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清明節> 清明節通知

清明節通知

清明節通知2018

  導語:作為逢節必放假的你是不是很興奮,2018年清明節假期終於要來了,雖然也沒多長時間但是總感覺我們已經度過了十萬八千年的時光,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通知2018,歡迎來參考!

  2018年清明節怎樣放假

  2018年清明節放假安:排4月5日至7日放假調休,共3天。4月8日(星期天)上班。

  清明節習俗

  1、祭祖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從唐朝開始,朝廷就給官員放假以便於歸鄉掃墓,自此,清明掃墓始盛行。

  2、禁火寒食。禁火寒食本是寒食節的習俗,為紀念介子推的。寒食節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後來,清明節取代寒食節,禁火寒食也就變成了清明的習俗了。

  3、踏青。又叫探春、尋春、郊遊。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遊,清明掃墓是難得的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節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說。

  4、插柳。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插柳的風俗,據說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此時另有說法: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人們插柳戴柳,有辟邪的功用。

  5、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

  6、放風箏。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此時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在風箏下或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在古人那裡,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

  7、盪鞦韆。鞦韆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唐代盪鞦韆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8、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蹴鞠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9、拔河。早期叫“牽鉤”“鉤強”,此時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至有唐一代,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10、鬥雞。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南北朝時開始流行,到了唐代蔚然成風,此後,宋元明清,清明鬥雞習俗久盛不衰。清明鬥雞習俗,至今仍存民間,以河南開封最知名。

  清明節常用祭花

  1、白百合

  2、馬蹄蓮

  3、白玫瑰

  4、梔子花

  5、蓬萊松

  6、排草

  7、勿忘我

  8、黃玫瑰

  9、天堂鳥

  清明節的意義

  首先,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儀式。此時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其次,清明節還是“生機的節日”。迎接大自然的生機,擴大大自然的生機。大自然到了清明節的時候是生機勃發,而又充滿春意。植樹就是古人擴大自然的生機,此時古代有“插柳留春”的習俗;踏青則是珍惜自然的生機,到自然中去,擁抱大自然、親近大自然,蹴鞠、盪鞦韆、拔河等等,以此來迎接大自然生機的到來。

  再有,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都是由大自然的節日轉化而來的;從自然到人文,“感自然節律而成,蘊人文精神而豐”。清明節就是融合了古代的寒食節的內容而逐步形成的傳統節日。寒食就是一種大自然的節律,加上人文精神,所謂人文精神就是相關的傳說和人物;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底蘊。

  最後,清明節不僅僅一個“燒”可以涵蓋,也不僅僅一個“燒”就可以表達。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提倡以一種更文明的新方式來祭奠先人,比如:“鮮花祭掃,比如網上祭掃等方式。”然而,對於清明節的傳統,還是需要繼續延續下去,這是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的體現,是傳統文化的精髓之處;其因子必須要保護好,此時珍藏好。所以有專家說,我們無論何時也不能丟棄傳統文化,重要的是不能丟棄傳統文化的核心,按照生命科學的說法,就是構建的方式可以變,然而,“基因”不能變。祭奠的方式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髮展,這只是外在的載體,此時這個載體是需要不斷更新和變化的,但是“文化基因”要保護和儲存好,核心的價值觀也要繼續堅持。

【清明節通知】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