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前作文教學的意義和方法

前作文教學的意義和方法

前作文教學的意義和方法

  多少年來,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所注重的往往是“後”作文教學——也就是從學生開始提筆作文之“後”開始的作文教學。

  “後”作文教學大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命題。命題之後的審體和解題的教學。

  2.批改作文。對學生已經形成的文章做書面或者口頭的批改。

  3.作文評講。對學生已經形成的文章做批改後的口頭評講。

  這種“後”作文教學的傳統模式已經貫穿了中國上千年的歷史。中國教師幾乎從來都是這樣教作文的。魯迅先生在談到他學習寫文章時說過的“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作文字上圈圈多起來,而叉叉少了下去,於是終於學會了寫文章”,大抵也是這種“後”作文教學模式的反映。

  “後”作文教學是一種不太全面、不太科學的方法:它注重的是學生開始形成文章以“後”的教學輔導工作,而不是學生寫文章之“前”的教學誘導過程;它致力於學生文字的形成過程,而不是學生思維的發生狀況;它運用的是學生業已收取在大腦裡的生活素材,而不是教給學生透過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指觀察現時攝取活生生的生活素材;它依賴於學生開始寫作時的理性思索,而不是寫作醞釀時的感情積聚。

  可以說,“後”作文教學是一種帶有“馬後炮”性質的作文教學方法。

  略略考察文章的形成,總是“生活——感情——思維——文字”這樣一個過程,文章是思維的表現,而思維又是存在的反映。因此,在文章生成之“前”,寫作者是有許多準備工作要做的,而教師也是有許多先期教學要執行的。

  其中最主要的“前”作文教學,就是教會學生“攝取生活素材”的本領和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這兩重任務。

  二、幫助學生學會“攝取生活素材”,是“前”作文教學的首要內容

  生活是寫作的.唯一源泉。“生活素材”攝取得好,寫作就“自有源頭活水來”。“生活素材”沒有吸收或者吸收得不好,就必然“難為無米之炊”。

  但是由於傳統的作文教學大多從“命題”教學發軔,教師並沒有注重怎樣教會學生進行“源頭活水”的攝取和“下鍋之米”的收集。命題作文開始以後,寫作過程的本質也就是要求學生把自己於“過去時”業已“攝取”的“水”和“米”重新透過自己的形象記憶和感情記憶拿出來“淘米燒飯”。

  如果某個學生在此前已經攝取了一些“水”和“米”、如果某個學生的這個“過去時態”的觀察工作做得好、如果某個學生的記憶力比較強,那麼,就有可能“燒”得出或者燒得好這鍋“飯”。

  如果某個學生平時沒有注意攝取“水”和“米”,或者對以上“生活素材”攝取得不多、不好、不全,自然就燒不出這鍋“飯”來。

  在這樣的情況下,假如教師硬要他們“燒”、不“燒”也得“燒”的話(我們的許多命題作文教學就是如此,譬如“記一件有意義的事”),就必定燒出“夾生飯”來。或者,學生實在沒有生活積累,只好來一個“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以假、大、空充數。

  作文教學大多從小學生開始,他們剛處於學習寫作的起步階段,都沒有經歷過“攝取生活素材”的訓練、也沒有充分運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手指攝取過生活的博大豐厚的源泉。所以,可以說,大多數的小學生在以“命題作文”為方式開始進行作文學習時,是沒有足夠的“生活素材”墊底的。

  但是大多數小學生又必須寫“命題作文”,於是,就造成了今天寫作教學的尷尬局面。

  可能有人會說,學生是要上語文課的,他們可以透過語文課的閱讀學習寫作。

  不錯,透過閱讀各種文字作品可以學習作文。從他人的文字作品中學習“攝取生活”的方法、學習他人“攝取”的“生活素材”乃至學習“攝取”別人已經“攝取”的“生活素材”,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單單透過閱讀來學習寫作肯定是片面而隔膜的,因為從根本上來說,單是閱讀別人的作品的話,仍然不能獲得寫作的最鮮話、最直接、最豐厚的“生活素材”,仍然沒有得到生活最寶貴的賜予。

  套用的話來說,透過閱讀獲得的不是生活的“源”而是生活的“流”——是作家在“彼時彼地”透過他們自己的觀察和體驗所獲得的“生活”,而不是自己觀察和體驗所得到的“生活”。(《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見《選集》第三卷)

  自己親身觀察和體驗的“生活”和從別人的文章裡得到的“生活”是不一樣的,這裡有“文野之分、高低之別”,這也就是“紙上得來終覺淺,深知此事必躬親”的道理。

  可能又有人說,今天的學生本來就很少“生活”,原因是他們學習負擔太重,上學、回家,兩點一直線,生活貧乏甚至枯燥——彷彿因為學生沒有豐厚的“生活”,我們就沒有幫助學生學習“攝取生活素材”的必要似的。

【前作文教學的意義和方法】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