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轉化思想方法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滲透

轉化思想方法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滲透

轉化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

  轉化思想方法是小學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一種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策略,是由一種形式變換成另一種形式的思想方法。本文淺談轉化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歡迎閱讀了解。

  新課標中把數學教學中的“雙基”發展為“四基”,原來的“雙基”指的是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現在新課標指的“四基”包括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即透過數學教學達到以下要求: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訓練數學基本技能;領悟數學基本思想;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領悟數學基本思想方法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轉化思想方法是小學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一種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策略,是由一種形式變換成另一種形式的思想方法。課堂教學中若能及時地將新知識轉化為學生熟悉的知識和經驗,問題就容易解決了,學生就能夠較快的掌握新知識,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見,轉化方法的學習、轉化思想的滲透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正如日本著名教育家米山國藏指出:“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在進入社會後幾乎沒有什麼機會應用,因而這種作為知識的數學,通常在走出校門後不到一兩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們從事什麼工作,唯有深深銘刻於頭腦中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等隨時地發生作用,使他們受益終身。”

  小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啟蒙時期,這一階段注意給學生滲透轉化這一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而對於轉化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時機的把握更是對我們教師的考驗。筆者就結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學習和實踐,以課堂教學為例針對轉化思想方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談幾點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重視起始,在匯入新知中滲透

  小學生思維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數學知識的呈現也是一個由易到難、從簡到繁的過程。學生對於數學知識技能的獲取,有一個感知、理解、應用的過程,轉化思想方法的掌握也是一樣,這個過程是潛移默化的、長期的、逐步積累的。我們在教學中應該選擇典型的教材,結合教材特點逐步滲透、適時點明,使學生認識轉化的思想方法。轉化思想是為了未知領域向已知領域的轉化,因此,滲透時必須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和解決相似問題的經驗。一般說來,基礎知識越多,經驗越豐富,學生學習知識時越容易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絡,完成未知向已知的轉化。例如在本學期新版蘇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就是滲透轉化思想方法的好素材,學生只要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新知識的學習就不成問題了,但是如何引導學生進行這種轉化,新課前的情境引導就極為關鍵了。

  課一開始就出示例1的兩幅圖,引導學生思考:下面每組的兩個圖形面積相等嗎?

  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學生會採用數方格的方法比較每組中兩個圖形的面積,也有部分學生認識到只要把每組中的左圖經過轉化,就能得到與右圖形狀相同,面積相等的圖形。教師要善於發現和把握這樣的機會,鼓勵這些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透過直觀演示,使全體學生都認識到先把每組中的一個圖形進行轉化,再比較它們的面積,更為簡捷,也更有價值。待全體學生都明白時,教師讓學生想一想,在比較這兩組圖形的面積的過程中,你們得到了什麼啟發?使學生領悟到,原本兩組圖形的比較看起來很難,但只要認真觀察,發現其中的秘密,把它們變成已學過的長方形,透過計算就可以直接比較大小了。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轉化”(板書:轉化),轉化就是複雜向簡單轉化,未知向已知轉化。這種思想方法在今後的學習中常常會用到。簡單的一個情境引入,既回顧了以前的知識,又向學生介紹了什麼是轉化,學生對原有的.認知結構進行改組或更新,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減緩學習的坡度。

  二、抓實過程,在學習新知中體會

  在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作為教學主導的教師不能為了教知識而教,應該是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積極、主動、自覺地運用轉化的思想方法去認識新知識,巧妙地將數學知識的學習上升為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並將它從隱性的數學知識中提取出來,使學生的思想受到薰陶和感染,能力得到提高,方法得以創新。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時,教師在引導學生比較例1的兩組圖形大小的過程中,使學生初步認識了轉化的方法在比較中運用。在接下來出示的例2中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裡的平行四邊形是否也能轉化成學過的長方形來推匯出它的面積計算公式,然後放手讓學生各自操作,透過剪一剪、拼一拼,看看轉化成什麼圖形,最後組織學生進行交流,並引導學生推匯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明白:第一,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長方形;第二,利用平移的方法進行轉化時,一般先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把平行四邊形分成兩個部分。這是比較簡便的方法,也是基本的方法。

  實際上,蘇教版的教材在轉化思想的編排是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學習的先後順序進行的,逐步提高探索的難度和要求。由最先開始學習的長方形到現在的長方形,以及後面的三角形、梯形,再到以後的圓、圓柱,最後到六年級“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等等,在這一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學生一點點的理解和掌握直至最後的靈活運用。由此可見,轉化的思想方法是一根無形的線將這些知識串聯起來,是學生探究新知的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

  三、拓展運用,在解決問題中感悟

  學生能很好地掌握轉化思想方法,並能在實際中加以靈活運用,成為自己的一種能力,是需要一個長期的積澱過程,不可能只靠一節課的學習滲透就能解決,而是需要持之以恆地不斷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得以提升的。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創造機會,幫助學生養成一種習慣,當我們面對新的知識時,首先就要想一想新知識與舊知識有沒有聯絡,能不能轉化成舊知識來解決;遇到複雜問題時,先想一想能不能轉化成簡單問題,能不能把抽象的能容轉化成具體形象的直觀圖形。如果具備了這樣的能力,學生理解、處理新知識和複雜問題的興趣和能力就大大提高。

  例如,在蘇教版五年級數學《多邊形面積的計算》這一單元的教學中,學生在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基礎上,利用轉化的方法學習並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後,教材呈現出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華豐小學校園裡有一塊草坪(如下圖),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一出示,學生們頓時有點蒙了,這個圖形可不是前面已學過的圖形,不能用前面學過的面積計算公式來計算,怎麼辦?但不久有些學生就悟出用分割的方法把它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計算它的面積。經過一番探討,學生的方法可是精彩不斷。

  從學生們精彩的表現可以看出:學生在轉化思想的幫助下,把一個複雜的實際問題成功地解決了。學生掌握了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在實際運用中成為了自己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總之,做為一種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轉化思想方法無處不在,我們在教學中應以具體數學知識為載體,重視轉化思想方法的滲透,透過精心設計的學習情境與教學過程,引導學生領會蘊含在其中的轉化思想方法,揭示它們的本質與內在聯絡。但由於數學思想只表現為一種意識,沒有一種外在的固定形式,因此,我們必須堅持長期滲透,才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達到理解和掌握。

【轉化思想方法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