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親子> 親子課程中的點名遊戲

親子課程中的點名遊戲

關於親子課程中的點名遊戲

  親子課程中點名遊戲的開展

  點名遊戲,是指親子教師透過一定的方式.讓嬰幼兒在親子課堂上面對其他的孩子和家長作自我介紹,以促進嬰幼兒的認知、語言、社會性等方面發展的遊戲。點名遊戲是0~3歲嬰幼兒親子活動中的一種常用形式。

  0~3歲嬰幼兒的親子課程都可以採用點名遊戲。當然,3歲前孩子的身心發展在每一個階段各有其特點,也存在個體差異性。因此,要設計合適的點名遊戲,必須瞭解0~3歲孩子的發展特點以及本班孩子的實際發展情況。

  點名遊戲的價值

  認知價值:使孩子知道自己和自己所處環境的基本情況(姓名、年齡、性別、愛好、天氣、地點等)。

  語言價值: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能夠向別人說明自己的基本情況:幫助孩子學會使用“我”這個人稱代詞來指代自己;幫助孩子能夠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

  社會性價值: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膽量,敢於向他人介紹自己,消除陌生感;幫助孩子認識更多的朋友,發展其人際關係;培養孩子聽指令做事的能力,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激發孩子參與遊戲的興趣。

  家長價值:幫助家長了解孩子作自我介紹的重要性:教會家長幫助孩子作自我介紹的方法。

  點名遊戲的開展形式

  (一)歌曲類

  老師和家長共同唱特定的點名歌,歌曲結束後,邀請孩子到老師身邊作自我介紹。點名歌可以自己創作,也可以用一些熟悉的歌曲填詞完成。比如歌曲《找朋友》:“找個好朋友,找個好朋友,找到××小寶寶,做我好朋友。”在唱歌的時候,可以配以相應的樂器打節拍,如搖鈴、鈴鼓、沙錘等。

  (二)動作類

  教師利用運動遊戲來進行點名。比如遊戲《小皮球找朋友》:教師將小球推向某個孩子,某個孩子接住小球,便可上前作自我介紹。

  (三)木偶類

  教師利用木偶做表演來進行點名。木偶包括:手指木偶、布袋木偶、真人偶、提線木偶等。比如老師將手偶“跳跳虎”戴到手上,說:“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朋友!”然後邊操縱跳跳虎邊模仿其聲音:“大家好,我是跳跳虎,今年2歲了,我想和你們交朋友,××寶寶,你能到我這裡來嗎?”教師在模擬木偶的時候,要注意聲音的抑揚頓挫。當木偶出現的時候,教師要保持一種新奇的眼神和語氣,使孩子將注意力集中過來。

  (四)兒歌類

  老師採用朗朗上口的兒歌進行點名。比如兒歌《點豆花》:“點豆花,點豆花,點到誰,誰開花!點到了××寶寶,請××寶寶過來作自我介紹。”採用的兒歌可以根據兒童的月齡來確定,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逐步採用三字兒歌、四字兒歌等。教師念兒歌時,可配以相應動作或材料。

  (五)認知類

  老師利用認知遊戲進行點名。比如《顏色對對碰》。老師給孩子發一隻彩色氣球(或其他有顏色的玩具),誰的顏色和老師的氣球顏色一致,就請孩子上前去和老師的氣球對對碰,並介紹自己。認知類的點名遊戲,要求老師根據孩子的認知發展水平來開展。

  (六)創意類

  老師利用一定的創意材料來進行點名遊戲。比如,老師製作一個可愛的五彩電視框,還有長長的天線。老師首先示範,將電視框放於頭前,將臉從電視框中呈現出來,像現場直播一樣進行自我介紹。創意類的點名遊戲,要求老師根據班中孩子的月齡情況及其他具體身心發展特點來開展,不拘泥於傳統形式。

  點名遊戲的開展程式

  在準備工作中,首先要了解孩子在本階段的生理心理發展情況,根據本班孩子的.特點,設計適合的點名遊戲,並準備點名所需材料(道具、音樂、兒歌、場地等),然後親子教師引導所有的孩子和媽媽圍成弧形,分別坐在事先設計好的圖示上,準備開始點名。

  點名時,親子教師先作自我介紹,然後請孩子自我介紹:透過一定的點名遊戲形式,依順序請孩子到老師身邊,面向大家作自我介紹,教師引導孩子說“謝謝大家”,並給予孩子一定的獎勵。這種獎勵可以是物質獎勵(貼花、糖果等),也可以是精神獎勵(如擁抱、表揚、親吻等)。

  最後,教師可用合適的音樂節奏,用手伴著拍子給每一個孩子唱名。如:“拍拍手給×××,×××,×××,拍拍手給×××,拍拍手。”此環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由選擇取捨。

  點名遊戲的原則

  (一)與月齡相適應的原則

  前面已提到,3歲前嬰幼兒的身心發展在每一個階段各有其特點,因此,要根據孩子的發展情況設計合適的點名遊戲。下面以語言發展為例。

  1歲前的嬰兒還不能開口說話,不必硬性要求孩子開口,老師可要求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到老師身邊,由家長代替孩子,對著其他孩子和家長作自我介紹,家長可以邊作自我介紹,邊讓孩子向大家揮揮手。這樣做,一方面讓孩子熟悉環境,另一方面,也在指導家長如何在生活當中引導孩子開口說話。1~2歲的孩子。特別是1歲半的孩子,可以說:“大家好,我叫×××”。2~3歲的孩子可以增加一些介紹內容,比如說:“大家好,我叫×××,我2歲半了,是個男孩。”月齡稍大的孩子,還可以增加有個人特色的介紹,比如說:“大家好,我叫XXX,我2歲半了,我喜歡喜羊羊。”還可以讓孩子做簡單的表演動作,比如揮揮手、拍拍肩等。

  (二)積極鼓勵的原則

  行為主義認為,強化是使行為保持的重要原因。強化包括物質強化和心理強化。在點名遊戲中,老師在孩子自我介紹後,可以採取相應的強化措施。比如,老師在孩子自我介紹後,拍掌微笑說:“XX孩子真棒!我們歡迎你!”帶領大家一起鼓掌歡迎這位孩子。在積極的強化環境中,孩子對自我介紹會產生成就感和更大的興趣,並且能將這種興趣保持下去。

  (三)愉悅的原則

  教師在設計和開展點名遊戲時,要注意遊戲的愉悅性,遊戲中要始終洋溢著一種愉快的氣氛,不能讓家長認為點名遊戲是在考察孩子的語言能力或其他方面的能力,從而影響遊戲的輕鬆和愉悅。應該讓家長更多關注孩子的情緒、情感體驗,讓孩子和家長在每一次的點名活動中都保持著愉快的情緒。

  (四)尊重孩子的原則

  有的孩子不願意參與點名遊戲,不願作自我介紹時,教師和家長可以幫助和引導,切不可強迫。

  孩子不願做點名遊戲的原因及應對方法

  有時點名遊戲中,孩子不願意到老師身邊作自我介紹,或是不聽老師的指令到處亂跑,完全沒有進入到老師安排的課堂氛圍中。教師要仔細分析原因。並找到針對性的應對方法。可能的原因有:

  不適應陌生環境,懼怕陌生人。此種情況可以讓其父母領著孩子一起作自我介紹,消除恐懼感,逐漸讓孩子能夠自己獨立做自我介紹,或是讓孩子在原地作自我介紹,以後再慢慢引導孩子到老師身邊去。

  受到課堂上的無關刺激影響。有時孩子因為教室裡有太多其他刺激,如玩具、圖書等,孩子被這些事物吸引,而無法跟隨老師的語言和指令。因而活動開始前,應該儘量移開教室中的所有無關物品,消除環境無關刺激。

  身體及其他方面不舒服。這時要理解並尊重孩子,不必強迫其作自我介紹,對身體不適的孩子要密切關注。

  點名遊戲設計不合理,或教師語言平淡無奇。教師應根據各年齡段孩子的發展特點。充分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精心設計點名遊戲,增強點名遊戲的趣味性,讓孩子樂於參與其中,同時要注意語言表達繪聲繪色,吸引孩子參與。

  開展點名遊戲的注意事項

  老師儘量不要走到孩子身邊去詢問基本情況,一定要鼓勵孩子自己到老師身邊,面對大家作自我介紹,以鍛鍊孩子大膽地站出來向他人介紹自己。

  可以和當堂課程目標聯絡。比如當堂課的活動目標是“認識紅色和綠色”,那麼可以將點名遊戲和此活動結合起來。比如,老師出示一個“綠豆蛙”手偶,說:“大家好,我是綠豆蛙,我穿的綠衣服,我想和你們交朋友。”在點名遊戲中強調活動的目標,同時也給了孩子更多機會去認識綠色。

  點名遊戲時可以考慮“首尾呼應”。比如,採用真人偶開始點名遊戲,親子課程結束環節中也可以使用真人偶和孩子說再見。

  老師設計點名遊戲時,可以和生活時代充分聯絡起來。比如,如果老師採用手偶式的點名遊戲,可以採用當下十分流行、孩子們很熟悉又特別喜愛的喜羊羊作為手偶,或是採用世博會的海寶作為手偶,都可以提高孩子和家長的興趣,增強點名遊戲的吸引性,更好地引導孩子順利完成點名遊戲。

  當某些孩子對教師手中的點名遊戲材料特別感興趣,作完自我介紹後不願意回到父母身邊時,教師要採取一定的方法讓孩子回去,便於下一環節的開展。比如,答應孩子待會將玩具給他玩,但承諾了一定要兌現。

【親子課程中的點名遊戲】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