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哲學> 一場展覽考驗你的時間哲學

一場展覽考驗你的時間哲學

關於一場展覽考驗你的時間哲學

  “享受的時光不是浪費時間。”當約翰·列儂的這句話出現在巨大背景板上,遊走在展館深處的我們都不自覺地停了下來,細細品味一番,這暫時停頓的幾分鐘讓人感覺到“享受”的意義。我們是在“時間—時間設計、設計時間”展覽的現場,這場被安排在中央美術學院的展覽(即日起至2013年4月10日)最初在米蘭舉辦,北京是其移師海外的第一站,全球70多位藝術家為時間設計了作品。

  “將展覽放到中國,是想搭起米蘭和北京之間的橋樑。我們的合作伙伴沛納海的支援使之成為現實。”展覽主辦方Triennale Design Museum 館長兼策展人Silvana Annicchiarico說,“中國語言沒有過去時態,這與西方不同。西方的時間觀念是流逝的,一個過程,但傳統中國文化的時間觀念是迴圈的,總有一天會回來。對比東西方兩種文化的差異,也很有意思。”

  時間,是主觀的體會

  一隻掛在牆上的鐘,分鐘是彎曲的,指標指向的時間正好比正常時間快了5分鐘,設計師很有趣地把這個作品獻給經常遲到的人;鐘的時針和分針都被沙覆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走動的針會逐漸顯示出它的'樣子,越來越清晰,幾天後完全露出它的形體,當然,如果你想忘記時間,就搖晃它,一切又迴歸最初的混沌,它將重新開始找回自己的過程……

  每件展品都像一個故事,每走一步都似乎踏進了設計師的個人空間,比如讓我記憶深刻的“花瓶鍾”——小錘子敲打著花瓶,提示時間流逝,然後我們會看到逐漸產生的裂縫以及突如其來的破碎。當然,誰都不知道它會在何時破裂,走向衰亡,但這是必然,如同人生。

  “時間是主觀的體會,每個人有不同想法。這次布展我沒有選擇時間順序,而是分為三部分:一是選擇貫穿時間和時空旅行主題的展品,重點突出作品和自然光之間的關係,一天中不同時段甚至不同季節,光線都不同,會產生一種‘暫時性’效應,讓我們感覺如同在生活中,由自然光提示我們時間;第二部分表現丈量時間,這裡我佈置成一個黑暗空間,知覺和視覺間的作用會建立起來;第三部分都是一系列的場景,小型景觀或劇場的佈置,用場景中的物品互相關聯來表現時間。”展覽設計師Patricia Urquiola 對我們解釋她布展的意圖。

  時間,考驗我們的生命

  作為展覽的合作伙伴,沛納海並沒有藉此展示產品,雖然手錶與時間有天然的聯絡。與沛納海相關的就是藝術家Damien Hirst的繪畫作品“美麗的向日葵”了,畫面上佈滿了沛納海的錶盤。

  這場展覽會對沛納海未來的設計或對手錶業的趨勢產生影響嗎?沛納海全球執行長Angelo Bonati這樣回答:“展覽和我們本身風格關係不大。我感觸更多的是一種情感,作為手錶製作商,感覺挺矛盾的。表是常規的時計,而藝術家的表現方式多半是個性的、非常規的。時間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這種體會與生命有關。如果我說,我從展覽中找到靈感了,感覺是對藝術的褻瀆。”

  有趣的是,設計師Patricia Urquiola 提供了2個入口,一個常規通道,另一個快速通道。“常規入口像洞穴,感覺像進入童年,在展覽中迷失自己。快速通道營造一種優越感,很直觀,可以很快看到展品,這有一種挑釁的意義。”Patricia Urquiola 說。直到進入展覽深處,你才知道她這個選擇的深意所在:“這是一種暗喻,人們通常會怎樣選擇利用時間,並賦予時間的相應價值。這從你願意從哪個入口進入就能看出了。”

  於是,我們在欣賞藝術家個性視野的同時,也在被其他人“觀看”著。

【一場展覽考驗你的時間哲學】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