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冬至節> 冬至節氣由來

冬至節氣由來

冬至節氣由來

  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第22個節氣。冬至日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我們的古人對此早有認識,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冬至節氣由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冬至是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同時也是正午太陽角度最低的一天。

  古人認為自冬至開始,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迴圈開始,大吉之日。所以,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往往選在在冬至。冬至又被稱做“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時於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南緯23°26')。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長祭拜。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進補,是我國傳統風俗,俗語云: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夏養三伏,冬補三九。冬至補一補,一年精氣足。

【冬至節氣由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