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端午節> 《端午的鴨蛋》教學設計

《端午的鴨蛋》教學設計

《端午的鴨蛋》教學設計

  一、匯入

  1、由詩句和謎語來猜中國傳統節日:

  (分小組競賽)

  ⑴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⑵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⑶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⑷三角四樓房,珍珠裡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帶脫衣裳。

  2、用幻燈展示出端午的習俗照片:

  (引導學生設想自己寫端午會選擇寫哪方面?引導學生質疑:產生對文字探索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

  緊緊扣住學生心中的疑問:作者為什麼不寫划龍舟、吃粽子等習俗,卻偏偏寫小小的一枚鴨蛋?

  步驟一: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愛的描寫鴨蛋的段落朗讀。

  步驟二:分四人學習小組合作找尋問題的答案,並選出小組代表發言人。並比賽哪個小組的講解精彩﹑理解準確。

  (步驟二中是實施分材教學的關鍵,在理解文字的過程中,不同理解能力的學生在這個學習環節會出現分水嶺,這個時候需要老師的小組長的引領。老師在聆聽學生意見的同時要敏銳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並給予思路不暢的學生及時的

  點撥和引導)

  同學閱讀討論後能明確家鄉鴨蛋的特點。

  (過程中老師打出對切開的高郵鴨蛋橫截面的寫實圖片,畫面中清晰的顯示了高郵鹹鴨蛋有雙黃、油多、質細、蛋黃呈紅色的特點),整體感知中同學大致瞭解到作者對家鄉的端午的鴨蛋難以忘懷的原因是由於在端午節挑鴨蛋、吃鴨蛋、玩蛋殼等活動能帶給“我”無窮的樂趣。

  步驟三:小組代表發言,解答前面的中心問題

  引導學生認真聆聽別的小組的發言,老師及時做現場點評。肯定理解正確的一面,並指出不足。

  (經過三個步驟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對課文的內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從表層到深層含義的理解還需要一定的中介物方能進一步促進學生進入到深層次思考。)

  步驟四:播放端午節的相關flash動畫,結合觀察身邊的社會,比較西方的聖誕節﹑萬聖節與中國民族傳統節日在如今社會迥異的處境。閱讀老師發的另一篇輔助閱讀材料“節日的聯想”。

  (汪曾祺的文章讀來有味、有趣,作者在文中飽含深情地一筆一筆寫端午的種種樂趣,可是今天,有誰還把端午吃鴨蛋當作一種幸福和快樂?端午節和許多別的傳統佳節一樣,節日意味漸淡,彷彿演繹為一種節日的符號了。它的民俗意義、文化內涵,已然完全淡化,遠不如西方的情人節、愚人節、聖誕節那樣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對傳統的佳節還有幾人有著幸福的期待?引導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他們對重視傳統文化!至少要知道,端午節、端午的鴨蛋,它是我們抹不掉的民俗、文化和民族的印記!)

  三、品味語言

  別說鴨蛋都一樣,細看卻不同。有的樣子(蠢),有的.樣子(秀氣)。

  筷子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每逢有人問起我的籍貫,回答之後,對方就會肅然起敬:“(哦)!你們那裡出鹹鴨蛋!”

  鴨蛋絡子掛了多半天,什麼時候孩子一高興,就把絡子裡的鴨蛋(掏)出來,吃了。

  (引導學生自己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出自己對語言的理解。體汪曾祺的語言特色:平淡而有味,字裡行間有著淡淡的幽默。)

  學生的發言老師可以及時做適當的點評。此環節的設計能充分調動學

  生的參與學習積極性,而且能引導他們以最棒的語言講出自己內心獨特的個人體驗,在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中分享碰撞的思想火花。

  四、梯度練習

  △查找出汪曾祺的《葡萄小令》閱讀寫讀後感

  △模仿汪曾祺的語言風格,片段作文“家鄉的小吃”

  △閱讀“節日聯想”後,仿寫一篇對中國傳統文化走向的思考。

【《端午的鴨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