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中秋節> 中秋節的由來和詩歌

中秋節的由來和詩歌

有關中秋節的由來和詩歌

  由來: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1-2]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有關中秋節的詩歌:

  柳動枝搖瑟瑟,凌波十里影舞。霓虹閃爍變無窮,月妒格外皎明。

  醉裡遙看宮闕,嫦娥淚灑衣袂。秋風獨自暗飄零,星辰嫋嫋無蹤。

【中秋節的由來和詩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