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哲學> 教育哲學的論文

教育哲學的論文

關於教育哲學的論文精選

  用哲學的觀點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問題的一門學科。它綜合教育學、教育史、心理學及其他教育學科的知識,對教育中的基本問題,用哲學觀點給以理論上的闡明。就教育學與哲學的關係來看,教育哲學具有邊緣學科的性質。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教育哲學的論文精選,歡迎閱讀!

  關於教育哲學的論文精選1

  摘要:對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活動的反思,建立在人們的生活體驗的基礎上,在生活世界的實踐語境中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實踐進行梳理和反思。在肯定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哲學相遇的可能性之後,將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理論和哲學思維方式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本質思考的理論基礎和方法,堅持總體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這一社會現象,即在社會關係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質。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哲學正規化;人學正規化;社會價值認同

  思想政治教育本質是一個哲學問題,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項實踐活動,具有很強的現實性、社會性、和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能做作為一種普遍的社會存在,在於它能夠滿足人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的價值意義。對於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探討,學界提出了許多重要的見解,深化了對其本質的認識,但沒有形成統一界定。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是針對人的活動的現象,在社會共同體中,個人與集體活動中的辯證關係也需要一種全面的辯證的視角去解釋。社會哲學是一種對於社會生活現實的總體性把握,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需要社會哲學正規化這一視角對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產生和需要的必然性與普遍性問題反思,這與認為“社會哲學正規化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強調把社會政治的需要看作其出發點和歸宿”的觀點不同。基於社會哲學思維方式,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所是”在生活實踐中如何體現的,在社會關係中把握,才能正確體現其本質。

  1目前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研究現狀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普遍性的客觀存在,在不同時代和國家表現為不同的樣態。針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研究,許多學者對於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界定是從一定統治階級、階級意識形態來界定的,“意識形態性說”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是階級性或意識形態性,它規定著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質和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屬性”。

  意識形態性的核心是政治性和階級性,是指的是觀念上層的建築,是政治的法律的思想的觀念,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是大眾的,是文化自覺的體現。社會主義社會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需要在社會關係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意識形態說發現了思想政治教育階級意識功能傳播,在這一社會關係中顯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源於社會系統中的政治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定,實質是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的滲透”。

  政治是對公共事務的安排和治理,它自始至終都有公共性的向度。政治性只是人的群體歸屬需要的一部分,另外還有道德教育和價值觀教育。在原始人群內實際上是存在著為大家都認可的行為標準和活動準則,也就是在社會主義社會不同發展階段,體現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從根本上看,在階級矇昧時期,在社會思想領域中不存在著思想體系的明顯分化,政治社會中只存在著一套較為完備的具有明顯的政治傾向性的思想體系。道德是統治階級的道德,政治是一個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的強制,是統治階級的價值觀,即政治同化了道德和宗教,因此,政治性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做概括是不能覆蓋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個範圍和全部現象,只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被需要的體現,無法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

  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是主體間性活動,在現實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有一個前提性承諾,具有確定的價值取向和導向的,儘管人類社會的各個歷史時期及其不同人群、各個階層和學者們,對於思想政治教育內涵的認識和理解不同,然而對於其歷史正當性、社會價值取向和作為人類需要的一項活動是共通的。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是一種社會活動,存在相同的現象,即能夠用一種關注社會活動的方法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從根本上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

  2思想政治教育本源性探究

  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準確把握應該從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始發生去追問其為何存在。基於這樣的路徑去尋求它的本質,也是對“思想政治教育是什麼”的回答。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作為人的一項活動,發端於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的思想活動。簡單的社會活動和社會交往是原始社會人進行的一種生活方式,主要體現在群居生活,伴隨著意識、情感、規則的發生與發展。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黃濟把這種原始形態的德性稱之為“生活式的德育”,儘管這種生活式德育及其原始,但它已經歷史性地“承擔著社會生產性和生活性”,“維護社會公共生產和生活”,傳遞和馴化人的德性職能。基於這樣的生活式德育所形成的習慣,維護著人際平等與聚集,保證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在群記憶體在大家較為認同的活動準則和行為標準,體現在集體狩獵和採集活動當中,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人與人之間關係而結成的一個整體,因此原始社會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集體的、公共的、社會性的活動,也還沒有從其他的社會活動中獨立出來,在社會思想領域表現為對某種神秘力量的一致崇拜和信仰。

  人與人的這種緊密的聯絡結成的這種自然共同體當中,表現的是對氏族部落認同的原始宗教式的精神控制,是群體性的。階級社會的出現,伴隨著階級控制和階級教育活動的出現。不管在奴隸社會還是在封建社會時期,在社會思想領域不存在著思想體系的明顯分化,政治社會中只存在著一套較為完備的具有明顯政治傾向性的思想體系。例如在中國封建社會時期,儒學受到統治者的青睞並得到一定發展,在政治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並轉向政治教化。中世紀時期宗教利用教義將人們的思想觀念禁錮在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當中,為階級統治服務。這一時期主要是對“主人”所代表的國家和社會認同的那一系列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規訓和教化。在資本主義社會時期,資產階級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宣稱教育是為了對公民進行智、體、道德教育以及宗教教育,培養民主、自由、平等的公民。在教育實踐中大肆宣傳他們的意識形態理論。

  不僅對資產階級進行階級意識的教育,並且在公民教育中體現了一種公民身份和國家認同教育理念。社會存在著兩大對立的政治思想理論體系,即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各自從本階級的立場出發建構的各自思想體系。在社會主義社會時期,社會思想理論界存在著多元的以理性個體的角度出發,而非從階級出發的論證和闡發為社會共同體的價值理念所應實施的方案體系。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現是以培養民眾對國家(國族)和社會自覺認同的理性精神為主旨的教育和引導。在實踐活動的基礎上,人在不斷的自我實現、解放,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根據以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本質有了一個基本指向,資產階級和社會主義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示的是出於政治需要而不是生活需要。實踐性和目的性是人類存在的價值指向,社會哲學反觀人的生活總體。

  3用社會哲學正規化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再思考

  社會哲學在我國80年代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尤其是南開大學哲學系對社會哲學的研究。王南湜教授提出讓定義適合於生活,用生活中已有的領會去修正定義,修正理論。基於這樣的方法,王南湜教授給社會哲學的定義是一種對社會生活的現實的總體性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項社會實踐活動,從其發展歷程看出,對思想政治教育現象的目的性和實踐性理解和把握需要社會哲學研究的方法和理論來把握,因此,社會哲學正規化則指的是以社會哲學的研究方法和視角對思想政治教育現象給予總體把握或反思,在這種思維框架下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重新做思考。本質不是變化的,是最普遍、最穩定的根本性質。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本質也是各個階段體現最為普遍、穩定的最根本性質。基於這一視角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探討是從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始發生以及不同歷史時期的目的性和實踐性體現出發。

  3.1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項實踐活動,其出發點和歸宿都是在實踐中完成的。首先,從其出發點來看,思想政治教育在實踐中進行。社會哲學是以一種總觀的態度面對現實生活,那麼生活是人的社會活動的體現。從人的思想實際出發,對具體的人開展教育,分析人的思想的形成、發展、嬗變等,而這些是無法離開人的實踐活動來進行的。其次,從思想政治教育的歸宿來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使人們形成好的思想,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質。而這種思想政治素質則是社會需要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完成。人是未完成的存在,現實生活當中的人,是一個在不斷創造活動中自我完善,不斷追求幸福生活的人。引導人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去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識。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關涉人這一本性,找到思想政治教育與人的內在契合,才能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體現也須在實踐中去檢驗。思想政治教育要達到怎樣的.效果,有沒有預期效果,只能在社會實踐中來檢驗是否有效。同時,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不斷髮展。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的主體意識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相應的關照這一點。透過交往,圈中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對成員生活產生影響,不管是顯性的影響還是隱性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人獲得自身的完整性和全面發展性。當然,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項社會實踐活動,有一定的目的性。

  3.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與其他教育相區別的一個方面。人的存在是個體存在和社會存在的統一,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不可避免的與其他個人或群體有一定的關係,而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存在。在這種社會環境的影響下,人作為社會活動的主體,在這種社會關係中,人需要得到認同,也需要去認同群體其他成員。在認同確證的過程中,思想和行為都會受到影響和相互教育。但是,在這種社會圈中不一定都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有些群體思想缺乏正確的價值取向,甚至有消極影響。社會環境對人的思想、行為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和自發性,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相伴隨。思想政治教育則是專門人員、組織有計劃地培養和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質為目的的實踐活動,具有一定的價值和社會發展的方向性指向。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教育,體現一定階級的根本利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與其他社會活動的目的是不同的,它根據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經濟、政治發展狀況,根據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要求而預設的。在關照這一特殊要求的同時,人又是具有主觀能動性,思想政治教育透過人的主體選擇,把人在發展中符合社會目標的思想政治強化、形成理想信念,使之與社會發展方向保持一致,使人與社會在互動中發展。

  3.3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觀指向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立足於現實,而且關照未來。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有針對性的解決人們現實思想問題、實際問題,而且把人的思想長處、積極方面引導,並且發揮預防作用。對人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人的思想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價值觀是關於價值的一定信念、傾向、主張和態度的基本觀點,是關於現實的人對全部生活實踐所產生的意義的一種評價、判斷和取捨標準的思想體系。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只包含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範等教育,還是政治價值觀、道德價值觀、文化價值觀、美學價值觀等教育。“價值觀教育對人們進行啟發和引導,促使人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並將其轉化為內在的自覺要求。價值觀教育是一個規範性層面上的教育,它不可避免地將特定社會的價值觀體系滲透到教育過程中,以此促使人們個體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也就是說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是在調和社會價值體系與個體價值觀之間的矛盾,促進社會成員個體價值觀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而是在實踐中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對人們思想和行為的發展進行價值體系引導。從以上幾個方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性、具有超越性的社會價值觀教育,它是一定階級、政黨或集團用社會價值觀體系對社會成員施加一定影響,促使社會成員形成符合社會價值體系要求的個體價值觀的實踐活動。

  作者:張應梅 單位:中國礦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考文獻

  [1]王南湜.社會哲學[M].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8.

  [2]陶磊,黃明理.人學正規化還是社會哲學正規化?思想政治教育現代轉型的反思[M].探索,2011.

  [3]石書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規定及其把握[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9.

  [4]孫其昂.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本質[J].南京社會科學,2006.

  [5]葉方興.政治性?抑或意識形態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理論辨明[J].思想政治工作論壇,2010.

  [6]黃濟、王策三,現代教育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33.

  [7]武東生,徐曼,餘一凡,張長虹,鄭宏穎,安祥仁.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3:12.

  [8]王南湜.社會哲學[M].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8.

  [9]陳晏清.關於社會哲學研究的幾個問題[J].湘潭大學學報,1998

  關於教育哲學的論文精選2

  一、教師教育的哲學問題

  哲學依據的選擇,決定著教師教育的基本走向。教師教育的哲學問題主要表現為哲學依據的選擇,依據不同的哲學觀念,教師教育將會形成不同的基本走向。教師教育作為一種特殊形態的教育,其基本走向與人性論主張、教育哲學理論有著密切的關係。進一步而言,人性論與教育哲學提供了教師教育的哲學依據。人性論從總體上提示了教師教育的發揮作用的方向,教育哲學解讀了教師教育究竟要做什麼及能做什麼。忽視這兩方面的哲學考慮,僅僅關注技術層面很難從根本上解決教師教育的問題。人性論的善惡分歧演繹出的內發說與外鑠論,為教師教育提供了發揮作用的兩種方向。基於內發說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受教育者的內在潛能,最大限度調動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

  基於外鑠論教師需要加強對受教育者的約束和引導,充分發揮環境在受教育者成長中的主導作用。在實踐中,人們並沒有執著於一種人性論認識,往往是對內發說與外鑠論加以同等重視,教師教育出於職業主張,更重視了從外而內的教育作用。因此,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從內而外的教育作用,這樣的選擇符合整體性哲學觀念對受教育者的重視。教育哲學流派眾多,古今中外主張各異,但有一個基本共識是都會剖析教育的本質,甚至包括那些明確反對教育本質存在的主張,也從另一個方面解析了教育的真諦。教育的本質必然決定教師教育的本質,這是我們思考教師教育的哲學問題的基本前提。

  此外,各種哲學主張也將直接影響教師教育的價值取向。如“遵循教師生命的整體性、自主性、獨特性、超越性是教師教育的前提性要求”,這類主張同樣是整體性的哲學意蘊的反映,發生作用的途徑依舊直指人性假設和教育本真。建設性後現代主義的整體性,為教師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建設性後現代主義的整體性理念與過程哲學淵源密切,雖然過程哲學並沒有過多明確指出整體性的主張,但其理念的宗旨無不與整體性相關,此意義上的整體性與傳統的認識,尤其是系統論的整體觀點截然不同。後者重視的是事物整體與部分的相互關係,著眼於系統及其構成要素的關係,前者重視的是事物內部的過程性及外部的生成性關聯。

  事物不再是作為可以分解的部分組合,而是作為相互內在的過程存在。事物與外部的關係不再是簡單的主體與環境的關係,而是相互生成的關係。這種整體性主張為教師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對教師教育的考慮不再僅僅基於教育者的立場,而更多地開始關注受教育者的立場。在教育目標和內容的設定上,開始擺脫單純的職業需求,回到教育的軌道上來。具體地說,教師教育不再是某種知識及傳授技能的訓練,而是體現教育理念的教育精神塑造和未來教育者的培育。在以往的教師教育中,對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提法相對較少,原因在於缺失整體性的哲學指引,偏執於某種所謂滿足實踐需要的職業培訓,丟失了教師教育的教育真義。在實際生活中,教師群體中存在的大量問題與當初的教師教育價值取向偏離不無關係。

  二、教師教育的主體問題

  過程性的主體預設,奠定了教師教育的生成意識。教師教育的主體是明確的,在倡導受教育者重要地位的今天,受教育者自然成為一切教育活動的主體,這種主張只是對某種教育理念的最為簡單的實在化,從而將預設的主體進行了現實推演。既然主體是預設的,那麼如何預設就影響著教師教育的現實品質。整體性的哲學理念根源於過程哲學的過程性,強調事物在過程中流變、展開,預設主體呈現過程性。預設主體是人為活動的前期建構,屬於理論假設階段,因為人為活動終將由預設主體掌控,最終決定著人為活動的性質和品質。一種教育活動之所以能夠成為教師的教育活動,關鍵在於其預設主體擔負的實際任務和職責,以及這些任務和職責背後折射的精神。

  過程性的主體預設,將奠定教師教育的生成意識,生成意識是流變的,具有現時性和最強活力。過程性重視當下生成,生成具有最強大的創造性。傳統的教師教育認為,幾乎一切在實際活動開展前就預訂了,實踐者只能是模擬或實現預訂。過程性的主體預設強調實際活動的開展只在當下生成,其間蘊含著無盡的變數和可能。教師教育的參與者能夠最大可能地在過程中實現自己和體驗自己,而實現和體驗的方式就是生成,也是最具活力的創造。進一步而言,這樣的過程既是接受教育的過程,更是自我更新和創造自我的過程,教育者在創造著自己,受教育者也在創造著自己。

  事實上,所有的要素都在生成中,意義和價值只在生成中產生。解讀教師教育共同體,促進教師教育的主體確立。教師教育過程性的主體預設,解決了實施中的意義生成問題,進一步明確了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教師教育主體地位的實際確立,與教師教育共同體有著密切的聯絡,對教師教育共同體的解讀,將會促進受教育者主體地位的確立。在實踐中,受教育者的地位取決於教師教育共同體的認識和行動。教師教育共同體是在一定的專業規範的基礎上,旨在研究教師教育問題的固定的團體。教師教育共同體以整體的面貌出現,囊括了教師成長過程中的每一環節和所有相關人群,無論是職前教育或職後教育階段,還是相關的認識者和實踐者,在整個培育的過程中,都形成對受教育者培養的合力,這有助於教師教育的主體確立。

  事實上,在不同階段及不同人員眼裡,教師教育的主體是存在分歧的,尤其在職前教育階段,主張以教育者為主體的意見既是傳統的呼聲,也是現實的強有力主張。畢竟,在培養教師的起初階段,教育者幾乎控制了教師教育的整個過程和品質,表面上看來教育者是必然的主體,佔據著決定性的位置。教師教育共同體的提出,為我們全方位地考察教師教育活動提供了過程性視野。在這一過程中,人們發現真正銜接教師教育整體的是受教育者而不是教育者,教育者的實際載體一直處於變化中,這只是為了滿足受教育者的成長需要才出現的。

  三、教師教育的本位問題

  反省能力本位,迴歸教師教育的教育本義。傳統的教師教育本位問題指向能力,塑造符合教師職業能力要求的專業隊伍是教師教育的本位追求。基於能力本位,教師教育的體系是單一的,直指合格教師應該具有的素養,這些素養包羅永珍、內容雜陳。在整體性哲學意蘊下,教師教育的本位問題是教育而非教師。合而言之,教師教育是為了培養合格教師的一種教育活動。既然是教育活動,能力培養就成為開展教育活動的依託,以能力為本位,單純重視能力培養的教師教育活動就會偏離這一過程的本質追求,導致培養出來的教師只具有熟練的教學技能、技巧,而缺乏合格教師所應具備的教育精神和人格。對能力本位的反思突破了以往對能力取代知識的讚譽,反省能力決定一切的武斷,明確提出教師職業情感問題和信仰問題。情感問題和信仰問題的具體提出,實質上反映的是教師教育的本義迴歸。

  強調在以能力為基礎的前提下,要注意培育“未來的教師”的健康的教育情感和篤定的教育信仰。也就是說,教師教育的能力本位不能準確反映實際的狀況,作為職業教育的教師教育終究不能脫離教育的真義,否則就會淪落為簡單的職業培訓,無法給予“未來的教師”以足夠的精神培育,進而影響到現實的學校教育生活。今天存在的學校問題已間接地反映了教師教育能力本位的嚴重後果。

  重建教師教育體系,開發教師教育的層級目標。教師教育能力本位問題的徹底解決,只能依靠重建教師教育體系,開發教師教育的層級目標。“基於層級目標,教師教育目標應該是三級:一級目標———教師,二級目標———教育者,三級目標———教育研究者。”教師針對教學,教育者針對教育,教育研究者針對教師人生意義和教育工作改進。在這一體系中,教學與教育、教師與教育者、教育者與教育研究者有了明顯的區分。

  這種區分並沒有割裂教師教育的本位問題,而是使原本整體性的本位問題表現得更為準確而鮮明,使教師教育的部分之間相互內在地關聯,使教師教育的整體蘊涵於每一具體部分之中,而不是混沌於單純的、唯一合格的教師指標上。這樣的教師教育本位,既全面反映了建設性後現代主義的整體性哲學意蘊,又真實反映了教師教育的本位只能是教育,而不是傳統所認為的能力。教師人生意義之所以能夠納入考慮範圍,既是教育的本質要求,也是解決教師職業倦怠問題的有益嘗試。目前,學界對教師教育的思考,從趨勢上折射了對教師教育本位問題認識的轉向。比如有的學者提倡在教師教育中關注教師的幸福感問題,至於對教育信仰等問題的思考,已經從教育精神培育深入到操作層面,可以預言教師教育的本位問題將成為引領教師教育重建的首要問題。

  四、教師教育的模式問題

  追求模式創新,實現教師教育的整體性取向。解決了教師教育的哲學問題、主體問題、本位問題之後,就需要進入操作層面,依照整體性的哲學意蘊考慮教師教育的模式問題。表面上看,教師教育模式與其他性質的教育模式相比較具有統攝作用,從社會整體的角度考量教師教育的執行,實際上這種上位作用必需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或行為,才能夠實現教師教育的目標追求。模式問題是教師教育理論向教師教育實踐轉化的中介,一種教師教育理論能否得到實際應用,取決於它能否形成相應的教師教育模式,體現為具有操作原則和規範的程式性方式、方法的集合。

  教師教育模式演變的歷史主要集中於教師教育主題的演變,不斷演變的主題充分體現了教師教育的整體性。從簡單的職業培訓到自由寬泛的選擇性的教師教育,充分考慮了新時代教師教育的整體性變化。任何環節的獨特性都將在這一整體中得到體現,更不用說社會性需求這一最為重要的因素。時至今日,教師教育模式需要走向多元化,追求模式的不斷創新,因為只有多元化的教師教育模式才能滿足社會的整體性需求,只有不斷創新的教師教育模式才能實現教師教育的整體性取向,教師教育整體性的哲學意蘊終將體現為不斷推進的具體的操作模式及操作行為。梳理教師知識結構,確立實踐知識的核心地位。

  教師教育模式的執行離不開教師素養的規劃和規定,教師素養是隨著時代演變的,具有極強的靈活性,但其基本構成成分按照教師專業發展的理念大體可以分為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情意。在此三種成分中,教師知識結構始終是教師素養中的基礎部分,專業技能和專業情意的養成需要以專業知識的掌握為前提,否則技能的形成、情意的養成就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按照知識的分類,教師專業知識中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知識,教師是個實踐性非常強的職業,實踐性幾乎貫穿了教育的各個要素。從目的、內容到方法都充滿了實踐性,實踐知識必然成為教師知識結構中的核心成分。

  對實踐知識的重視與教師教育的實踐取向也有關聯,因為需要透過大量的實踐練習,才能培育能夠解決實踐問題的“未來的教師”。目前,人們對實踐教學的關注,從側面反映了教師教育的實踐取向是符合現實發展邏輯的。

  五、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教育模式的實踐取向在各個方面有所滲透,實踐知識、實習及實訓體系較為突出地反映了這種實踐取向,究其根源與教師職業強烈的實踐性特色有關。因此,教師專業化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實現,與教師教育實踐性的實現密切相關。只有塑造具有類似醫學、法學等實踐取向鮮明的教師教育,才能切實解決教師教育的質量問題,最終為基礎教育質量的提高打下基礎。

【教育哲學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