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端午節> 端午節傳統習俗蘊含著很多養生奧秘

端午節傳統習俗蘊含著很多養生奧秘

端午節傳統習俗蘊含著很多養生奧秘

  再過兩天,就是端午節了。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端午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在這幾天,人們會在門口掛上菖蒲、蒿草、艾葉驅邪,喝雄黃酒、五加酒,吃粽子,掛香囊,以表達保持健康體魄的美好願望。在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裡,端午節的一些古老習俗已經慢慢被摒棄,然而事實證明,我們的傳統習俗蘊含著很多養生奧秘。

  吃粽子——清熱除煩

  中醫認為,糯米具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更有講究,北方大都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或荷葉,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藥用功能。如:葦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竹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荷葉能清熱利溼、和胃寧神。總的來說,粽子有清熱除煩、助脾開胃的`作用,特別適合初夏食用。

  進食時須注意,製作粽子的原料糯米黏性較大,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不可貪食。

  艾葉菖蒲——驅毒除瘟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將菖蒲、艾條插於門楣,懸於堂中。艾葉(也叫艾蒿)是一味芳香化濁的中藥,有較強的驅毒除瘟作用。現代研究表明,懸掛艾葉及燃燒艾葉的確有殺菌消毒、預防瘟疫流行的作用。艾葉、菖蒲還有驅蚊的作用,慢慢燃燒艾葉驅蚊效果更好。

  現代人已經很少在家門口掛艾葉、菖蒲等草本植物。對於這個問題,專家說,可以採取煙燻和噴氣霧劑的方法來解決。普通家庭可以選擇在端午前後把門窗緊閉,然後用菖蒲、艾葉、雄黃合劑煙燻2~4小時以上,這樣可起到殺菌作用。另外,還可以到商店購買殺蟲驅蚊的氣霧劑來達到滅害蟲的目的。

  塗雄黃酒——殺蟲解毒

  端午前後,我國南方很多地區都已步入梅雨季節,天氣條件有利於蚊蠅、害蟲的活動和繁殖。而雄黃是一味解毒、殺蟲的中藥,內含有毒的砷鹽成分,害蟲聞之食之即會中毒,人塗之可以避毒。也有很多人在端午節飲雄黃酒,但由於雄黃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熱後可分解為毒性很強的砒霜,因此不建議內服。

  塗灑雄黃酒是端午節習俗之一。在端午節,將雄黃摻在酒裡製成雄黃酒,甩灑在居室的牆角和床下,具有較強的滅蚊和殺蟲作用。由於雄黃能從皮膚吸收,外用亦不宜大面積塗擦,以防中毒。

  盛夏,酷暑難當,人們為求得一份涼爽,往往忽視了防病保健,而誘發各種不適感,甚至導致病痛發生。因此,消暑也要講科學,切不可掉以輕心。

  不宜坐木

  俗話說:“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夏天氣溫高,溼度大,木頭,尤其是久置露天裡的木料,椅凳等,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太陽一曬,溫度升高,會向外散發出溼熱,使人易患皮膚病、風溼和關節炎等。

  不宜多吃冷食

  在炎熱的夏季,如果胃腸受到大量冷食的刺激,會加快蠕動,縮短食物在小腸裡的停留時間,影響人體對食物營養的吸收。同時,由於夏季氣溫高,體內熱量不易散發,胃腸內的溫度也較高,如果驟然受冷刺激可導致胃腸痙攣,引起腹痛。

  不宜夜晚露宿

  盛夏時節,身上的汗腺不斷向外分泌汗液,以散發體內的熱量,睡著後,機體處於放鬆狀態,抵抗力暫時下降。此時如果正值夜晚,氣溫下降,再遇冷風襲來,露水加身,容易導致頭痛、腹痛、關節不適,並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夜晚露宿還易被蚊蟲叮咬,可能染上疾症,如大腦炎等病。

  不宜缺少午睡

  夏季晝長夜短,氣溫高,人的新陳代謝旺盛,消耗量也大,容易疲勞。加上夜間炎熱,睡不安穩,導致睡眠不足。因此,中午睡上一二個小時,對健康大有裨益。可使身體各系統得到休息,也是防止中暑的一項好措施。

  渴極不宜急飲

  夏天出汗多,有人一下子喝進很多水,會增加心臟負擔,使血液濃度下降,甚至可出現心慌、氣短、出虛汗等現象,渴極了應先喝少量的水,停一會兒再喝。

  喝五加酒——祛溼避邪

  “五月初五采五加,釀五加酒”是民間的習俗。五加即五加皮,氣香味苦,五加樹皮有奇香,可滋補肝腎壯筋骨。民間認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難避邪。五加皮的藥用主要為治疝氣、腹痛、男子陽痿、小便餘瀝、女人腰脊痛、兩腳疼等。地處潮溼的區域,特別適合在端午節喝五加酒。

  掛香囊——散風驅寒

  我國很多地方有端午節掛香囊的習俗,也是一種預防傳染病的方法。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藥有蒼朮、藿香、吳茱萸、艾葉、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兩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將這幾味中藥研細,然後放在布袋中,縫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際或肚臍處,也可以把香囊掛在門口、室內或車內。這幾味中藥,中醫認為有散風驅寒、健脾和胃、理氣止痛、通九竅的功能,從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端午節傳統習俗蘊含著很多養生奧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