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課文《掌聲》教學思考

課文《掌聲》教學思考

課文《掌聲》教學思考

  結合《掌聲》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來看,我認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動起來,感受語言的魅力,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與文字對話,領會內涵

  對話通常發生在兩者之間,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對話便在學生與文字之間產生。在這個過程中,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學生並不真正懂得如何與文字進行對話,教師自然成為生本對話的引導者,起到學生與文字之間的橋樑作用。

  在本次教學過程中,學生初讀課文後,便會很容易地發現英子是什麼樣子的,但對於英子的內心感受卻不會主動體會。這便需要教師發揮其主導作用,幫助學生依據文中的重點詞句深入理解。例如,為幫助學生走進英子的內心世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思維空間較大的問題:“英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並提示學生要結合文中描寫英子的詞句來體會。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給學生創造一個主動思考的平臺,培養學生透過語言文字的表面意思發掘所要表達的真正內涵。當學生再一次靜靜地走進文字時,透過理解重點的詞句含義,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感受人物的內心情感,最終在對比中發現英子的變化,進而理解掌聲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從文中質疑,再從文中尋求答案,這一來一去的過程正是學生在細細品味課文內容,深刻領悟文字,與文字進行對話的過程,也是充分發揮學生將文字與個人的生活體驗相結合的過程,更是激發學生情感昇華的`過程。

  二、與同伴對話,深化體驗

  教學是一種人際交往,一種資訊互動,在課堂上,設計開放式的訓練點,創設一種直率、真誠、自由的對話氛圍,在相互交流中產生體驗的碰撞。實現學生與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對話,這是教學創新的關鍵所在。在本課教學中,多次出現生生互動的情景,這是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過程,更是培養學生學會交流思想的過程。課堂上孩子們針對相同的問題發表各自的觀點,又在相互補充、質疑、爭論中逐漸更正個人的觀點,在交流中進行探討似的合作。例如,有的學生認為英子“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角落裡”說明英子很懂事。此時,學生們開始有了爭議,他們緊緊地抓住書上的語言作為依據進行申辯,“英子坐在教室的角落是因為她得了小兒麻痺症,腿腳不靈便,隨意怕人嘲笑她,不是因為董事。”就在學生觀點的不一致中才會出現真正的生生互動,才會產生有價值的對話。此時教師便可以抓住矛盾點,引導學生再次品讀文字,引導繼續展開對話,一定會得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課文《掌聲》教學思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