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得體會> 先學後教課堂活動心得體會

先學後教課堂活動心得體會

先學後教課堂活動心得體會

  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篇一:先學後教心得體會

  以前我對“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理解的還不透徹。現在透過聽課、學習,我對 “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這一教學理念有了新的感悟。我覺得這種教學模式的特點是:教師備課充分、課堂教學目的明確、教學時間抓得緊,教學效果明顯。 所謂“先學”,就是在課堂上,學生按照教師揭示的教學目標及學前指導,看書、練習。所謂“後教”,就是針對學生自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及練習中的錯誤,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兵”教“兵”,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教師只作評定、補充更正。所謂“當堂訓練”,就是讓學生當堂獨立完成作業(時間不少於15分鐘),進行嚴格訓練,形成能力。這樣,課堂教學的過程變成學生自學、探索、實踐的過程。

  我今後要從過去“滿堂灌”的“第一線”退到“第二線”,由知識的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的作用主要表現在:開始上課時,教師三言兩語,或用投影幕顯示,準確地揭示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後,提出明確的自學要求,即自學什麼內容,用多長時間,屆時如何檢測。還要交給學生自學的方法,如看書,是獨立圍繞思考題看書,找答案,還是邊看書,邊討論,邊解決疑難,等等。

  在學生自學時,教師一方面督促學生按照老師的指導自學,確保完成好自學任務,可及時表揚速度快、效果好的學生;可給後進生說幾句悄悄話,幫助其端正自學態度;另一方面透過行間巡視、個別詢問,特別是透過練習等檢測形式進行調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自學中的疑難問題,並認真分析帶傾帶性的問題,進行梳理、歸類,為“後教”作好準備。

  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要做的以下幾點:

  (1)教的內容應該是學生自學中暴露出來的主要傾向性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透過自學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2)教的方式都讓已掌握的學生先講(即使傾向性問題,也可能有人會),如學生講對了,教師肯定,不必重複;講得不完整、達不到深度的,教師要補充;講錯了的,教師則要更正。最後,學生當堂完成作業,進行嚴格訓練。保證訓練的時間不少於15分鐘,讓學生能夠把剛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不搞死記硬背;更要保證訓練的形式像考試那樣完全獨立地、快節奏地按時完成,教師不做輔導,學生不得抄襲。

  (3)、應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4)、關注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養成自學的習慣,養成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5)、應用這一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必須每一節課都應用,堅持不懈地,讓這一教學思想滲入到每個學生的心中,形成一定的學習習慣。教師必須做到堅持、堅持,再堅持——只有不斷糾正,沒有放棄。

  (6)、加強自身理論學習,對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要熟練掌握,並形成技能。

  以上是我學習“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一點心得。

  篇二:先學後教心得體會

  很多教育家提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學校的教學任務主要透過課堂教學去完成,學生的在校時間80%在課堂裡。本學期4月底我參加了先學後教的高效課堂的課堂模式,聽了一些這樣的課。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我發現自己在教學上存在一些問題

  一、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老師從一線徹底退到二線)“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的環節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先學”,就是我們上課時先把自學指導,它包括學習內容,有時還有重點、難點展示給學生,然後讓學生自己帶著思考去看書,去學習,去活動,並且圍繞本節課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放開手讓學生自學,不要怕他們學不會,也不要怕他們出問題。對照目標也可以讓學生展開討論或聯想,這也是新的課標新的理念要求我們做到的。第二步是“後教”,也就是老師針對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點撥,引導學生按照自學指導看例題,找規律,以達到理解應用。第三步,當堂訓練,就是當堂完成練習,完成作業,我認為這正是洋思經驗的精華。透過先學後教掌握知識必須要透過訓練去強化,透過運用去鞏固和提高,這樣才能轉化為學生的素質,形成學生的能力。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放在首位,教師引導學生自學和探索、幫助學生在克服困難上下工夫,這種教學要求有效地制約了習慣於“滿堂灌”的老師,這對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也不能忽略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有些屬於教師該講的內容必須講清楚,講準確,當然老師更應該結合檢測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出一些針對性的訓練題,有重點對薄弱環節進行強化訓練,讓學生迅速將缺補上。

  二、老師應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呢

  在“先學”階段,教師要注意三點:

  1.要求教師備課時要認真細緻,不但要備教材、備學生,還要備對學生學習的引導,對學生學法的指導,以及怎麼樣在課堂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進度,實現因材施教。明確提出“先學”要求,使學生帶著任務、帶著問題去學習、讀書;

  2.適時指導學生,使學生不僅願學而且會學,在自學過程中,逐步積累學習方法,這一點在起步時尤為重要。

  3.要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先學”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教師進行教學調查的過程,要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並迅速把問題分清主次,概括歸類,為“後教”作好準備。

  三.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1、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要求:每節課剛一上課,老師就把當堂課應該掌握的知識,用語言的形式告訴同學們,同時提出3-5個問題讓同學們看書後解決。問題用課件顯示在螢幕上或刻在學案上,接著同學用6-15分鐘的時間看課本。在些過程中,數學或者是理化老師可能還要在黑板上出幾個準備板演的練習。看完書,或者讓先讓同學進行板演,或者先解決提出的問題。

  2、 高效率發揮提問的應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要求:上課提問是學生集中注意力和學好知識的必用方法了。在提問過程中,一個相同的問題可能要同時問四五個同學,有時一個問題通過幾個同學象成語接龍一樣共同完成。這些對學生們認真讀課本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提問時,提問的物件要因題而異,對於學習差些的同學,我們可以提問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讓原來不愛學的同學透過自學,能完成這些任務,老師就要及時地進行鼓勵和表揚。對於複雜的、容易出錯的問題,可以叫成績較好的同學回答,回答完畢後,再讓其他同學再評判正確與否。

  綜合自己學習,使我明白,做一位合格的教師,就必須做好學生的“引導者”,讓自己的課堂因生成而精彩。

  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篇二:“先學後教,自主互助”課堂教學模式心得體會

  一、課堂模式大概分為4個模組8個小環節:

  1、輔助環節(約1分鐘,包括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標、出示自學指導)

  2、先學(約15分鐘,包括讀書看書,檢測練習或提問)

  3、後教(約10分鐘,學生相互更正或並教兵、師生討論)

  4、鞏固練習(約20分鐘,即完成作業)

  二、下面是我這次東河片教研活動中的幾點感悟:

  自從課改以來,一直在摸索著做,透過這次東河片教研活動,在試課中我有很多的感受,總在琢磨要用什麼樣的形式,採取什麼樣方式,讓學生喜歡學習,愛上學習,平時遇到學生做錯了,就著急,忍不住輔導,總是擔心學生學不會,就反覆的講解,重複一遍有一遍,總認為講了才是對學生負責,可實踐證明,知識不是講會的而是練會的,這次東河片活動通過幾次的磨課讓我明白了。同時我也反思了自己的課堂教學確實做的還很不夠有時講的多,練得少,學生自主學習不敢大膽放手,學習川石中學的課改的教學模式,以後的教學中我將盡可能地運用這種模式,從而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去鍛鍊更多的能力。

  在:“先學“環節中要學生明確任務,並在一定的時控下進行自學相關的內容,完成檢測題。“後教”環節是課堂教學的關鍵,首先要轉變觀念解放思想,相信學生,大膽放手,學生能做的教師堅決不講。凡是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只做補充,更正講解,總結歸納,拓展延伸講解。“後教”環節是在學生透過先學環節中檢測中暴露的問題進行,只有首先讓大面積學生充分闡述自己的觀點,將學生的答案,思想,方法完全展示在同學面前,才能真正實現“兵 教兵”。“鞏固練習”環節要精心設計,並且要求在一定的時間內獨立完成,要格局課堂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重視對知識的落實,突出對知識的落實。我們都知道,學生的成績取決於課堂,因此課堂的質量關係著學生的學習成績質量。

  “先學後教,自主互助”的教學模式的課堂起點不是老師的教,而是學生按照自學指導要求自學,老師不過是課堂的影子,而且是自我剋制的影子。真正的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三、透過這將進3個月的實踐我有一個疑問:這種模式的課堂教學是不是一定要以這樣的座位形式?不是這樣的座位形式就不能完成這樣模式的教學嗎?

  篇三:先學後教心得體會

  透過學習學習先學後教教學經驗讓我想到洋思教學的成功,並聯想到洋思人敢於改革、敢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結果。他們構想了以學生為主體“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結構。這一點對我影響很大,學習洋思經驗,其根本在於改變觀念,要實實在在的學,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起來學洋思的經驗。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學校的教學任務主要透過課堂教學去完成,學生的在校時間80%在課堂裡,學生在課堂裡的生活是學生在學校中的主要生活。因此,學校課堂生活的質量關係著學生生活的質量和學校教育成效。 透過本次學習,我發現自己在教學上存在一些問題,在以後的教學中自己應該在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一.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

  1、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不能學形式。如果不看自己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把整個“引導--學練(轉 載 於:w :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堂堂清”教學模式的形式的一切一切,照搬過來,可以說,您的收穫一定大不了,甚至會出現退步,可能要出現成語中“雞飛蛋打”的效果。要把“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實質和所教班級、學情聯絡起來,取其精華,這樣才會取得較大的成績。遵循的原則:凡是能使學生學習變好、能使學生習慣好轉的方法、要求都可以強化,但千萬不要在原方法和制度的基礎上動作過大,否則學生、老師都吃不消,循序漸進,使這些方法和制度逐漸加強。

  2、“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更有利於分層推進,這就需要教師一步一步地扔掉原來的不好的方法和經驗。“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學生是主體,在知識的學習中主要以學生自學、學生講解為主。但有的老師總認為自已不講講,學生不會,不自己講講,學生總結不全面,這就錯了。如果學生總結的深度不夠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師“引導”這個工作沒有做好。就需要我們在“引導”的內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導得當,學生可能比老師想得全面。

  3、“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無論是自習還是作業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去教好學,工作量是特別繁重的。課前預習你一定要分析清課程的知識點、重點、難點,還要把引導的內容和過程設計一下,即使在上課時的設計和實際不一定相吻合也要認真設計好,因為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課上的巡迴指導和提問會使感到勞累。課下的輔導和作業更需要的細心和奉獻。

  4、“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如果學生從來沒有自己預習過課本、從沒有自己總結過知識點、從沒有自己講過課、沒有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那在開始時就要有個思想準備: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出現失敗,這就需要教師嚴格落實“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一滴不漏的學習要求、始終如一的學習習慣”的學風訓練,執行好學習常規。

  5、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不能是教師只學模式的形式,不研究教學實質,第二就是不能持之以恆。只要認準了目標,就一定要走下去,不管在學習、教學的道路上有多少阻力和挫折,只有執著地追求、探索,就一定會成功。如果能正確地分析學習中的各個環節,並把已經成功的目標教學、創新教學應用到教學中去,成績肯定比現在還要好,課堂教學水平肯定有質的飛躍。

  二.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要求:

  每節課剛一上課,老師就把當堂課應該掌握的知識,用語言的形式告訴同學們,同時提出3-5個問題讓同學們看書後解決。問題用課件顯示在螢幕上或刻在學案上,接著同學用6-15分鐘的時間看課本。在些過程中,數學或者是理化老師可能還要在黑板上出幾個準備板演的練習。看完書,或者讓先讓同學進行板演,或者先解決提出的問題。 對於我所教班級現階段來說,學生沒有養成很好的自學能力,在開始的一段時間裡,同學自學時還會有一部分同學看不出應該掌握什麼、什麼內容是重點、自己什麼地方還是薄弱環節。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學生自學前為同學們寫出引路提綱,引路提綱就是把與教學要求相關的提綱都寫出來,只讓學生根據提綱在書中找答案,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篇四: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心得體會

  這學期學校組織老師閱讀 蔡林森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關於“先學後教”的操作方法,每門學科都組織了老師閱讀, 使得“先學後教”得到了極大的推廣。對每位老師來說都是受益匪淺的。下面我就來談一談自己的個人體會。

  蔡林森能寫出這本書, 並得到廣大師生的學習,在全國推廣, 說明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方法還是有可用之處的。這本書應該是蔡林森的經驗之作, 是他多年基層教學管理工作的經驗之談,顯示了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抱負之心。學生可以透過自學掌握教材。

  蔡林森說:“每個教學工作者都要有“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樣的教學理念。 這樣才能教好學生, 要把自己的愛心投注在每一個學生的身上。這樣才是對學生的負責, 才是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做的事情。

  第一:要突出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在課堂中,學生自學,是一堂課中的大環節,而自學的成功是上好這堂課的基礎。要加強學生自學的目的性和實效性,自學就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學生自學前,教師要抓住知識的重難點,提出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學生思考時,老師不要打擾學生。老師的主要任務是巡視,留心觀察,廣泛答疑,有重點地輔導差生。

  學生透過這樣的自學,發現問題,帶疑聽講,有效地克服了學生自學中的盲目性。

  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課堂中,學生自學結束後,就進入了“教”這個環節,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糾正錯誤,解決疑難問題,而此環節的時間也只有10分鐘左右,這就決定了教的內容要少而精。教師只須教教材內容的20%,即重點、難點;只教學生不會的教的過程,是學生自學環節的延續和深化,是學生在進入最後一個環節——“當堂作業”中不出錯或少出錯的保證。在“教”這一環節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充分發揮。

  三、運用“先學後教,當堂練習”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1、運用“先學後教”這種教學模式有利於轉化落後生,培養優等生,縮短差距。由於教師不講,學生自學,教師就有了足夠的時間去了解後進生,針對個別情況個別輔導。而優等生本身知識就學得牢固,理解得深刻,

  2、 “先學後教”這種教學模式它符合“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能面向全體學生,培優補差,並且很好的把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 學習方式落到了實處。比如:1、1班的王麗同學,性格內向膽小,數學基礎很差,課堂上她很難跟上學習的步伐,課後,不敢問老師。可在組內同學的幫助下她基本上能完成作業,跟上每天的學習步伐。學習上的信心也有了,

  課堂上還能看見她舉手發言。每當看見組內的同學互相探討研究問題,互相幫助快樂學習時。我都會想到蔡林森說的那句話:“如果教師把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去學習,去創造,那學生就猶如那些分得土地,可以自由耕種的農民一樣,獲得了真正的解放,潛能就釋放出來了。當鞋合腳的時候,腳被忘記了。當教育適合學生的時候,我們就能看到生命的偉大創造。” 3、運用“先學後教”這種教學模式有利於減輕教師與學生的負擔,使師生得到了共同解脫。從上課到下課,學習的全過程都是讓學生自學,教師由原來的講授者變成了組織者,不但解放了學生,而且解放了老師,解決了老師講得累、學生聽得苦,老師滿堂灌、學生不想學的問題。並且課堂上由於有了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也能當堂完成作業,課下不需要進行大量的題海戰術,就能夠舉一反三,運用自如,這樣學生學得輕鬆,教師也教得輕鬆,有效減輕了師生的負擔.

  第四、做好預習工作。

  預習是自學的一種形式,是學生走進文字的起始階段,搞好預習是提高有效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效預習的過程,是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透過多種途徑嘗試解決問題並運用適當的方法學習的過程,是探究並體會的過程,是形成見解和成果的過程,也是學生有效自主學習的過程。

  教師為了上好課,總會在課前作一番精心的設計,以此提高課堂的有效性。但是一堂課的時間畢竟有限,而教材的知識量也很大,僅靠四十分鐘完成要求的內容,時間會顯得非常緊迫,而且效果也未必會理想。

  伴隨著新一輪課改及素質教育的落實,在課時減少而教學內容不變的情況下,提高課堂效率更顯得尤為重要與迫切,課堂上的知識需要學生自己消化吸收,課後作業卻成了老師最大的麻煩。因此,激發和鼓勵學生開展課前預習活動,掌握有效預習策略,養成預習習慣,便成了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是推動學生不斷進取的“前奏曲”。

  課前預習的課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檢驗效果方面仍有待提高,這將成為我新學期的努力方向。

  先學後教是江蘇泰興洋思中學獨創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對傳統的“先教後學、課後作業”教學模式的顛覆性改革。每堂課教師都不要先講,而是先讓學生自學。學生不是盲目地自學,而是在教師指導下自學,教師的指導必須符合“四明確”要求:明確時間、明確內容、明確方法、明確要求。只有做到四明確,才能為學生指明自學的目標和方向,學生也才能高效率地進行自學。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作為一種教學方法,不是萬能的,總是在某種場合適用,某種場合不適用。但其精神實質是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克服傳統教學中老師的越俎代庖,這些都是應該大力提倡的。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能使課堂精彩紛呈,能使校園生機盎然。做教師的我們應該徹底的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真正的融入到生本教學中去。去感動學生的精彩,去收穫成功的喜悅。這條路對我來說還很長很長,但我會盡己所能。相信“守望著春天必能看見春暖花開。能點燃學困生的激情。在我所任教的每個階段,都存在這樣一類學生:他們為數不多,跟不上班集體的整體要求,不能及時完成學習任務,對周圍的人容易抱有猜疑、不信任的態度,產生“你好是你的,我不好不關你的事”的消極心理。教師若冷落或無意傷害,他們就會很敏感的在心理上與周圍的人之間形成一堵無形的“牆”。其實他們真正的心聲是:想學習好,但感覺很難。在我多年的教學中,也在關注這一群體,想幫他們,讓他們像別的孩子一樣享受到學習、思考的樂趣,採取過各種方法,但收效都不盡人意。這一年來,學習了許多生本的理論,親歷了生本課堂,也在同行中感受到了生本教學帶來的成果。才真正的領悟了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下沒有差生,只有有差異的學生”這一觀念。

【先學後教課堂活動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