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孩子早戀傾向家長如何正確教育

孩子早戀傾向家長如何正確教育

孩子早戀傾向家長如何正確教育

  中學生早戀,特別是初三孩子早戀,已成為老師和家長最棘手的問題之一,有些家長“談虎色變”,那麼孩子早戀傾向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呢?一起來看看吧:

  不要急著否定孩子

  智慧疏導比堵截更有意義

  首先家長需要明確一下,有早戀傾向和孩子已經早戀不是一個概念。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異性有著朦朧的好感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對他們來說這種好感就是所謂的愛情,於是很多孩子最後走入了他們所想象的“戀愛”中。可是事實上他們對於戀愛對於責任的理解都差很遠。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要急著去否定孩子,急著去給孩子講一通大道理並嚴厲的告誡孩子絕對不準談戀愛,這起不到太大的效果。我們不妨用更理智和更開放的語言去和孩子探討一下這個話題,讓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自己的感情被接納,對自己的狀態也能更加了解,可能孩子自己就會從根本上不再一心想著去戀愛了。

  我認識的幾個教師的孩子,一個女孩兒,在初中時也想談戀愛了。他的教師父親沒有反對,只是告訴她:“你現在戀愛遇到的只是一個小城裡優秀點的孩子,可選擇性並不大。等你到大學,全國各地的優秀男孩可以隨便挑,哪個更好你自己決定吧!”那個女孩兒後邊也就息了早戀的心思。所以,類似的事情,智慧的疏導比堵截更有意義。

  這就是早戀嗎?

  孩子有了自己喜歡的人,沒什麼好慌張的

  在小學至初中階段,孩子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還有重要的一課就是學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中當然也包括了與異性的關係。“我們會發現,喜歡和討厭是同時的,孩子有了自己喜歡的人,也會有自己討厭的人,這並沒有什麼好慌張的。”

  在五六年級的班裡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孩子們開始互相排“輩分”了,A同學是B同學的“奶奶”,C同學平時喊D同學做“爸爸”,乃至一個班級排成了一張龐大的家譜,每個人都是其他人的“誰誰誰”。那麼既然有了“爸爸”,就會有“媽媽”,“爸爸”和“媽媽”之間是什麼關係呢?

  讓孩子做一道填空題吧:

  從喜歡一個人到喜歡一個人的“___”

  其實孩子的世界並沒有那麼複雜。有一個五年級的男生特別優秀,受到了全班幾乎所有女生的青睞,周老師就給大家上了一堂公開課,讓大家來說說,什麼樣的男生和女生是讓大家覺得喜歡的。於是,有的女生站起來說,她喜歡男生平時課桌收拾得整齊乾淨,有的男生說,他喜歡女生更加大方而不是老哭鼻子,大家都說,成績好的同學是讓人喜歡的……

  從孩子們的口中,我們大概可以看到一個被大家都喜歡的人是這樣的:成績優異,愛運動,性格開朗,樂於助人,在小隊活動或者校園文藝演出中挑大樑……你看,這樣的孩子放在哪一個家長的眼裡,會喜歡不起來呢?

  “從喜歡一個人,引導到具體喜歡這個人的什麼地方,孩子們會發現,原來我們喜歡的是這些優秀的品質,這種喜歡的感覺也就會明晰起來。”周老師說,許多家長不願意和孩子談異性交往,或者認為言之尚早,實際上我們的孩子已經比家長所處的那個青澀時代要成熟很多了,“有的孩子會去網路上搜索,然而網路只能給予知識,卻不能給予正確的價值觀。”

  遮遮掩掩

  不如大大方方拿出來說

  到了青春期,男生和女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慢慢發生變化,你會發現,男生和女生之間說話交流一下子就變得不自然了,彷彿有一層神秘的面紗阻擋在兩者之間,掀開或是不掀開,看起來都是一個問題。

  “其實發生變化,是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的事情,是自然發生的,為什麼我們要遮遮掩掩呢?”杭州12355青年服務檯、杭州青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任宋健男說,他曾經給不少中學的孩子上過一節關於青春期的班會課,一開始孩子們往往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變化又羞澀又好奇,可當大家在課堂上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會發現,原來大家都是一樣的,“當我們把一件事情大大方方拿出來說的時候,敏感度自然而然地就下去了。”

  然而,有的家長卻偏偏要在這個問題上施加神秘感,對諸如此類的話題從來都是避之不談,與異性交往的概念和尺度在哪裡,孩子都一無所知。

  刻意製造人際交往斷層

  會給孩子的發展造成影響

  有的家長會說,我可以讓孩子與同性交往,但異性不行。

  杭州市下城區教師教育學院小學品德教研員徐園就發現,當孩子放學回家後把同班同學帶回家玩,有的家長看到孩子帶異性回家就會非常鬱悶,甚至告誡孩子只能跟同性玩耍,“其實在孩子眼裡明明沒什麼,有的家長卻一定要強調‘男’和‘女’,其實對於現在很多的獨生子女家庭來說,你的孩子可能只是單純的想要一個朋友。”

  徐老師曾經碰到過一件很有趣的事,在一節自習課上她發現一位女生鉛筆用完了,坐在教室另一側的一位男生馬上跑過來,把自己的鉛筆借給這位女生,周圍的同學立刻發出了曖昧的笑聲。而徐老師走上前,大大方方地表揚了這位“千里救急”的男生,“我告訴孩子們,幫助同學是一件很好的行為,不論是班裡哪一個學生,我們都應該互相幫助,這樣這件事就很自然地被帶過去了。”

  家長刻意製造人際交往的斷層,看似暫時阻止了“早戀”的發生,卻也讓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在後面的發展中造成影響。比如,有這樣一類“雙面人”,他們在網路世界裡開朗、大方,與人相處毫不費力,在現實生活中卻木訥,不敢與異性交流,“這些人對於異性交往這個問題過於敏感,隨著人逐漸成長,小時候被刻意製造斷層的劣勢會,等到孩子步入大學、社會後會逐漸體現出來。”宋健男表示。

  埋在心裡還是說出來

  讓孩子自己來分析利弊

  很多人喜歡把談戀愛跟學習成績掛鉤,事實上,中學生談戀愛這事跟學習成績好壞關係不大,即使是在今年出了中考狀元的杭州公益中學,對於學生談戀愛這個問題也是無法繞過,關鍵還是得看學校是如何來處理的。

  “今年的中考生中有一個男孩子我印象深刻,他原來的成績在中等偏下。這孩子在初二的時候喜歡上了班裡的一個女孩,整個人都變得有點恍惚,後來他的班主任和他最信任的英語老師分別找他談心,他喜歡的女孩成績一直都很優秀,如果真的想追這個女孩,絕對不能一味陷入談戀愛中,而是要有長遠的目標和打算,於是這男孩想通了,開始奮起直追,中考後他被十四中分校錄取。”潘志平校長說。

  在公益中學,所有初一新生都要上一堂心理輔導課,主題就是“異性交往”。“首先,我會告訴學生,在這個年齡段想要交異性朋友是種正常的心理需求。接著,我會用生活中的真實案例來讓學生參與討論,比如:當你心中有喜歡的人時,是選擇埋在心裡還是說出來呢?讓他們自己來分析利弊,並告訴他們應該如何來把握好這個度。”潘校長說。

  一般的家長對孩子談戀愛是不太能接受的,所以對於初一新生的家長,公益中學也專門開設了半天時間的課程。“我們會在課上告訴家長,對於中學生談戀愛就像大禹治水一樣,疏要比堵好。”學校心理輔導站站長陳琦說,其實大多數學生談戀愛只是嘴巴上說說而已,真正容易陷入談戀愛中的往往是那些家庭比較缺愛的孩子。

  初一的下半學期至初二的上半學期和中考前是中學生談戀愛的高發期。而且現在的學生談戀愛不像以前那樣遮遮掩掩,不僅公開,有的直接還稱呼“老公”“老婆”。當班裡出現一兩對的時候,老師就要及時介入處理,否則這個風氣就會很快蔓延開來。

【孩子早戀傾向家長如何正確教育】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