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考試> 馬克思主義自學考試原題練習

馬克思主義自學考試原題練習

馬克思主義自學考試原題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列寧對辯證唯物主義物質範疇的定義是透過()界定的。

  A. 物質和意識的關係B. 個別與一般的關係

  C. 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係D. 認識與實踐的關係

  2.著名詩句“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所蘊含的哲理是()。

  A. 物質運動的同一性和時空的主觀性的統一

  B. 物質運動的無限性和時空的有限性的統一

  C. 物質運動的多樣性和靜止的單一性的統一

  D. 物質運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統一

  3.唯物辯證法認為發展是()。

  A. 事物永不停息的運動和變化

  B. 事物從過去到現在再到將來的變化

  C. 事物新陳代謝,由低階到高階的運動和變化

  D. 事物由小到大,積少成多的變化

  4.詞壇名家喬羽在個人文集的跋中,只寫了兩句:不為積習所蔽,不為時尚所惑。喬羽寫作不為商業化、時尚化所左右,始終表達的是人民大眾的心聲,其作品如《我的祖國》《一條大河》《讓我們蕩起雙槳》等早已深入人心,不慕時尚成經典,不慕時尚成不朽。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 藝術創作是作者內心情感的表達B. 藝術創作是客觀世界的直接反映

  C. 藝術創作的規律性是不能變化的D. 藝術創作具有自身的規律性

  5.2005年7月4日美國進行了“炮轟”彗星太空實驗。這次實驗在幫助人類首次揭開彗星內部秘密的同時,也會幫助揭開地球乃至整個太陽系的起源和宇宙生命起源之謎。這說明()。

  A. 意識是與物質同時存在、共同發展的

  B. 意識能夠完全地反映客觀世界

  C. 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D. 意識是經過實踐檢驗的正確認識

  二、多項選擇題

  1.運動和靜止的關係表現為()。

  A. 動中有靜,靜中有動B. 運動和靜止不可分割

  C. 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D. 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

  2.“拔苗助長”這個成語的哲學寓意是()。

  A. 發揮主觀能動性,要尊重客觀規律

  B. 事物之間的聯絡是客觀的

  C. 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外因是發展變化的條件,外因透過內因而起作用

  D. 辯證的否定是發展的環節

  3.魚商為避免運輸途中魚群因昏迷而死,在水箱內放鯰魚數尾,因鯰魚到處亂鑽,致使魚群因驚慌而始終遊動,以保持其鮮活。這個事例主要說明的是()。

  A. 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物質的基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B. 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必要條件

  C. 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可以認識和利用的

  D. 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

  4.唯物主義認識論都是()。

  A. 一元論B. 能動的反映論C. 先驗論D. 可知論

  5. 馬克思說:“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其內涵有有()。

  A. 人的本質是具體的、歷史的B. 人的本質在於人的社會性

  C. 人的本質是自由D. 人的本質形成於人的各種社會關係中

  三、判斷題

  1.社會主義承認社會價值,否認個人價值。()

  2.哲學上的物質就是實物。()

  3.發展的實質是舊事物的滅亡、新事物的產生,是質變,是飛躍。()

  4.國家的實質是管理公共事務的機關。()

  5.被社會公認的思想就是真理。()

  四、綜合分析題

  從前,滄州城南有一座臨河寺廟,廟前有兩尊面對流水的石老兵關於石獸“逆流而上”的見解對我們辯證地思考問題有何啟示?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A【解析】列寧對物質的定義是:“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透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這說明,物質是不依賴於意識卻能為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2.D【解析】這句詩本身的意思是指人雖然靜止不動,相對於地球是靜止的,但天體、地球的運動卻不會停止,這種運動是絕對的。從哲學上講即物質運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相統一。

  3.C【解析】發展是指事物從低階到高階,從簡單到複雜的運動變化過程,發展的實質是舊事物的滅亡和新事物的`產生。

  4.D【解析】本題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藝術創作問題的能力。喬羽不去迎合所謂的“時尚”,說明藝術創作具有自身的規律,不能隨心所欲。A項不符合題意;B、C項不準確,藝術創作是經過頭腦加工的,不是客觀世界的直接反映,藝術創作規律也是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

  5.C【解析】本題旨在讓考生掌握意識的能動作用方面的知識,人類“炮轟”彗星太空實驗說明了意識不僅能夠認識事物的現象,而且可以正確認識事物的本質。A項表述錯誤,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不是與物質同時存在的;B項表述不確切,意識就其發展的趨勢來說是能夠反映客觀世界的,但表述為“完全”是不恰當的,意識也需要深化和擴充套件;D項表述不準確,經過實踐檢驗的意識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

  二、多項選擇題

  1.ABD【解析】靜止是物質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運動和靜止二者同時存在、互相滲透。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靜止是相對的,有條件的,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相統一。

  2.ABC【解析】拔苗助長違反了客觀規律,結果是事與願違。說明了人要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前提下發揮主觀能動性,事物由產生到發展這個過程之間的聯絡是具有客觀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同時,還說明了事物的發展變化的根本依據是內因的作用,外因即人的作用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外部條件,透過內因起作用,不包含辯證的否定的觀點。

  3.BC【解析】這個事例主要強調外因和人的主觀能動性在事物變化發展中所起的作用。

  4.BD【解析】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認識論,堅持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即意識能夠反映物質是可知論;堅持認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是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可知論和能動的反映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的基本立場。

  5. ABD【解析】人是歷史過程的主體,歷史過程是人的實踐過程,正是在人的歷史實踐過程中,人作為現實的、具體的人而存在。唯物史觀揭示了人與社會實踐的本質聯絡,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的本質屬性是人的社會性。自由發展表明了人的發展中的一個階段,並非人的本質。

  三、判斷題

  1.×【解析】社會主義承認社會價值,但同時也承認個人價值,並且認為只有讓個人價值得到充分的實現,才能真正實現社會價值。

  2.×【解析】實物是物質的具體形態,是具體存在的東西,而不是物質的唯一特性,不是哲學上的物質。哲學上的物質是對萬事萬物共同本質的概括,客觀實在性是哲學上的物質的唯一特性。舊唯物主義認為哲學上的物質是實物,是物質形態、物質結構。上述觀點混淆了辯證唯物主義物質和舊唯物主義物質的界限。

  3.√【解析】略

  4.×【解析】從表面上看,國家是管理公共事務的機關。但實質上它是階級統治的工具。國家不是用來調和階級矛盾的,而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

  5.×【解析】(1)真理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真理是正確的認識。一種思想是不是真理,取決於它同客觀事物是否相符,而不取決於是否被社會公認。(2)真理遲早會被社會公認,但被社會公認的思想不一定就是真理。因此,上述觀點取消了真理的客觀性,陷入了主觀唯心主義的真理論。(3)檢驗真理的標準是社會實踐,而不是被社會公認。可見,上述觀點把檢驗真理的標準主觀化了。

  四、綜合分析題

  (1)真理是指人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標誌主觀與客觀相一致的哲學範疇。任何真理都是具體的,是因為真理總是有一個適用的範圍,總是離不開一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並隨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否則真理就是抽象的,無意義的;真理是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要不斷實現認識和實踐,主觀和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真理又是全面的,是諸多規定的綜合和統一。在本題中河水東流,石獸順流東下,這是合乎常理的,但是這種常理只是在一定條件下才是有效的。廟僧的失誤之處就在於沒有依據具體的時間、地點、條件具體地去分析問題,而是抽象地、絕對地照搬照套常理,所以判斷失誤。

  (2)辯證地思考問題,就是指要堅持用聯絡的、全面的、發展的觀點,尤其是矛盾的觀點看待問題,也就是一分為二的方法。此題中的守河堤老兵不是固守常規、片面地看待問題,而是突破舊的思維的束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善於用矛盾的方法,辯證地思考問題,提出瞭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對我們的啟示是對待任何事物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反對一點論和均衡論,學會從矛盾的對立面雙方,一分為二地、多方面、多角度辯證地思考問題。

  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從對立中把握同一,從同一中把握對立。守河堤老兵不受已有的思維定式的束縛,根據實際中的具體情況,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其見解對我們的啟示是,對任何問題都要辯證地思考,多角度地或從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解決問題。

【馬克思主義自學考試原題練習】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