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國小教師德育論文

國小教師德育論文

小學教師德育論文三篇

  作為教師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鼓勵他們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自覺遵守紀律,養成良好的習慣,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接下來小編蒐集了小學教師德育論文三篇,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篇一: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現狀調查

  為了解當前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班主任教師德育狀況,筆者自編《中小學班主任教師德育狀況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班主任教師比較看重的德育能力要素、德育工作的總體評價和具體實施情況(包括關於班級管理制度、家委會產生方式、班會課的開設情況、主題班會的內容、班主任教研活動、班主任科研課題型別、德育工作反思形式、對學生教育與引導的方式)。

  調查物件為天津市785名中小學班主任教師(實際統計時剔除了未填寫社會人口統計資訊的問卷)。其中,城市教師409名、農村教師372名(缺失值為4);男教師108名、女教師668名(缺失值為9);擔任班主任工作1~3年的教師181名、4~6年的99名、7~10年的120名、11年以上的373名(缺失值為12);具有區級及以上“優秀班主任”榮譽稱號的教師212名、無此榮譽稱號的教師563名(缺失值為10)。

  一、中小學班主任比較看重的德育能力要素

  調查資料顯示,中小學班主任比較看重的德育能力的要素依次為:瞭解班級學生(97.1%)、轉化後進生(92.2%)、處理偶發事件(90.9%)、溝通家長(90.0%)、開展班級活動(89.5%)、設定班級管理崗位(89.3%)、制定班規(88.9%)、溝通科任教師(86.7%)、創新德育方法與途徑(82.2%)、開展德育科研(72.6%)。可見,中小學班主任最為看重的德育能力要素依次是:瞭解班級學生、掌握德育方法(如,轉化後進生、處理偶發事件)和溝通學生家長。這符合中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要以學生為中心的要求。

  二、中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總體評價

  1.班主任對中小學生成長的影響力

  調查資料認為,中小學班主任對學生成長的影響力非常大的佔51.8%,比較大的佔28.4%,基本有影響力的佔10.1%,不太有影響力的佔6.6%,沒有影響力的佔3.2%。可見,近九成多中小學班主任認為自己對學生成長具有積極的影響力。

  資料表明,中小學班主任對學生成長影響力的自我評價存在極其顯著的工作年限差異(X2=44.40,p<0.001)和學段差異(X2=21.31,p<0.001),優秀班主任與普通班主任存在顯著差異(X2=5.17,p<0.05)。工作年限為11年以上的中小學班主任對學生成長的影響力顯著高於工作1~3年、7~10年的班主任;小學班主任對學生成長的影響力顯著高於初中班主任;優秀班主任對學生成長的影響力顯著高於普通班主任。

  2.對德育工作崗位的認同感

  班主任是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實施者。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班主任教師德育工作認同感如下:完全認同的佔66.7%,大部分認同的佔17.9%,基本認同的佔13.1%,大部分不認同的佔1.4%,完全不認同的佔0.9%。可見,近七成的中小學對班主任德育工作具有強烈的認同感,但也有近三成的中小學班主任德育認同感較低。

  3.班主任實施德育的自覺性

  調查結果表明,在班級管理工作中,中小學班主任教師有意識地實施德育的情況如下:完全可以的佔76.4%,大部分時候可以的佔15.6%,有時可以的佔14.1%,完全不可以的佔1.0%。可見,七成多的中小學班主任教師能夠有意識地實施德育。

  資料表明,中小學班主任有意識地實施德育存在顯著的工作年限差異(X2=19.66,p<0.001)和學段差異(X2=7.66,p<0.01)。工作年限為11年以上的班主任有意識地實施班級德育的比例顯著高於工作年限為1~3年的班主任;小學班主任教師有意識地實施班級德育的比例顯著高於初中班主任教師。

  4.對班級德育工作的滿意度

  調查資料顯示,對自己的班級德育工作非常滿意的佔47.6%,比較滿意的佔24.2%,基本滿意的佔13.4%,不太滿意的佔10.0%,非常不滿意的佔4.6%。可見,七成多中小學班主任對自己的班級德育工作持滿意態度。

  資料表明,中小學班主任對自己的班級德育工作滿意度存在極其顯著的工作年限差異(X2=34.45,p<0.001)和學段差異(X2=14.37,p<0.001),優秀和普通班主任存在顯著差異(X2=4.12,p<0.05)。工作年限為11年以上的班主任對自己班級德育滿意的比例顯著高於工作年限為1~3年的班主任;小學班主任對自己班級德育滿意的比例顯著高於初中班主任;優秀班主任對自己班級德育滿意的比例顯著高於普通班主任。

  三、中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施情況

  中小學班主任以班級為載體開展德育工作,在班級管理中實施德育。班主任班級德育工作的具體情況主要包括:關於班級管理制度、班級家委會產生的方式、班會課的召開情況、主題班會的內容、班主任教師的教研活動情況、班主任教育科研課題型別及論文發表、班主任反思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對學生進行德育引導的方法。

  1.關於班級管理制度

  在制定班級管理規章制度方面,班主任和學生一起制定的佔88.2%,班主任制定的佔8.5%,學生制定的佔2.3%,其他佔1.0%。在班幹部任用模式方面,固定式與輪流式相結合的佔72.9%,輪換式佔17.4%,固定式佔8.6%,其他佔1.5%。

  資料表明,中小學班主任在班幹部任用模式上存在顯著的學段差異(X2=4.45,p<0.05)。可見,隨著學段升高,中小學班幹部任用模式傾向於採取固定式與輪流式相結合的方式。

  2.班級家委會產生方式

  中小學班級家委會產生方式依次是:由學生家長自薦的佔39.1%,選舉產生的佔27.4%,由班主任指定的佔26.3%,其他佔6.5%。

  資料表明,中小學班級家委會產生的方式存在極其顯著的學校型別差異(X2=16.67,p<0.001)。與農村家長相比,城市學生家長參與班級工作的意識更強,多采取自薦方式參與班級事務。

  3.班會課的開設情況

  1998年,國家教委頒佈《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以規章的形式規定:“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應切實保證校會、班會、團(隊)會、社會實踐的時間”。班會是專門分配給班主任的教育時段。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每週都上班會課的佔79.7%,偶爾上的佔18.8%,經常佔用的佔1.5%。可見,近20%左右的中小學不能上齊班會課。

  資料表明,中小學班會課開設情況存在極其顯著的學段(X2=10.47,p<0.01)和學校型別差異(X2=7.072,p<0.01)。可見,隨著學段的升高,每週上班會課的比例卻在下降,小學高於初中學段;農村學校每週上班會課的比例顯著高於城市學校。

  4.主題班會內容

  主題班會是中小學班主任實施班級德育的重要途徑。一般來說,主題班會活動內容主要包括德育類、智育類、體育類和勞動類。顯然,中小學主題班會的主要內容以德育為先。調查結果顯示,在主題班會活動中,德育類的佔97.3%,智育類的佔78.9%,勞動類的佔56.3%,體育類的佔42.2%。可見,德育類內容是主題班會活動的核心,其次是智育,再次是勞動教育和體育。

  資料表明,中小學主題班會勞動類活動內容存在極其顯著的學段(X2=16.07,p<0.001)、學校型別差異(X2=4.81,p<0.05)和工作年限差異(X2=20.37,p<0.001)。勞動類班會活動內容小學顯著高於中學;農村學校顯著高於城市學校。

  資料表明,中小學主題班會體育類內容存在極其顯著的學段差異(X2=14.56,p<0.001)。隨著學段升高,體育類班會活動內容逐漸減少,小學顯著高於初中。

  5.班主任工作的教研活動

  調查資料顯示,學校裡中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根本沒有教研活動的佔0.6%,每學期有1~2次的佔29.1%,每學期3~4次的佔27.6%,每週1次或1次以上的佔42.7%。可見,只有四成多的中小學每週開展關於班主任工作的教研活動。與頻繁的.學科教學活動相比,班主任工作的教研活動時間明顯不足。

  資料表明,中小學班主任教研活動存在極其顯著的學校型別差異(X2=25.30,p<0.001),農村學校班主任教研活動顯著高於城市學校。

  6.反思——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

  反思是班主任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堅持德育反思有助於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提升。總體上,中小學班主任反思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為:與其他班主任交流佔87.4%,觀摩其他班主任佔81.4%,分析典型個案佔77.3%,閱讀教育資料61.9%,寫班級日誌佔46.9%,整理學生成長檔案佔36.9%。可見,交流、觀摩、個案分析與專業閱讀是班主任教師反思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而多數中小學班主任教師不擅長透過撰寫班級日誌和整理學生成長檔案來反思德育工作。目前,中小學班主任撰寫班級日誌和整理學生成長檔案的工作量較大,一邊從事繁重的教學任務,一邊擔任班主任,往往不堪重負。

  7.教育科研課題型別

  教育科研課題是提升班主任德育能力的主要途徑。總體上中小學班主任所參與的教育科研課題型別中學科教學研究佔70.9%,班主任工作研究佔66.5%。可見,參與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科研課題的比例略低於學科教學類課題。

  資料表明,中小學班主任參與班主任工作研究類科研課題存在顯著的學校型別差異(X2=2.45,p<0.05)、學段差異(X2=3.09,p<0.01)和工作年限差異(X2=15.18,p<0.01),優秀班主任與普通班主任存在顯著差異(X2=9.88,p<0.01)。在班主任參與班主任工作研究類科研課題方面,城市學校顯著高於農村學校,小學班主任顯著高於初中班主任,擔任班主任工作7~10年和11年以上的班主任顯著高於擔任班主任工作1~3年、4~6年的班主任;優秀班主任比普通班主任更多地承擔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科研課題。

  8.德育論文發表情況

  論文撰寫是班主任專業發展的主要途徑之一。調查結果顯示,近1~2年發表班主任德育工作方面論文0篇的佔22.8%、1~2篇的佔44.1%、3~6篇的佔27.3%、7篇以上的佔5.8%。可見,中小學班主任的科研意識顯著增強,八成左右的教師將班主任德育工作經驗提煉成論文進行發表。

  資料表明,班主任在德育工作論文發表方面,中小學優秀班主任與普通班主任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X2=66.95,p<0.001)。可見,優秀班主任比普通班主任具有更強的科研能力。

  9.對學生進行德育引導的方法

  德育引導的方法是班主任對學生實施德育的關鍵。調查資料顯示,中小學班主任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引導的方法依次為:談心佔95.4%、討論及辯論佔66.3%、講故事佔59.8%、各種閱讀活動佔50.1%、參觀及實踐活動佔42.6%、遊戲活動佔39.3%、影視欣賞佔37.0%、角色表演佔35.2%、其他佔4.3%。可見,以談心為主的說服教育是當前中小學班主任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與引導的最主要方式,然而德育效果較好的體驗性和實踐性較強的教育和引導方式則運用不足。

  資料表明,中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引導之討論及辯論法存在顯著的學段差異(X2=8.88,p<0.01)和工作年限差異(X2=12.68,p<0.01)。小學班主任教師顯著高於初中班主任,擔任班主任工作11年以上的班主任顯著高於擔任班主任工作低於11的班主任。

  參考資料

  [1] 黃正平.保障班主任合法權益的重要制度——學習《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的體會[J].人民教育,2009(18).

  [2]龔耀南.師範生德育能力的現狀分析[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1999(6).

  篇二:淺談小學教師德育

  小學德育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為本、迴歸生活。學生的品德源於生活,並在生活中能動地表現。課程標準指出:“道德存在於兒童的生活中。”這一觀點旨在闡明生活與道德的內在聯絡,核心是強調道德教育要回歸兒童的生活。直面新課程,思考課程改革對我們提出的挑戰,使筆者深深感到: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也應在這種變革中產生新的變化。以前教師“照本宣科”的“灌輸者”及忠實的教材執行者的角色已完全不適應新課標要求了,需要徹底地轉變。教師的素質、態度、適應和提高是課程實施中最關鍵的因素,在新的德育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必須正確理解小學德育課程,轉變德育權威的理念,扮演好德育課程的開發者、兒童活動的支持者與合作者的角色。

  一、做孩子道德成長的同路人

  首先,教師要樹立新的德育觀和學生觀,教師不再是一個道德先知者、道德完美者,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兩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共同學習、共同發展。相比較而言,學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們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較強,有強烈的主體意識、平等意識,有比成人更強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觀念,這是我們不能漠視的。因此,教師應樹立與孩

  子一同道德成長的觀念,不僅要以身作則,更要在學習和實踐中反思,在教學相長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孩子一起感受生活中的道德問題、體驗道德感情、發展道德行為,成為孩子道德成長道路上的同路人。


【國小教師德育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