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行業> 高中作文教學心得

高中作文教學心得

高中作文教學心得

  教師在整個作文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講授、評析等活動都要著眼於學生的寫作活動,下面是高中作文教學心得,為大家提供參考。

  高中作文教學心得1

  高中作文教學心得:一是保證學生的寫作自由。二是注重課外素材的積累。三是注重錘鍊作文語言。四是提倡學生自助式評改。

  “提倡自由作文,根據個人特長和興趣寫作,力求有個性、有創意地表達。”是新編《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高中作文教學提出的要求。由此意味著語文教學就要努力使學生成為寫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讓給學生。經過多年的實踐證明:課外作文與課內作文相結合;多向對話與單向傳授相結合;張揚自我與統一標準相結合是必要的。在學生能力培養中感慨良多,現歸結如下。

  一、保證學生的寫作自由

  必須要弄清楚考試作文與平時作文的區別,考試作文的目的是為了測量學生的作文水平和寫作能力,而平時作文是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和寫作能力。考試作文是看結果,平時作文是重過程。如果學生根本不想寫、無法寫,又怎麼能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呢?因此,保證學生的寫作自由,倡導自由作文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意義的。當然,我們所說學生作文的自由,也不是對學生的作文放任自流,不管不問,而是努力給他們寫作的自由空間和選擇的自由,不願意寫的不必逼著他寫。更多的時候,是提供一個寫作的情景或話題。

  我一直認為學生作文是其在進行藝術創作,而不是在教師嚴格標準下的“文字堆砌”。既然學生作文是其創作的藝術品,那麼就必然允許他自己的作品張揚個性,表現自我。在實踐中,我感到自由作文學生歡迎,習作的質量也相對比較高,從教的角度看,得到的資訊反饋量更大,發現的問題也更多更真實。

  二、注重課外素材的積累

  首先努力豐富學生課外作文的內容,我經常透過自己的寫作實踐引導他們學會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寫作的觸發點,關注國內外焦點問題,從生活中找素材,提醒他們要特別關注自己,要以敏感的心去體察生活中的每一個微小的變化,更要對自己內心的微妙變化時時刻刻予以關注,因為文章都是心靈的產物。而這些在課內作文中不可能都一一涉及到,引導學生在課外將自己一時的感悟,點滴隨想用語言文字的形式再現出來,既能使學生感到有內容可寫,又能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事實證明,學生的課外習作中往往比課內作文質量更高,內容更充實。

  三、注重錘鍊作文語言

  寫作語言不外乎“巧借引用”“善用修辭”“來點幽默”“提煉警句”等方法,除了日常積累的語文素養,我們的文章不一定非得用上所有的潤色方法,能用上兩種就已實屬不易,當然,能用時堅決“當仁不讓”“該出手時就出手”。但是我們又反對“唯文采”的傾向,為了文采而文采,不顧文章的思想和題材實際,只注重語言的漂亮外殼,結果是空洞無物,華而不實。要根據作文的題材、主旨而定,要恰到好處,不留斧跡,自然而然,行雲流水。

  四、提倡學生自助式評改

  評改,是作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傳統的作文評價是教師改,教師評,教師是習作的惟一裁判者,結果學生寫得辛苦,教師改得辛苦,大家都苦多甘少,卻收效甚微。如何變苦為樂,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呢?在作文的評改這一環節中,強化學生評改,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讓大家變苦為甘。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文章要自己改,學生學會了自改的本領,才能把文章寫好。”《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要求:“能獨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結合所學語文知識,多寫多改,養成切磋交流的習慣。”可見,大膽地改變傳統的“精批細改”的做法,把作文批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彰顯其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來主宰其作文的命運,評判其作文的得與失,應該是當前語文教改中一個不容忽視的方面。

  高中作文教學心得2

  在多年的高中語文教學過程,我深刻認識到;要想讓學生解決“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個問題,不僅在於指導他們觀察和積累,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導他們對生活深入的理解,思考和感受。蘇霍姆林斯基說;“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和所在。一個成功的語文教師要有意強化學生獨立認知活動的作用,並效力擴大這種活動的興趣,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並幫助他們掌握進行認知活動的方法。 ”

  於是我在教學實踐中力爭做到多思考如何指導學生學習這種方法,力爭搞好“教”與今後“不用教”的關係,我注意仿學,錢夢龍先生教學生的“六步自讀法”。認讀,品讀,審題,發問,質疑,評析的閱讀方法,使之從閱讀方法上,提高作文水平。

  在教學實踐中,我深深感到;文章是客觀事物在頭腦中的反映,如果學生頭腦中缺乏這種“反映”機制,不具備“反映”機制,不具備“反映”能力,那再多的客觀景物也只能是過眼煙雲。平常,學生們春遊,勞動,集體活動,做了許多有意義的事,但是在寫作時結果卻難盡人意,寫進文章的春化秋實只是一堆殭屍的景觀,缺乏內在的神韻,索然無味,如我曾以“春”“夏”“秋”“冬”為題,讓學生作文,結果篇篇似曾相識,翻不出新意。因而,我下了決心,要解決好學生習作“無米下鍋”的問題。我注意引導他們把“米”拿來,為我所有,引導他們自覺主動地分析探索事物本質,並結合自己的知識,經驗和體會,觸類旁通,使之昇華為寫作的動機和表現的內容。

  但是,如何培養學生的感受能力?我充分地認識到讓學生充分認識感受生活的重要性。文章學基本原理告訴我們:“寫好文章首先要解決的是由物到意色 認識矛盾,其次是由意到文的表達矛盾。”縱觀古今,古人揮斥風月也好,與花鳥共憂樂也好,不全在風月花鳥有情緣,首因個人感受不同而為之。“花間蝴蝶成雙時”盡是梁祝的忠貞之情;“城春草木深”則是杜甫的國破之悲同是“蕭瑟秋風今不是,換了人間 ”。時代不同,感受不同,詩的內涵也就不同。同在天地間,人們對生活的理解感受以及對這種感受的把握,也不相同,這正是藝術家獨具慧眼之處。而我們的高中學生,是國家、民族未來的希望,又是“一代天之驕子。”應具有超時代的感受才行。而實際上他們能做到嗎?……我為了讓學生真正領會這一點,本著“課外走路,課內搭橋”的原則,我充分利用高中語文教材內容,進行引導;魯迅為什麼會如此深刻地刻畫出祥林嫂,阿Q這樣說我悲劇形象?夏衍創作《包身工》前為何要反覆到紗廠去調查?朱自清《荷塘夜色》為何會如此令人陶醉?是因為他們對國家、民族命運注入了深切關注。是因為他們對社會生活有著切身的感受和深刻體會,有個人情感和客觀情景的和諧交融,這就是所謂:“深入生活眼入微,體驗生活身 入境。”這正是一切藝術創作的生命,可以這樣說,沒有作者對生活的深切感受,就沒有寫作的成功。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會獲得生活的真諦。作家蕭殷在談寫作時說:“應該的成功之作,不是由某些進步的社會學概念所決定,它是由深埋在作者心靈深處的思想感情決定的。”它告訴我們,並不是你理性上知道什麼,就感受到什麼,只有當某種事物觸動了你,成為你的靈魂和意識,當你敏銳地感受和概括這方面的人和事,你才會有昇華。因此,我們的學生,不只是做生活的“記者”,而應做生活的真正的主人。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教師以激勵教育方式,從外部給學生以適當正刺激,誘導他們產生內驅力,從而把教師的教育教學要求變成自己的自覺行動,便會獲得自覺的發展。這正如法國的教育家斯弟多惠所歸納的那樣:教學藝術主要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而不是“傳授本領”。對於一位語文教師來說,這種“教學的藝術”除了滲透在課堂上外,我認為:在作文批改中也行之有效。如:我們的學生在作文裡錯字連篇,別字成堆常常是我們教師頭疼的事,而在批改時如何處置這一問題,也有一定認識的問題和方法問題。我遇到這類現象時,總是不忍心讓學生的卷面上打滿紅“x”,認為那樣做實在是件煞風景的事,對學生的自尊心、積極性無疑是一種無情的傷害;而總是從鼓勵出發,網開一面,“筆”下留情,即,只是在錯別字下面劃一橫槓,以示有誤,並在旁邊畫出待糾正的框子,啟發學生自覺改正,最後在批語裡寫上:“這麼多常用字寫錯了,一定是粗心所致,完全相信你在下次作文時會用心在意起來”。不是嗎?做文章可得有點林黛玉進賈府的謹慎勁兒:“步步留心,時時在意!”這樣的做法證明,下批語本著啟發誘導的精神,“心慈手軟”些,總比那“恨鐵不成鋼”式的硬辦法好。

  我認為,培養差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差生寫作水平非一日之功,要注意措施的連續性,對差生的平時訓練,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命題訓練。根據教學進度,教材要求和教師作文設計,每學年度發五篇以上優秀作文,這五篇作文在主題、結構、表現手法有不同特點,所印作文空下標題,要求差生認真閱讀後給它們加上題目,每篇文章能加幾個,只要恰當即可。

  (2)找材料訓練。與命題訓練同時進行,根據作文教學計劃,每次有針對性地出作文題3-5個,老師提供多個可用與不能用的材料,讓學生分析模仿,由淺入深,由易而難逐步增加可交叉使用,模稜兩可的材料,並及時組織他們討論,做好輔導。

  (3)修改訓練。對作文有較大進步的差生,進行修改訓練,可以促進他們再提高,批改這部分學生的作文,我基本上只批不改,在文章的毛病處劃線,有時註明原因,讓學生自己修改訂正。有時相隔數篇作文,教學一次作文練習,把作文發到學生手中,讓他們相互進行初改,並做出卡片,先修正字、詞、句,再篇章結構,再提煉主題,循序漸進,不斷進行,教師再進一步批閱,打分,採取了這些措施,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我還是感到,只要持之以恆,成績也是可喜的。

  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讀、寫、練,都是進行讀寫能力的訓練和培養,都是教學智力的訓練和開發,以達到“不需要教之目的,”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應當是作文教學的靈魂。

  高中作文教學心得3

  我任教語文教學已有多年,透過教學學習提高和教學交流總結,逐漸摸索出一套自己覺得實用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寫出來與同仁磋商。

  具體要點是:

  1.平時鼓勵學生多讀書,反覆讀,大跨度讀,包括已學過的書和課外讀物。加大閱讀量以充沛書面語語感和文章情節的編排。

  2.開講每一單元之前,先板書單元課文題目,之後逐一品評各文章的`文采特色,匯出本單元總體教學目標及寫作重點。佈置書面作文,讓學生準備寫作素材。

  3.閱讀課先讓學生自行閱讀(已預習),請理解能力強的學生帶頭髮言,講述自己的理解,教師給予幫助,使學生繼續發揮,深挖主題,擴充套件到現實生活中我們做人做事的高層境界。之後相互討論,提高認識。

  4.在主講課的第三課時,以文章的寫作構思與篇章安排為重點進行講解。引導鼓勵差生讀或背自己喜歡的語句段落,並說出為什麼喜歡。再讓中等學生離書複述文章,指定優等學生總結,然後引導繪製文章寫作框架圖,共同總結寫作詳略、佈局、寫作特色。教師昇華文章中心,擴充套件思維,講述作者的寫作情感和要表達的思想。

  5.每課通篇學習之後,教師設立一個與本文內容相近的寫作題目,讓學生構思醞釀5~10分鐘,請平時寫作能力強的、提前完成構思的同學到講臺前面向全體進行口頭作文,教師品評鼓勵。最後以課後練筆的方式佈置成小作文,抽查完成情況。

  ⒍平時鼓勵學生對課外讀物多思考,並寫成閱讀心得體會,這樣不但能擴大知識面,開闊視野,而且能提高寫作能力和交際能力,更主要的是能讓每一位學生認識到在閱讀中能找到學習和生活的樂趣。

  7.寫作課上,指導學生先定下寫作意圖,再編排相應的主題故事,根據情節的發展畫出結構框架,理出寫作順序的主線條,再增添情節。將初稿完成進行整體閱讀,查補疏漏,豐富內容,潤色詞句,渲染氣氛,使文章高潮迭起,修改時注重語言情感的表達方式,使文章更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徵,即可定稿。

  8.平時我要求學生多觀察周邊的人和事,多思考事件的因和果。我一直注重學生寫作前的審題,典型材料的篩選,文章思想與現實生活的聯絡。我主張學生寫出自己的真實的生活、親身的經歷和真切的感受,把個人的內心所想透過文章的人物用樸實的語言表達出來,應用生動活潑的語句、開闊雋美的意境把豐富多彩、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只有先寫好身邊的人和事(即文章),才能上升到寫好一種情感創意的表達(即寫作)。用《紅樓夢》第五回中秦可卿上房內間的一副對聯最能表達此意: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9.作文的批改,我一直堅持詳批、面批。詳批無形中能使師生間的凝聚力增加;面批,尤其是針對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面批,更能促使他努力上進,完成教學目的。

  透過以上的教學安排,不僅能使學生養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更能提高其獨立自主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我認為堅持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使學生受益匪淺。

【高中作文教學心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