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傳統節日> 從傳統節日中獲取教育正能量

從傳統節日中獲取教育正能量

從傳統節日中獲取教育正能量

  在中國,傳統節日是維繫家庭和睦、社會安定的重要精神紐帶,同時也蘊涵著豐富的教育元素。傳統節日表達著人們對人文情懷、人倫道德和社會責任的追求與塑造,家庭教育不妨從中汲取正能量。

  一、培養敢於擔當的責任意識

  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大家的意識當中,似乎只剩“吃喝”二字,這是因為大家只看到了傳統節日物質層面的因素,忽視了其精神層面所蘊藏著的無窮無盡的文化力量。在傳統節日的活動中,我們擔當著傳承優秀文化傳統的責任,並不斷生髮出社會責任。

  例如,不管端午節的來由如何,它都承載與傳播著“熱愛祖國”的人生信念。家長在與孩子一起吃粽子、看龍舟的時候,應該激發他們“有所擔當”的社會責任意識。再比如,清明節,在祭掃先人墓地的同時,家長還可以帶著孩子緬懷先烈,從革命先烈那段浴血奮戰的歷史中汲取“敢為天下先”的社會使命感。具體參與這些活動,能夠不斷激起孩子內心的責任意識,敢於“擔當”,敢於履行屬於自己的社會職責。在此過程中,家長並不是一個旁觀者,而應該成為這些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引導者。只有與孩子一起,我們才有了溝通、合作和發展的空間與時間,才能夠在此過程中,強化孩子們的責任意識。

  二、培養真誠感恩的道德操守

  傳統節日中蘊藏著許多人倫道德的內容。這些節日活動將抽象的道德操守呈現為具體的言語行為。例如,春節期間,親友之間的探問是感情交流的必需,也是尊重、孝敬長輩的重要儀式;問好祝福的話語則是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又如,清明節和中元節,大家一同追賢思孝、認祖歸宗,祭奠、感念、緬懷先人等。

  重陽佳節,一家人或登高,或賞菊,家長不僅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家長自己也要經常回到年邁的父母身邊,帶上子女,用實際行動來傳承敬老愛親的道德品質,在言傳身教中培養孩子們的孝心。有這樣一則公益廣告:孩子看到母親給奶奶倒洗腳水,年幼的孩子也端來洗腳水給媽媽,那濺起的水花,讓我們明瞭“榜樣”的力量。因此,家長要好好地把握傳統節日,在每一次具體活動中培養下一代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培養積極樂觀的浪漫情懷

  中國的.傳統節日,絕大部分以家庭為活動單位,且在具體的活動中有著積極樂觀的情感訴求,因而,家長能夠培養孩子的浪漫情懷。春節,家家戶戶喜氣洋洋,辭舊迎新祝願和祥;清明節,天朗氣清,踏青郊遊;端午節,龍舟競渡,鑼鼓喧天;七夕節,親情融融,嬉戲趣話;中秋節,朗月高懸,馨香縈繞……家長要極力營造樂觀開朗的活動氛圍,將浪漫情懷的體驗與培養融諸於具體的活動之中,使孩子樂於參加、樂於體驗、樂於溝通交流。

  四、培養極富創新的人生精神

  傳統節日不僅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容,不妨以家庭為單位進行活動內容的更新,從而碰撞出創新思維的火花。家長與孩子共度傳統佳節時,要充分發揮大家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給活動注入新的活力,增加入文氛圍,讓孩子在活動參與的過程中,鍛煉出充滿奇思妙想的頭腦和靈巧的雙手。

  春節怎麼過,以怎樣的形式過?創作、書寫、張貼春聯,別有一番喜氣濃濃的意蘊;元宵節裡製作形態各異的花燈、設計妙趣橫生的謎語;清明節時踏青於郊外,學習祭奠文辭的寫作、朗誦;中秋節時與家人共賞圓月……圍繞這些節日,家長可以開動腦筋,與孩子攜手,讓活動不但具有傳統文化的內涵,而且在內容和形式上進行創造性的嘗試,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

【從傳統節日中獲取教育正能量】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