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理學> 試析我國美育心理學的發

試析我國美育心理學的發

試析我國美育心理學的發

  美育心理學是教育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 研究美育過程中師生心理活動的特點、效應及其規律, 也就是探究怎樣透過各種美的事物來培養受教育者的審美欣賞力、審美表現力和審美創造力, 進而促進其品德、智力、行為和身心健康等全面和諧發展的心理規律。美育心理學的思想在中外,早有提及, 但其作為一門獨立的分支學科, 卻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育由外國學者所提出,但美育心理學卻是由中國心理學家劉兆吉先生所建立。

  1 美育及美育心理在我國的歷史源流

  美育亦稱審美教育,是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點和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一種按照美的標準培養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讓每位學生或受教育者都能從中感受到審美帶來的精神上愉悅和自由。

  美育作為審美和教育的結合的產物,在我國從古至今都有記載,在《尚書·堯典》中就有舜命夔“典樂教胄子”的記載。周代之後,又有“制禮作樂”,而在我國古代教育重要內容“六藝之教”中的“禮”“樂”都含有豐富的美育思想。

  據現存所考材料看,漢末魏初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幹可能是中外最早提出“美育”一詞的人。徐幹在其所著《中論》一書的第七篇《藝紀》中,徐幹不僅明確提出“美育”一詞,而且依據《周禮》的有關記載,說明了先王“美育群材”的途徑和方法。由此可見,“美育”在中國古代是歷史濃厚。

  不過,儘管徐幹很早就使用了“美育”一詞,但該詞在中國古代的文獻中流傳並不廣泛,古人經常談論的還是“禮樂教化”、“六藝之教”。

  美育這一概念和對它進行獨立進行研究的理論,卻是由德國的偉大詩人和美學家席勒於18世紀末首先提出和建立的。席勒在他的《美育書簡》中提出:“為了在經驗中解決政治問題,就必須透過美育的途徑,因為正是透過美,人們才可以達到自由。”在我國民國時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提出了“五育”就包括了“美感教育”;他曾指出“美育者,應用美學理論於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

  2 科學美育心理學的創立

  原西南師範大學教育系主任劉兆吉先生。他在教育與發展心理學、教師心理等領域問題的研究中,注意到了文藝作品、文藝審美活動對人的心理發展所具有的特殊影響和教育功能。他率先在《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和心理學卷兩次編委會上提出了“美育心理”這一概念,指出它應該是教育心理學研究內容的一大組成部分,有著必不可少的位置。他為《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撰寫了“美育心理”辭條,使得這一概念首次正式在辭典中出現,這也是美育心理學作為教育心理學的一個獨立的分支學科的一個標誌。

  其後,他對該學科系統進行了完善。1990年他主編出版了第一本美育心理學科專著《美育心理學》,1991年由他主持編寫的《美育心理學》分卷部分在《心理諮詢百科全書》上佔有了獨立的位置。此後,他的學生趙伶俐教授等和其帶領的學生透過一系列設計精巧的實驗去驗證美育中的相關假設,使美育心理更加嚴謹和科學,為中國的美育心理學研究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與此同時,在不少新出版的教育心理學、教學心理學以及教育學著述中都有提到“美育心理”和“美育心理學”,表明該學科已逐漸成熟的狀態,在較為廣泛的範圍裡得到承認。

  3 美育心理學研究的前景展望

  美育心理學是由中國心理學家劉兆吉提出的心理學科,美育心理學思想及研究成果, 在國際國際文化藝術界和心理學界都已引起一定的關注。

  美育是利用美的規律來培育人,有助於個人精神的解放和人格的提升。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社會需要重塑真善美,美是非功利的,美育心理學的產生是提高民族素質, 建設精神文明的需要,是清除精神汙染的需要,是培養全面發展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教育科學理論體系完整性的需要...雖然目前美育心理學的發展也許存在一定難度,但前景是非常光明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必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試析我國美育心理學的發】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