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觀後感> 朗讀者的觀後感

朗讀者的觀後感

朗讀者的觀後感範例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下面是關於朗讀者的觀後感的內容,歡迎閱讀!

  朗讀者的觀後感1

  那一年男孩15歲,女人意外地幫忙了這個身染疾病的孩子,他們邂逅於狹窄的樓道之中,那一年女人36歲,女人的每一個動作都撩動著這位正值青春期的男孩。男孩的眼中充滿著對異性的渴望,第一次的床第之歡開啟了男孩未曾開啟的心房,此後的每一次交合都讓他們離自己最初的目的越來越遠,直到女人的不告而別。女人與男孩的第一次交合並不帶有任何明確的目的性,她只是爽快地揭露了男孩再次來那裡找她的目的,她直接了當,不帶半點猶豫,人類本身的性本能支配著他們彼此之間的行為,那是純粹的情慾。有一天男孩突然想明白女人的名字,他愛上了這個女人,漢娜·施密茲——他生命中的第一個女人。男孩對女人的情慾變成了愛,但女人卻並沒有把麥克·伯格這個名字刻在心中。

  這樣的故事若是放在過去,很容易被認定為是一種畸戀,而漢娜·施密茲的這種行為也無可厚非的能夠被認定為是猥褻少年,即便是定義為x奸也似乎並但是分。很慶幸這天的社會比過去要自由的多,因為放在這天,這至少不會被認為是畸戀。無論漢娜最初是出於什麼目的和麥克發生了關係,最終這種情慾都演變成了一段偉大的愛,至少對於男孩來說,他永遠都沒有辦法忘卻漢娜對於自己的影響;那麼對於漢娜,也許只有在她收到磁帶的那一刻,她才開始感受到男孩對她的愛,而此刻的她已經是一個白髮蒼蒼的獄中囚徒了。

  《朗讀者》本身就應屬於一個感情故事,然而這個感情故事卻涉及到了比感情主題更高的資料,對於戰爭的反思,對於人性的反思。男孩無意間邂逅的那個女人在消失多年之後出此刻了二戰戰犯的審判席上,她同其他幾位婦女一同被控告參與了對猶太人的屠殺行為。儘管我們在影片中沒有看到一套黨衛軍制服,沒有看到一個黨衛軍的標誌,但是這種指責卻比利劍更加具有穿透力,這把利劍所選取的刺入點是戰爭年代中那些最普通的婦女,像漢娜這樣的婦女。她們軟弱、沒有依靠、甚至沒有文化,然而卻在無知的狀況下完成了一次次慘絕人寰的罪行。與受害者相比,到底誰的經歷更具有杯具性?受害者死了,漢娜還活著,這種蒼白地生存其實比死亡更加可怕,就好比是墜入了無間地獄,“為無量受業報之界”,漢娜得用自己的一生來反省自己犯下的罪,而偏偏這樣的要求對於一個文盲來說又顯得如此矛盾。

  對於屠殺主題的譴責以及反思是男孩與漢娜這段感情糾葛的插曲,男孩愛上了漢娜,他的愛人犯下了最令人震驚的罪,在法庭上還遭遇了其他共犯的聯合指控,男孩有潛力證明這種指控是不實的,但是漢娜自己卻認罪了。漢娜不願意別人明白她是一個文盲,就像男孩說的,她害羞。漢娜不期望別人明白她不識字,她期望自己能夠像普通人一樣被對待。男孩一向都深愛著漢娜,最終他選取了幫忙漢娜保守這個秘密。

  為了保護這個秘密,你能夠做到何種程度?這是影片《朗讀者》所要極力表達的愛的真諦。因此歸根結底,影片的大框架始終都是一部感情電影。男孩為了保護這個自己最愛的女人,他能夠忍受長時間不與她見面,能夠忍受她把自己投入監獄。他明白漢娜喜歡讀書,但是卻苦於不識字,他離了婚,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開始用錄音記錄自己朗讀的著作,將一盒盒磁帶郵寄給獄中的漢娜。

  女人起初並沒有把男孩放在心上,男孩對於年輕時的她來說僅僅是單純的情慾用品,那時候她孤獨,她寂寞,她每一天所作的僅僅是上班以及打理家務,男孩的出現豐富了她匱乏的日常生活,也填補了她感情的空白。情慾在不知不覺中轉化成了感情,她們之間的首次爭吵正是這種轉變開始時的結果。漢娜因為男孩沒有去第一節車廂找她而生氣,男孩因為漢娜沒去第二節車廂吻他而感到惱怒,情感非我期中的二者互相責怪的同時,感情也在他們身上迅速地發芽生長。

  漢娜離開了這座城市,離開了男孩,這中間發生的事情是一段空白,只有在法庭審判中我們依稀得知了一些漢娜的生活狀況。男孩走訪了集中營的遺骸,也努力地想去監獄探望漢娜,他去了當年漢娜不告而別後所去的那個地方,他被歲月的沉重壓的喘但是氣來,他與自己的同學發生了關係,在這個愛他的女人身上發洩著他對於漢娜的愛。鏡頭的另外一邊,漢娜久久地凝視著鏡子中的自己,她試圖透過肉體看到自己,也許透過臉部的線條,呈現給她的是自己的靈魂,也是走上最終審判前的一次自我透視,沒人明白在這個過程中她是否想到過那個可憐的男孩。

  當漢娜收到男孩給她的那些磁帶時,男孩渾厚的聲音喚醒了她記憶深處的那段激情歲月,對於一個被無知殘害得體無完膚的老人來說,男孩的聲音就好比是期望的陽光,在晚年照進了她已生活了許久的深淵之中。她開始自學文字,開始給男孩寫信,那是她生命中最愉快的時刻,此刻的漢娜充滿著期望。如果說在相識初期,漢娜生命中的“期望”寄生於“情慾”,那麼在此刻,靈與肉已經徹底分離,她驀然回首,發現孩子一向待在原地,沒有離開過。漢娜最終見到了男孩,此刻男孩也已經上了歲數。這次見面之後她知足了,當他得知男孩的婚姻已經結束時,她的心顫了一下,在一個充滿陽光的日子,漢娜偷偷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漢娜死了,但是她對於男孩的影響卻是永久的,這一點已經無法改變。

  《朗讀者》的故事能夠有很多層面的挖掘,就好比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能夠覺得它關注的焦點是二戰中滅絕人性的屠殺,而並非感情本身;當然也能夠把它當成一個純粹的感情故事。這種獨特性是影片自身所特有的,它包含了人類社會中最敏感的主題,也包含了社會中那些最人本的東西。所有的一切都有著自身的不確定性,情慾能夠變成感情,無知能夠變成屠刀,期望能夠變成動力,隨著時間不斷前進,每一個人在鏡子中的線條都發生著變化。

  在最後一次審判開始前,在男孩與自己同學發生了關係後獨自離去的那天凌晨,漢娜·施密茲赤身裸體地應對著鏡子,吸引她走到鏡子前的並不是觀賞自身線條的虛榮心,而是在鏡子中能看到的自我令她震驚。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漢娜這個人物都將成為藝術創作上一個獨特的印記被人所銘記,不是因為她的偉大,而是因為她的悲慘。作為大屠殺施虐者的漢娜同時也是那段動盪歲月中一個最普通的受害者,審判日來臨的那一刻,她勢必也會被當作受害者進行公平的對待。而男孩對她那份執著地愛,就是上天給她的最豐厚的禮物。

  朗讀者的觀後感2

  凱特·溫絲萊特,一個經常扮老和拍裸戲的女演員,這一點使我想起了今年我們中國同樣優秀的蔣雯麗,她在《立春》中的表現令人尊敬。而前者則更加搞笑,按理說凱特·溫絲萊特如今的迷人氣質和美豔身形,怎樣裝嫩到年輕十歲都但是分,女人還有喜歡自己老得快的?但她渾然天成的x婦形象,自從十幾年前的《理性與感性》《泰坦尼克號》便已初見端倪,那時候人們就已習慣她雍容華貴的同時,帶有一副情竇初開的樣貌。這麼多年來,她在影片中的造型跨度極大,不斷挑戰著自己內在的修養和外在的可塑性,她似乎總愛在作品中將遮蔽自己頗有丰韻的神態,但卻毫不避諱的展露軀體。她的魅力往往緊緊附著在主角上,絕不突兀造作,十分自然的做到人戲合一,這也是她虜獲諸多影迷喜愛之意的關鍵。十幾年來,她和老朋友迪卡普里奧·萊昂納多一樣,透過不斷的轉型和突破自身的侷限性來換取奧斯卡的提名,但她所取得的成就,到此刻來看,已經不是一座奧斯卡影后獎盃,足以肯定的了。

  更多的人,將電影的表現主題,集中在了時間、生命、愛與懺悔這樣的大格局上,從而頗受學院的`重視和青睞。比如《返老還童》,比如《朗讀者》。但不同於凱特·布蘭切特的是,這另一位凱特,她扮演的漢娜,無論是年齡感還是分量更有深度,這並非只是因為感情,而是她在生活中的經歷和堅持,她的秘密,還有對觀眾保留的那麼一點不為人知的情感,都使她扮演的這個漢娜更加深入人心、打動觀者。她沒有憑藉《革命之路》而提名奧斯卡影后,就主角而言,在《朗讀者》中的表現確實更有競爭力。而她當初竟然因為《革命之路》一度放下了這部影片,我們也多麼該感謝妮可·基德曼恰到好處的懷孕,否則她的接力完全有可能毀掉本片。

  近年這種有關懺悔、戰爭、回憶和感情的英國影片,都會在奧斯卡上受到關注,比如去年的《贖罪》,但該片似乎除了優秀的攝影畫面和那個5分鐘的長鏡頭,並沒有更多的看點。劇情上高開低走的設計,更成為它致命的弱點。而《朗讀者》相對而言則更加完整、富有深度,並且它的故事更有真實感,更容易觸動人的內心。這當然要歸功於十分成功的同名小說,優秀的原著使得這部作品具有紮實的故事根基。而導演史蒂芬·戴德利更是改編原著小說的高手,他以前在2002年憑藉改編自同名小說的《時時刻刻》橫掃金球奧斯卡。

  有人說《朗讀者》之所以獲得奧斯卡提名,要歸功於製片公司斯坦恩兄弟超強的發行潛力和熟絡的業界人脈,那他肯定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雖然《朗讀者》的製片人西德尼·波拉克和安東尼·明格拉都在本片完成前逝世,成為令人咋舌的憾事,該片的上映環節以及製片方同主創的矛盾,都為這部影片帶來一絲陰霾。但不可否認,即便是和其他四部影片放在一齊,《朗讀者》也絕對是最優秀的電影。但那裡要說一句的是,《朗讀者》和《貧民富翁》放在一齊,總感覺是蘿蔔加白菜,怎樣看也不對味。不明白這麼說對不對:《貧民富翁》只是一段十分時期的應景之作,《本傑明·巴頓事件》是流傳於放映前的佳作,而《朗讀者》則無論放在任何時候,都是永不褪色的經典。

  這部影片之所以深受好評,凱特·溫絲萊特完美的表現首當其衝,美國有媒體表示“我有多久沒有為一個虛構的主角而感動了?凱特·溫絲萊特在本片的演出無可挑剔。”這樣的評價令人信服。《朗讀者》透過黨衛隊成員漢娜這個主角,以及他與米夏·伯格之間的情愛關係,展現了二戰期間德國納粹集中營的狀況,並且從一個個性的角度,對戰爭中的屠殺、紛爭和人性的扭曲、包容和理解,客觀而又深刻的表達出被害者的痛苦。影片中的納粹戰爭,沒有武器、沒有徽章、沒有流血,甚至沒有任何室外戲來表現。但我們卻看到了人們對戰爭的詰問、痛恨和爭論,漢娜顯然是罪犯中最特殊的一個,導演沒有將她的感想完全表露出來,而是始終選取透過第三人的角度對她進行觀察和敘述,因此觀眾和她之間始終是存在必須距離感的。我們也只能從男孩米夏·伯格、二戰受害者和監獄管理人員的嘴中得知她的所為所感。

  能夠說,凱特·溫絲萊特在《朗讀者》中為我們奉獻了偉大的表演,從而使她成為在奧斯卡影后爭奪戰中,梅麗爾·斯特里普最直接最有力的競爭者。此前表現二戰題材的影片多部勝數,但《朗讀者》卻是那麼的與眾不同,影片透過凱特扮演的漢娜,讓我們看到在那場戰爭中有許多毫不自覺的參與到其中的人,他們擁有羞恥心和完整的人格,對工作認真負責,是極好的社會成員和產業工作者,但在當時無法想像的殘酷時局下,他們卻不經意的成為戰爭的參與者,成為別人罪惡行徑的執行者,這種遭遇所帶來的心理負擔和負罪感,同樣難以撫平。導演史蒂芬·戴德利對此也是感慨良多:“在某種程度上而言,他們也是受害者,只是從來就沒有人關注過他們。

  能夠說這是一部關於懺悔與救贖的電影,男女主人公一生都深陷自己的過去而不能自拔。年輕時的米夏·伯格,放下了身邊充滿陽光、歡聲笑語的生活和好朋友,每一天很早的回到那個陰暗狹小的房間中。而漢娜也在他生日的時候選取了離開,去經歷她人生中最灰暗的時刻。於是兩人騎車漫步鄉野,共進午餐的歡樂時光,便成了他們一生中最快樂的瞬間。

  片中扮演成年米夏·伯格的拉爾夫·費因斯,則早先在《辛德勒的名單》中主演過這類二戰納粹題材的影片,同是英國演員的他和凱特·溫絲萊特在《朗讀者》裡優秀的演出令人過目不忘,而且倆人的德國英語的確純正,為影片加分不少。當然,這部影片也不是沒有爭議,比如凱特·溫絲萊特和扮演少年米夏的演員大衛·克勞斯之間的情愛戲,其實是十分真實、精彩的,可惜影片公映後帶來的負面新聞事件令人們難免感到些許不快。

  此前媒體和影迷都將目光集中在凱特·溫絲萊特在老公導演的《革命之路》上,她的表演也的確值得稱讚,但無論是主角的感染力、表演難度和年齡跨度上,《朗讀者》中的漢娜對觀眾和學院都更有吸引力。而凱特在片中的戲份並不是最多的,但她卻在未出鏡的時間裡,依然牢牢抓住了觀眾的心思。在影片中把女主人公的懺悔、思念和隱忍,表露的入木三分,將觀者的心思牢牢帶入到當時的那種境況之中。

  相比於同期上映的阿湯哥新作《刺殺希特勒》,《朗讀者》優秀程度不言而喻,前者令人發笑的設計成為典型的反面教材。而在《朗讀者》中有著出色發揮的凱特·溫絲萊特,多少影迷期望她先於其他“凱特”一步,登上影后的最高寶座,祝福她。

【朗讀者的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