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咬文嚼字獲獎教學設計

咬文嚼字獲獎教學設計

咬文嚼字獲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習本文的論證結構和論證方法。

  2.明確字詞意義有詞典義和聯想義的區別。

  能力目標

  1.分析評價課文觀點。

  2.借鑑吸收課文的寫法。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閱讀,寫作要“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感情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

  ●教學重點

  瞭解文章結構,確定中心論點,評價作者的觀點。

  ●教學難點

  學習揣摩本文透闢例析的方法,克服寫作中習慣性流弊。

  ●教學方法

  1.指導學習,討論歸納,共同評析;

  2.製作卡片,整理文章內容,進行專題討論;

  3.練習鞏固,提高寫作。

  ●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膠片或多媒體裝置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結構,掌握文章內容,理出作者觀點,結合練習題進行評價。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今天,我們一同學習美學家朱光潛先生的一篇談文章的文章——《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個成語,它在平時的語言運用中是什麼意思?

  明確:指過分地斟酌字詞或死摳字眼,諷刺不必要地摳住字眼不放,不領會文章精神,或者當眾講話時炫耀自己的學識。

  好!同學們的回答非常正確,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詞典中是如何解釋的。

  投影或多媒體顯示以下內容:

  《漢語大詞典》中列有三個義項:

  ①形容過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書袋或賣弄才學。

  ③謂不重視實質,只在某些字句上糾纏。

  同學們,這三個義項,可以這麼說,沒有一個褒揚的。那麼,這個成語出自何處呢?元代無名氏寫的劇本《殺狗勸夫》的第四折,有這樣一句臺詞:“哎,使不得你咬文嚼字。”這便是它的出處。無論是出處,還是詞典的解釋,這個詞都沒有褒揚的意思,而朱光潛先生卻把它作為文章的標題,大書特書。他是如何解釋這個詞的呢?下面就請同學們細研課本,看一看“咬文嚼字”的新意義。

  二、解題

  投影或多媒體顯示作者情況:

  朱光潛(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國現代著名美學家。清代,桐城派出了以方苞、劉大櫆、姚鼐為代表的一批文學家,稱為“桐城派”,其文章特點在於簡潔,朱光潛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學私塾中讀書,舊學功底很深。

  三、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本文共有八個自然段,請同學們根據文意劃分一下層次。

  明確:八個自然段,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除了最後一段是總結性的話語外,主體內容是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舉了三個例子說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係,第二部分,講文字聯想意義的使用有正負兩面。

  四、研習課文

  1.概括觀點,突破重點

  讓學生自行概括,不同意見的同學推舉代表寫在準備好的膠片上用投影顯示或直接寫在黑板上。

  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實際上就是調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

  “咬文嚼字,非這樣錙銖必較不可。”(第三段)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裡實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第四段)

  “文學是艱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你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最後一段)

  教師不必急於下結論,可組織學生討論,達到最終的明確和統一。

  參考分析: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頗易引起爭議,這是因為:一是本文結構與一般的議論文不同,它不是從觀點出發,進行演繹論證,而是從個別到一般,然後再到個別;即從例項到論點,然後再展開證明;這樣它便不是開章明義,而是中間揭示主題,中心論點在第三段才出現。二是本文有的分論點,有的重要論據貌似分論點,像“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裡實在是思想感情上‘推敲’”這樣的話,並且課後練習題第四題的設計(“從讀過的詩文中再舉一兩個例子說明這個論斷”)也很能迷惑一些淺嘗輒止的學生。三是學生的習慣思維,中心論點不是標題,或在開篇,就一定在最後。因此,很有必要進行這樣的討論,最好讓全班同學都來參與評析。

  分析思路:第一、二兩段從例項入手,引入論題→第三、四、五段以靜為例(《史記》李廣射虎)與動態例(賈島苦吟)初步論證中心論點→第六、七段以正面例(東坡詩句等)與反面例(“套板反應”現象),說明咬文嚼字之難,進一步論證中心論點→最後一段,水到渠成,加以總結。

  2.欣賞品味,延伸提高

  設計問題,組織討論,引導學生進行重點品味。

  (1)文章前一部分舉了三個例子說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係,這三個例子的作用是否一樣?

  明確:三個例子,三種類型,三層意思。例一說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由此引入論題。例二說明文字一增一減意味不同,從靜態入手論證中心論點。例三從動態入手,說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非常精練、準確,既缺一不可,又不顯絲毫累贅。

  (2)文章在第三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論點,是如何明確的?

  明確:文章三、四兩段可以看成一個句群,共有7句話,第①句承前文揭示中心論點,第②句岔開,稍帶一筆說到“咬文嚼字”的另一面,因非作者主攻方向,一句便打住,第③句又承第①句稍微展開,第④句承①③句說明原因,第⑤句進一步申說,第⑥句和第⑦句運用事例從反面證明。句句寫來,嚴謹縝密,無懈可擊,可見作為桐城派有深厚古文根底的朱先生文章的雅潔謹嚴。

  (3)我們提到第一個事例是引入文章論題,直至第三段才提出中心論點,論題和論點有何區別?

  明確:論題只是要論述的問題,它多用短語和非判斷句、非陳述句來表達,只是用來框定、指示中心論點,中心論點是作者在文中表達的觀點,必須用判斷句或陳述句明確表達,論點圍繞並點選論題。

  (4)投影或多媒體顯示以下觀點,讓學生自由評述。

  “無論閱讀或寫作,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裡實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文學是艱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感情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你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參考提示:一般人不大重視語言修養,用一種粗枝大葉的態度對待語言文字,不注重對文字的推敲,甚至白字連篇,語病百出。讀朱光潛的文章,會受到很大的觸動,原來語言文字是那麼微妙的東西,用這個字,還是用那個字,一句話這樣說,還是那樣說,竟有那麼大講究。因此“一字不肯放鬆”,養成咬文嚼字、隨處留心玩索的習慣,一個人的語言修養就有希望逐步提高。再者,就是平時很注意品味語言的人,讀了朱光潛的文章,也會感到自己的功夫還很欠缺,從文章精闢的分析中可以領悟到怎麼品味語言才算到家。因此,課文對於人們提高語言修養也具有很大的教益。

  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關係,語言是跟著思想感情走的,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感情。因而,文字上作推敲,就是在思想感情上作“推敲”。這個觀點抓住了語言的本質,抓住了推敲語言文字的本質,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徑。閱讀時,品味語言,要品味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寫作時,推敲文字,要從根本上調整思想和感情,思想務求透徹,情感務求凝練,這樣才能恰切地使用語言文字。

  文學,也稱語言藝術,語言是文學作品塑造藝術形象、反映現實生活的媒介和手段,然而,文學研究、文學批判,往往對文學語言不夠重視,朱先生在文章結尾的諄諄教誨,對於作家的修養和創作,對於整個文學事業,其指導意義都是很大的,遵循這個教導,一個作家可以取得更高的藝術成就,一個時代的文學作品可以達到更高的水平。

  以上內容並非標準答案,只是供教師參考,用於指導學生討論、分析、評價。

  3.組織討論練習題一、二兩題。

  提示:本課的練習題設計很有匠心。第一題考查概括能力,有利於把握全文內容。第二題讓學生對不同觀點進行比較辨析,利於培養辯證思維的能力,故選作課堂討論練習,這樣,既可對全文內容作一梳理,又可培養讀書的正確態度和方法。

  練習題第一題的完成,要指導學生不要搞單純的摘抄,要學會先“尋章摘句”,再組織整理,作出正面表述的方法。

  明確:①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關係,不同說法有不同意味,斟酌文字,就是調整思想感情,思想務求透徹,情感務求凝練,文字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

  ②不同的字眼表現不同的意境,用什麼字要看錶現什麼意境,推敲文字,實質就是推敲思想感情。

  ③字的難處在意義的確定與控制,字的聯想意義是遊離的,偏於個性的,迷離不易捉摸,難於控制的。既可使意蘊豐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離,善用字的聯想意義,可以在含混中顯得意蘊豐富,達到藝術的妙境。

  ④字的聯想意義最易誤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回套板反應,襲用套話濫調,文學創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層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語言新。

  練習第二題旨在透過比較,把握不同問題的不同實質,只要能比較,能夠得出看法,就可加以肯定,以下提示供參考。

  明確:朱光潛先生與馬南邨所論述的物件不盡相同:朱光潛兼顧閱讀、創作兩方面,馬南邨的觀點單指閱讀,如果說閱讀有時只須觀其大略而捨棄細枝末節的話,那創作就決不可粗枝大葉,須知煉字即煉意,即調整思想感情,最精確地表情達意。“不求甚解”“觀其大略”,這是粗讀,“咬文嚼字”“錙銖必較”這是細品。有的書只須粗讀,而且有時受種種條件(如時間)的限制,也只能粗讀。但粗讀並不意味著不把握要旨,還是要做到“會意”。有的書必須細讀,如文藝欣賞,只有咬文嚼字,涵泳品味,才能沉潛其中。再說,讀書不求甚解的人並不一定反對咬文嚼字,多數認為“未曉處且放過”,不要死摳,待一段時間可以再細讀,因而,這兩種讀書方法和態度並不完全對立,讀書究竟取何法要視物件和條件而定。

  五、課堂延伸練習

  比較下列句子,哪句表現力更強些?為什麼?有的作者已有評價。除此之外,你還有什麼獨到見解?

  答案:

  1.b(見課文)

  2.b(a項有“套板反應”之嫌,b項文字虛寫卻恰到好處,使人產生聯想,更增美感)

  3.a(a項用擬人化手法,寫出了春意盎然的特點,更增動感,b項一般化,難以產生聯想義)

  4.b(a項“嘴巴下”囉嗦,b項簡潔明瞭)

  六、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透過討論、比較、賞析和品味,明確了文章的中心論點,並對作家的觀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懂得了作者的殷切教誨,在今後的閱讀和寫作過程中,要努力做到“咬文嚼字”,更要敢於創新。

  七、佈置作業

  1.從自己的習作中任找一篇,也來個“咬文嚼字”。

  2.鼓勵學生製作小卡片,對文中的事例、分析、觀點、結論進行整理,互相交流。

  附:卡片示例:

  事例:蘇東坡《惠山烹小龍團》中的兩句詩:“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

  分析:兩句詩的妙處就在不即不離,若隱若現之中,難處就在於含混中顯得豐富。

  結論:點鐵成金。

  觀點:文學的文字必須顧到聯想的意義。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重點賞析第七段,明確“套板反應的弊病,並透過自由發言,感悟本文

  所給予的啟示,為在閱讀、寫作實踐中的借鑑做好準備。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今天我們先來看兩段文字描寫:這是某年高考中兩位考生對一對孿生小姑娘的肖像描寫,你認為哪段寫得比較好?為什麼?

  投影或多媒體顯示:

  1.這是一對孿生小姐妹,看樣子也就十歲左右,個子長得差不多高矮,穿戴也都完全一樣。兩個人都是蘋果臉兒,櫻桃嘴兒,濃黑的眉毛下鑲嵌著一雙烏黑的杏核兒眼,一笑兩個小酒窩,兩個人都扎著兩個羊角辮,辮上都扎著粉紅綢結……

  2.兩個小姑娘個頭一般高,模樣差不多,都穿著粉紅色連衣裙,都扎著馬尾辮兒,辮上扎著紅綢蝴蝶結,跑起來就像一對蝴蝶追著兩朵鮮花飛。這是一對孿生小姐妹,不細看很難分清誰是姐姐誰是妹妹;一個眼睛雖大,卻顯得沉靜秀氣,一個大眼睛烏溜溜地左顧右盼,顯得更天真活潑……

  討論明確:第二段文字較為生動,尤其是細節描寫“一對蝴蝶追著兩朵鮮花飛”,活靈活現,非常生動,說明作者觀察細緻。同時,有關眼睛的描寫,同中有別,抓住了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徵。第一段文字雖然也文通字順,描寫也很細緻,但有點“千人一面”之嫌,這種情況朱光潛先生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套板反應”。對這種現象朱光潛先生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讓我們來繼續學習《咬文嚼字》。

  二、精讀品析

  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第七段,回答下列問題。

  學生齊聲朗讀。

  提問:什麼叫“套板反應”?朱光潛先生對這種現象是如何看的?

  明確:在寫作中,一寫就先聯想到一些陳詞濫調,毫不斟酌地使用它們,並且自鳴得意,這就是近代文藝心理學家們所說的“套板反應”。

  朱先生非常反感這種做法,他說:“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如果老是傾向‘套板反應’,他就根本與文藝無緣”“‘套板反應’和創造的動機是死敵”“一個作者在用字用詞上離不掉‘套板反應’,在運思佈局上面,甚至於在整個人生態度方面也就難免如此”。

  提問:為什麼“套板反應”和創造的動機是死敵?

  明確:因為“套板反應”使人安於套語濫調,沒有一點新奇的意味,而創造的動機則要求創新,套板反應與創造的動機是不相容的。

  提問:作者在文中提到了韓愈的一句話,“惟陳言之務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作者說“這是一句最緊要的教訓”?

  明確:“惟陳言之務去”出自《答李翊書》,意思是:“一定要捨棄那些陳腐的思想和言辭”。惟陳言之務去,才能不致滑到套板反應,在思想情感上和語言上創新,才能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提問:既然語言跟著思想走,思想情感應是主導的,為什麼反過來說“你不肯用俗濫的語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濫的思想情感”?

  明確:語言與思想情感的關係,是形式與內容的關係,形式與內容是相隨而變的,思想情感固然是主導的,但是語言也影響思想情感。語言上刻意求新,也能推動人們在思想感情上的求新,遇事朝深一層去想。

  提問:“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來的”,這個“作”字的含義是什麼?

  明確:就是運用創新的思維去創新,就是匠心獨運的創作。

  提問:著名畫家達·芬奇初學畫的時候,老師讓他畫雞蛋,可他畫了一陣子,就覺得沒意思,不畫了。他的老師告訴他,在不同的光線下,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都會有不同的結果,希望他能努力去做,達·芬奇聽了之後,按老師的話去做,鍛鍊了自己的觀察能力,最終成為一名大畫家。著名的短篇小說藝術大師莫泊桑初學寫作的時候,他的老師福樓拜卻告誡他,每個事物的情狀的描寫,最準確的只有一個詞,在寫作中運用了這個詞,文章就最簡潔。同學們,你們能用文中朱先生所講的道理來解釋一下嗎?

  提示:答案不拘一格,只要能講出道理即可。

  參考分析:這兩個故事其實說明的都是觀察的重要性,只不過側重點不同而已。“畫蛋”的故事告訴我們觀察事物要多角度、全方位。莫泊桑的故事告訴我們觀察要細緻、詳備。這兩個故事都是和“套板反應”唱對臺戲的,都力求創新。只有透過多角度的觀察,才能發現一些別人所看不見的東西,畫出自己獨特的東西來。寫作上也要求觀察必須細緻,力爭找到最恰切的詞語去表達,這樣,才能使讀者身臨其境,產生簡潔明瞭又栩栩如生的效果。

  提問:同學們,我們透過討論分析,仔細品味,明白了在語言運用上要力戒“套板反應”“惟陳言之務去”,要努力創新,才“不致落入下乘”,請結合自己的寫作實踐,談談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提示: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問題,要鼓勵學生敞開心扉,發表意見。

  參考內容:要抓住作者的有關言論去闡發。例如:“‘惟陳言之務去’,這是一句最緊要的教訓。”“遇事要朝深一層去想。”“不能懶,不能粗心。”“文學是艱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你才會逐漸達到語言的完美。”應讓學生明白,語言要新,關鍵是要從生活實際出發,生活之樹是常青的,一棵樹上的葉子沒有兩片是完全相同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點,真正認識了事物的特點,語言也就新了。“朝深一層去想”就是要認識事物的特點。

  三、整體把握,獲得啟示

  朱光潛先生在文章篇末告訴我們,“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才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標,“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精練與吻合”正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謹嚴的精神,“留心玩索”“刻苦自勵,推陳翻新”,這是“咬文嚼字”必須下的功夫。這些內容也正是文章的主旨、朱先生的諄諄教誨。我們學了之後,也深為朱先生的“咬文嚼字”的功力所折服,那麼我們從中獲得哪些教益呢?請同學們敞開自己的心扉,或結合文章內容談談自己的感受和受到的啟示,或就自己的寫作實踐來說說得失。

  文章的篇名是“咬文嚼字”,文章的.內容講得也是語言的賞析,我們就先從語言的品味來談起。

  提示:組織學生討論,或小組進行,最後歸納,或自由交換意見,大膽陳述。形式視情況而定,在組織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教師一定要注意引導,尤其是這個題目範圍過寬,可設計一些問題,或限定一些內容,或循序漸進,可視情況而定。以下從四個方面提供參考。

  1.可結合郭沫若改字的事例,來談談咀嚼品味語言,一定要有謹嚴的態度。

  郭沫若也是一位語言大師,他要用好一個字也頗費周折,經人提醒後才知道用“這”比用“是”要好,可他又不假思索,把這種修改方法移用到其他的文句上,這說明郭老並未明白這種改法的道理。朱光潛先生糾正了他的說法,並且講出了一大篇道理。品味語言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我們不僅要有文字的敏感,而且要有一定的語言知識,可見語言文字是個很微妙的東西,品味玩索語言是個很不簡單的事,必須具有一定的語言修養。要提高語言修養,就非下苦功不可,並且很有必要學點語言知識。要知道語言文字的品味,要“咬”,要“嚼”,要細細地咀嚼,且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態度才行。

  2.結合“推敲”的事例,明白品味語言要獨立思考的道理。

  “推敲”這個故事,已經早有定論,且“這段文字的因緣古今傳為美談”,甚至把斟酌字句的做法,就直接稱之為“推敲”。因為韓愈是大家,誰也不曾去懷疑。古今人們也都讚賞“敲”字用得比“推”字好。可是作者“很懷疑韓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稱賞的那麼妥當”。並講出了一大篇道理,由此可見,作者是不迷信,不盲從的,是富有獨立思考精神的。只有獨立思考,才會有新的見解,這對於我們的寫作和學習都是很好的啟示。

  3.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中,非常形象地描繪“狂人”能從字縫中讀出字來。品味語言,要的就是這種精神,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麼從那幾個事例中品出這一番大道理來的。味者,有情味、意味、意境也。品,就要體味,就要思考,思考要由此及彼,由表及裡。例如,作者從“你這”的“這”,品出極端憎惡的驚歎情味,品出了強烈的情感,從“視之,石也”四個字上,品出“發出錯誤而驚訝的意味”。特別是對“推敲”二字的品味,更富有啟發性,作者從“推”字想到門是掩的,由掩門又想到“寺裡只有他孤孤零零的一個和尚”。由一個和尚又想到在這“冷寂的場合,他有興致出來步月,興盡而返,獨往獨來,自在無礙,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氣度”。作者又聯絡上句“鳥宿池邊樹”,提到“推”可以無聲,氣氛冷寂,才不至於驚動宿鳥。這樣做,自然是在告訴我們: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要由此及彼或由表及裡,才能品味到位。

  4.品味語言也要努力去求新。

  教師:透過同學們的討論,我們明白了品味語言的重要性,也清楚地瞭解到品味語言是一項很不簡單的事,但同時也給我們指出瞭如何品味的方向。作者列舉了很多事例,使一個很難理解的抽象問題,明白如話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非常佩服朱先生那嚴謹且敢於創新的精神,也深深歎服朱先生淵博豐厚的知識。他那舉重若輕、流暢生動的講述,那運用材料信手拈來的說理,更是在寫作上給予了我們更豐富的啟示。接下來,就請同學們談談在材料的積累和使用上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明確:①材料的積累

  讀完這篇文章,我們對朱先生的學問佩服得簡直是五體投地。其實,學問靠積累,朱先生有這麼大的學問,自然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慢慢地積累所致。我們應該明白,做學問,沒有材料是不行的,材料是學問的基礎,即使像這篇簡短的文字,也是需要相當的材料的,而朱先生運用起來如行雲流水那麼自然,這和他平時的積累是分不開的。當然,一個人的智力也是有限的,要靠大腦去記住所有的東西,那是不可能的,像我們這篇文章中的例子,有的可能是朱先生憑記憶寫出的,有的單憑記憶就恐怕不行,像《水滸傳》《紅樓夢》上的例句。但可以肯定,最起碼有個印象,一翻就可以找到,我們不一定都能像朱先生那樣博聞強識,但可以養成做卡片、記筆記的習慣,即使是做個索引也行,這樣寫作起來,我們就可以左右逢源了。

  ②寫議論文,光講道理是不行的,必須有一定的事例,“事實勝於雄辯”,這是誰也明白的道理。有了例子不典型,講得道理就不到位,舉了例子解說不到位,道理也講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自然也不充分。我們所學的這篇文章,例子舉了很多,而且每個例子都很典型。講解也非常精闢,道理也講得令人心悅誠服。選例、講例更是給我們以莫大的啟示。

  四、課後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是在重點賞析的基礎上,討論了作者在品味語言和運用語言上給予我們的啟示。同時,我們也學到了作者勇於質疑的嚴謹治學的精神,這對於我們的寫作將會有重大的指導作用。認真讀書學習,學會品味賞析,“於無疑處生疑”,只有不斷地練習,我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才會真正地提高。

  五、佈置作業

  1.自習時討論完成練習題三、四兩題。

  2.選幾篇自己的作文,“咬文嚼字”一番,並寫作分析文章。

【咬文嚼字獲獎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