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雕塑> 亨利·摩爾將雕塑語言推至最單純

亨利·摩爾將雕塑語言推至最單純

亨利·摩爾將雕塑語言推至最單純

  儘管我對雕塑的興趣由來已久,但真正觸動心靈的是由幾次不錯的展覽所引起的。其中印象最深的,是2000年10月在中國美術館的《亨利·摩爾雕塑大展》,幾乎與此同時,北海公園露天展出摩爾的12件大型室外雕塑作品。這次展覽,使我加深了對雕塑的關注。

  我曾經掐著手指頭細數西方雕塑史上的大師,如果要列出四個人,都能把亨利·摩爾放進去。其他三人是:米開朗基羅、羅丹、布朗庫西。米開朗基羅代表了古典雕塑藝術的高峰,羅丹將雕塑的寫實性推向了新的高峰,布朗庫西擺脫了雕塑的寫實性而趨向寫意性,摩爾則將雕塑語言推至最單純的形態。藝術創造從來不是無水之源。摩爾受到多方面的影響,除了剛才列舉的前輩,他還受到畢加索、布拉克、阿爾普、賈科梅蒂、莫迪里亞尼的影響,還有墨西哥古代印第安人石雕,還有非洲木雕。當然,超現實主義也在其中。摩爾正處在西方現代派藝術大行其道的當口。他的作品雖然不是忠實客觀物件,但都有足夠的參照,他一方面從藝術思潮獲得思想觀念的營養,一方面又從自然界有機形體(如甲殼、骨骼、石塊、樹根等)中領悟空間和形態。他由此尋到了取之不竭的源泉。摩爾曾寫道:“大自然中即存在不對稱法則,被海浪衝洗得平滑的卵石,顯示了石頭損耗和磨蝕的不對稱的法則”。對自然的觀察,使他獲取了最深切和紮實的依傍,這一點有點像中國畫家從造化中獲取創作靈感一樣。“樹的關節一個個有力而又自然地把樹幹從一個方向擰向另一個方向,它們是理想的木雕。”這句話則讓人感覺藝術與生活間的界限不復存在。1951年摩爾創作的“斜倚的人形”,是以女性形象為主題,高度精簡、抽象,宛若從自然中擷取一段。

  面對同一個作品,不同的觀者會讀解出各自不同的意義。我從摩爾的雕塑裡感受到了人性的溫度和藝術的力量。冰冷堅硬的大理石或青銅材質,一經藝術家的鬼斧神工,便獲取了體溫,陡然而有了充盈的生命。而給予摩爾藝術以生命的,是他對藝術語境的敏銳把握和對藝術形式的大膽創造。亨利·摩爾順天應時,廣納博取,他是創造雕塑神話的一代大師。摩爾的作品不是匠人的翻版模擬,而是因創造而有鮮活生命。他寧肯要求一件雕刻像一塊有生命的石頭或樹幹,也不肯雕塑無生命的人物。以人為主題,卻不照搬人,固然是藝術思潮的反應,但也須在前人基礎上開出自我天地。米開朗基羅和羅丹在客觀的力量感上已做到極致,布朗庫西在內在張力和形式美感上也近乎不可超越,摩爾必須另闢蹊徑。他巧妙地在藝術空間的連貫性方面大做文章,運用孔洞、套疊、穿插等手法,自由異化,尋求新的空間形態。他把雕塑看作是整個環境因素的一個組成部分,自身獨立,也要充分藉助周邊風景,形成一個巨大的場,完美詮釋雕塑超越自身、融於風景的新的關係。

  摩爾的雕塑修辭考究、意義明確。他將寫實形體做出空間凹陷與透空的巧妙處理,乍看起來粗放,而細節處理卻是細膩的。這細膩裡,飽含了人性的溫暖和生命的奧秘。甚至我認為,因為某種不確定性,它展現出特有的形式張力和哲學意味。摩爾諳熟技法材料和精神理念之間的關聯,並操持自如。他竭力發揮原料最大限度的美感,且從任何角度看,摩爾的雕塑都顯得生動有趣。對虛空的利用,使形體內部具有了獨立的意義。正如中國畫中的“計白當黑”,也如中國園林裡比比皆是的太湖石,空靈透徹。在正形與負形、現實與超現實、具體與抽象、前衛與古典之間,摩爾精心把握著其中的平衡。他的很多人體,自由組合,體塊如同岩石,豐饒、充盈、圓潤,可謂天工造物,妙手偶得。摩爾的雕塑環抱著一種力量,像中國的太極,蓄勢待發,也讓人聯想到中國漢代雕塑,它們是那樣相似,其精神與天地同在。摩爾有意識地留給觀者足夠的想象空間。摩爾在《雕刻家發言》一文中寫道:“我十分清楚,在雕刻中聯想和心理因素是起巨大作用的……”他把想象留給了更大的空間——環境。摩爾說:“雕塑是一種露天的藝術,自然光線,是雕塑的.一部分,在我看來,最好背景和補充就是自然。我寧願把作品放在戶外任何一個地方,也不願意把它放在我認為最美麗的建築中”。也就是說,摩爾考慮的問題超越了雕塑本身,而開始著眼於雕塑和環境、形態和觀看的問題了。

  摩爾的思想觸角延伸到傳統雕塑之外的更大範疇。雕塑延展至裝置,甚至大地藝術。這一延展,自然是摩爾藝術思想與現代工業社會合奏的結果。他善於把自然物演繹為與現代工業社會的時代氣息相連著的現代形態,成熟老練,不斷推動新藝術出爐。摩爾創造了與環境充分對話的語言,一種在更大範疇使用的語言。這語言的啟示是多方面的,從材質、形態到空間、環境。摩爾也影響了設計界,包括建築設計、工業設計以及平面設計。正如前面所言,人們對藝術的認識有時只需要一個契機,哪怕一個並不起眼的點,也會被有心人衍化為一個面、一個潮流,藝術思潮又常常是一波推及另一波,相互激發。

  裝置藝術內含的環境意識,使觀眾能夠置身其中,由被動觀賞轉換成主動感受,其開放的藝術手段,正在快速地拓展著人們對藝術的認識。我常常想,衡量藝術家的成就是有著多方面的指標的,其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是他給予藝術世界的啟發之多寡。好的藝術家,應該是寶藏,是源泉,是發動機,他的思想和作品能夠派生出新的藝術。這一點,摩爾做到了。他的雕塑理念啟發了後來人,推動著他們進行思維轉化、觀念革命和形態創造。裝置藝術應運而生,上世紀60年代,在杜尚把小便池放在展覽會上的那一刻,人們既吃驚又很快接受了這一新的事物。今天,我們看到裝置藝術時,不再是懷著吃驚或質疑的心理了,觀者願意駐足品咂,尋求其中的意義。裝置藝術使用的媒材包含了自然材料到新媒體,比如錄影、聲音、表演、電腦以及網路。現在裝置藝術與傳統雕塑漸行漸遠,而與人們的生活則越來越近了。

  大概是前年,清華大學圍繞校慶活動舉辦了國際雕塑邀請展,校園裡到處擺放了各種形式的雕塑作品,好像也有裝置作品,校園的文化氛圍一下子倍增,處處皆景,滿目靚麗。陽春三月我帶孩子去清華園,順便在雕塑前拍照,甚是好看。

【亨利·摩爾將雕塑語言推至最單純】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