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管理> 課堂紀律的管理如何做好?

課堂紀律的管理如何做好?

課堂紀律的管理如何做好?

  如何做好課堂紀律的管理

  作為教師,上好一節課除備好課外,控制好課堂紀律非常重要。但怎樣才能控制好課堂紀律呢?個人覺得有以下幾點我們要努力做到。

  一、追求技巧,科學管理

  正如我們都知道:除去雜草的最好辦法是什麼?是用綠油油的莊稼佔領和替代它們;怎樣除去心中的邪念,最好的辦法是用美德佔領和替代。教學力求技巧和多樣性,要能吸引學生。如果我們老師的講授都是空洞而乏味的,教科書般的說教,而學生沒有參與和共同解決問題,就會造成學生失去歸屬感和產生厭聽和無聊,導致課堂紀律難於管理。一堂好的課,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老師要起到主導作用,透過你的導演,讓學生在參與和互動角色的過程中探究和學到知識。讓有趣、有用、有價值的課堂教學活動佔領學生在教室裡的時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和動力,學生會因為感興趣而認真聽課和參與進去,紀律自然而然的會好起來。

  二、培養學生的集體紀律感

  集體紀律和集體歸屬感,主要指在整個集體輿論和集體壓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體行為規範。從兒童入學開始,同齡人的集體在使兒童社會化方面就已經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和影響。隨著學生的不斷成長,同伴之間對學生個體的作用會不斷地越來越大,甚至蓋過了家庭的影響。當一個兒童從對父母們的依賴中逐漸解放出來的時候,他就會開始對他的同學和同輩人察言觀色,以便讓自己決定應該如何行事、如何思考和如何信仰,如何在同齡人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和作用。我們青少年學生經常以“別人也都這麼幹”為藉口而從事自己所在做的事情,在一定時期他們的信仰、見解、愛好、憎惡甚至偏見也都視自己所在的集體的氛圍和環境而調整過來的。由於同輩集體的行為準則為青少年學生提供了價值判斷和日常行為的新的參照點和出發點,導致了青少年學生在思想、情感和行為方面的不確定性、盲目性、隨意性、無決斷力,不去參與進去的時候,他們甚至有時候感到內疚感和焦慮、排斥感,所以他們往往過高地估計同伴集體行為準則的價值,並積極地認同和服從它。集體促成的紀律也有兩類,一類是正規群體促成的紀律,如班集體的紀律、少先隊的紀律等,另一類是非正規群體促成的紀律,如學生間的友伴群體等。教師應著重對非正規群體加以引導,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並使之融合到正規的健康的群體中來,使每個學生都認同班集體的行為規範。

  二、恩威並施,樹立威信。

  做一個學生又敬又畏的老師要敢於有必要時候嬉笑怒罵,恩威並施。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自己角色的扮演。如上課時面對公然挑戰課堂紀律的學生,這時教師要扮演硬朗的角色,運用規章制度、獎懲手段等方式糾正、規範學生的行為,將學生引向應有的秩序和行為。除了讓學生對自己產生畏的一面,還要讓學生看到自己可敬的一面。使學生對自己產生嚮往感,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這時教師扮演的是親善的使者。如平時面帶笑容,認真鈴聽學生的訴說,為學生著想,課餘與學生溝通和接觸,並且,要及時瞭解學生學習上和生活上遇到的難題,讓學生知道老師對他們的關心、重視、鼓舞和關愛,從而使師生關係融洽。這樣樹立教師威信,有利於搞好課堂紀律。課堂中,教師的“立場”要鮮明:剛開始實施這些“課堂規則”時,學生還不是很熟悉,容易忘記,教師就要反覆強調提醒,尤其是教師的“立場”要鮮明,切不可含糊不清敷衍了事。比如:坐著傾聽的學生如果有人沒保持安靜發出聲音,或者沒等人家講完就“插嘴”而且“插嘴”時沒“起立”,教師都應該立刻讓“課堂”暫時“停止”,及時指出個別學生的“違規”行為,讓他馬上改正。同時提倡學生之間互相督促,發現問題馬上提出和制止。只要教師持之以恆,不多久,便可以使學生培養出條件反射,養成良好習慣。

  三、運用多種方法,靈活處理課堂。

  面對個性各異的學生,要控制好課堂紀律,輕鬆駕馭課堂,掌握方法好重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一些分神或搞小動作的違紀行為,可以用眼神或微笑的表情示意違紀學生以制止其行為。假如只用眼神無法收到如期的效果,還可適當用一些肢體語言。如可以邊講課邊走到到違紀學生身旁,輕敲其桌面,或在板書時用手指向說話的方向,加以提醒,使學生感到老師善意的制止,從而約束自己的違紀行為。除此之外也可採取臨時改變語調,加大聲音或中途停頓等方法提醒違紀學生。另外,有時對違法亂紀紀學生採取省時度勢的提問也比直接批評來得有效果,因為,對愛分神的學生,提問是提醒,對愛講話的學生,提問是警告,對愛睡覺的學生,提問是懲罰。靈活運用多種方法能有效鞏固課堂紀律。

  四、及時做好課後教育。

  自尊心人皆有之。雖然他們還是青少年,但他們與成人一樣要求人格上的平等和尊重的。為此,我們應當尊重他們,保護他們的優點和亮點,多些鼓勵,少些批評,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歸屬感。所以有時在課堂上批評自尊心極強或極其頑劣的學生後,課後我們要及時安撫,耐心細緻地談心,充分去了解學生的心理和思想動態和走向,不能流於形式。課後工作是否處理得當,直接影響學生對老師的向心力,關係課堂教學的開展。我們課後的教育工作可選擇適宜的地方單獨與學生交談,採取先禮後兵的方法,讓其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誤,然後正視錯誤並改正錯誤。課後對學生加緊教育,使學生知道老師仍然關懷他,沒有放棄他。使學生心理得到慰藉,從而鼓起學習的勇氣和信心,使得自己有意識配合老師做好教學工作,自覺約束自己和遵守課堂紀律。

  五、建立家長和老師的互動關係。

  在教學中,老師可以運用“思想教育卡”多次對反覆違紀的學生進行跟蹤教育,記錄學生的每一次的進步,給予適時的鼓勵和表揚並反饋給班主任和家長,與班主任、家長建立親密的“聯盟關係”並從班主任和家長那裡瞭解違紀學生的另一面,共同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形成三者的“互動”關係。這樣對學生減少課堂違紀,上好自己的課市非常有幫助的。與家長的交流和反饋過程中也是要講究藝術。1、要講究交流的一般技巧。一是教師與家長交談時應語氣委婉。先肯定孩子的一些優點和亮點,然後我們在再指出其某個具體的時間和地點所存在的問題,先揚後抑。二是報憂也報喜,教師不能等孩子犯了錯誤後才去與家長溝通,找家長告狀,而平時要主動向家長反映孩子在校情況,談孩子在校學習,與人相處等方面的進步表現,以拉近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這是大部分家長都較關心並十分樂意接受的。教師向家長反映情況屬實,並注意態度要平和,語氣要委婉,這樣便於家長接受教師的意見和建議。

  課堂紀律的管理和控制對於我們教師來說,是一門需要終生去不斷學習和完善的學問,我們要做到與時俱進,努力做到去契合與學生所處的時代精神和社會背景的影響,否則就會與時代脫軌和格格不入,一直處在“之乎者也”當中,這樣會學生沒有認同感和代入感,新穎感和切身體會感。這是非常值得我們每個老師去認真總結、用心思考和努力的對待和處理,否則課堂沒法形成學習上的凝聚力、滲透力和感染力。

【課堂紀律的管理如何做好?】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