結論。現在如果你認為剛才自己的計算哪不夠完美,可以進行修改。

  生:進行修改。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生成問題,自己估算,探究演算法,並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評價、去感悟、去體驗這些做法,儘可能讓學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經過充分的交流,學生明確了應先通分,才能進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意識到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應注意的許多問題。這個環節的設計,不僅為學生的探索、思考、創造提供了動力與方法,而且在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同時,真正落實了讓學生成為學習主人的教學理念。

  2.1.3合作計算。

  師:請同桌兩個人每人說出一個分數,兩個分數的分母不能相同,組成一道異分母分數加法,然後各自計算出來,最後同桌互相評判對錯,聽白了嗎?開始吧!

  2.2學習異分母分數的減法運算,教案《五年級上冊4——6單元數學教案設計》。

  師:繼續看黑板上的三道加法算式,請你再次選擇一道喜歡的,說說想如何驗算。(教師隨著學生回答在實物展臺上出示驗算的.減法算式。)

  師:114-12這道減法算式裡有帶分數,計算時應怎麼辦?

  生:先把114變成假分數,再計算。

  師:選一道開始驗算工作吧!

  師:經過驗算,你覺得我們的加法計算正確嗎?

  2.3總結規律。

  師:透過剛才的學習,你發現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應怎樣計算?

  生: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再加減。

  (隨著學生彙報教師板書)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通分轉化↓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經認識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後,大膽放手,把嘗試、交流、討論融為一體,使學生獲得成功學習的體驗。同時利用演算法的遷移,怎樣驗算加法算式,對學生的學習起到補償作用,使學生的認識逐步從朦朧走向清晰,從感性走向理性,最後自己總結出計算方法。學生不但獲得了內容性知識,而且獲得了方法性知識。

  2.4看書質疑。

  師:現在請大家把書翻開64頁,看一看,把課本中你認為重要的地方用筆圈劃出來。

  師:還有什麼問題嗎?  點評:質疑環節的安排,讓每一個學生在回顧與反思中內化新學的知識,體現了“跳出數學教數學”的教學思想。

  3.實踐應用、拓展延伸、課後回味

  3.1比賽計算,合作評判。

  (出示6道不同型別的計算題)

  師:給你們3分鐘時間,獨立完成這幾題,比一比,看誰在相同的時間內做得又對又多。

  (學生完成後,在四人小組內互相評判;教師對做得快而且準的同學進行表揚。)

  3.2兩步計算,評價演算法。

  師:請大家用半分鐘時間思考黑板上三個分數相加的算式,應該怎樣計算?

  師: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後各自完成,開始吧!

  師:誰能彙報你是怎麼做的?(學生前面板書)

  師:兩種做法都正確嗎?有什麼不同?

  生:兩種做法都正確。第一種做法是分步計算,分步通分。第二種做法是一次性通分。

  師:表現真不錯!異分母分數連加的計算,也會被你們迎刃而解,真是太了不起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祝賀一下吧!

  3.3發散思維,提升認識。

  有一塊蛋糕,小明第一天吃了這塊蛋糕的13,第二天吃了這塊蛋糕的14,第三天全部吃完,?

  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並列出算式。

  (在學生的彙報中出現了13+14、13-14、1-(13+14)、1-13-14等幾種列式情況。)

  師:1-(13+14)和1-13-14應該怎樣計算呢?大家課後繼續探討。

  教材簡析: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在學生已學會同分母數加減法和通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一個全新的知識,是分數加減法乃至小學階段計算教學的一個難點,也是今後進一步學習分數計算方面的重要基礎。為了讓學生直觀地認識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必要性,教材安排了摺紙活動,感受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法的必要性。接著,又提出了估一估與算一算的要求,並用兩種提示性的演算法,說明學生在探索中可能出現的思考方法。對於異分母分數的減法,教材則直接呈現了計算的方法,主要是讓學生運用知識遷移的方法,能直接進行減法的計算。在“試一試”的練習後,教材安排了對異分母分數加減計算方法的歸納,以便學生能用簡單的算理直接進行計算。

  星期日的安排

  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

  2、能正確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3、進一步體會分數加減法在生活中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

  2、難點:能正確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理解分數中的剩餘問題。

  教學準備:

  調查活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複習。

  (1)計算。

  3/8+1/25/6+3/411/12+1/6

  (2)口答。

  進行分數加減法計算時應注意什麼?

  二、探索新知。

  1、創設情境,引導觀察。

  (1)出示書P、68的主題圖。

  (2)指名說一說:根據這幅情境壤土,能獲得哪些資訊?

  2、提出問題:

  根據這幅情境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探索演算法。

  (1)列出算式。

  ①先讓學生們獨立嘗試列式,然後再引導學生們將全班學生看作整體“1”,並作為總數進行運算。

  ②全班交流。

  ③讓學生說一說算式每一步所表示的意義。

  (2)討論具體的運算過程。

  ①師:你能算出上面兩個算式的得數嗎?

  ②讓學生嘗試。

  可以是先全部通分,再進行計算;

【摺紙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