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對聯> 《走近對聯》教案

《走近對聯》教案

《走近對聯》教案

  【內容】:

  活動設計者:

  活動動機: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既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又是一種優秀的文化遺產。對聯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對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國最早的對聯出現在一千多年前。它具有知識性、趣味性、文學性、思想性,它使用的範圍廣,日常生活經常涉及,春節有春聯,喪事有輓聯,書齋有勵志聯,風景勝地有名勝聯,章回小說有標題聯,生日吉慶有壽聯,對名人評價有名人聯,瞭解、學習對聯的有關知識,逐步掌握創作對聯,對於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薰陶學生優秀的品質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學目標:

  1、透過這次活動,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化現象——對聯的歷史以及在它在傳統文化歷史上的獨特地位。

  2、賞析對聯的妙處,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語感和審美能力。

  3、利用所學的知識,初步學習對對聯。

  4、進一步掌握積累和蒐集資料的能力。透過蒐集資料,讓學生更加真切的瞭解中國對聯的特點和性質,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

  教師準備:

  1、蒐集關於對聯的有趣的歷史故事,備用。

  2、蒐集有關的趣聯、書聯、春聯、壽聯、名人聯、行業聯、名勝聯等,準備師生互動。

  3、根據學生的興趣,將學生分組,分頭收集資料、分析資料。

  4、將學生分成①知識介紹組②故事講述組③表演組

  學生準備:

  1、收集有關的`趣聯、書聯、春聯、壽聯、名人聯、行業聯、名勝聯等,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進行賞析。

  2、收集有關對聯的趣聞和歷史故事,準備向同學講述。

  3、收集有關對聯的知識,逐步學習創作自己的對聯作品。

  活動過程:

  1、學生個人活動:透過上網、查閱資料、參觀訪問的辦法收集有關對聯的資料、瞭解對聯的知識、歷史、作用以及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2、班級集體活動,活動分為三個環節:知對聯——對對聯——賞對聯

  第一個環節:知對聯

  小組活動

  根據分組,各小組展示本組的活動成果。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㈠知識介紹組:講述有關對聯的知識。要求學生以《我是對聯》為題講述對聯的知識。側重瞭解對聯的歷史、對聯的寫法、對聯的型別、對聯的要求等。

  ㈡故事講述組:講述與對聯有關的趣聞,名人典故,奧妙的奇聯等。

  A、趣聞與對聯:

  例如:相傳清朝大餘縣有個戴衢亨,勤奮好學,才華頗高,可因縣官不識才,到30餘歲連個秀才也沒撈到。他的朋友出於義憤為他買了個秀才,得以取得鄉試資格。在80天裡,他由鄉試到京試再到殿試,連中三元,被點為狀元,衣錦歸鄉,感慨之餘,寫下了這樣一副楹聯:

  三十年前,縣考無名,府考無名,道考無名,人眼不開天眼見;

  八十日裡,鄉試第一,京試第一,殿試第一,藍袍脫下紫袍歸。

  聯語中考無名與試第一各自間隔出現三次,形象地表述了自己仕宦途中的坎坷經歷,同時警告了那些翫忽職守、埋沒人才的官吏,堪稱聯壇佳話,聯中上品。

  B、名人與對聯

  例如:晚清湖廣總督張之洞坐鎮江夏,有次接待梁啟超來訪時,故意出一上聯刁難梁啟超,自詡江南學者非我莫屬。

  四水江第一,四時夏第一;先生居江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

  頭角初露的梁啟超不甘示弱,立馬想出下聯來: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後;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後?

  梁雖自卑為小子,但又自負不凡,應尋恰到好處,令張之洞也為之嘆服。

  張之洞任兩廣總督時,梁啟超也曾去拜見張,名片落款是;愚弟梁啟超頓首拜。

  張之洞一見,大為惱火,隨即口出一聯:

  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無禮稱賢弟;

  梁啟超也不假思索,馬上答對下聯:

  行千里路,讀萬卷書,俠士有志傲王候。

  張之洞見狀,連忙起身相迎。

  據傳,張之洞還獨創一種頗具情趣的無情對。這種對聯,上下句各自通順成章,下句對應的每個詞的本義,並不能與上句相對,要對每個詞來一番別解,才能與上句相應的字扯上關係。比如:

  有一天,張之洞在陶然亭會友,以一句詩樹已半尋休縱斧為上句,張之洞對以果然一點不相干,另一人則對以蕭何三策安定劉。

  為什麼這麼對呢?原來,樹、果、蕭皆草木類;已、然、何皆虛字;半、一、三皆數字;尋、點、策皆為動詞;休、不、定皆虛字;縱、相、安皆虛字;斧、幹、劉則皆為古代兵器。其中,張之洞對句,以土語對詩句,更顯得不拘一格。

  最後,張之洞又以陶然亭三字命作無情對。誰知友人脫口而出:張之洞。這是以張之洞對陶然亭,妙趣橫生,引得眾人暢懷大笑。

  (三)小品表演組:奇聯與趣事,故事原文如下,學生根據本故事改編為小品,進行演出。

  清代才子紀曉嵐關於對聯的故事:

  有一年冬天,紀曉嵐跟隨乾隆南巡至白龍寺,適逢寺僧鳴鐘。乾隆詩興大發,揮筆寫下:

  "白龍寺內撞金鐘"

  紀曉嵐見之,知是乾隆有意考他,便從容揮筆對上下聯:

  "黃鶴樓中吹玉笛"

  乾隆當即拍手稱讚:"佳對!"。

  紀曉嵐熟讀詩書,記憶力很強,其師曾以杜甫《兵車行》中一句出聯考他:

  "新鬼煩冤舊鬼哭"

  他巧妙地運用李商隱《馬嵬》中一對之:

  "他生未卜此生休"

  天衣無縫,工整貼切,令其師不得不佩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乾隆16年夏季,乾隆帝見池中荷花初放,乾隆得句雲:

  "池中蓮藕,攥紅拳打誰?"

  紀曉嵐看到池子左邊的蓖麻,便以問對句,答道:

  "岸上蓖麻,伸綠掌要啥?"

  同樣以問句相對,天衣無縫,令乾隆稱奇。

  紀曉嵐中取進士那年,見京城當鋪林立,隨口吟出一句上聯:

  "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但苦思不得下聯。後來他執令赴通州當主考官,見通州有南北之分,苦思數月的上聯便有了下聯: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絕妙之極。

  有一年秋,一個經常愚弄百姓的戲班到紀曉嵐家鄉演出,因該地很窮,生活很差,戲子們心中怨氣很大。於是,在一齣戲中飾"主考官"的戲子便借戲諷刺該

  地的鄉民:

  "酸芥菜,臭黃瓜,入口眉愁眼眨;"

  熟料恰逢紀曉嵐回鄉看望父母,於是憤然回敬道:

  "毀梨園,敗戲德,開臺腔亂調翻!"

  紀曉嵐曾有一位脾氣不好的醫生朋友。某日紀曉嵐因小恙前去求診,這位醫生朋友對他說,我出個上聯,你若能對出下聯,診費、藥費全免,紀曉嵐心想對聯之事能難倒我?便點頭應允。上聯為:

  "膏可吃,藥可吃,膏藥不可吃"

  紀曉嵐便借其脾氣發揮,續了下聯:

  "脾好醫,氣好醫,脾氣不好醫。"

  既觸其缺點,又促其改正,一語雙關,妙哉!

  一知縣早聞知紀曉嵐才華橫溢,某日恰遇紀曉嵐隨駕巡視至此縣,他便出了個刁鑽的上聯:

  "鼠無大小皆稱老"

  紀曉嵐思慮片刻,一時難以為對,環視四周,見有一鸚鵡,便從容對道:

  "鸚有雌雄都叫哥

  該知縣對紀曉嵐的才華暗暗稱奇。

  第二個環節:對對聯

  集體活動:

  (一)小組對抗——對對聯。

  活動組織:將本班同學分為兩個組,每組同學從自己收集或者自己創作的對聯中,一共選擇若干對聯,為上聯徵集下聯。以對出的下聯符合要求的數目最多的組為勝,敗組為勝組獻歌一首。

  (二)對聯擂臺

  活動組織:從小組對抗活動中選出表現好的同學為擂主,由其他同學給出上聯,由他對出下聯,三個回合皆勝者為最後的勝者,遊戲進入下一輪。

  第三個環節:賞對聯

  第一步:學生提供自己收集到的對聯,用毛筆抄寫好展示在黑板上,或者作成幻燈片在多媒體裡展示。

  第二步:同學們每兩人一組進行討論,對對聯進行賞析。

  賞析可以從對聯的內容上、思想上、語言運用上、表現手法上、修辭手法上等多角度進行。

  第三步:學生髮言,對自己選擇的對聯作出賞析。

【《走近對聯》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