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國小數學應用題方法

國小數學應用題方法

小學數學應用題方法

  在數學教學中,應用題的教學可算是各個年級教學的一個難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 小學數學應用題方法,歡迎閱讀。

  小學數學應用題方法

  一、從直觀引導中理解題意。

  在教有關幾何形體的表面積應用題時,學生由於對空間想象思維比較缺乏,對於應用題中給出的有關條件,就較難與有關的幾何形體的狀況聯絡起來,造成解答上遇到困難。根據這種情況,我在教學時,採取從直觀理解題意的方式。例如,教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體的表面積這一知識段之前,佈置學生準備一個長方體或圓柱體的鐵罐、紙張等學具,上課時,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張能圍住長方體或圓柱體側面的紙張,再計算這張紙的面積。學生透過動手做,動腦計算,很快就知道:這張圍住側面的紙張面積,使用底面周長×高算得的,計算圓柱體的`表面積時,只要題目給出的條件能計算底面周長,又知道高是多少,就可以算出圓柱體的側面積或表面積是多少了(即圓柱體的表面積=側面積+2個底面積)。

  透過這樣讓學生邊做,邊討論的直觀引導,學生還得出計算長方體表面積的另一個結論:長方體的表面積=底面積×高+2×底面。這一結論雖然沒有教科書介紹的結論——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寬×高+長×高)×2——這樣規範,但總算是學生自己透過實踐後理解發現的,在解題時,學生會自然地運用上,並逐漸把思維向規範公式遷移,把有關求表面積的應用題較易地解答出來。

  二、從實踐引導理解題意。

  在教用錢買東西這一類應用題時,學生往往會被題目中的數字所迷惑,脫離實際去想,把題目解得一塌糊塗。其實用錢買東西,很小的小朋友都知道買完東西后,售貨員有沒有計錯數,有沒有找錯錢了。但當把這一幕買東西的情景敘述成應用題時,學生就會用另一種思維去想問題了,往往會完全脫離買東西這一現實經過的情景,只是用題目中的數字在腦海裡打圈圈。

  如果能把實際情景與應用題敘述的情景聯絡起來,學生就會比較容易地把應用題解答出來。例如,第四冊數學中有這樣一類題目:小詩拿5元去1支鋼筆和5本練習本,鋼筆2元一支,練習本3角一本,售貨應找回多少錢?

  此題對於二年級的小學生,一看題目就感到難做。但我講課前,佈置學生用5元把題目中的文具買回學校用,在講課時結合實踐引導,學生透過實踐活動,會把實際情景與題目敘述的情景聯絡起來想,他們會知道“1”支鋼筆的“1”字不需要列入算式計算,這時學生就比較容易地把題目解答出來:3×5=15角=1元5角(買練習本用的錢),2元+1元5角=3元5角(買鋼筆和買練習本總共用的錢),5元—3元5角=1元5角(售貨員應找回的錢)。

  透過引導學生把應用題的情景思維注意到實踐中思考,學生在解答應用題時,就順利得多了。

【國小數學應用題方法】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