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經濟重心的南移教學方案

經濟重心的南移教學方案

經濟重心的南移教學方案

  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情況,包括農業生產的發展、手工業水平的提高和商業的繁榮及對外貿易發展的主要史實,進而明確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最終完成於南宋之時。

  透過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經濟發展的主要成就,培養學生綜合歸納的能力;透過思考和總結這一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提高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

  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我國的農業、手工業生產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商業和對外貿易達到了空前的水平,居當時世界的領先地位,對外貿易的發展為傳播中國古代文明、促進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講述自唐朝晚期至兩宋時期南方經濟的發展及其對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影響。

  “南方商業的繁榮”是本課的重點。本課的難點是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

  【教學過程】

  匯入:複習遼、北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

  北宋與遼、西夏,南宋與金都發生過戰爭,戰場主要在北方。這時,南方相對安定,在這種有利的環境下,南方經濟迅速發展,並逐漸超過了北方。

  一、南方農業的發展

  出示《耕穫圖》

  指導學生看圖,並回答:

  仔細觀察《耕穫圖》,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宋朝農業生產的情況。

  ①圖畫上有哪些人,他們在做什麼?

  ——這幅圖反映了宋代南方地區田莊裡的農民繁忙勞動的景象。圖中的農民在從事犁地、車水、挑送、插秧、揚場、舂米、磨粉等勞動。

  ②種植的主要作物是什麼?——稻穀

  ③插秧和揚場的場面同時出現,說明什麼問題?

  ——證明宋代已有了雙季稻了。

  ④為什麼在宋朝時能夠由一年一熟變為一年兩熟?

  新引進的品種占城稻耕作週期短;南方氣候溫暖。

  總結南方農業的發展的表現:

  1、農作物品種的引進(占城稻)

  2、以水稻為主的糧食產量的大幅提高(“蘇湖熟、天下足”)

  3、茶葉、棉花等經濟作物種植的推廣(棉花:從兩廣、福建到長江流域)

  學生思考:江南農業迅速發展的原因?

  1、經濟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遷,增加了南方的勞動力,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生產經驗;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氣候變冷,南方相對適宜農作物的生長;南方自然條件保持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戰亂較少,為經濟發展提供較為穩定的社會環境。

  二、南方手工業的興旺

  思考“宋代南方手工業與前代相比有哪些發展?”

  學生回答後教師進行歸納:絲織業水平超過北方;棉織業首先在南方興起並初步發展;江南地區成為制瓷業的重心,制瓷工藝取得新的突破;造船業發達,居世界首位。

  1、絲織業水平的.提高(蜀地、江浙)

  2、棉織業的興起(海南島發展到東南沿海)

  3、制瓷業的成就(哥窯的冰裂紋瓷器,瓷都:景德鎮)

  4、造船業的發展(廣州、泉州)

  (透過圖片展示說明南方手工業的水平)

  三、南方商業的繁榮

  1、南方商業都市的發展(商業都市:開封、杭州)

  強調杭州改為都城臨安後,繁榮程度遠遠超過了北宋時的開封。

  2、海外貿易的發展

  (1)外貿港口:廣州、泉州;

  (2)市舶司的設立

  3、貨幣制度的變化(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兩宋時期,南方經濟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已經超過了北方,對朝廷的財政收入起著重要作用,表明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程序最終完成。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以前學過的知識,對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程序進行歸納、總結,對歷史發展的脈絡形成較為完整的認識。

  小結:

類別




發展成就





農業的發展




糧食作物




占城稻的引進與推廣;蘇湖成為糧倉;水稻產量居糧食首位




經濟作物




棉花、茶樹的種植和栽培得到推廣





手工業的發展




紡織業




南方絲織業勝過北方;棉織業發展到東南沿海地區




制瓷業




江南地區成為制瓷業重心;浙江哥窯燒製冰裂紋瓷;景德鎮成為瓷都





造船業




居世界首位,廣州、泉州造船業發達





商業的繁榮




商業都市




杭州是南宋時最大的商業都市




對外貿易




在當時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廣州、泉州是大商港;對外貿易範圍擴大;外貿收入是朝廷財政收入的重要





貨幣




四川地區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經濟重心的南移教學方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