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演講稿> 偉大社會演講稿

偉大社會演講稿

關於偉大社會演講稿

  摘要:演講需要練習,練習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在進步過程中,聽說讀寫的能力也會相應題高。口才在如今的社會很重要的,一個很有才能的人,如果沒有好口才,不能把自己所想很好的表達出來。也就應了那一句俗語:茶壺裡下餃子,有口倒不出。這種情況對一個滿腹才華的人來說很悲催的。

  關鍵字:演講 口才 重要性

  演講,現在到處都有,各式各樣的演講層出不窮。那何為演講呢?如果百度一下,你會知道,演講又叫講演或演說,是指在公眾場所,以有聲語言為主要手段,以體態語言為輔助手段,針對某個具體問題,鮮明、完整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闡明事理或抒發情感,進行宣傳鼓動的一種語言交際活動。 我的想法很簡單,演講便是將自己的想法與見解在公眾場合說出來,用得體的語言、恰當的手勢來說服廣大聽眾。

  之前很多人都問我,為什麼會選《演講與口才》這門課,畢竟傳聞這課很難透過。但是誰都希望自己出口成章、妙語如珠;誰都希望自己在任何場合都能恰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來贏得大家的贊同.在我看來,一個人的演講口才不僅能體現一個人的口頭表達能力,更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從小我就是一個內向的女孩,雖然長大後,話變多了,人也活潑了。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性格還是沒有變多少。在很多人面前,會緊張,會結巴,尤其是正式的公眾場合。比如在講臺上作即興的自我介紹,也許一般人都會覺得這是相當簡單的一件事,隨便講講就幾分鐘過去了。但我卻把它當做了一件大事,在臺下要準備好久才敢上去,而且講的還會相當不自然,就做不到那種談笑風生的境界。大一剛進來,有很多面試,我不怕筆試或者什麼,就怕自我介紹。再舉個近一點的例子吧,去年的第二課堂有演講這一項,事前我將稿子翻來覆去背了好幾遍,可是一上臺,我緊張得連稿子都忘記了,最後只能強裝鎮定地問評委可以重新開始嗎。雖然第二次順利背到了結尾,但我的聲音顫抖著,忽高忽低,反正場面很糟糕。這個毛病,在與朋友交往、日後找工作時都是一個致命的缺點,所以希望可以透過這門課,改善一下在群眾面前演講的窘境。  我認為,對於演講者個人來說,演講具有三方面的作用:

  第一,促進自己迅速成材。演講家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演講也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這些都是後天實踐造就的,是經過艱苦的多方面的努力才成功的。但在訓練過程中,你也可以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葉聖陶先生曾說:“聽就是讀,是用耳朵來讀。”從聽中,可以訓練聽音和辨音、想象、聯想、記憶、快速的概括、判斷和推理等能力。而就“說”這一方面而言,透過演講,可以訓練發音吐字,訓練語調、語氣、語速、停頓,訓練態勢語言;另外還可以提高語言的表達技巧,克服“想說的不敢說,敢說的卻又不能說,能說的卻又不會說”的毛病。演講教會了我們恰當地運用面部表情、眼神、姿態和手勢,取得口頭表達和表情動作完美和諧的統一,而不是像我一樣傻傻地站在原地,沒有動作不說,還一臉的僵硬,說話的語調還不如平時來的正常。當我們看到演講家在講臺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講述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自然會被吸引住。同時,我們驚歎於他們的氣場、自然的手勢以及那輕鬆自若又引人入勝的語氣,這是講臺上的功夫。而比這更重要的是演講家講臺下的功夫,那就是他必須具備站在時代前沿的精深的思想,淵博的學識、豐富的閱歷,這需要努力的學習與鑽研.為了作好演講,得有提前準備。從圖書、報刊、電影、電視、網路以及本地區的自然、人文、社會中搜集資訊和資料。透過閱讀大量的健康有益的書籍,對修養學識有較大的教育價值,能起到陶冶情操、感化心靈、改善情感的教育作用。同時,他還必須具備敏銳的觀察力、敏捷的思維力、準確的判斷力、敏捷的思維力、迅速的應變力和較強的記憶力,這更需要刻苦的磨練。在演講的準備過程中,都要做好充分準備,把蒐集到的材料進行歸納、整理。組織好語言,理清思路。有了大量的語言儲備,又怎麼能建造不好語言能力的大廈呢?可以說,是多方面刻苦的學習與磨練造就了一個演講家。當他成為一個演講家的時候,我們說:他成材了。而當他正在加倍努力學習與磨練尚未成“家”的時候他也在思想、學識、智慧等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些習慣的養成,對於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自然流露出別人沒有的氣質,還能順便積累各種各樣的知識。所以說,演講對促進人的成材有極大的作用。

  第二,激勵自己多做貢獻。一個人思想精深,學識淵博,但卻茶壺煮餃子“道”不出來,未免太遺憾了。先說說我自己,從小我是以理科見長的,尤其是數學和物理。說的好聽那是"見長",說實話就是“偏科”嚴重。這也導致了我當時的尷尬境地:因為理科成績好,所以被老師要求去輔導其他同學。這時問題就出現了,我和他們講題目的做法,他們聽不懂,這怎麼辦呢?總不能把過程寫下來,叫他們背過程吧。當時我還在心裡估摸著他們也太笨了,這都聽不懂。結果老師換了個同學去教他們,一個個都開竅了,嘴裡還喊著“***講題目真厲害。”頓時把我羞得無地自容。而一些大人物與我有相同的問題,雖然可能不會嚴重如我。著名作家茅盾,數學家陳景潤在文學和數學領域都有卓越貢獻,但口頭表達能力較差,只能透過書面語來發表他們的作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貢獻。而魯迅、聞一多先生不僅能寫且也能說,他們可以充分利用演講這個迅速直接的傳播工具來宣傳真理,揭露邪惡,也就能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柏拉圖說過:“農民在莊稼生長不良時,總是是合法的使其惡劣的狀況得到改善,使之真正有助於健康生長。而聰明優秀的演講家與國家的關係,就如同農民與莊稼之間的關係一樣。一切美好而絕非醜惡的東西,在這些聰慧優秀的演講家眼裡,才是合理而正義的。”古今中外一切正義的演講,都要宣傳真理,捍衛真理,並喚起民眾同邪惡鬥爭,把社會推向前進。例如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演講家帕特里克 亨利在弗吉尼亞州議會上發表的鼓舞人心的抗英演講,就曾喚起千百萬人勇敢投入偉大的獨立戰爭。一次成功的演講,出來具有真理的啟迪作用、情感的培養作用、知識的傳播作用外,最終是要使聽眾付諸行動,投身於變革現實的偉大社會實踐活動中,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如大家熟知的李燕傑同志的《塑造美的心靈》、曲嘯同志的《心底無私天地寬》等的演講,對於廣大青年陶冶情操、塑造美好的心靈,樹立遠大的理想,刻苦工作和學習,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1]

  第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注意細節是最重要的一點。第一印象就像發射火箭一樣重要,你永遠不可能給別人第二次第一印象。所以要特別注意細節,比如杜絕頭屑、保持口氣的清新、袖口一定要清潔、皮鞋的.光亮度等等。專業化就是注重細節。其次,要注意的是適應性。一定要知道什麼場合該穿什麼衣服,該說什麼話。一般來說,有效資訊的傳遞,55%是透過肢體語言,38%透過語調、語速,7%來源於內容。好的肢體語言是開放的,整體的要求是協調、自然、大氣。整個下盤要穩,腰和肩不要經常晃來晃去。尤其要隨時注意心靈的窗戶--眼睛,交流眼神、面部的表情,微笑是人際交往的第一通行證。在你與他人交流時,或並肩,或在臺上,眼神接觸不可少,還要適當的傳遞一些內容來增強雙方的聯絡。比如在你面試時,你的緊張與不安以及一些心中的“小算盤”都會透過你的演講直接反應給面試者,所以要有意識地控制,並加以運用。如果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麼聲音就是心與心相連的橋樑。正如格萊斯頓所說:"90%的人不能出類拔萃,是因為他們忽視了對嗓音的訓練。有“鐵娘子”之稱的撒切爾夫人在上任首相以後,一改她之前尖銳的嗓音,轉而變得低沉,為的就是符合她的身份,使嗓音能更好地為她多用。

  第四,融洽自己的人際關係。演講家經過長期訓練和實踐所得的本領,不僅在演講臺上可以表現他們的文雅舉止和出眾口才,而且在日常交際生活中,他們的豐富的學識、敏捷的應對、良好的修養都很容易衝破種種人際關係的障礙,比一般人更能迅速、有效地與人際交往和溝通。他們由於知識面廣,不侷限,幾乎與每個人都有共同話題,就每個話題還能聊上那麼幾句,碰著自己感興趣的說不定還能滔滔不絕的講個大半天,而且使聽得人聽得津津有味,完全不會因為聽得時間長而感到無聊。有這種人在,冷場就永遠不會出現,他們會自發地帶領著其他人找到話題。這種人一般在什麼場合都吃得開,調動地起氣氛,還會講話,把別人哄得服服帖帖的,到哪裡都會受歡迎。同時,演講家透過演講活動可以廣泛地接觸各階層、各地區人士,擴大自己的交際面。交際擴大了,見識也會逐漸變廣,兩者彼此扶持,最終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其實說大道理誰都會,只是一到上場的時候就全被我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口才與演講》開始上課時,老師剛開始就讓我們自由演講,看著那些話題,在我心中湧現出的話一句接著一句,但是就在我想要舉手上臺演講的前幾分鐘,我就發現心開始“砰砰砰”的亂跳,然後腦子裡一片混亂,之前想好的點早就忘了。這樣我怎麼還會有上臺的勇氣,所以一次又一次蹉跎了機會。不過這也算是一種沒膽量的教訓吧,不得不說其實上臺演講還能增長我們的膽量,畢竟剛出校門大學生都太單純,多找機會練練膽還是有必要的。

  在校內的演講對於大學生來說是走出校門的準備,讓你在面對陌生人時做出得體的回應;也是往後生活的基層建築,讓你能在複雜的社會里如魚得水得生存下去;更是人生的導向標,讓你在挫折面前不彷徨,在之前積累的知識海洋中尋找方向。

  參考文獻:[1]歐陽友權,《口才學》(第三版),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5,193

【偉大社會演講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