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理學> 心理學自考知識點

心理學自考知識點

心理學自考知識點

  心理學自考知識點有哪些?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簡稱自考,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創立,是對自學者進行的以學歷考試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心理學自考知識點,歡迎大家閱讀。

  心理學自考知識點1

  1、心理學科是研究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心理現象又稱心理活動,它包括:心理過程、個性心理。

  2、心理過程:(1)認知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和想象;(2)情緒、情感過程;(3)意志過程。

  3、個性心理:(1)個性心理動力(傾向),包括需要、動機、理想、信念、世界觀、價值觀等;(2)個性心理特徵,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

  4、心理是人腦的機能,腦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實質:客觀現實在人腦中的映象。

  5、神經系統的基本活動方式——反射。

  6、意識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識的基本特性:自覺的目的性、主觀能動性、社會制約性、以第二訊號系統為主的兩種訊號系統的協同性。

  7、心理學科科的性質:心理學科是一門介於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之間的交叉學科。

  8、需要的種類:(1)根據起源分:生理需要、社會需要;(2)根據物件分:物質需要、精神需要。

  9、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由低階向高階發展可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需要。

  10、動機產生的條件:內在條件是需要,外在條件是刺激誘因。

  11、6l、興趣是指個體積極認識、探究事物、從事活動的心理傾向。

  12、興趣的品質特性:傾向性(又稱指向性)、廣博性、穩定性(又稱永續性)、效能性。

  13、學習動機的激發:(1)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2)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3)充分利用反饋資訊,有效進行獎懲。(4)合理設定課堂結構,妥善組織學習競賽。(5)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1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動機水平適中,最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15、成就結構理論認為:有三種現實的課堂結構:合作型、競爭型、個別化型。合作型目標結構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16、成敗歸因理論認為,學生常將成功或失敗歸因於四個方面:能力、努力、運氣、任務難度。

  17、創設問題情境的理論基礎是成就動機理論。

  18、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綜合整體的反映。感覺是知覺的基礎,知覺是感覺的整合。

  19、生物鐘現象:人體內的一切物理變化和化學都是有節律的,這些節律性的變化就是所謂的“生物鐘”的機制。

  20、知覺的特性:選擇性、整體性、理解性、恆常性。

  21、注意的的特點: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動的組織特性。

  22、注意的種類:不隨意注意(無意注意)、隨意注意(有意注意)、隨意後注意(有意後注意)。

  23、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徵和內在規律的間接、概括的反映。間接性與概括性是思維的兩大基本特徵。

  24、思維的種類:(1)根據憑藉物與思維形態劃分:動作思維、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

  25、(2)根據是否遵循邏輯規則分:非形式邏輯思維、形式邏輯思維。(3)根據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維、發散思維(求異思維)。

  26、思維的過程:分析與綜合、比較、抽象與概括、系統化與具體化。

  27、思維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斷、推理。

  28、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1)提出問題(發現矛盾的過程)。(2)明確問題(找出主要矛盾的過程)。(3)提出假設(以假設形式找到解決問題方案)。(4)檢驗假設(透過理論和實踐形式檢驗假設)。

  29、啟發是從其它事物能夠看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對解決問題起到啟發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30、定勢是指心理活動的一種準備狀態(心理傾向亢又稱心向。

  31、遷移是已經獲得的知識技能和學習方法對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的影響。一種知識技能的掌握促進另一種知識技能的掌握是正遷移,如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反之為負遷移。

  32、理解是學生對教材中有關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理解是學生掌握知識的中心環節。

  33、想象是人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後創造新形象的過程。想象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思維。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礎,實踐活動是推動想象的原因和動力。

  34、想象的種類:(1)根據想象時有無目的意圖分:有意想象、無意想象:(2)在有意想象中,根據內容的新穎性和創造性分:再造想象、創造想象;(3)根據想象活動與現實的關係分:幻想、理想、空想。

  35、良好思維品質的特性:(1)廣闊性與深刻性。(2)獨立性與批判性。(3)邏輯性。(4)靈活性和敏捷性。(5)創造性。

  36、記憶是過去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它包括識記、保持、再認和回憶三個基本環節,從資訊加工況來看,即對輸入資訊的編碼、儲存、提取的過程。

  37、記憶的分類:(1)根據內容與物件分:形象記憶、邏輯記憶、情緒記憶、動作記憶。(2)根據資訊加工與記憶階段分: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

  38、保持是鞏固已獲得的知識經驗的過程。保持是記憶的中心環節。

  39、遺忘: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再認與回憶,或者表現為錯誤的再認與回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規律:遺忘程序不均衡,有“先快後慢”的特點。

  40、聯想的種類與規律:接近性聯想(空間、時間上的接近)、相似性聯想(性質上相似)、對比律(性質上、特點上形成對比)、因果律(因果關係)。

  41、良好的記憶品質有:敏捷性、永續性、準確性、準備性(指能否及時地從記憶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識,是提取的應用特性)。

  42、技能是透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練習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

  43、知識為活動提供定向依據,而技能控制活動的執行。

  44、高原現象:在操作技能練習到中期,會出現成績進步的暫時停頓現象。

  45、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的效率、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特徵。知識、技能達到遷移程度,能“舉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進能力的發展。

  46、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創造力是智力的高階表現形式。

  47、超常兒童: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兒童:智商在70以下。

  48、情緒是與生理需要相聯絡的;情感是與社會性的需要相聯絡的。基本情緒分為:快樂、悲哀、恐懼、憤怒;情緒按強度的持續時間可分為:心境、激情與應激。

  49、克服內外困難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徵。

  50、意志行動的目的衝突有四種形式:雙趨式衝突、雙避式衝突、趨避式衝突、多重趨避式衝突。

  51、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經活動分成許多型別,其中有四種典型型別與氣質型別相對應:強、不均衡型為膽汁質;強、均衡、靈活型為多血質;強、均衡、不靈活型為粘液質;弱型為抑鬱質。

  心理學自考知識點2

  1、教育心理學科的研究物件是:受教育者在一定的學校教育條件下,掌握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形成全面發展的個性品質和道德行為的規律、

  2、把教育心理學科作為一門學科的標誌是:美國教育心理學科家桑代克做了許多實驗研究,積累了大量關於動物和人的學習材料,提出了一些學習心理的定律、

  3、教育心理學科研究的基本方法:觀察法、實驗法

  4、心理發展的概念:心理發展主要是個體從出生到成年期間所發生的積極的心理變化,是個體在成長期間對客觀現實的反映活動不斷擴大、逐步提高和完善的過程。

  5、心理發展的動力:①心理發展的動力是已有的心理狀態與外界環境和教育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的不斷產生和解決推動了個體的心理發展②在這一矛盾中,環境和教育起著決定性作用

  6、心理發展的個別差異:兒童的心理發展過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其發展速度、各種心理機能的優勢表現、情緒的穩定性、個性特徵及其傾向性等都存在著相當大的個別差異。

  7、皮亞傑:是當代著名的兒童心理學科家。

  8、皮亞傑把智力的本質看作是一種適應:即在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過程中產生並透過主體不斷自我調節而建構,或再建心理結構的機制。適應是透過兩種形式來實現的—同化和適應。

  9、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①感覺運動階段0~2歲(客體永久性記憶)②前運算階段2~7歲(自我中心性)③具體運算階段7~12歲(運算思維的'基本特點就是守恆)④形式運算階段(能進行假設、演繹推理)

  10、道德觀:道德觀是人與人之間所發生的道德活動、道德關係的看法和態度。它是在道德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觀念體系,發展較晚。

  11、皮亞傑把兒童道德認知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①第一階段(五六歲)是前道德判斷時期②第二階段(七八歲)是他律道德發展時期③第三階段(九歲以後)是自律道德發展時期。

  12、美國柯爾伯格的道德認識發展階段理論:把道德觀念的發展分為前習俗、習俗、後習俗三種水平。

  13、準備狀態:是指兒童身心發展達到適宜於學習某種事物的狀態。

  14、學習的概念:①廣義,學習是人和動物在生活過程中透過實踐或訓練而獲得由經驗引起的相對持久的適應性的心理變化,即有機體以經驗方式引起的對環境相對持久的適應性的心理變化。②狹義,學生的學習屬於狹義的學習。學生的學習過程有其本身的特點。

  15、學生的學習過程有其本身的特點:①學生的學習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這種認識活動主要是掌握前人所積累的文化、科學知識,即間接的知識,它和科學家探索尚未發現的客觀真理的認識活動是不同的。②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的,是以掌握一定的系統的科學知識為任務的。③學生的學習是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接受前人的知識經驗,用前人的知識經驗武裝自己,所以不可能事事從頭實踐,重複原有的研究路線去掌握前人積累的間接經驗。學生的實踐活動是服從於學習目的的。④學生的學習不僅同人類發展中歷史經驗的形成過程和科學家探索客觀真理過程有區別,而且和一般條件下人們進行學習也是不同的。

  16、桑代克的學習的聯結理論:他的觀點被稱為“嘗試錯誤說”,簡稱“試誤說”。他認為學習就是在情境與反應之間形成了一定的聯結。

  17、桑代克的情境與反應相聯結的三大定律: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其中練習律和效果律是“學習的主律”。

  18、準備律的含義:當某一情境與某一反應準備聯結時,給予聯結就引起學習者的滿意;反之,當某情境與某反應不準備聯結時,要求聯結就引起煩惱。

  19、如何看待和評價桑代克的學習理論:桑代克是西方第一位從事動物學習實驗研究的心理學科家,並提出一系列學習定律,成為西方最早的、最系統的學習理論。這對後來學習聯結理論的進一步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些學術上的歷史功績是應當給予充分肯定的。

  20、學習的條件反射學說(經典性條件反射):1902年,巴甫洛在狗的消化腺分泌反應的實驗中發現了條件反射現象。

  21、學習的操作條件反射學說:20世紀20年代,美國心理學科家華生創立了行為主義學派的心理學科理論體系。

  22、經典性條件反射:由條件刺激引起反應的過程,寫成公式是S→R

  23、操作性條件反射:先作某種操作反應,再得到強化的過程。寫成公式是R→S

  24、斯金納提出:人和動物有機體有兩種習得性行為①應答性行為,透過建立經典式條件反射的方式習得②操作性行為,透過操作式條件反射獲得。

  25、格式塔心理學科的學習頓悟說:格式塔心理學科是1912年創立於德國柏林大學的一個心理學科派別,其創始人是魏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格式塔是“形狀”和“形式”的同義詞,可以理解為一種心理的模式。當客觀外界的某一事物呈現在我們的感官面前時,內心就有一個格式塔與之對應。格式塔心理學科家認為,所謂學習過程就是面對當前問題情境,在內心經過積極的組織,從而形成一個格式塔過程。

  26、怎樣解釋頓悟學習:所謂頓悟就是對問題情境的突然理解。

  27、學習頓悟說與學習聯結說相比有兩個優點:①注意學習的認知特性,強調學習內部認識過程的重要性,即觀察、理解、頓悟等認識功能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這無疑是正確的。②強調學習者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作用,把學習過程看成是積極主動和有目的的過程。

  28、怎樣科學對待格式塔心理學科的學習頓悟說:強調學習的認知過程研究,並重視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和目的性,反對機械的、盲目的學習觀點。

  29、學習頓悟說與啟發式教學的觀點基本上是一致的。

  30、布魯納:布魯納是美國研究認知學習和認知發展的著名心理學科家。

  31、布魯納的認知心理學科的基本思想:人們透過認知過程把獲得的資訊和以前構成的心理框架聯絡起來,積極的構成它的知識框架,這種框架是一種“表象系統”或稱為“內在模式”。人類具有三種表象模式,即動作模式、映像模式和象徵性模式。這些模式由定律或概括性的體系組成。

【心理學自考知識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