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課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學過程與反思

課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學過程與反思

課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學過程與反思

  [1]

  師:同學們,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報道:中國學生大都功課成績好,考試都得近百分,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往往舉步維艱。問題出在哪裡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會給我們啟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新的課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哪位同學來說說,什麼叫格物致知?

  生1:推究事物的原理,獲得知識。

  師:你的解釋來自於課文註解。老師覺得,我們完全可以在課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或者短語,來解釋格物致知的,大家願意試試嗎?

  (學生讀課文,尋找,交流。)

  生2:我找到的短語是實驗的精神,還有實地實驗、實地探察

  生3:我找的是句子我們都要有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

  生4:我找的短語有兩個:對事物客觀的探索、探索應該有想象力,有計劃。

  師:你能夠把第二個短語修改一下,與你找的第一個短語結構一致嗎?

  生4:有想象力、有計劃的探索。

  生5:還有,積極的探測

  師:恩,探測!我覺得在探測這個詞語前面除了積極以外,還可以找到幾個修飾語,你能夠試試嗎?

  生5:有計劃的、有目標的?

  師:很好,讀書很仔細,你把第9小節中的關鍵詞語給找出來了。還有其他的短語或句子了嗎?(學生繼續瀏覽課文,尋找。)

  生6:我發現第11小節中,有一個詞語動手,不知道算不算?

  師:大家說算不算?

  生(合):算的。

  師:為什麼呢?

  生7:只有透過動手實驗,才能得到新的知識,靠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是不行的。

  師:你的理由好象來自於課文?(作尋找狀)

  生(合):第7小節。(板書:重動手,戒清談)

  [2]

  師:同學們透過讀書和思考,弄清楚了什麼叫格物致知,下面,我們繼續來讀書。我們知道,這是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作者在文中表達了許多的觀點,請同學們將作者漫談的觀點找出來,做上記號。

  (學生讀書,尋找,做記號,交流。)

  生8:現代學術的基礎就是實地的探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實驗。、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科學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透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探測。、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就是說,不論研究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或者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有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希望我們這一代對於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師:你找的可真準確,有補充的嗎?我們就一起來自由朗讀這些句子,這些句子雖然表述內容不同,角度不一,但是,有一點卻是共同的,你能說說這些觀點中的共同點嗎?(學生讀這些句子,思考。)

  生9:都圍繞格物致知來說的,都論述了格物致知也就是實驗精神的重要性。

  師:這也就是本文的中心論點啊。(板書課題: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3]

  同學們,在一篇議論文中,作者要論證自己的觀點,都要運用一定的論證方法,大家說說,本文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生10:擺事實。

  師:僅僅是事實的堆砌,能夠成為有說服力的文章嗎?

  生11:還要講道理。

  師:對,擺事實,講道理,是議論文一般的也是最常用的論證方法。(板書:擺事實,講道理)

  [4]

  師:請大家繼續讀書,說說作者擺了哪些事實,講了什麼道理?

  (學生讀書,思考,討論)

  生12:主要擺了兩個事實:一個是明的例子,還有一個是作者自己的親身經歷。

  師:擺這兩個事實,作者有什麼意圖?

  生12:舉明的例子,是為了論述儒家對實驗的態度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舉自己的親身經歷,是為了論述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需要毫無幫助的。

  師:還有什麼補充嗎?

  生13:還有,寫了透過實驗來了解竹子的性質。

  師:擺這個事實的目的是什麼呢?

  生13:是為了論證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探測的道理。

  師:是的,如果像明老先生那樣,只是面對竹子想上幾天,結果除了頭痛之外,將一無所獲。所以,為了獲得新知識,只能

  生(合):實地實驗而得到。

  師:其實,作者為了引起我們當代學生對格物致知新的認識和思考,還擺了一個事實,大家能夠找出來嗎?

  生14:中國學生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師:你覺得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生14: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

  師:哦,中國的學生要學好自然科學,就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

  [5]

  師:剛才,老師注意到,你在讀11小節的事實的句子時,似乎漏掉了一個詞?

  生14:(不好意思)恩,漏掉了一個往往。

  師:同學們認為,去掉往往這個詞,句子的意思有變化嗎?

  生15:往往表示一般規律、通常情況,不排除特殊情況,如果去掉往往,說話就絕對了。

  師:他說的對嗎?老師覺得,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是非常重視譴詞造句的,類似的用法的詞語,大家還能再舉幾例嗎?

  生16: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一句中的大都。

  生17: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當時的唯一辦法──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一句中最和唯一。

  師:可見,議論文語言的準確,是論述嚴密的前提。(板書:語言 準確嚴密)

  同學們,透過學習丁肇中教授的這篇文章,我們知道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希望同學們重實驗,勤動手,在積極的探索過程中,享受到求知的快樂。

  【教學反思】

  根據自己這一陣所提倡的,我想主要從教學內容的角度來說說這一課例。我所指的教學內容是什麼呢?對於本課例來說包括以下內容:

  1、議論文的文體知識──論點、論據、論證

  2、文章的實際內容

  3、議論文的閱讀方法:分析論點、論據、論證、語言特色,以及相關的閱讀過程

  而實際上,這三者在課例中是融合在一起的。這樣說說,是為了分析時能夠得到相應的關注。

  一、上述第一部分,解決一個問題:什麼是格物致知?為什麼要解決這一問題呢?因為它是論點的一個核心詞彙。學生找了很多,師生討論之後歸結是重動手,戒清談。

  上述第二部分,解決一個問題: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可能是考慮到難度,老師拐了個彎提問,最後引導學生歸結後老師點出:

  生9:都圍繞格物致知來說的,都論述了格物致知也就是實驗精神的重要性。

  師:這也就是本文的中心論點啊。(板書課題: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分析到了這裡,我們應該能注意到,第二部分學生又解釋了一下格物致知的意思──也就是實驗精神。

  我們且不論對格物致知精神的解釋哪個更好,只是注意一下這兩個環節在內容上的重疊關係,就不能不疑惑:第一部分有必要嗎?在尋找文章論點,歸結中心論點的過程中,應該是可以搞清格物致知的意思的。

  第二部分,是本課例的精彩之處。這篇文章的題目就是中心論點,但題目中的格物致知對學生來說,是生僻詞彙。文中作者從各個角度論述這一精神的時候也就是從各個角度解釋這個詞的含義。這樣,先讓學生把各個分論點找出來,然後歸結中心論點,就成了水到渠成的過程,不但明確了中心論點,還理解了格物致知的明確含義。

  這裡,老師何不借機點一下題目即中心論點,進而複習一下議論文中心論點的幾種可能的位置?

  第三部分解決的問題是:本文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結論是:擺事實,講道理。這裡有兩個問題需要探討:

  1、把論證方法歸結為擺事實,講道理,合適嗎?我們可以回顧一下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初中試題中關於論證方法的試題答案,越來越以事實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的三分法來取代擺事實,講道理的兩分法。為什麼會這樣?(查不到相關資料,以下都是個人意見。)

  我們先看擺事實,講道理的兩分法是怎麼回事。擺事實,就是把事實展示出來,以事實來服人,這是最有說服力的;講道理,就是把道理講透,以理服人,重在推理闡釋。那麼我要問:把事實講清楚之後,對該事實所包含的道理進行闡釋的部分,是擺事實還是講道理呢?這是一個交叉部分,它既與擺事實有關,又與講道理有關。根據我們前面的解釋,把這一交叉部分劃歸講道理更妥當一些。這樣,我們可以進一步補充對擺事實,講道理這種二分法的解釋:擺事實,就是用記敘的方法,把支援論點的事實擇要陳述出來;講道理,就是用議論的方法,來闡釋支援論點的道理。

  我們再來看事實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的三分法是怎麼回事。事實論證,就是以事實為根據,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又叫舉例論證,簡稱例證法。道理論證,就是以公認為正確的理論為依據,透過一定的推理,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引用論證、比喻論證,是常用的道理論證方法。對比論證,又叫正反對比論證,是把對論點的正面論證和反面論證並列在一起,用對比的方法,突出論點的方法。在這個三分法中,事實論證和道理論證根據一個標準分出了,對比論證是用另一個標準分出的,第三者和前兩者之間存在著交叉現象。

  根據上面的比較(具體異同比較從略),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三分法更合乎議論文的文體特點。

  2、把論證方法獨立出來研究,並且放在對論據的考察之前,合理嗎?(這個問題,留待後文探討。)

  第四部分,實際上是分析了事實論據和它們各自對應的觀點。請看:

  師:請大家繼續讀書,說說作者擺了哪些事實,講了什麼道理?

  (學生讀書,思考,討論)

  生12:主要擺了兩個事實:一個是明的例子,還有一個是作者自己的親身經歷。

  師:擺這兩個事實,作者有什麼意圖?

  生12:舉明的例子,是為了論述儒家對實驗的態度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舉自己的親身經歷,是為了論述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需要毫無幫助的。

  這裡問擺了哪些事實,後面回答:主要擺了兩個事實:一個是明的例子,還有一個是作者自己的'親身經歷。這實質就是找出了事實論據。

  這裡老師問:講了什麼道理?相當於後面老師問的:擺這兩個事實,作者有什麼意圖?學生回答:舉明的例子,是為了論述儒家對實驗的態度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舉自己的親身經歷,是為了論述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需要毫無幫助的。就是回答事實論據所對應的觀點。

  接下來的兩個事實的分析基本也是這樣。

  通觀三四兩部分,我們可以看到,課例中沒有具體分析論證是如何展開的。而且,講道理換成講了什麼道理後,所指已經不是論證方法了。

  第五部分教學過程的開始反映了執教者很好的教學機智,抓前面環節中學生偶然的疏漏做文章,進入對語言特色的分析。這是從教法角度談的,我們換到教學內容角度來談。老師說: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是非常重視譴詞造句的,類似的用法的詞語,大家還能再舉幾例嗎?於是學生找出了相關的例子,很多。老師歸結:可見,議論文語言的準確,是論述嚴密的前提。(板書:語言 準確嚴密)如果後面的每一個相關的語詞都分析了具體作用,那麼這裡的就很完美了。

  二、接下來談一談議論文的閱讀過程。我們把它看作是很重要的教學內容。議論文閱讀不僅僅是指導學生閱讀這一篇議論文,還應該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議論文的習慣。這就要求課堂教學過程和議論文的閱讀過程保持一致,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過程定式。

  閱讀議論文的合理過程應該是這樣的:

  1、文章的論點是什麼?

  課例中,老師非常重視明確論點這個環節,而且因為論點的核心詞彙格物致知是中學生不熟悉的而引導學生祥加研究,為之後的環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文章的論述有說服力嗎?

  通常閱讀議論文,明確論點,搞清論點的含義之後,讀者會很自然的對論點的正誤做出自己的判斷,然後再看看作者能不能很有說服力的證明自己的觀點。

  ⑴ 論據:證據呢?這應該是考察議論文是否有說服力的第一步。課例中,並沒有在研究論證之前研究論據,是一個失誤。議論文閱讀不但要看論據是什麼,還應該考察論據的可信度。

  ⑵ 論證:論證的研究,應該放到研究論據之後。因為,論證是運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搞不清論據,就不能研究論證。而且,如果論據錯了,論證再嚴密,也不能證明論點是正確的。

  論證不單單指論證方法,還有論證過程。

  論證方法問題,前文已說過了。課例中的第四部分,涉及到論證過程,還不夠具體。

  ⑶ 語言:這一方面,課例中做的應該是很成功的。

【課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學過程與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