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國小語文課程設計

國小語文課程設計

小學語文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有結構的產生教學計劃、教學大綱以及教科書等系統化活動。有關小學語文的課程設計,歡迎大家一起來借鑑一下!

  (一) 語文教學目標

  參照《小學語文新課標》中課程目標(附後),培養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引導表達、思考,進而自主學習和自由發展。除大綱要求之外,培養良好的討論態度和能力,利用圖書館查資料的習慣,增進閱讀、欣賞及自學的信心和能力。

  一年級重點不在知識內容達標,而在於身體協調發展和習慣培養:

  書寫習慣(握筆,姿勢),

  閱讀習慣(看書姿勢,觀察和感受方式),

  工作習慣(對時間和節奏的自主掌握,收拾文具),

  發音(利用唱歌和韻文,幫助做到口齒清楚),

  討論和表達(注意傾聽,稱呼,有良好的交流心態)

  (二) 設計思路

  體現母語特性:情境教學,浸潤和感受,不把語文變成“語言課”(過度強調工具化、規則化,結構化,西化)。正式上學前,每個孩子其實已經在母語環境中浸潤了六七年,基本掌握了日常的口語。語文學習適合從口語化的表達出發(比如講故事),慢慢過渡到文學性強的書面語言。舉例來說,如果一開始語文學習就要求“說一句完整的話”,與兒童已有的語言表達經驗割裂開,等於脫離了母語環境來教學。

  兒童情感起點:富有童心,符合兒童的生活和情感體驗,真誠不做作,形式化的表演不是體驗。“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語文材料和教師本身要富有感染力,有感情而不煽情,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

  識字教學要遵循漢字規律:識字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在語言情境(故事、指示牌、說明書等等)中,結合形、音、義整體認字,避免機械的抄寫和筆劃記憶,根據漢字的使用頻率和難易程度,區別對待“能認”和“會寫”的不同要求。先用字與畫的聯絡和聽讀方法學漢字,透過跟讀、朗讀背誦一些韻文,基本掌握聽讀識字方法後,再以熟字帶拼音,學拼音推動自主識字。此外,漢字作為圖形文字,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寫字課可以包括硬筆和毛筆書法,書畫結合。

  大量的語言表達實踐:討論-寫話-創編等:

  利用經典來引路——文學性

  (從繪本、兒童詩、童話學寫作,案例設計參考《親近母語》系列之《愛上寫作》)

  創設講述情境——生活化 (在主題課程中整合語文教育)

  閱讀和討論、讀寫互動

  講述和記錄 (鼓勵孩子透過圖畫或口語表達,不會寫字時,可幫助記錄)

  (三) 課程內容

  【教材】參考北師大版及人教版《語文》教材,結合其它補充材料,如《親近母語》系列、經典老教材如開明國語課本(白話文)、商務國語教科書(文言文)等。

  閱讀內容:

  朗讀:兒歌、童謠、古代詩詞韻文等,體會漢語的音節和韻律美,誦讀結合識字

  故事:神話傳說、童話寓言、成語故事、兒童文學等。

  (我觀察到,一個上完小學二年級的孩子,開始不喜歡動物擬人化的童書繪本,不知道這是不是普遍現象?或許9歲的孩子開始從夢幻走入現實,人與動物相處、人與世界、人與人相處的故事,更能夠打動他們。)

  幼兒哲學繪本和故事(結合兒童哲學課程和寫作課程,見下文)

  自然百科(結合主題課內容)

  教材選文(結合大綱識字要求)

  口語表達:

  自我介紹、導師圈

  討論課、生活會

  戲劇(分角色扮演,簡單、輪流進行)、故事接龍,歌曲填詞遊戲

  寫字- 寫話- 寫作:

  舉例

  1)瞭解各種符號表達系統,塗鴉-形線畫-拓印符號-手寫符號……等等

  2)寫畫購物清單、食譜材料和步驟

  3)主題課研究報告(手寫課本)

  4)語文課詩歌抄錄、故事改編、插畫配文等

  (四) 具體授課形式

  預備課(導師圈):

  每日15分鐘~半小時聊天,講述和分享(遇到的人或事,喜歡的書等等),沒有什麼分享內容的時候,也可以一起朗讀或唱歌。教師可以瞭解孩子的喜好、表達習慣和當天的狀態。

  閱讀-討論-寫畫-戲劇板塊

  課堂例項一:花會不會快樂 (馬修斯“兒童哲學系列”之《與小孩對談》第一章)

  1)  【故事開場】一次澆過花後,飛迪說:“葛姑姑的花又快樂起來了。”

  “花不會快樂。”另一個孩子艾思皺著眉頭說,“葛姑姑喜歡把花當作人一樣,對著它們說話,可是它們根本沒有感覺,它們不會口渴、傷心、或快樂。”

  “是這樣的嗎?媽 媽?”飛迪有些失望地問。

  “你最好去問葛姑姑,”媽 媽說,“她比我們都懂花。”

  2)  【討論】艾思對花的'懷疑觀點,意圖引起孩子們的討論。孩子們認為花會口渴是毫無疑問的,但他們更想討論的是花到底會不會快樂。

  “為什麼你們認為花不會快樂?”

  孩子們的回答五花八門:花沒有心靈。花沒有感覺。這時某個孩子提出捕蠅草的葉子可以合攏起來抓昆蟲,說明有些植物是有感覺的。之後討論又發展到植物是否能彼此溝通交談。

  教師(馬修斯)接著又問,確定一個東西會不會說話,跟決定它會不會快樂到底有什麼關係。孩子們認為語言可以表達心情。但他們依舊覺得也許還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表達心情。一個孩子說:“植物可以利用開花表示它很快樂。”

  3)  【蠟筆或彩色鉛筆畫】可以選擇自己對討論中印象深刻的部分來表現,比如花喝飽了水之後快樂綻放的樣子,比如捕蠅草或含羞草一觸碰到就捲起來的樣子,比如植物之間可以怎麼溝通,比如花是怎麼表達口渴、傷心或快樂的。

  4)  【戲劇/編故事】續編開場故事中的對話。

  識字-寫字-組詞造句板塊

  建議的教學體系。

  (一)聽讀識字,達到至少200常用字的識字量。同時學習基本筆劃(點橫豎撇捺)的書寫。(書寫用硬筆)。【暫不學拼音,但要藉助韻文幫助孩子掌握母音的發音】

  (二)強化對“基本結構(字)”和衍生字的認讀、書寫。其中最根本的幾組如“口-日-田-由-申-甲(口-日-白-百)”、“十-土-王-主-玉(十-才-木-本-術)”、“人-大-天-夫-失”、“(叉)-又-義”、“夕-名-多-歹”“山”、。掌握這些字的筆畫筆順,注意相應字形上的微妙區別。(此階段開始學習毛筆字。)【系統學習字母】

  (三)認識一些基本偏旁部首,如“臺”字上部、三點水、提手旁。此時選擇標準是:1,為常見筆劃組合;2,與前述簡單結構字可構成較多新字。(毛筆字在前階段基礎上注意間架結構的整齊勻稱。)【學習子音與母音相拼,利用繞口令等趣味方式訓練發音準確性。】

  (四)利用林西莉著《漢字王國》等參考書,介紹漢字的字形演化和意義變遷,“六書”造字法等。(用硬筆寫、畫。)【此時可開始講簡單文言文,古詩】

  (五)系統介紹偏旁部首,參照課標認字要求,同時做組詞的練習。【讓孩子開始應用文字表達】

  課堂例項二:與“口”有關的基本結構字。

  1)  介紹“口”字的筆劃順序。

  2)  講解“日”字的字形演變和意義。

  3)  讓孩子們聯想類似的字,如田-由-申-甲-白-百,並說出如何從“口”新增筆劃來得到。讓孩子們指出如何區別。從中挑一兩個介紹甲骨和金文中的字形。

  4)  讓孩子們對每個字,找出一兩個字形中包含它的複雜的字。可實現準備好一個列表,讓孩子從中指認。(恰好可檢驗孩子在聽讀識字階段的成果。)

  5)  每個字再重複指出正確筆順。

  6)  每個字組兩個詞,解釋詞義。

  7)  請孩子“製作課本”,寫下這些字和詞。這可以作為自然的課堂拓展活動。為免枯燥,可鼓勵孩子畫下相應的實物。例如“(農)田”和“(盔)甲”

  (五) 問題與建議

  1.文言文在一二年級佔多大比重?要不要開國學課,比如弟子規之類?個人覺得古詩詞更貼近童心和鑑賞水平,不必早早灌輸儒學或道學經典。

  2. 故事是否要反覆講述?如果是討論、改編、甚至戲劇表演的文字材料,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重複幾次。(根據語朋老師的經驗:故事大約3次課一個,多次重複的時候要注意逐漸簡練。繪畫包括2部分 1、根據故事來畫,不要求孩子。2、根據故事畫線畫)

  長篇故事(比如《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可以分章節閱讀,放在圖書館,鼓勵孩子自主閱讀)

  3. 作業與考評?

  一年級不留家庭作業,重點保證戶外遊戲和休息時間。寫畫都在課堂上或自主學習時間完成,方便教師幫助和指導。鼓勵課後閱讀和親子閱讀,孩子們可以從圖書館借閱相關的書籍。

【國小語文課程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