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死亡詩社》讀後感

《死亡詩社》讀後感

《死亡詩社》讀後感

  《死亡詩社》的讀後感怎麼寫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於《死亡詩社》讀後感,相信對你會有幫助!

  《死亡詩社》讀後感【1】

  《死亡詩社》這部反應上世紀中葉發生在美國佛蒙特州的“威爾頓預備學院”的一件“傳統教育和反傳統教育流血碰撞”的事件。這部上半場充斥著喜劇元素、下半場瀰漫著悲劇色彩的教育片,電影劇本根據作者托馬斯·舒曼在蒙哥馬利·貝爾學院(一所位於田納西州首府納什維爾的男子預備學校)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

  這部電影自上映以來,歷久彌新,一次次對僵化死板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憤怒的質問。特別在正處於課程改革的社會主義中國,一切服務於考試的教育理念已成功激起了無數學子的憤怒與無奈感。這部小說中基廷先生的教育理念無疑對這些水深火熱中的學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同時對廣大課程工作者也有巨大的指導意義。

  這部小說在一片喜慶的開學典禮中拉開了帷幕,作為一所有著光榮傳統的預科學校,威爾頓預備學院迎來了又一批“大學生的原材料”,不知是不行還是幸運的是,它也獲得了擁有新式教育理念的基廷先生的青睞。

  這所擁有著不錯升學率的學校一開始就定下了它“保守傳統”的教育理念,更可怕的是,深受這種填鴨式教育蠱毒多年的學生已經心甘情願地成為了它的奴隸!無數學生屈服於現行的教育模式,拋棄了思考的主觀能動性,最終把一切質問的權利統統丟到了垃圾桶中!為了所謂的分數,甘願將自己的視野侷限在教科書這“一畝三分田”上,儘管走出教室就可以看到美麗的蒼穹,他們卻寧願在插圖中觀察別人吃剩下吐出來的“精品思想”。

  我們不能否認在標準的教科書上,有一些內容確實經得住時間的考察,但是知識是一種抽象的思維,它不僅僅只有那可憐的唯一一種表達方式!在基廷老師的第一次課上,他完美詮釋了這一理念,為了從物質上祛除學生對於“權威教材內容”的懼怕迷信,他要求學生把前言撕去。

  這就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這種行為首先強制性地將這群可憐的“機器人”從對教材的淺井中解救了出來。縱然這與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大環境相悖,但是正確的東西為什麼一直要躲躲藏藏呢?

  邀請學生踏上講臺、用高遠的視角來理解問題,“誘惑”他們成立古詩人社、用那種最清麗無華的語句來淨化自己迷茫的心靈,鼓勵事事聽從於父親的內爾為了自己的演員夢做一回真正的自己、一個專注於夢想的男人才最可愛。

  終於,基廷先生的努力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他班上的學生那暗淡而無神的雙眸中有了一絲為了自己、為了內心的那個夢而奮鬥的閃電!教育不應該死板,否則與進行流水線作業的汽車公司有什麼區別?

  如果教育僅僅是為了教導學生考試,那麼我有理由相信這又是一個“八股封心,科舉取士”的迷茫年代;如果我們的學生僅僅在課堂中學到了考試讀書,忘記了思考討論的重要性,那麼這何嘗不是一種莫大的悲哀?

  與逆境不屈抗爭,以無畏的氣勢面對敵人;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別陷入這種境地,衝出來。別像老鼠逃跑似的,看看你的周圍,要敢於開拓自己的天地;

  你們必須努力尋找自己的聲音,因為你越遲開始尋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一旦覺得自己懂得,就必須換一種角度來看。這可能顯得有些荒唐,或者愚蠢,但必須試一下。同樣讀書的時候,不要只想作者怎麼看,想想你自己怎麼看;

  真理就像一床總讓你雙腳冰涼的毯子/你怎麼扯,怎麼拽,總也不夠/踢也好,打也好,它總也蓋不住我們/從我們哭著降生/到我們奄奄一息/它只會蓋住你的臉/不管你如何痛苦/不管你如何痛苦/如何叫喊。

  這些原生態的而又富有哲理的話,我相信你在教科書上是難以找到它們的。因為應試教育的考試內容不包括這些。但是基廷先生做到了,他看重的不是考試而是教育、真正的教育,他在課堂中將這些道理、思想灌輸給他的學生,不帶有一絲功利化的念頭。我覺得,在我們以後的教育中,也應該主動引導學生掌握這種最質樸又可貴的道理,讓教育真正既有智育又有德育。

  就像一場革命,最先站出來的那批人總會挨槍子。基廷先生的教育理念為學校的領導所不容,他們就藉著內爾的死將他逼離了教育崗位。嚴格來說,內爾的死是新舊兩種教育理念碰撞的犧牲品。內爾的父母接受的就是這種古板的填鴨式教育,他們就想當然地決定了內爾以後要走的路,這是多麼殘忍的事啊!

  當你奮鬥一路,最後的時刻卻發現,你一直努力的方向卻偏離了理想的航線,那樣你一定會抱著後悔與無奈於最後的日子裡。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們有義務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讓我們放開思維、用開放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探索出自己的“繆斯”吧,就讓教育真正起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門工作吧!

  最後,讓我們為基廷先生這位“虛擬的教育者”致敬,向廣大為了有效教育付出心血的那些人致敬吧!

  《死亡詩社》讀後感【2】

  現在回想本學期的第一堂課,悄然走進我們視野的就是這部名為“死亡詩社”的電影,安靜地看完,可是看完以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我為基廷老師的與眾不同而充滿興趣,因為老師告訴同學們撕下教科書的一頁而驚奇,看到老師帶著學生們在教室外以不同的方式學習而興奮,在看到基廷老師在課堂上對安德森的奇妙指導,即讓他閉上眼睛,然後一連串的追問使安德森毫不畏懼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時,我很激動。當看到學生們重新恢復了“死亡詩社”,我很嚮往。當看到尼爾的死亡時,我為此深深的遺憾。

  當我坐在安靜的教室裡,三節課的時間,一直看到了小說的結尾,忽然覺得眼眶發熱,有一種想要流淚卻又不是悲傷地感覺,腦海中迴盪的是基廷老師的.話,是最後學生們站上桌子,用認真地充滿思想光華的眼神看著即將離開的基廷老師所說的那句“Captain!my captain!”

  我從中看到了認同,看到了堅持,看到了精神的虔誠,看到了基廷老師的教育帶來的結果——教出了一些有著自己的思想和觀點,有個性和追求,有正直的堅持和執著,眼中充滿光芒的學生。

  我對教育有了一些思考,我覺得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教育是一種傳達思想的過程,是充滿和創新和熱情的過程,教育的目的是要每個學生擁有自己的個性和思想,自己的追求和信仰,堅持不懈,永遠保持正直,不循規蹈矩,強調自身的獨立,強調靈魂的追求。我非常喜歡基廷老師,非常喜歡看基廷老師給學生們上課的情景,和學生們對話時的氣氛。

  在深深的敬仰基廷老師的同時,我非常渴望自己也能遇見一位這樣的老師,因為當看到安德森對發言的畏懼時,我想到了自己,自己也是從前就不能大方地毫無顧忌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後來慢慢發展,覺得面對問題自己似乎已經沒有了想法,大腦和心靈同時呆滯了,我覺得這樣很可怕,很悲哀。找不到自己的思想和個性,千篇一律的生活中,我——一個有生命的實體,也變得千篇一律了,這樣的生命真的得不夠燦爛和有意義。想到,如果也有這樣一位老師,引導我找到自信,找到不顧一切表達自己的思想的那種感覺,那該有多好啊,尤其記憶深刻的就是基廷老師對安德森說的“記住你現在的感覺”。

  我也明白了那樣的感覺,是勇敢的自信的感覺。

【《死亡詩社》讀後感】相關文章: