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我的資訊科技教學小故事

我的資訊科技教學小故事

我的資訊科技教學小故事

  說到我的資訊科技教學故事,簡單的說:資訊科技成就了我的成長,我努力使它在我的生活,特別是我的工作中美到及至!其他的我暫且饒開不表,單記錄我在資訊科技教學過程中發生的幾個課堂故事及點滴體會:

  在課堂匯入上,如何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語言使資訊科技課堂教學變的不再枯燥無味是我們教師一直苦苦追求的,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家斯維特洛夫曾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資訊科技教師語言要避免平淡的說教,要化平淡為詼諧,增強語言的幽默感,使自己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使教學過程處處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記得曾聽過一堂資訊科技課是關於盲打練習的,老師在評價學生時設立了“打字能手”、“打字高手”、“打字高高手”三個榮譽,哄得學生爭著成為“打字高高手”。當時聽了那堂課,我非常欣賞這位老師的幽默,他不但給學生帶來了快樂,而且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果。

  在講授word中的使用文字框插入豎排文字時,我是這樣引入的: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則小幽默。有一個英國人到中國來學習中國的古典文學。學了一段時間以後,他頗有感觸地說:“你們中國人的祖先就是聰明,他們寫的書是邊看邊點頭,而我們的祖先寫的書邊看邊搖頭。”請大家說說看,為什麼我們古人的書是邊看邊點頭呢?學生回答“因為古書中的字是豎排的”。我接著說“前幾節課,我們輸入的文件都是橫排文字。在我們編輯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時,如果我們採用豎排文字,將會產生一些特殊的效果,給文件增添古樸典雅的韻味。這節課,我們先一起來學習如何使文字豎排。”我發現透過這個幽默風趣的小故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課堂的氣氛。

  資訊科技本身缺少一種幽默,如果我們不注意這方面的語言,很容易將課上得平淡無味,就像在讀軟體的使用說明一樣。當然,幽默的語言、靈活的課堂匯入是老師靈感的發揮和智慧的結晶,是要經過長久的實踐經驗積累的`,也是我們教學中努力的方向。

  在課堂教學中,我真切地感受到結合學生日常生活的教學設計在激發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增強學生使用資訊科技的意識有重要作用。同樣的一個教學內容,透過與日常生活結合的緊密程度去設計,收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這是我在教學《網上收集資訊》這一內容時的兩種問題設計。

  第一種設計:

  前兩個班選取讓學生搜尋的內容是與課本相關的內容:搜尋“濰坊新景”,結果很多學生都興趣不大,搜尋到相關資訊後甚至看都沒看就儲存下來,應付交了作業,接著就趕緊看自己喜歡的資訊。雖然這樣做也達到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學會利用搜索引擎查詢資訊。但總體感覺課堂組織比較鬆散。

  第二種設計:

  鑑於以上這種情況,又剛好學校組織學生到濰坊博物館和秋遊,我把這一節的教學重新調整了一下,得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我是這樣重新組織教學的:首先,利用PowerPoint向學生展示有關博物館的圖片及文字介紹,馬上就引起了學生的興趣。當學生知道這麼好玩的地方就是他們過幾天要去秋遊的其中一個地點時,注意力就更投入了。這時我適時地提出問題:如何才能快速地上網查詢所需素材?接著,我圍繞“博物館”搜尋相關的圖片、文字資料。然後,輪到學生自己操作,上網搜尋“濰坊名勝”的資料。學生很快興致勃勃地開始了操作,並且在搜尋過程中不斷髮出陣陣興奮的笑聲。我發現,這次幾個班的學生都都很鄭重其事的在搜尋,然後對搜尋到的內容很認真的在看,絕不是為了完成作業而做的搜尋。這種設計還為下一節的教學內容做好鋪墊:要求學生秋遊回來後給我發一封電子郵件。學生也表現出很大的興趣,為學生更好的後續學習做好鋪墊。

  比較兩個教學設計,比較出現的兩種結果,可以看出第二種設計更接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更能呼喚學生情感的投入。在這一課時的設計中根據學生的日常生活及時調整教學思路,更好的培養了學生應用資訊科技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把資訊科技應用於日常生活、學習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一切應從學生主體地位出發,讓學生成為知識技能的“探究者”、難點問題的“突破者”,使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實踐證明,以此做為原則的課堂是生動的,學生所樂於接受的。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我會把它做為永遠不變的中心法則,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舞臺。

【我的資訊科技教學小故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