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古詩詞讀後感

古詩詞讀後感

古詩詞三首讀後感

  古詩詞三首是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5課課文,大家讀了之後有什麼感想呢?下面請欣賞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古詩詞三首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古詩詞三首》讀後感篇1

  提起古詩,你一定能滔滔不絕地背誦好多古詩。但是,要寫一首詩,就需要進行反覆地修改。只有這樣才能寫出一首好詩來。你雖然會背古詩,但你是否知道關於改詩的故事呢?我就知道一個關於改詩的故事。

  這首詩是《泊船瓜洲》。這是一首王安石思念江南金陵的詩。整首詩是這樣的: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其中,“春風又綠江南岸”是被人們廣為傳誦的名句。

  然而,又有誰知道王安石在這句詩中付出了多少心血呢。據說,王安石最初寫的是“春風又到江南岸”,寫好後他覺得“到”不如“過”好,就改為“過”;後來,又覺得“過”不如“送”表達得更好,就又改成了“送”;接著又改為“入”和“滿”,但是,他覺得都不滿意,最後才改為“綠”。經過他的反覆修改,這首詩也終於成為一首好詩,被人們千古傳誦。

  讀了這首詩,瞭解了這首詩背後的故事後,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們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每一件事情的成功不是也同樣需要我們不懈地努力嗎!就拿寫字來說吧,要寫出一手好字,不僅需要我們反覆地練習,尤其需要我們用心地去思考,就象王安石改詩一樣,只有反覆推敲,仔細琢磨才能寫出好字來。

  同時,讀了這首詩,瞭解了這首詩背後的故事後,我也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要想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須堅持不懈地做下去,半途而廢只能導致失敗。

  《古詩詞三首》讀後感篇2

  第一首,“泊船瓜州”是宋代詩人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泊船瓜洲》描寫了詩人停船在瓜州是遙望家鄉,不知何時能回到家鄉的惆悵表現了作者深切的思鄉之情。

  第二首,“秋思”是唐代詩人張籍。“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秋思》寫了詩人在洛陽城見秋風而思念家鄉,寫信給家人無耐信短情長,無法盡訴,字裡行間流露出濃濃的思鄉懷親之情。

  第三首,“長相思”是清朝詩人納蘭性德。

  “三一程,水一程,聲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睡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長相思》描寫戊邊的將士,在北方的風雪聲中輾轉反側,不能入眠,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這三位詩人都見到或者聽到某種事物而思念起家鄉·懷念親人的主題,但是表達的方法個異,《泊船瓜洲》是寫景予情,《秋思》是敘事予情,《長相思》則融寫景,敘事於一體,來表達作者的思鄉感情。

  《古詩詞三首》讀後感篇3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有人曾這樣評論過:詞的上闋將千里行程中目睹的萬事萬物,凝縮為“山”“水”  二字,“一程”又“一程”的復疊吟哦中,詞人與家園的空間阻隔不斷地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大,空間感和思鄉情構成了詞人心中尖銳的矛盾衝突。

  在這種行進方向和心緒逆反的背離中駐營夜宿,詞人的思緒早就超越了他自己。“身”與心相對,身向榆關(山海關),而心卻在關內,在故園。“夜深千帳燈”,這看起來開闊的意境,壯偉的景觀,實際上則是詞人情心深苦之寫照。

  白日統千軍萬馬行走天涯,跋山涉水,為何夜深時仍然燈火通明,難以入夢?——思鄉失眠!

  古人沒有現在的安定生活,也沒有如今的便利交通,但他們有著的是一顆熾熱的心,他在不停息的跳動著,家鄉和親人便是他們永不停歇的動力

  此人有著報國的大志,又有著想脫離黑暗的幻想,內心的掙扎讓他,開始逃避那些權貴,情願回到家中與親人享受天倫之樂,而這種行為,到現今還會是一種選擇嗎?

【古詩詞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